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培育高品质竹芋的方法与流程

2022-09-01 10:52: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高品质竹芋的方法,具体涉及不同竹芋品种,采用侧芽、新生茎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丛芽增殖、生根培养、炼苗移栽及工厂化育苗等系列工艺,以期建立一套竹芋组织培养和移栽温室后养植的技术体系。本发明属于植物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 l.)是单子叶植物,原产于美洲、非洲,约有500多种,该科植物具有绚丽的叶色和优雅的树姿。竹芋叶形优美,叶色多变,周年可供观赏,是室内观叶植物的佼佼者,是当今世界流行的观赏植物之一。竹芋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3.天鹅绒竹芋calathea leopardina
4.肖竹芋属植物。植株具地下根茎,高50cm-60cm。叶片长椭圆形,长30cm-60cm,宽10cm-20cm,叶色有华丽的天鹅绒光泽,并伴有深绿略带紫色交织的斑马形的羽状条纹,叶背深紫红色,花紫色。忌直射光,喜半阴、温暖、湿润的环境。
5.浪星竹芋calathea rufibarba
6.又称浪心竹芋、波浪竹芋。竹芋科肖竹芋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地区,在我国华北地区栽培较多。株高25cm至50cm,茂密丛生。叶基稍歪斜,叶片倒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cm至20cm,叶面绿色,富有光泽,叶脉黄绿色,叶缘及侧脉均有波浪状起伏,叶背及叶柄紫色,全株背褐色毛。忌直射光,喜欢半阴、温暖、湿润的环境,同时害怕强气流。
7.圆叶竹芋calathea rotundifolia
8.又称青苹果竹芋,属于竹芋科肖竹芋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叶柄绿色,直接从根状茎上长出,叶片硕大,薄革质,卵圆形,新叶翠绿色,老叶青绿色,有隐约的金属光泽,沿侧脉有排列整齐的银灰色宽条纹,叶缘有波状起伏。忌直射光,喜半阴、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喜半阴、温暖、湿润的环境。
9.孔雀竹芋calathea makoyana
10.竹芋科肖竹芋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高30cm-60cm,叶长15cm-20cm,宽5cm-10cm,卵状椭圆形,叶薄,革质,叶柄紫红色。绿色页面上隐约呈现金属光泽,且明亮艳丽,沿中脉两侧分布着羽状、暗绿色、长椭圆形的绒状斑块,左右交互排列。叶背紫红色。喜高温、多湿的半阴环境。
11.美丽竹芋calathea ornate cv.roseo-lineate
12.竹芋科肖竹芋属。原产厄瓜多尔、秘鲁等地,是肖竹芋属中与玫瑰竹芋齐名的两种色彩最鲜艳的品种之一。株高80-120cm,叶圆形,革质,叶端钝圆,全叶波状,页面暗绿色,页面从内到外有四层图案,沿中脉具淡绿色不规则羽状斑,中部色斑与叶缘间有两圈齿牙状图案,内圈墨绿色,外圈黄绿色,叶缘绿色,有半圆形、波状与上述斑块同色的连续性斑纹。叶背粉、红间隔的图案。喜高温高湿环境,忌强光,不耐寒。
13.毛柄银羽竹芋ctenanthe setosa(rosc.)eichler
1300lux;
29.(3)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新诱导的芽转接入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用培养基为ms 10mg 6-ba;温度25-28℃,湿度在70-80%,第一周在黑暗中进行,以后光照为1200-1300lux;
30.(4)生根培养:当继代培养出的嫩茎长至3-5cm时,将其从根部切割,接入生根培养基内进行培养,生根培养用培养基为1/2ms naa1.0mg/l;温度23-28℃,湿度在70-80%,光照1200-1300lux;
31.(5)炼苗移栽:将株高4.5-5.5cm,有2-3条1.5-2.5cm长根的试管苗,闭瓶逐步移到散射光的自然环境中炼苗7天后,从瓶中取出,用35℃以下温水洗净根部培养基,用72穴育苗盘装基质进行移栽;在智能温室内,将盛有移栽苗的育苗盘放在育苗床上,相对湿度控制在70-90%,温度控制在15-28℃,光照8000-20000lux进行培养、炼苗;
32.组培苗移到温室后采用将肥溶于水中向根部浇肥的形式,上午施肥;150天内,每7天根部施一次肥,施肥量以花盆不向外渗水为标准,其中含n为441——541mg/l,p2o5为251——288mg/l,k2o为137——162mg/l,海藻精为5000倍液;300——450天苗,每7天根部施肥一次,将肥溶于水中,施肥量以花盆不向外渗水为标准,其中含n为366-394mg/l,p2o5为372-418mg/l,k2o为137——162mg/l,海藻精为4000倍液;出货前,每7天根部施肥一次,将肥溶于水中,施肥量以花盆不向外渗水为标准,其中含n为270-394mg/l,p2o5为372-418mg/l,k2o为137——162mg/l。
33.其中,优选的,所述的ms培养基的成分如下所示:
34.成份含量mg/l成份含量mg/l成份含量mg/lnh4no31650h3bo46.2肌醇100kno31900mgso4·
4h2o22.3烯酸0.5cacl2·
2h2o440cocl2·
6h2o0.025盐酸吡哆醇0.5mgso4·
7h2o370feso4·
7h2o27.8盐酸硫胺素0.1kh2po4170na2edta
·
