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9-01 01:06: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模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阴角,指墙面上凹进去的墙角,又叫内角,如房间内房屋的四角或墙面与墙顶的拐角,目前传统木模的墙顶阴角加固方案采用木方打钉进行连接加固,加固流程繁琐且复杂;另外加固用的木方容易变形损坏,提高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其通过内角支撑件、支撑套筒以及锁紧组件配合,通过锁紧组件将内角支撑件与支撑套筒锁紧,使得外墙模板、内墙模板相互锁紧,从而起到固定内、外墙模板的作用。而且本方案无需采用打钉的方式,大大简化的操作流程,也便于后期拆卸。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包括内角支撑件、支撑套筒以及锁紧组件;
5.所述内角支撑件连接于内墙模板与楼顶模板拐角处;
6.所述支撑套筒,位于内墙模板与外墙模板之间用于使内墙模板与外墙模板保持间距,所述支撑套筒上设有中空孔,所述中空孔从支撑套筒与外墙模板接触的端面贯穿至其与内墙模板接触的端面;
7.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拉紧杆以及锁紧件,所述拉紧杆的一端从外墙模板外侧伸入至支撑套筒的中空孔并穿过内墙模板从内角支撑件上伸出,所述锁紧件与拉紧杆的一端连接且使该端锁紧在内角支撑件上。
8.如上所述的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所述支撑套筒与外墙模板接触的端面为第一端面,与内墙模板接触的端面为第二端面,所述支撑套筒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为相互平行的斜面。
9.如上所述的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所述支撑套筒从第一端面至第二端面外径逐渐减少。
10.如上所述的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所述中空孔包括自第一端面向内延伸的第一孔径段、自第二端面端面向内延伸且与第一孔径段连接的第二孔径段,所述第二孔径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孔径段,所述第一孔径段内径大于所述拉紧杆外径。
11.如上所述的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所述第一孔径段与第二孔径段连接处为斜倒角过渡段。
12.如上所述的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所述拉紧杆的另一端设有卡于外墙模板外侧的卡头。
13.如上所述的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所述拉紧杆至少与所述锁紧件连接的一端上设有连接螺纹。
14.如上所述的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所述锁紧件为连接螺母。
15.如上所述的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内角支撑件锁紧在内墙模板上的连接件。
16.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其通过内角支撑件、支撑套筒以及锁紧组件配合,通过锁紧组件将内角支撑件与支撑套筒锁紧,使得外墙模板、内墙模板相互锁紧,从而起到固定内、外墙模板的作用。而且本方案无需采用打钉的方式,大大简化的操作流程,也便于后期拆卸。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墙顶阴角加固装置安装使用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支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用于楼顶成型模板的阴角位处,其内墙模板51与楼顶模板53形成阴角位,本实施例内角支撑件1连接于内墙模板与楼顶模板之间。
2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方式,采用内角支撑件1、支撑套筒2以及锁紧组件3;所述内角支撑件1连接于内墙模板51与楼顶模板53拐角处;所述支撑套筒2,位于内墙模板51与外墙模板52之间用于使内墙模板51与外墙模板52保持间距;所述锁紧组件3包括拉紧杆31以及锁紧件32,所述拉紧杆31的一端从外墙模板52外侧伸入至支撑套筒2的中空孔21并穿过内墙模板51从内角支撑件1上伸出,所述锁紧件32与拉紧杆31的一端连接且使该端锁紧在内角支撑件1上。即通过本实用新型墙顶阴角加固装置,外墙模板通过拉紧杆31与内墙模板相互锁紧,从而起到固定内、外墙模板的作用。本方案无需采用打钉的方式,大大简化的操作流程,也便于后期拆卸。
24.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套筒2位于内墙模板与外墙模板之间,方便锁紧内外墙模板时,使内外墙模板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故所述支撑套筒2上设有中空孔21,方便拉紧杆31穿过,中空孔21的开设方式为从支撑套筒2与外墙模板52接触的端面贯穿至其与内墙模板51接触的端面。
25.具体而言,所述支撑套筒2与外墙模板52接触的端面为第一端面201,与内墙模板51接触的端面为第二端面202,所述支撑套筒2的第一端面201与第二端面202为相互平行的斜面。本实施例通过支撑套筒2两端设计成斜面来抵触在外墙模板内侧面以及内墙模板外
侧面。从截面上看,支撑套筒在连接后,呈现从外墙模板至内墙模板向下倾斜的安装姿态,故两侧端面需设置成双斜面匹配,从而增加与内外墙模板的接触面。另外方便安装时使得支撑套筒2卡在内外墙模板之间。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套筒2从第一端面201至第二端面202外径逐渐减少。形成外径逐渐减少的斜锥套筒状。该形状方便墙体成型后进行脱模,便于回收再用。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中空孔21包括自第一端面201向内延伸的第一孔径段2011、自第二端面202端面向内延伸且与第一孔径段2011连接的第二孔径段2012,所述第二孔径段20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孔径段2011,所述第一孔径段2011内径大于所述拉紧杆31外径。而且,所述第一孔径段2011与第二孔径段2012连接处为斜倒角过渡段2013。设置第二孔径段2012的目的在于减少支撑套筒对应位置的筒身的厚度,而且减轻支撑套筒的整体用料,减少重量以及节约成本。而且,由于本实施例中支撑套筒为斜锥套筒,其外径是从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减少的,而第二孔径段2012对应在较小外径处,在灌溉墙体时,方便其内部与拉紧杆之间有空隙,微量的变形不会导致拉紧杆变形,从而方便后期拆卸。
2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拉紧杆31的另一端设有卡于外墙模板52外侧的卡头311。通过卡头311拉紧外墙模板,使得拉紧杆另一端锁紧在内墙支撑件上时,能够将内外墙模板相互锁紧。具体而言,卡头与拉紧杆呈类t字形结构,其杆部也随斜锥套筒的安装方式倾斜。当然,卡头也可采用其他形状,只需保证杆部穿过外墙模板预留的安装孔而卡头卡于安装孔外即可。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拉紧杆31至少与所述锁紧件32连接的一端上设有连接螺纹。方便其一端与锁紧件连接。也可整个拉紧杆采用螺杆的结构。相应的,所述锁紧件32为连接螺母。其结构简单,方便连接安装。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角支撑件1设与在内强拐角处,具体而言,连接于内墙模板与楼顶模板之间,而其自身还有固定两模板的作用,故还本实施例还包括将所述内角支撑件1锁紧在内墙模板51上的连接件6。该连接件6可采用螺丝锁紧即可,避免传统打钉的安装方式,使得整个工序更为简单,成本更低。
3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