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7 04:24: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矿山开采往往会形成高陡岩质边坡,造成周边植被小生境系统的严重破坏,这种边坡一般坡度超过60
°
、高度大于30m,现有的边坡复绿技术是以工程力学与植物学为理论依据展开的,如挂网客土喷播、高次团粒喷播是将土壤、有机质、土壤改良剂、植物种子等充分混合后喷射到坡面上,形成具有一定抗雨水冲刷能力的基层,但对于高陡岩质坡面而言,喷播土壤基质附着力往往很低,加之雨水的冲刷作用,基质极易容易脱落致使复绿失效;v 型槽技术虽能保证土壤留存率,但其整体植被覆盖率低、施工成本较高且修复痕迹严重;植生孔技术是在坡面进行成孔,将种植土填入孔内,为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空间,但孔内补给条件差,导致植物存活率低或生长缓慢,因此,传统技术无法满足高陡边坡的复绿需求;
3.现有技术中对于高陡边坡的复绿暂无很好的解决方案,主要从拓展植物生长条件及扎根空间入手,提供植物生长的种植钢槽或在坡面上进行打孔,但植物种类较为单一、施工质量低、种植土保水保肥差、短期内达不到复绿效果且最终融入不了周边区域乔灌木生长的生态系统,致使复绿失效,此外,对于坡体特征,如岩层面、裂隙的导水储水性等因素的利用考虑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及复绿施工方法,可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包括坡面、固土板、铺网和网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土板通过锚钉固定安装在坡面上,所述铺网通过网钉与固土板配合设置,所述固土板采用宽 3-6cm、长0.9-1.1m、厚2-4cm的木板,所述铺网采用直径2-4mm的金属网,网孔边长为46-54mm,所述固土板上设有风钻孔,所述风钻孔与锚钉配合设置,所述铺网采用直径3mm的金属网,网孔边长为50mm;铺网5向坡面顶部上方延伸 1.5m,并用直径14mm且长60cm网钉6锚固,并采用埋压沟固定,所述网钉间距为1m;沿坡面自上而下铺挂、整平,相邻网片横向搭接宽度15cm,纵向搭接宽度20cm;搭接处每隔30cm用铁丝绑扎固定以梅花型排列。
6.进一步的,所述固土板采用宽5cm、长1m、厚3cm的木板横向铺设在坡面上,固土板4纵向间距100cm,横向间距50cm,梅花型布置。
7.进一步的,所述铺网用风钻孔锚固,孔向与坡面垂直,采用直径14mm、长度大于60cm的金属网钉6、间距1m、梅花形布置且钉入岩体深度40cm,网钉用 c20水泥浆充填锚固。
8.进一步的,所述水泥浆水灰比例为1∶2。
9.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0.1、采用本装置可以使,在使用客土喷播时能够保证坡面复绿的前期效果、随植生
孔内植物的增长,后期复绿以孔内灌木为主,达到快速、长久复绿目的;
11.2、可明显增加喷播基材自身的稳定性及抑制雨水冲刷;喷播基质层覆盖坡面,可显著降低植生孔内土壤的蒸发量,有效延长植生孔内植物生长的保育期。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13.图2为本发明的平面图;
14.图中:1、坡面,2、植生孔,3、植生土袋,4、固土板,5、铺网,6、网钉, 7、灌木,8、爬藤,9、喷播基质层,10、植生土,11、岩层面,12、岩体裂隙, 13、预留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7.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主要包含坡面预处理、坡体特征测定、植生孔施工、孔内植生土、客土喷播施工、植生孔内载苗及养护系统。坡面剖面及平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要包含:坡面1、植生孔2、植生土袋3、固土板4、铺网5、网钉6、灌木7、爬藤8、喷播基质层9、植生土10、岩层面 11、岩体裂隙12、预留区域13。
18.坡面预处理:消除危岩体并清理坡表片石、碎石、杂物,对坡表进行整平;修整、凿除坡表转角处及坡顶棱角,使坡面尽可能平整,凹凸度控制在
±
150mm 以内,形成坡面1。
19.坡体特征测定:进行植生孔的设计前充分了解边坡体特性,包含坡面1、岩层面11及裂隙12的发育情况等,绘制赤平投影图,确定植生孔2的角度及深度,使植生孔2贯穿更多的裂隙12及岩层面11,增多植生孔2的水源补给通路。
20.植生孔施工:
21.测量定位:根据图纸沿边坡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全段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确定植生孔2的位置,植生孔2排列间距为1m
