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8-31 05:06: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数据中心在使用过程中,其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吸收这部分热量,需要大量的循环冷却水进行冷却。申请人原先采用2组150m
³
/h钢制高密度沉淀池进行原水预处理,并配置了混凝剂和助凝剂的自动投药系统各1套、全自动加氯系统1套。在处理过程中,投加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为助凝剂、次氯酸钠为杀菌灭藻剂,分别用于原水澄清、沉淀以及杀菌灭藻处理,其预处理后的工业用水用于数据中心的冷却水。
3.在灭菌灭藻过程中,投加的次氯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在水中会发生水解反应并产生大量次氯酸,而后次氯酸分解生成新生态氧,生态氧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原微生物致死。但是,在夏季炎热天气的影响下,次氯酸钠在储存过程中会受光照、受热的影响,在储罐中发生分解,分解产生的气体与溶剂混合在一起进入全自动加氯系统。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强氧化性的次氯酸钠及其分解产生的气体的作用下,全自动加氯系统的出氯管道的金属组分会被氧化腐蚀,不仅会导致锈蚀物质堵塞出氯管道,还会导致出氯管道渗漏、甚至破裂,进而造成出氯管道外部的腐蚀。另外,次氯酸钠溶液在投加过程中,在管道中与原水产生的naoh、naci和na2co3等杂质以及caco3和mgco3等的沉淀,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后也会堵塞管道,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其具有避免出氯管道堵塞、渗漏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7.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包括储罐、设置于所述储罐上的进氯管道和出氯管道,所述储罐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出氯管道包括加氯管、工业水进水管、排气管、输药管、以及合流阀,所述加氯管的进口端穿至所述储罐的内部,且所述加氯管的输氯路径上设置有计量泵,所述排气管的进口设置于所述工业水进水管的输水路径上,所述合流阀连通于所述加氯管的出口、工业水进水管的出口和输药管的进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氯系统的投加方式主要是由计量泵完成,其通过不断地吸、排液的周期性过程来实现10%次氯酸钠原液在加氯管内的输送;同时,经过钢制高密度沉淀池等处理后的工业用水作为输药的动力源进入工业水进水管,在此过程中,可以按照药液配置的比例调整合适的流速及工业水用量,并可通过计量泵调整原液用量,使工业水与原液混合而达到水解、搅拌、输送的目的,不仅可以避免原液过量的情况,进而避免处
理后的原水电导率过高,而且不间断流动的工业水其特有的物理冲击性,使得出氯管道再也不会被次氯酸钠溶液后的氯化钠等物质堆积堵塞;另外,在计量泵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有排气阀和排气管,能大大减小出氯管道内气体的产生,以避免因气体造成管道内压力升高而导致出氯管道渗漏的情况;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置工业水进水管进行出氯管道的冲洗和原液浓度的调节,并设置排气阀和排气管减少出氯管道内气体的产生,不仅能避免出氯管道内堵塞的情况,还能减缓管道内外锈蚀而产生的渗漏情况。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计量泵设置为电磁驱动式隔膜计量泵。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磁驱动式隔膜计量泵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能耗较小、计量精准、调节方便的优点,适用于10%次氯酸钠原液的泵送,能避免原液用量控制不稳定而造成的电导率偏高的情况。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药管包括连通于所述合流阀的出水总管、至少两个并列布置且连通于所述出水总管的出水支管、连通于相邻两个出水支管的连接管、设置于所述出水支管上的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连接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连接管布置于所述第一阀门的下游。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启闭,这些出水支管和连接管之间能形成多个出氯线路,便于加氯过程中药液路线和药液用量的调控。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业水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排气管的进口布置于所述第三阀门的下游。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工业用水的用量。