2h2o37.3甘氨酸2ki0.83cuso4·
5h2o0.025蔗糖15-30。
35.其中,优选的,还包括组培苗移到温室后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每周下午3点到4点向叶面喷施肥一次,尽可能向叶子的背面喷洒,其中含n为290-310mg/l,p2o5为372-418mg/l,k2o为160—220mg/l,75%聚氯乙烯醚和25%有机硅的混合物为8000倍液。
36.其中,优选的,还包括组培苗移到温室后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每月喷杀虫剂和杀菌剂各一次,先喷杀虫剂,相隔2天喷杀菌剂,杀虫剂为75%v/v聚氯乙烯醚与25%v/v有机硅混合物5000倍液、30%v/v吡虫啉悬浮剂5000倍液或1.8%v/v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中的至少一种;杀菌剂配方为75%v/v聚氯乙烯醚与25%v/v有机硅混合物5000倍液或70%w/w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中的至少一种。
37.其中,优选的,还包括施入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方法如下:组培苗进入温室上盆前用1mg/kg三十烷醇溶液浸泡1小时,90天后用0.2mg/l的萘乙酸(naa)溶液灌根一次,在上市前4个月喷20mg/l的多效唑一次。
38.其中,优选的,所述的竹芋品种包括天鹅绒竹芋、浪星竹芋、圆叶竹芋、孔雀竹芋、毛柄银羽竹芋、美丽竹芋、豹纹竹芋、箭羽竹芋以及金花竹芋,步骤(5)中:
39.天鹅绒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75%-85%之间,光照要求在8000-15000lcx;
40.浪星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6℃-28℃之间,相对湿度75%-85%之间,光照8000-15000lux;
41.圆叶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75%-85%之间,光照8000-15000lcx;
42.孔雀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7%-85%之间,光照10000-15000lcx;
43.美丽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80%-90%之间,光照10000-18000lux;
44.毛柄银羽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70%-80%之间,光照10000-18000lux;
45.豹纹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85%-90%之间,光照8000-15000lux;
46.箭羽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6-28℃之间,相对湿度70%-85%之间,光照10000-18000lux;
47.金花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5-28℃,相对湿度80%-90%之间,光照10000-20000lux。
4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9.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的竹芋具有色彩鲜艳、色彩饱和度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50.图1为按照实施例1培育的天鹅绒竹芋与采用现有方法培育的天鹅绒竹芋的比较;
51.图2为按照实施例2培育的浪星竹芋与采用现有方法培育的浪星竹芋的比较;
52.图3为按照实施例3培育的圆叶竹芋与采用现有方法培育的圆叶竹芋的比较;
53.图4为按照实施例4培育的孔雀竹芋与采用现有方法培育的孔雀竹芋的比较;
54.图5为按照实施例5培育的美丽竹芋与采用现有方法培育的美丽竹芋的比较;
55.图6为按照实施例6培育的毛柄银竹芋与采用现有方法培育的毛柄银竹芋的比较;
56.图7为按照实施例7培育的豹纹竹芋与采用现有方法培育的豹纹竹芋的比较;
57.图8为按照实施例8培育的箭羽竹芋与采用现有方法培育的箭羽竹芋的比较;
58.图9为按照实施例9培育的金花竹芋与采用现有方法培育的金花竹芋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59.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和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60.实施例1天鹅绒竹芋的培育方法
61.(1)外植体的获得:在生长良好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天鹅绒竹芋母株上切取长度
5-10cm新生侧芽,剥去未展开的叶片和叶鞘,用自来水冲净表面,切除基部木质化组织,将侧芽切成0.8-1.0cm的小芽,用75%酒精消毒40s,无菌水冲洗5次,再用0.1%升汞消毒15min或8%的灭菌净消毒25min,无菌水冲洗5次,剥去与药液接触受伤的最外层苞片,吸干水分,切成0.5-1cm
×
0.5-1cm
×
0.5-1cm块状供诱导培养;
62.(2)初代培养:将步骤(1)获得的外植体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初代培养用培养基为ms 6.0mg 6-ba 0.5mg/lnaa,初代培养30天;温度25-28℃,湿度在70-80%,光照1200-1300lux;
