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8 01:55: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一般涉及型砂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铸造领域,使用型砂之前,需要对型砂进行降温,现有技术中多将砂温调节器直接连接于制冷单元上,通过循环于二者内的介质将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带给砂温调节器,用以对砂温调节器内的型砂进行降温。首先,当不同型砂的初始温度值不同时,要想降低到所需的温度值,需要配置的冷量不同,这样就需要配置制冷量较大的制冷单元,用于覆盖冷量需求,因此设备成本投入较大;其次,当需要将砂温调节器内型砂的温度降低至比较接近于设定值时,随着温度值与设定值的逐渐靠近,制冷单元会较为频繁的启停,而频繁启停制冷单元,容易造成制冷单元的损坏,且较为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可降低设备成本并可节约能源的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
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本技术提供一种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单元、储冷单元和释冷单元和用于连通的管路;
6.所述制冷单元与所述储冷单元及所述释冷单元均相连,用于制造冷量并将冷量释放到流经的介质中;
7.所述储冷单元与所述释冷单元相连;
8.所述释冷单元与砂温调节器相连并保持有介质循环,用于向砂温调节器释放冷量;
9.所述管路上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具有两种工作状态:
10.当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制冷单元仅与所述储冷单元之间形成介质循环,用于将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储存于所述储冷单元内;
11.当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制冷单元、所述储冷单元和所述释冷单元之间形成串联的介质循环,用于将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和所述储冷单元储存的冷量送至所述释冷单元内。
12.可选的,所述制冷单元包括:
13.水冷机组,所述水冷机组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
14.第一进管,所述第一进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进口;
15.第一出管,所述第一出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
16.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设于所述第一进管或所述第一出管上,用于带动所述水冷机组内的介质沿所述第一进口至所述第一出口的方向上流动。
17.可选的,所述储冷单元包括:
18.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上具有第二储冷进口、第二释冷进口和第二出口;
19.第二储冷进管,所述第二储冷进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储冷进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储冷进口;
20.释冷连管,所述释冷连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释冷进口;
21.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设于所述第二储冷进管上。
22.可选的,所述释冷单元包括:
23.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上具有第三释冷进口、第三释冷出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释冷连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释冷出口;
24.第三释冷进管,所述第三释冷进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释冷进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释冷进口;
25.第三进管,所述第三进管连通于所述第三进口与砂温调节器出口之间;
26.第三出管,所述第三出管连通于所述第三出口与砂温调节器进口之间;
27.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设于所述第三进管或所述第三出管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罐体内的介质沿所述第三进口至所述第三出口的方向上流动;
28.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设于所述第三释冷进管上;
29.当所述第一开关打开,且所述第二开关关闭时,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30.当所述第一开关关闭,且所述第二开关打开时,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31.可选的,还包括:
32.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罐体内介质的温度值;
33.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测温单元,用于接收温度值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打开或关闭。
34.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互锁模块,其中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测温单元,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互锁模块;所述互锁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互锁。
35.可选的,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三开关,所述第三开关设于所述第一进管或第一出管上。
36.可选的,所述释冷单元还包括第四开关,所述第四开关设于所述第三进管或所述第三出管上。
37.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38.所述调节组件本身具有的两种工作状态,使得当所述砂温调节器上的冷量需求迅速减小,进而不需要所述制冷单元的全部冷量时,可将所述调节组件调整到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所述制冷单元仅与所述储冷单元之间形成介质循环,用于将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储存于所述储冷单元内,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被全部或大部分的储存起来;而当所述砂温调节器上的冷量需求迅速增加,而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不足以满足上述需求时,可将所述调节组件调整到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所述制冷单元、所述储冷单元和所述释冷单元之间形成串联的介质循环,用于将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和所述储冷单元储
存的冷量送至所述释冷单元内,以满足其增加后的冷量需求。上述过程中,由于所述储冷单元和释冷单元的装配,无需再配置较大功率的制冷单元,因此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另外上述过程中,所述制冷单元始终处于启动状态,解决了其频繁启停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3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4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标号:11,水冷机组;12,第一进管;13,第一出管;14,第一泵体;21,第一罐体;22,第二储冷进管;23,释冷连管;24,第一开关;31,第二罐体;32,第三释冷进管;33,第三进管;34,第三出管;35,第二泵体;36,第二开关;15,第三开关;37,第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4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44.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单元、储冷单元和释冷单元和用于连通的管路;
45.所述制冷单元与所述储冷单元及所述释冷单元均相连,用于制造冷量并将冷量释放到流经的介质中;
46.所述储冷单元与所述释冷单元相连;
47.所述释冷单元与砂温调节器相连并保持有介质循环,用于向砂温调节器释放冷量;
48.所述管路上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具有两种工作状态:
49.当其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制冷单元仅与所述储冷单元之间形成介质循环,用于将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储存于所述储冷单元内;
50.当其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制冷单元、所述储冷单元和所述释冷单元之间形成串联的介质循环,用于将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和所述储冷单元储存的冷量送至所述释冷单元内。
