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2022-09-03 01:28: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具体地用在船或其他船舶上。


背景技术:

2.船甲板起重机的设计通常由起重机负载能力、尺寸和甲板覆盖区组成。空间通常限于船的甲板上。甲板起重机通常包括经由回转齿轮连接到底座的上部结构。上部结构包括可经由液压缸移动的一个或多个起重臂。塔架通常在起重臂上方延伸,该塔架经由液压缸和/或钢丝绳可移动地支撑起重臂。起重臂可以是可伸缩地连接的或铰接地连接的(“折臂起重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起重机更轻、更紧凑并且具有改进的操作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3.以下将阐述并表征本实用新型。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重机,该起重机包括:主吊杆,主吊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以及副吊杆,该副吊杆能滑动地连接到主吊杆并且布置成相对于主吊杆进行平移运动,其中,
[0005]-一个或多个动力和传动单元连接到主吊杆,其中,动力和传动单元包括操作性地连接到第一齿轮的驱动单元;
[0006]-副吊杆的至少一部分包括第二齿轮;并且
[0007]-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定尺寸为并配置为夹持接合,由此驱动单元的操作使得副吊杆相对于主吊杆移动。
[0008]
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单元是电动机。第一齿轮可以是圆形齿轮,并且第二齿轮可以是线性齿轮。在一个实施例中,副吊杆可滑动地布置在主吊杆的至少一部分内。
[0009]
在一个实施例中,起重机包括支撑柱和底座,该支撑柱具有与主吊杆的枢转连接件,该底座具有回转机构,该支撑柱可旋转地连接至回转机构。起重机可包括驱动布置,该驱动布置配置为执行并控制围绕枢转连接件的枢转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布置包括:枢转绞盘,布置在支撑结构上;旋转附接装置,布置在主梁第二端部处或附近;以及一个或多个驱动线,在枢转绞盘与旋转附接装置之间延伸。起重机可包括布置在副吊杆上的主绞盘。在一个实施例中,枢转绞盘或主绞盘或者这两者包括电动机。起重机是不使用液压致动器的全电动起重机。
[0010]
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起重机更轻、更紧凑并且具有改进的操作特性。
附图说明
[0011]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将参照附图从作为非限制性实例给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以下描述中变得清楚,在附图中:
[0012]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其中,主吊杆被部分地示出为透明的,以便示出主吊杆内的副吊杆;
[0013]
图2是图1中的区域“a”的放大图;
[0014]
图3是示出了副吊杆如何相对于主吊杆移动的原理的简图;以及
[0015]
图4是图1中所示的起重机的侧视图,该起重机处于三个不同的位置中:完全升高且副吊杆缩回、中间且副吊杆延伸以及完全降低且副吊杆缩回。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描述可以使用诸如“水平的”、“竖直的”、“侧面的”、“前后的”、“上下的”、“上部的”、“下部的”、“内部的”、“外部的”、“向前的”、“后部的”等术语。这些术语通常指如附图中所示并且与本实用新型的正常使用相关联的视图和方位。术语仅是为了读者的方便,并不应是限制性的。
[0017]
首先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1包括可旋转地布置在底座2上的上部结构3。本领域中众所周知的是,上部结构围绕底座竖直轴线y的旋转是通过回转机构4来完成的。该回转运动s由图1中的左旋箭头指示,但应理解上部结构也可沿相反方向旋转。底座包括吊杆托架5,其用于在起重机不操作时支撑吊杆的一部分。底座牢固地连接至船或其他船舶的甲板(未示出),或连接至任何其他合适的地基。尽管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具体地可用在船上,但它同样适用于固定的地基、岸上或海上。