×
1m,梅花形布置且尽可能将植生孔设置在裂隙处;
22.成孔施工:采用履带式凿岩机自上而下在坡面1进行成植生孔2施工,结合现场情况尽可能将植生孔打在裂隙12处,先调节凿岩机至坡面指定位置并控制其与上坡面1夹角在15
°
,校核打孔位置及角度,然后启动凿岩机装置进行成孔,孔深控制在50cm,孔径20cm,施工人员在驾驶室内可实时监测打孔角度、深度等参数,可及时进行调整,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当钻进达到设计深度时,不能立即停转,稳钻1分钟,以防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深度;
23.清孔:成孔结束后,必须将植生孔2内粉尘清理干净,防止粉尘对孔内植物需利用高风压将孔内粉尘清理干净,风压强度0.5mpa。然后移动履带式凿岩机进行下一植生孔的施工;
24.孔内填植生土:通过在坡顶固定安全绳的方式,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措施后顺着安
全绳达到坡面1上植生孔2所在位置,将装入植生土10的植生土袋3填至孔内,直至与植生孔2底面紧密贴合。植生土袋3直径为20.5cm,长度为52cm,并插入带竹签的三角彩旗进行标记,以防喷播施工时将植生孔2覆盖;
25.其中植生土10为粉土、黏土、有机质、缓释肥、粘合剂、保水剂、木屑、生物炭等材料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而成;植生土袋3是由无纺布编制而成的圆柱状,植生土袋3孔隙透水不透土,可充分保证植生土不会填充至岩体裂隙12内,另外无纺布2-3年可自然降解且不影响灌木7及爬藤8的根系穿过植生土袋沿裂隙12扎入岩体。为便于植生孔内植物扎根,植生土袋3内装入的植生土10不易过于密实,上部植生土10密度1.6g/cm3、中部1.4g/cm3、底部1.2g/cm3、含水量控制在20%,以便引导植被根系深入。
26.客土喷播施工:
27.固土板4:采用5cm、长1m、厚3cm的木板横向铺设在坡面上,以防止喷播基质层9脱落,固土板4纵向间距100cm,横向间距50cm,梅花型布置。使用风钻成孔对固土板4进行固定,孔向与坡面1垂直,成孔后应及时清理孔内岩粉,利用直径12mm的u型锚钉进行固定,固土板4与坡面1垂直,锚固深度40cm;
28.挂网:铺网5材料采用直径3mm的金属网,网孔边长为50mm;铺网5向坡顶上方延伸1.5m,并用直径14mm且长60cm网钉6锚固后回土压实,并采用埋压沟固定,网钉6间距为1m;沿坡面1自上而下铺挂、整平,相邻网片横向搭接宽度15cm,纵向搭接宽度20cm;搭接处每隔30cm用铁丝绑扎固定,以连成整体网片结构,网片须绷紧,网片搭接时,下网片放在底层,以梅花型排列;
29.锚固:利用风钻成孔对铺网5进行锚固,孔向与坡面垂直,成孔后应及时清理孔内粉尘,然后采用直径14mm、长度大于60cm的金属网钉6、间距1m、梅花形布置且钉入岩体深度40cm,对于个别不平顺的坡面1须增设锚钉。网钉6插入锚孔后周边用c20水泥浆充填锚固,水泥浆水灰比宜为1∶2;
30.喷播:喷播施工前充分对坡面1洒水浸润1次,使其湿润,渗透深度达15cm;然后将喷播基质(植物纤维、粘合剂、保水剂、土壤、肥分等)按照设计比例搅拌均匀后,基质和水在喷播机械在喷枪口处混合均匀,喷枪与受喷面保持适当距离,垂直喷射到岩面上,厚度7cm,并保证有效持水量40%(体积百分比)。需特别注意的是,喷播基质层9时,将植生孔2周边空出直径为22cm的圆型预留区域13不进行喷播;最后在喷播基质中加入适量种子并搅拌均匀,喷播至基质层之上,厚约3cm。
31.植生孔内载苗:先把彩色三角旗拔出,然后将预选好的一株灌木7及一株爬藤8植物幼苗分别进行载种在同一植生土袋3的中心,对于妨碍苗木栽植的铺网 5,应及时进行修剪;苗木根系深入孔内7cm扶正并踏实,两珠主根间距控制在 4cm;然后堆填植生土10至喷播基质层9齐平并踏实。
32.养护系统施工:
33.覆盖无纺布:覆盖15g/m2无纺布防止雨水冲刷、阳光暴晒与提高种子发芽率及孔内植物存活率,顺坡从上至下覆盖,重叠150mm左右,并用竹签或u型钉固定。
34.养护水管:养护水管宜采用聚乙烯软管或涂塑软管,水管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按照先干管后支管的方式布设,水管在水平或垂直向转变、三通、阀门等处需设置止推阀;喷头安装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根据喷头位置合理设置喷洒角度。养护: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
养护需要,洒水养护时控制水量及扬程避免发生基材流失与坡面径流,防止冲垮喷播基质层9;待喷播草本植物高达5cm时,揭去无纺布,揭前应控水,揭后宜及时补水养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