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肘关节僵硬的加压牵伸装置

2022-09-03 16:22: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主要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肘关节僵硬的加压牵伸装置。


背景技术:

2.肘关节僵硬指由各种原因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总称,10%~15%的患者肘部创伤后会出现肘关节僵硬。肘关节是人体最容易出现僵硬的关节,其整体发病率为8.6%,当肘关节活动度屈曲<120
°
,伸展>30
°
,或前臂旋前、旋后<45
°
即发生肘关节僵硬。肘关节僵硬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异位骨化、软组织挛缩、畸形愈合等,可根据其病因和挛缩所在解剖位置分为关节内僵硬、关节外僵硬和混合型僵硬,常见原始致病原因为单纯肘关节脱位、桡骨头骨折、鹰嘴骨折、肱骨远端骨折和和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等。
3.对于肘关节僵硬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具体包括石膏固定、动态或静态牵伸装置和持续被动活动等形式。由于石膏固定不便携带故接受程度较低,目前多以牵伸装置治疗为主。牵伸装置通过牵引使肘关节达到最小屈曲角度,即肘关节处于可承受最大应力的位置,通过对软组织进行一段时间的拉伸,使组织的应力逐渐下降,而后重新调节牵伸装置以使肘关节达到此时的最小屈曲角度、进一步对软组织进行拉伸,以此往复,从而能够提升肘关节的功能。
4.现有牵伸装置仅能对肘关节的屈曲角度进行调节,而无法由内侧对前臂和上臂施加压力,因此对关节囊的牵拉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由内侧对前臂和上臂施加压力以进一步提升对关节囊的牵拉效果的用于肘关节僵硬的加压牵伸装置。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肘关节僵硬的加压牵伸装置,包括肩套、腕套和长度可调的牵拉件,所述牵拉件的一端与肩套相连、另一端与腕套相连;还包括用于设置在人体臂弯以由内向外对前臂和上臂施加压力的支撑件。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9.所述肩套一端成型有用于连接上臂的臂带、另一端成型有用于连接上身的胸带;所述臂带和所述胸带均呈环状,且长度可调。
10.所述肩套呈柔性状,其背离人体一面贴设有硬质垫片一,牵拉件经所述垫片一与肩套相连;所述垫片一成弧面壳状结构,其一面用于与人体肩膀贴合、另一面呈圆弧面形并与牵拉件相连。
11.所述腕套呈筒状,且一端成型有用于连接虎口的限位带;所述腕套背离肩套一侧的外表面与牵拉件粘接。
12.所述牵拉件设置成环形绳,所述牵拉件设有用于调节环形绳长度的拉紧器。
13.所述支撑件呈楔形,且用于朝向前臂和朝向上臂的两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与人体贴合的弧形曲面。
14.所述支撑件的芯部设置成硬质结构、外表面成型有柔性缓冲层。
15.所述支撑件设置成气囊,其侧壁成型有充气口。
16.所述弧形曲面贴设有硬质垫片二,所述垫片二成弧面壳状结构,其一面用于与弧形曲面贴合、另一面用于与人体贴合。
17.所述加压牵伸装置还包括肘套,所述肘套经绳带与支撑件相连;肘套、绳带和支撑件连接形成环状结构,且所述绳带长度可调。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9.肩套穿戴于人体一侧肩膀,腕套穿戴于人体同侧手腕,肩套与腕套经牵拉件相连,当改变牵拉件的长度时肩套与腕套的间距随之改变,从而驱使患者的肘关节屈曲角度对应变化。同时,通过在人体臂弯处设置支撑件,当肘关节弯曲对支撑件形成挤压时,支撑件反向对上臂和前臂由内向外施加推力,以杠杆的原理对肘关节形成反向拉伸。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由于增设了支撑件,能够有效加强对关节囊的拉伸效果,从而帮助治疗。
附图说明
20.图1是加压牵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穿戴状态下);
21.图2是肩套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腕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支撑件、肘套和绳带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各标号表示:1、肩套;11、臂带;12、胸带;13、垫片一;2、腕套;21、限位带;3、牵拉件;31、拉紧器;4、支撑件;41、弧形曲面;42、充气口;43、垫片二;5、肘套;6、绳带。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肘关节僵硬的加压牵伸装置,包括肩套1、腕套2和长度可调的牵拉件3,牵拉件3的一端与肩套1相连、另一端与腕套2相连;还包括用于设置在人体臂弯以由内向外对前臂和上臂施加压力的支撑件4。肩套1穿戴于人体一侧肩膀,腕套2穿戴于人体同侧手腕,肩套1与腕套2经牵拉件3相连,当改变牵拉件3的长度时肩套1与腕套2的间距随之改变,从而驱使患者的肘关节屈曲角度对应变化。同时,通过在人体臂弯处设置支撑件4,当肘关节弯曲对支撑件4形成挤压时,支撑件4反向对上臂和前臂由内向外施加推力,以杠杆的原理对肘关节形成反向拉伸。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由于增设了支撑件4,能够有效加强对关节囊的拉伸效果,从而帮助治疗。