63.(3)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新诱导的芽转接入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用培养基为ms 10mg 6-ba;温度25-28℃,湿度在70-80%,第一周在黑暗中进行,以后光照为1200-1300lux;
64.(4)生根培养:当继代培养出的嫩茎长至3-5cm时,将其从根部切割,接入生根培养基内进行培养,生根培养用培养基为1/2ms naa1.0mg/l;温度23-28℃,湿度在70-80%,光照1200-1300lux;
65.(5)炼苗移栽:将株高4.5-5.5cm,有2-3条1.5-2.5cm长根的试管苗,闭瓶逐步移到散射光的自然环境中炼苗7天后,从瓶中取出,用35℃以下温水洗净根部培养基,用72穴育苗盘装德国414基质进行移栽;在智能温室内,将盛有移栽苗的育苗盘放在育苗床上,相对湿度控制在75-85%,温度控制在15-25℃,光照8000-15000lux进行培养、炼苗;
66.组培苗移到温室后采用将肥溶于水中向根部浇肥的形式,上午施肥;150天内,每7天根部施一次肥,施肥量以花盆不向外渗水为标准,其中含n为441——541mg/l,p2o5为251——288mg/l,k2o为137——162mg/l,海藻精为5000倍液;300——450天苗,每7天根部施肥一次,将肥溶于水中,施肥量以花盆不向外渗水为标准,其中含n为366-394mg/l,p2o5为372-418mg/l,k2o为137——162mg/l,海藻精为4000倍液;出货前,每7天根部施肥一次,将肥溶于水中,施肥量以花盆不向外渗水为标准,其中含n为270-394mg/l,p2o5为372-418mg/l,k2o为137——162mg/l。
67.其中,所述的ms培养基的成分如下表1所示:
68.表1 ms培养基成分
69.成份含量mg/l成份含量mg/l成份含量mg/lnh4no31650h3bo46.2肌醇100kno31900mgso4·
4h2o22.3烯酸0.5cacl2·
2h2o440cocl2·
6h2o0.025盐酸吡哆醇0.5mgso4·
7h2o370feso4·
7h2o27.8盐酸硫胺素0.1kh2po4170na2edta
·
2h2o37.3甘氨酸2ki0.83cuso4·
5h2o0.025蔗糖15-30
70.组培苗移到温室后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每周下午3点到4点向叶面喷施肥一次,尽可能向叶子的背面喷洒,其中含n为290-310mg/l,p2o5为372-418mg/l,k2o为160—220mg/l,75%聚氯乙烯醚和25%有机硅的混合物为8000倍液。
71.组培苗移到温室后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每月喷杀虫剂和杀菌剂各一次,先喷杀虫剂,相隔2天喷杀菌剂,杀虫剂为75%v/v聚氯乙烯醚与25%v/v有机硅混合物5000倍液、30%v/v吡虫啉悬浮剂5000倍液或1.8%v/v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中的至少一种;杀菌剂
配方为75%v/v聚氯乙烯醚与25%v/v有机硅混合物5000倍液或70%w/w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中的至少一种。
72.组培苗进入温室上盆前用1mg/kg三十烷醇溶液浸泡1小时,90天后用0.2mg/l的萘乙酸(naa)溶液灌根一次,在上市前4个月喷20mg/l的多效唑一次。
73.实施例2浪星竹芋的培育方法
74.步骤(5)中,浪星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6℃-28℃之间,相对湿度75%-85%之间,光照8000-15000lux。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75.实施例3圆叶竹芋的培育方法
76.步骤(5)中,圆叶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75%-85%之间,光照8000-15000lcx;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77.实施例4孔雀竹芋的培育方法
78.步骤(5)中,孔雀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7%-85%之间,光照10000-15000lcx;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79.实施例5美丽竹芋的培育方法
80.步骤(5)中,美丽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8-25℃,相对湿度80%-90%之间,光照10000-18000lux;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81.实施例6毛柄银羽竹芋的培育方法
82.步骤(5)中,毛柄银羽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70%-80%之间,光照10000-18000lux;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83.实施例7豹纹竹芋的培育方法
84.步骤(5)中,豹纹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22-25℃,相对湿度85%-90%之间,光照8000-15000lux;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85.实施例8箭羽竹芋的培育方法
