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方法与系统

2022-08-30 23:11: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各二手车电商平台的发展,全国二手车各区域间相互流通的堡垒被逐步打破,二手车自由买卖越来越便捷,跨区域流通出现明显增长;但因此给二手车技术状况的鉴别也带来了更高难度,由于南方雨季多发,大量泡水车流通到中部、北部地区,加上至今国内还未有一种科学有效、统一的二手车评估方法,大量事故车经过翻新整备之后被投入到市场进行交易,由于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上有的事故车经过“换装”,原有的事故痕迹往往被覆盖,缺少专业知识的消费者很容易就买到这种事故车,这种事故车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来说存在很大的威胁,也不利于二手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目前市面上可以帮助消费者评估车辆工具只参考了车辆的品牌型号、公里数和登记日期等因素,与车辆最终的评估价格还是有一些差距。
3.鉴于以上内容,本文旨在研究出一种方便有效的评估方法与系统,帮助消费者在有进行二手车鉴定评估需求的时候,提供一套更准确、可以实际运用、帮助判别车辆状况的方法,目的在于解决二手车卖方与买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二手车的车况更加透明、真实,让二手车市场以一个健康、诚信的方式发展下去。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方法与系统。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采集车窗vin码和发动机vin码,判断是否一致、以及在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中是否有登记,若一致且在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中不是异常状态,则进入步骤s2;若不一致或在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中是异常状态,则显示异常,并将异常信息传送给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
8.s2、登记车辆用户信息,然后根据车型获得事故车13个点检测部的参照例,采集对应的13个点检测部的数据,若任意一个数据有异常,则判定为事故车,若全部数据正常,则对13个点检测部进行评分,并进入步骤s3;
9.s3、根据车型获得静态检测113个点检测部的参照例,采集对应的113个点检测部的数据,进行评分;
10.s4、将对13个点检测部和113个点检测部的评分统计最终评估分值,获得车辆的技术等级,并生成车辆评估报告;
11.s34、对蓄电池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12.s341、使用绝缘检测设备对电池进行绝缘检测,判定电池是否漏电;
13.s342、对电池进行外观检查,并确认蓄电池基本数据与原车厂家数据是否一致;
14.s343、检查蓄电池是否可充入电量,然后进行蓄电池电量评估和容量评估,电量评估为在室温下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放电测试:(1)将蓄电池调整至车辆所能达到的最低soc;(2)将蓄电池充电至满电状态,记录充入的实际电量;(3)计算蓄电池实际电量/蓄电池额定电量,进行评分;
15.容量评估为在室温下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1)放电:使用1c或按照制造商推荐的放电机制至制造商规定的放电截止条件,静置20-40min;(2)充电:使用1c或按照制造商推荐的充电机制充电,静置20-40min;(3)计算蓄电池实际容量/蓄电池额定容量,进行评分。
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中13个点检测部的数据异常为车体左右明显不对称,左abc柱、右abc柱、左右前纵梁、左右前减震器悬挂、左右后减震器悬挂有变形、扭曲、更换、烧焊、褶皱任意一个的缺陷情况。
1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3中113个点检测部的数据通过摄像头拍照、红外线扫描仪扫描成像、分贝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温湿度检测仪进行采集。
1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3中113个点检测部的数据采集和评分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个:
19.s31、对车内和大灯组进行拍照,判断是否存在水泡痕迹;
20.s32、对底盘拍照,判断锈蚀情况;
21.s33、采用吹扫捕集方法浓缩车内气体,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是否存在霉味。