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四阀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出氯管道内的排气。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氯管道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控制原液的进液。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氯管、工业水进水管和输药管设置为pvc-u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增强出氯管道整体的耐腐蚀性能;其中,加氯管优选采用耐腐蚀型pvc-u软管,工业水进水管优选采用dn15型pvc-u管,输药管优选采用dn20型pvc-u管。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网格座,所述储罐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进氯管道和出氯管道穿设于所述网格座的网状开口上。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设置工业水进水管进行出氯管道的冲洗和原液浓度的调节,并设置排气阀和排气管减少出氯管道内气体的产生,不仅能避免出氯管道内堵塞的情况,还能减缓管道内外锈蚀而产生的渗漏情况。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氯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氯系统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氯系统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储罐;11、排气阀;2、进氯管道;21、第五阀门;3、出氯管道;31、加氯管;311、计量泵;32、工业水进水管;321、第三阀门;33、排气管;331、第四阀门;34、输药管;341、
出水总管;342、出水支管;343、连接管;344、第一阀门;345、第二阀门;35、合流阀;4、底座;5、网格座。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28.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动力源原水预处理加氯系统,包括储罐1、设置于储罐1上的进氯管道2和出氯管道3、底座4、设置于底座4上的网格座5。储罐1上设置有排气阀11,且储罐1设置于底座4上,进氯管道2和出氯管道3穿设于网格座5的网状开口上。
29.参照图2,首先,进氯管道2上设置有第五阀门21,便于控制原液的进液。
30.参照图3,其次,出氯管道3包括加氯管31、工业水进水管32、排气管33、输药管34、以及合流阀35。其中,加氯管31优选采用耐腐蚀型pvc-u软管,工业水进水管32优选采用dn15型pvc-u管,输药管34优选采用dn20型pvc-u管,能增强出氯管道3整体的耐腐蚀性能。
31.其中,加氯管31的进口端穿至储罐1的内部,加氯管31的输氯路径上设置有计量泵311,计量泵311设置为电磁驱动式隔膜计量泵。加氯系统的投加方式主要是由计量泵311完成,其通过不断地吸、排液的周期性过程来实现10%次氯酸钠原液在加氯管31内的输送。而电磁驱动式隔膜计量泵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能耗较小、计量精准、调节方便的优点,适用于10%次氯酸钠原液的泵送,能避免原液用量控制不稳定而造成的电导率偏高的情况。
32.工业水进水管32上设置有第三阀门321,便于控制工业用水的用量。排气管33上设置有第四阀门331,便于控制出氯管道3内的排气。排气管33的进口设置于工业水进水管32的输水路径上、并布置于第三阀门321的下游。合流阀35连通于加氯管31的出口、工业水进水管32的出口和输药管34的进口。经过钢制高密度沉淀池等处理后的工业用水作为输药的动力源进入工业水进水管32,在此过程中,可以按照药液配置的比例调整合适的流速及工业水用量,并可通过计量泵311调整原液用量,使工业水与原液混合而达到水解、搅拌、输送的目的,不仅可以避免原液过量的情况,进而避免处理后的原水电导率过高,而且不间断流动的工业水其特有的物理冲击性,使得出氯管道3再也不会被次氯酸钠溶液后的氯化钠等物质堆积堵塞,另外,在计量泵311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有排气阀11和排气管33,能大大减小出氯管道3内气体的产生,以避免因气体造成管道内压力升高而导致出氯管道3渗漏的情况。
33.输药管34包括连通于合流阀35的出水总管341、两个并列布置且连通于出水总管341的出水支管342、连通于相邻两个出水支管342的连接管343、设置于出水支管342上的第一阀门344、设置于连接管343上的第二阀门345。连接管343布置于第一阀门344的下游。通过控制第一阀门344和第二阀门345启闭,这些出水支管342和连接管343之间能形成多个出氯线路,便于加氯过程中药液路线和药液用量的调控。
34.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工业水进水管32进行出氯管道3的冲洗和原液浓度的调节,并设置排气阀11和排气管33减少出氯管道3内气体的产生,不仅能避免出氯管道3内堵塞的情况,还能减缓管道内外锈蚀而产生的渗漏情况。
3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