86.步骤(5)中,箭羽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6-28℃之间,相对湿度70%-85%之间,光照10000-18000lux;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87.实施例9金花竹芋的培育方法
88.步骤(5)中,金花竹芋生长适宜温度为15-28℃,相对湿度80%-90%之间,光照10000-20000lux。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
89.实验例1实施例1-9培育的竹芋与现有技术培育竹芋生长特征的比较
90.从表2以及图1-9可以看出,实施例1-9培育的9个观赏竹芋品种性状各异。用本发明方法培育的竹芋与现有技术培育竹芋相比,株高高,显得较挺拔,生长旺盛。叶片数最多,叶片高低错落有致,萌枝力相当旺盛。单个叶面积最大。叶片高度整齐,在大叶品种中,竹芋短叶率最大叶片,叶片下到上渐次变长。
91.表2 9个观赏竹芋品种的生长特性
[0092][0093][0094]
实验例2各种培养基对天鹅绒竹芋培育的比较
[0095]
1、初代培养
[0096]
外植体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上10d后,茎节上幼芽开始萌动。初代培养30d后的结果(表3)表明,当naa用量一定时,随着6-ba浓度的递增,幼芽萌发率呈递增趋势,当用量达到6.0mg/lnaa时,幼芽萌发率最高,为90.9%,此后又呈下降趋势;当6-ba用量恒定为6.0mg/不变时,随着naa浓度的递增,萌芽率呈下降趋势。可见初代培养基以ms 6.0mg/l 6-ba 0.5mg/lnaa最为适宜。
[0097]
表3天鹅绒竹芋外植体芽分化培养结果
[0098][0099]
2、继代培养
[0100]
将初代培养新诱导的芽转接入继代培养基中,约20d后,基部叶鞘部位有分化芽产生,40d后,有5-6个芽体产生,60d后,逐渐生长为内芽,有的开始展叶、少数开始生根。培养60d后的结果(表4)表明,在不添加naa的3种培养基中,随着6-ba浓度的升高分化倍数成递增趋势,以ms 10.0mg/l6-ba增殖倍数最高,为4.5倍;但当6-ba恒定为10.0mg/l时,随着加入naa浓度的增大,芽分化倍数有所下降。据观察,在只附加有6-ba的继代培养基上,分化苗则逐渐变得弱小,出现从芽状,高生长受到影响;随着6-ba浓度的升高,在有6-ba存在,并加入naa时,试管苗生长粗壮,甚至有些试管苗直接生根,形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可见添加naa有利于形成壮苗和生根苗,但不宜于接种芽增殖分化。因此,最终确定的继代培养基为ms 10mg 6-ba。
[0101]
表4天鹅绒竹芋接种芽分化结果
[0102][0103]
3、生根培养
[0104]
当继代培养出的嫩茎长至3-5cm时将其从基部切割,接入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约20d长出不定根,同时生长2-3片小叶;30d后多数试管苗长出3-5条根。从表5可以看出,在基质中附加naa的培养基上容易产生不定根,即生根率高于附加iba的培养基,以1/2ms 1.0mg/lnaa的生根培养基效果更好,生根率最高,为92.9%。附加naa容易产生不定根,生根率高,附加iba产生不定根率同比较相同浓度的naa较低,而且随着浓度升高,有下降趋势,考虑到实际试验效果和naa相比,iba在相同浓度下较低的成本,认为在1/2ms naa1.0的生根培养基效果最好。
[0105]
表5天鹅绒竹芋生根培养结果
[0106]
培养基编号接种芽数(个)生根芽数(个)生根率(%)1/2ms naa0.5282589.31/2ms naa1.0282692.91/2ms naa2.0242087.01/2ms iba0.5282485.71/2ms iba1.0241875.01/2ms iba2.0302170.0
[0107]
4、炼苗移栽
[0108]
将株高5cm左右,有3-5条约2cm长根的试管苗,闭瓶逐步移到散射光的自然环境中炼苗7d后,从瓶中取出,用35℃以下温水洗净根部培养基,用72穴育苗盘装德国414基质进行移栽。在智能温室中,将盛有移栽苗的育苗盘放在育苗床上,相对湿度控制在85%,温度控制在22℃进行培养、炼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0109]
总结:
[0110]
在诱导培养基中附加6-ba3.0mg/l和naa0.05mg/l对芽的启动效果较好,诱导率(90.3%)、诱导时间(13.0d)、诱导芽数(2.36个/株)均表现最佳,竹芋的芽增值以1/2ms adenine 1.0mg/l 6-ba2.0mg/l naa0.5mg/l培养基为宜,既有较高的增殖系数,且芽苗植株较高、生长健壮,叶形发育较好。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30mg/l.。虽然活性炭对许多植物的离体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在添加活性炭的培养基中植株侧根过多、且根系细弱。适合天鹅绒竹芋的初代培养基配方为ms 6-ba1.5mg/l naa0.005/l;继代培养基为ms 6-ba1.0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1.0mg/l。
[0111]
本发明培育的竹芋具有色彩鲜艳、色彩饱和度高等特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