27.本实施例中,肩套1一端成型有用于连接上臂的臂带11、另一端成型有用于连接上身的胸带12;臂带11和胸带12均呈环状,且长度可调。肩套1呈软壳状结构,可以由布料制成,其依靠自身结构难以与人体肩膀形成有效固定。通过设置臂带11,其以环抱的形式与人体上臂形成连接,又通过设置胸带12,其以环抱的形式与人体上身形成固定,从而能够帮助肩套1与人体肩膀牢固连接、避免移动。为了方便穿戴,臂带11和胸带12均设置成粘扣形式,并能够通过改变粘扣的搭接长度调整臂带11和胸带12的长度,从而适配不同体型。优选地,
肩套1上成型有若干透气孔,以帮助人体透气。
28.本实施例中,肩套1呈柔性状,其背离人体一面贴设有硬质垫片一13,牵拉件3经垫片一13与肩套1相连;垫片一13成弧面壳状结构,其一面用于与人体肩膀贴合、另一面呈圆弧面形并与牵拉件3相连。由于肩套1呈柔性状态,牵拉件3传来的力透过肩套1直接传至肩膀,将因为牵拉件3与肩膀的接触面积过小而造成过大的压强,在长期压迫下会导致患者产生不适感。通过设置硬质壳状结构的垫片一13,牵拉件3压设在垫片一13上,经垫片一13与肩套1相连,由于垫片一13的面积远大于牵拉件3直接与肩套1接触的面积,故能使力分散传递,从而减小压强,提升患者穿戴加压牵伸装置的舒适性。同时,为了避免牵拉件3滑移,牵拉件3与垫片一13粘接或以其他形式固定相连,垫片一13与肩套1以魔术贴的形式可拆卸连接,其中垫片一13设有钩面、肩套1设有毛面。不仅如此,为了避免长期压迫同一部位,肩套1外表面所设毛面区域覆盖人体肩膀全部区域,垫片一13可在该区域内任意位置进行粘接。当患者肩膀某一区域因长期压迫产生不适时,可通过改变垫片一13的粘接位置调节力的作用点。
29.本实施例中,腕套2呈筒状,且一端成型有用于连接虎口的限位带21;腕套2背离肩套1一侧的外表面与牵拉件3粘接。腕套2在牵拉件3的作用下可能沿前臂长度方向移动,从而改变肘关节的屈曲角度,为此,在腕套2上设置有限位带21,限位带21的两端均与腕套2相连,其跨过虎口以形成牵拉,从而能够避免腕套2移动。不仅如此,为了避免腕套2与牵拉件3之间发生松脱,二者以魔术贴形式进行粘接固定。
30.本实施例中,牵拉件3设置成环形绳,牵拉件3设有用于调节环形绳长度的拉紧器31。牵拉件3的长度之间决定了患者肘关节的屈曲程度,通过设置拉紧器31能够方便调节牵拉件3的长度,从而改变肘关节的屈曲程度。其中,拉紧器31的具体结构和作用原理为现有技术。
31.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呈楔形,且用于朝向前臂和朝向上臂的两侧面均向内凹陷形成与人体贴合的弧形曲面41。当肘关节弯曲时,楔形的支撑件4恰能贴合上臂与前臂的夹角,从而扩大支撑件4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压强、减轻压迫感。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地提升贴合程度,将支撑件4用于朝向前臂和朝向上臂的两侧面均设置成贴合人体的弧形曲面41。
32.本实施例中,支撑件4的芯部设置成硬质结构、外表面成型有柔性缓冲层。支撑件4的芯部可由塑料制成、柔性缓冲层可为硅胶层。优选地,支撑件4可设置成中空或镂空结构以减小重量。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件4也可设置成气囊,其侧壁成型有充气口42。弧形曲面41贴设有硬质垫片二43,垫片二43成弧面壳状结构,其一面用于与弧形曲面41贴合、另一面用于与人体贴合。对关节囊的牵拉强度一方面可通过调节牵拉件3的长度、从而改变肘关节的屈曲程度进行调节,也可通过改变支撑件4的厚度进行调节。将支撑件4设置成气囊状,可以通过改变充气气压调节支撑件4的厚度,从而实现改变对关节囊的牵拉强度的目的。同时,为了避免气压过高时支撑件4的弧形曲面41外凸挤压手臂从而产生压迫感,在弧形曲面41上贴设有硬质的垫片二43,利用垫片二43的弧形面与人体手臂贴合,从而能够始终保持较大的接触面积、进而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3.本实施例中,加压牵伸装置还包括肘套5,肘套5经绳带6与支撑件4相连;肘套5、绳带6和支撑件4连接形成环状结构,且绳带6长度可调。在人体手臂的挤压作用下,将对支撑
件4产生远离臂弯的推力,为了避免支撑件4在该推力作用下移动从而影响肘关节的屈曲程度,在支撑件4上设置有肘套5和绳带6,肘套5套设在手肘处、经绳带6与支撑件4相连,从而反向对支撑件4施加作用力以抵消上述推力。不仅如此,根据杠杆原理可知,当支撑件4的位置发生变动时,上臂和前臂的夹角将随之变化,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改变支撑件4的位置来调节对关节囊的牵拉强度。支撑件4由肘套5和绳带6牵拉,绳带6的长度直接决定了支撑件4与肘套5的距离,而肘套5固定在手肘处无法移动,即绳带6长度能够直接决定支撑件4的所在位置。为了便于调节绳带6的长度,在其上也安装有拉紧器。
34.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