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7:13: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渗滤液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垃圾中转站是进行城市垃圾收集处理的重要枢纽,垃圾中转站在压缩转运生活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渗滤液,而现有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的还不能满足需求。
3.目前现有的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装置在使用时,装置内滤网会首先将渗滤液中较大杂质挡下,这些较大的杂质停留在滤网上,清理起来较为不便,影响了滤网的过滤效率,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处理箱的一侧设有废料口,废料口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一侧一体成型两个固定块,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外壁卡接有收集箱,收集箱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盖,挡盖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挡板接触,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侧板位于挡板的一侧,所述处理箱的两侧均插接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与固定块螺纹插接,所述处理箱内倾斜设有过滤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支撑块之间的顶部设有吸附板,吸附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与过滤板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多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的底部插接有出液管。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修盖,检修盖的顶部插接有进液管。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修盖的两侧外壁和处理箱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螺纹插接有安装螺杆。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外拉动挡板,从而打开废料口,再在连接板的作用下同时带动挡盖向上转动,从而打开收集箱,过滤板上较大杂质沿着其倾斜的角度从废料口落到收集箱内进行收集,以便对杂质进行清理。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板和侧板配合使用的设置能够对杂质的滚落进行阻挡,避免杂质落在收集箱的外面,以免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螺杆和检修盖的设置能够便于将检修盖进行打开,从而便于将过滤板、连接杆和吸附板提出处理箱,从而对过滤板和吸附板进行更换,提高对渗滤液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固定架;2、处理箱;3、废料口;4、挡板;5、收集箱;6、挡盖;7、连接板;8、侧板;9、固定螺杆;10、固定块;11、过滤板;12、连接杆;13、吸附板;14、支撑块;15、密封条;16、出液管;17、检修盖;18、进液管;19、安装块;20、安装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3.参照图1-图4,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处理箱2,处理箱2的一侧设有废料口3,废料口3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4,挡板4的一侧一体成型两个固定块10,处理箱2的一侧外壁卡接有收集箱5,收集箱5对杂质进行收集,收集箱5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盖6,挡盖6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与挡板4接触,处理箱2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侧板8,在连接板7和侧板8的配合作用下对杂质的滚落进行阻挡,避免杂质落在收集箱5的外面,侧板8位于挡板4的一侧,处理箱2的两侧均插接有固定螺杆9,固定螺杆9与固定块10螺纹插接,处理箱2内倾斜设有过滤板11,通过过滤板11对垃圾渗滤液内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
24.本实用新型中,处理箱2的两侧内壁均焊接有两个支撑块14,多个支撑块14之间的顶部设有吸附板13,通过吸附板13对渗滤液内的异味进行吸附,吸附板13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连接杆12,连接杆12与过滤板11固定连接,挡板4的多侧均粘接有密封条15,处理箱2的底部插接有出液管16,垃圾渗滤液从出液管16导出,处理箱2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检修盖17,检修盖17的顶部插接有进液管18,将垃圾渗滤液从进液管18放入处理箱2内,检修盖17的两侧外壁和处理箱2的两侧外壁均焊接有安装块19,两个安装块19之间螺纹插
接有安装螺杆20,拧下安装螺杆20,然后,打开检修盖17,即可将过滤板11、连接杆12和吸附板13提出处理箱2,从而对过滤板11和吸附板13进行更换。
25.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垃圾渗滤液从进液管18放入处理箱2内,然后,垃圾渗滤液落在过滤板11上,从而通过过滤板11对垃圾渗滤液内较大的杂质进行过滤,然后,垃圾渗滤液透过过滤板11落在吸附板13,通过吸附板13对渗滤液内的异味进行吸附,然后,垃圾渗滤液落在处理箱2的底部,再从出液管16导出,当需要对杂质进行清理时,拔下固定螺杆9,从而使得固定螺杆9与固定块10分离,然后,向外拉动挡板4,从而打开废料口3,再在连接板7的作用下同时带动挡盖6向上转动,从而打开收集箱5,过滤板11上较大杂质沿着其倾斜的角度从废料口3落到收集箱5内进行收集,且在连接板7和侧板8的配合作用下对杂质的滚落进行阻挡,避免杂质落在收集箱5的外面;
26.当需要对过滤板11和吸附板13进行更换时,首先,拧下安装螺杆20,然后,打开检修盖17,即可将过滤板11、连接杆12和吸附板13提出处理箱2,从而对过滤板11和吸附板13进行更换。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2),处理箱(2)的一侧设有废料口(3),废料口(3)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4),挡板(4)的一侧一体成型两个固定块(10),所述处理箱(2)的一侧外壁卡接有收集箱(5),收集箱(5)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盖(6),挡盖(6)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与挡板(4)接触,所述处理箱(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8),侧板(8)位于挡板(4)的一侧,所述处理箱(2)的两侧均插接有固定螺杆(9),固定螺杆(9)与固定块(10)螺纹插接,所述处理箱(2)内倾斜设有过滤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块(14)之间的顶部设有吸附板(13),吸附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杆(12),连接杆(12)与过滤板(1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的多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的底部插接有出液管(16)。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检修盖(17),检修盖(17)的顶部插接有进液管(18)。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盖(17)的两侧外壁和处理箱(2)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19),两个安装块(19)之间螺纹插接有安装螺杆(2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非膜法处理装置,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处理箱,处理箱的一侧设有废料口,废料口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一侧一体成型两个固定块,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外壁卡接有收集箱,收集箱顶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盖,挡盖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挡板接触,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侧板位于挡板的一侧,所述处理箱的两侧均插接有固定螺杆,固定螺杆与固定块螺纹插接,所述处理箱内倾斜设有过滤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同时打开废料口和收集箱,然后,过滤板上较大杂质沿着其倾斜的角度从废料口落到收集箱内进行收集,以便对杂质进行清理。以便对杂质进行清理。以便对杂质进行清理。


技术研发人员:业从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达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4
技术公布日:2022/9/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