[0018]
上部结构3包括支撑结构(例如支撑柱18),回转机构连接至该支撑结构。在支撑结构的上端部中布置有铰接连接件8,该铰接连接件例如通过螺栓或销或者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其他装置将竖立支撑结构连接至起重机的主吊杆6。支撑柱18上布置有服务平台15。
[0019]
主吊杆6包括第一(前)端部6a和第二(后)端部6b。铰接连接件8布置成相对于第一端部更靠近第二端部。驱动布置包括:枢转绞盘12,布置在支撑结构上;旋转附接装置(例如滑轮)14,布置在主梁第二端部6b处或附近;以及一个或多个驱动线13,在枢转绞盘12与旋转附接装置14之间延伸,该驱动布置使得能够围绕铰接连接件8进行枢转运动p。取决于应用和操作要求,驱动线13可以是单绳或多绳。枢转绞盘12可由电动机提供动力。
[0020]
副吊杆7可滑动地连接到主吊杆6,并且副吊杆布置为相对于主吊杆沿主梁纵向轴线x进行平移运动t。在所示实施例中,主吊杆6是箱式吊杆,并且副吊杆7可滑动地布置在主吊杆6的至少一部分内。因此,副吊杆7是伸缩吊杆,其可以缩回主吊杆第一端部6a中并且可以从主吊杆第一端部延伸。主吊杆6可包括用于副吊杆的一个或多个支撑结构10,替代地包括摩擦减轻垫10’。
[0021]
布置在副吊杆的自由端部处的是主绞盘,该主绞盘被配置和定尺寸为经由升降线(未示出)来提升和降低有效载荷。主绞盘9可由电动机提供动力。
[0022]
副吊杆的平移运动t(此处:伸缩式)通过连接至主吊杆的一个或多个动力和传动单元11实现。图1、图2和图4示出三个这样的单元,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数目。动力和传动单元包括可操作性地连接到第一齿轮16的驱动单元11’,并且副吊杆的至少一部分包括第二齿轮17。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定尺寸为并配置为夹持接合,由此驱动单元11’的操作使得副吊杆相对于主吊杆移动(平移t)。
[0023]
虽然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副吊杆7示出为布置成在箱式吊杆6内进行伸缩运动,
但是应理解的是,主吊杆和副吊杆可以其他构造可滑动地相互连接。
[0024]
参考图3,第一齿轮16是圆形齿轮并且第二齿轮17是线性齿轮,组合成齿条与齿轮进行传动。驱动单元11’是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齿轮的电动机。
[0025]
没有描述用于操作上述电动机的所需电力缆线和其他设备,因为这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
[0026]
在图4中,在三个不同的角度位置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1:i-完全升高的位置,ii-中间位置以及iii-完全降低的位置。在位置i和位置iii中,副吊杆7完全缩回,而在位置ii中完全延伸。应当理解,副吊杆可在主吊杆的任何角度位置处(完全地或部分地)延伸。在副吊杆完全延伸的位置中,副吊杆7可以完全延伸超过铰接连接件8,即,在第一(前)端部6a的一侧上。主吊杆和副吊杆通过驱动布置(枢转绞盘12和驱动线13)平衡。
[0027]
当起重机不在使用中时,位置iii可用作停放位置,主吊杆的一部分由吊杆托架5支撑。
[0028]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与现有技术的起重机相比,具有通用性和改进的操作范围。电动机和相关联的齿轮使得液压缸和塔架(通常在现有技术类型的起重机的主吊杆上方延伸)多余。与现有技术的起重机相比,主吊杆可向下降低得更多并且更靠近底座2(位置iii),这意味着操作者可将吊杆移动靠近有效载荷而无需放出很多升降线。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在不使用时也更紧凑,并且比传统的塔架式起重机占用更少的甲板空间。
[0029]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起重机是全电动的,而不需要液压致动器和相关的设备。电动机(和相关的控制系统,未示出)允许用于起重机的改进的三维控制,电动机具有比传统液压缸更精确的响应时间。这在起重机安装在船或其他船舶上时是特别相关的,其中快速控制枢转p、回转s以及伸缩t的能力对于补偿船的运动是重要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