51.所述调节组件本身具有的两种工作状态,使得当所述砂温调节器上的冷量需求迅速减小,进而不需要所述制冷单元的全部冷量时,可将所述调节组件调整到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所述制冷单元仅与所述储冷单元之间形成介质循环,用于将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储存于所述储冷单元内,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被全部或大部分的储存起来;而当所述砂温调节器上的冷量需求迅速增加,而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不足以满足上述需求时,可将所述调节组件调整到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所述制冷单元、所述储冷单元和所述释冷单元之间形成串联的介质循环,用于将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和所述储冷单元储存的冷量送至所述释冷单元内,以满足其增加后的冷量需求。上述过程中,由于所述储冷单
元和释冷单元的装配,无需再配置较大功率的制冷单元,因此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另外上述过程中,所述制冷单元始终处于启动状态,解决了了其频繁启停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52.其中在所述制冷单元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单元包括:
53.水冷机组11,所述水冷机组11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
54.第一进管12,所述第一进管1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进口;
55.第一出管13,所述第一出管13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口;
56.第一泵体14,所述第一泵体14设于所述第一进管12或所述第一出管13上,用于带动所述水冷机组11内的介质沿所述第一进口至所述第一出口的方向上流动。
57.请参考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降低设备成本并可节约能源的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由上述制冷单元中的组成部分及其连接关系可知,所述第一泵体14可实现所述第一进管12-水冷机组11-第一出管13的介质流动,所述水冷机组11可将其制造的冷量释放给流经的介质,实现向外输出冷量的功能。
58.其中在所述储冷单元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储冷单元包括:
59.第一罐体21,所述第一罐体21上具有第二储冷进口、第二释冷进口和第二出口;
60.第二储冷进管22,所述第二储冷进管2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管13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储冷进管22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储冷进口;
61.释冷连管23,所述释冷连管23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二释冷进口;
62.第一开关24,所述第一开关24设于所述第二储冷进管22上。
63.由上述储冷单元中的组成部分及其连接关系可知,当所述第一开关24打开时,携带有所述制冷单元制造的冷量的介质通过所述第二储冷进管22进入所述第一罐体21中,并通过第一罐体21-第一进管12
‑ꢀ
水冷机组11-第一出管13-第二储冷进管22的循环将所述水冷机组11 中制造的冷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所述第一罐体21中,进而实现储存冷量的功能。
64.其中在所述释冷单元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释冷单元包括:
65.第二罐体31,所述第二罐体31上具有第三释冷进口、第三释冷出口、第三进口和第三出口,所述释冷连管23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释冷出口;
66.第三释冷进管32,所述第三释冷进管32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出管13的另一端,所述第三释冷进管32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三释冷进口;
67.第三进管33,所述第三进管33连通于所述第三进口与砂温调节器出口之间;
68.第三出管34,所述第三出管34连通于所述第三出口与砂温调节器进口之间;
69.第二泵体35,所述第二泵体35设于所述第三进管33或所述第三出管34上,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罐体31内的介质沿所述第三进口至所述第三出口的方向上流动;
70.第二开关36,所述第二开关36设于所述第三释冷进管32上;
71.当所述第一开关24打开,且所述第二开关36关闭时,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
72.当所述第一开关24关闭,且所述第二开关36打开时,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
73.由上述释冷单元中的组成部分及其连接关系可知,由于所述第二泵体35的作用,所述第二罐体31中携带冷量的介质通过所述第三出管34流向所述砂温调节器,并在所述砂温调节器内将冷量释放后,再经所述第三进管33重新流回所述第二罐体31中以重新获取冷
量,此过程不断进行。因此当所述第二罐体31中具有足够的冷量时,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开关24打开,且所述第二开关36关闭,仅由所述第二罐体31向所述砂温调节器释放冷量;当所述第二罐体31中不再有足够的冷量时,所述调节组件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开关24关闭,且所述第二开关36打开,由所述水冷机组11和第一罐体21中的介质向所述第二罐体31释放冷量,使得所述第二罐体31内的冷量得以迅速增加,用以供应所述砂温调节器的冷量需求。
74.其中在实现所述调节组件状态切换自动化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75.测温单元,所述测温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罐体31内介质的温度值;
76.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测温单元,用于接收温度值信号,所述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 24和所述第二开关36,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开关24和所述第二开关36 的打开或关闭:
77.当砂温调节器内介质的温度值等于或低于第一设定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24打开,且所述第二开关36关闭;
78.当砂温调节器内介质的温度值等于或高于第二设定值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24关闭,且所述第二开关36打开;
79.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高于所述第一设定值。
80.所述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通过所述测温单元检测所述第二罐体 31内介质的温度值,并将测得的温度值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其内部的判断模块来判断,具体将所述调节组件调整至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或所述第二工作状态,再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开关 24和所述第二开关36的开闭得以完成状态调整。因此通过上述部件可实现所述调节组件状态切换的自动化。
81.其中在提升所述调节组件状态切换便利性和准确性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互锁模块,其中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于所述测温单元,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互锁模块;所述互锁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24和所述第二开关36,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开关24和所述第二开关36的互锁。
82.通过所述互锁模块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开关24和所述第二开关36 的互锁,因此所述控制模块可将状态切换的控制信号直接传输至所述互锁模块,再由所述互锁模块向所述第一开关24和所述第二开关36 发送开闭信号,因而使得所述调节组件状态切换便利性和准确性的到有效提升。
83.其中在提升所述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使用便利性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三开关15,所述第三开关15设于所述第一进管12或第一出管13上。
84.通过在所述第一进管12或第一出管13上设置所述第三开关15,再配合所述第一开关24,可将流经所述水冷机组11的介质进行阻断,便于检修所述水冷机组11,提升了所述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使用便利性。
85.其中在提升所述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使用便利性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释冷单元还包括第四开关37,所述第四开关37设于所述第三进管33或所述第三出管34上。
86.通过在所述第三进管33或所述第三出管34上设置的所述第四开关37,再配合所述第一开关24、所述第二开关36和所述第三开关15,可将流经所述第一罐体21和所述第二罐体31中的介质阻断,便于对所述第一罐体21和所述第二罐体31进行检修,因而提升了所述
砂温调节器制冷装置使用便利性。
87.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 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