2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4中车辆评估报告还包括车辆用户信息,并对车辆用户信息进行权限加密,每次查看车辆评估报告时先进行身份识别,若权限通过则将车辆用户信息对其开放,若权限无法通过则将车辆用户信息不对其开放。
2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以下步骤:
24.s5、对意向买家登记身份信息并对应给出身份标识码,查看车辆评估报告时,将每次查看记录和身份标识码绑定,利用查看记录和购车策略生成购车偏好,从而推送相近的车辆。
2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系统,应用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方法,包括摄像头、红外线扫描仪、判别车辆缺陷程度的处理器、后端大数据平台和显示屏;
26.所述摄像头、红外线扫描仪用于采集车辆数据;
27.所述判别车辆缺陷程度的处理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车辆评估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车辆数据进行13个点检测部和静态检测113点检测部的数据处理,生成车辆评估报告;
28.所述后端大数据平台包括车辆评估报告存储数据库、每个车型事故车13个点检测部及静态检测113点检测部的参照例存储数据库,所述后端大数据平台还与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通信连接;用于存储车辆评估报告、事故车13个点检测部及静态检测113点检测部的参照例、以及调用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
29.显示屏,显示各项数据。
30.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本发明通过扫描vin码、并对车辆部位进行拍照,从而读取车辆信息、自动对车辆损伤情况和程度进行评分的装置实现;操作方便,可以快速有效的对车辆进行评估,解决二手车卖方与买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二手车的车况更加透明、真实,让二手车市场以一个健康、诚信的方式发展下去。。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发明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33.图2是本发明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5.实施例1
36.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s1、采集车窗vin码和发动机vin码,判断是否一致、以及在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中是否有登记,若一致且在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中不是异常状态,则进入步骤s2;若不一致或在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中是异常状态,则显示异常,并将异常信息传送给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通过vin码查询车辆是否为盗抢、海关抵押等不可交易车辆,确保交易的可行性。
38.s2、登记车辆用户信息,然后根据车型获得事故车13个点检测部的参照例,采集对应的13个点检测部的数据,若任意一个数据有异常,则判定为事故车,若全部数据正常,则对13个点检测部进行评分,并进入步骤s3;其中13个点检测部的数据异常为车体左右明显不对称,左abc柱、右abc柱、左右前纵梁、左右前减震器悬挂、左右后减震器悬挂有变形、扭曲、更换、烧焊、褶皱任意一个的缺陷情况。
39.s3、根据车型获得静态检测113个点检测部的参照例,采集对应的113个点检测部的数据,进行评分;通过摄像头拍照、红外线扫描仪扫描成像、分贝检测仪、甲醛检测仪、温湿度检测仪进行采集。
40.s4、将对13个点检测部和113个点检测部的评分统计最终评估分值,获得车辆的技术等级,并生成车辆评估报告。
41.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系统,应用一种方便有效的汽车评估方法,包括摄像头、红外线扫描仪、判别车辆缺陷程度的处理器、后端大数据平台和显示屏;
42.所述摄像头、红外线扫描仪用于采集车辆数据;
43.所述判别车辆缺陷程度的处理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车辆评估报告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车辆数据进行13个点检测部和静态检测113点检测部的数据处理,生成车辆评估报告;
44.所述后端大数据平台包括车辆评估报告存储数据库、每个车型事故车13个点检测部及静态检测113点检测部的参照例存储数据库,所述后端大数据平台还与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通信连接;用于存储车辆评估报告、事故车13个点检测部及静态检测113点检测部的
参照例、以及调用公安部门盗抢数据库;
45.显示屏,显示各项数据。
46.对车辆进行事故车的判别,根据系统中提示的事故车部位图,对各个部位进行查验,对于有缺陷的部位,系统根据大数据平台的图片与数据对车辆各个部位进行对比,判别出该部位的缺陷类型,借助自带的红外线扫描系统对车身进行扫描判别,再根据植入的缺陷程度数据计算出该缺陷部位的损伤程度,判断是否是事故车,若不是则进行相应扣分;无缺陷部位则显示正常。
47.在判定出车辆部位的损伤情况后,通过整车损伤值得分制系统进行算分,其具体过程为:总分100分,其中13个部位是一票否决制,即其中一个符合系统中事故车缺陷情况的,则判定该车为事故车,13个部位检测均通过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技术鉴定。
48.第一,113个点的车辆技术鉴定。
49.进行113个点的技术鉴定时,首先在系统中选择鉴定车辆的对应车型,按照以下顺序依次对各个部件进行鉴定。
50.(1)驾驶舱:按照系统列出的项目,评估人员观察车内有无异味、锈蚀、发霉等水泡痕迹,对车内仪表台、仪表盘、转向盘、排档把手柄及护罩、储物盒、天窗、车顶及周边内饰、门窗密封条、安全带结构、玻璃升降器、左右后视镜折叠装置、各类灯光和调节功能、空调系统、前后雨刮器、车门锁止、车内后视镜、仪表板出风管道等进行检查,并在设备上对异常选项进行相应扣分,无操作选项则默认正常。
51.(2)左前门及左a柱:利用红外线,对左前车门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拆开密封胶条,使用设备红外线扫描左a柱,系统判别a柱是否有变形、切割及喷涂痕迹,无则显示正常,异常则判断缺陷程度并相应扣分,使用设备在相应异常部位的选项处进行拍照。根据系统提示输入车窗生产日期,系统记录数据后最后进行全车对比。根据系统项目依次对车门铰链、门窗升降器、锁止进行检查并在设备上进行操作。
52.(3)左前翼子板:利用红外线,对左前翼子板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钣金损伤、喷涂状况,与保险杠、大灯、前车门接缝处接缝状况,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观察轮毂材质、损伤情况,利用红外线测量轮胎磨耗情况,系统记录数据,在系统上对相应项目进行扣分。
53.(4)车辆前部:利用红外线,对发动机舱盖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钣金损伤、喷涂状况,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打开设备手电筒,根据系统提示依次对前大灯、发动机、前保险杠、散热器格栅、蓄电池、发动机皮带、油管、水管、发动机舱盖锁止、发动机舱盖液压支撑杆进行检查,并在系统中相应扣分,无操作则默认正常。对发动机号、发动机舱内的vin码钢印和前挡风玻璃vin码进行拍照,系统识别是否一致。根据系统提示输入车窗生产日期,系统记录数据后最后进行全车对比。
54.(5)右前翼子板:利用红外线,对右前翼子板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钣金
损伤、喷涂状况,与保险杠、大灯、前车门接缝处接缝状况,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观察轮毂材质、损伤情况,利用红外线测量轮胎磨耗情况,系统记录数据,在系统上对相应项目进行扣分。
55.(6)右前车门及右a柱:利用红外线,对右前车门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拆开密封胶条,使用设备红外线扫描右a柱,系统判别a柱是否有变形、切割及喷涂痕迹,无则显示正常,异常则判断缺陷程度并相应扣分,使用设备在相应异常部位的选项处进行拍照。根据系统提示输入车窗生产日期,系统记录数据后最后进行全车对比。根据系统项目依次对车门铰链、门窗升降器、锁止、安全带功能进行检查并在设备上进行操作。
56.(7)右后车门及右b柱:利用红外线,对右后车门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拆开密封胶条,使用设备红外线扫描右b柱,系统判别b柱是否有变形、切割及喷涂痕迹,无则显示正常,异常则判断缺陷程度并相应扣分,使用设备在相应异常部位的选项处进行拍照。根据系统提示输入车窗生产日期,系统记录数据后最后进行全车对比。根据系统项目依次对车门铰链、门窗升降器、锁止、安全带功能进行检查并在设备上进行操作。
57.(8)右后翼子板及右c柱:利用红外线,对右后翼子板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钣金损伤、喷涂状况,与保险杠、大灯、前车门接缝处接缝状况,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观察轮毂材质、损伤情况,利用红外线测量轮胎磨耗情况,系统记录数据,在系统上对相应项目进行扣分。拆开密封胶条,使用设备红外线扫描右c柱,系统判别c柱是否有变形、切割及喷涂痕迹,无则显示正常,异常则判断缺陷程度并相应扣分,使用设备在相应异常部位的选项处进行拍照。
58.(9)车后部:利用红外线,对行李舱盖、后保险杠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钣金损伤、喷涂状况,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打开设备手电筒,评估人员根据系统提示依次对行李舱内侧、后尾灯、备胎、千斤顶、轮胎扳手及随车工具、三角警示牌、灭火器行李舱盖锁止、行李舱盖液压支撑杆进行检查,并在系统中相应扣分,无操作则默认正常。根据系统提示输入车窗生产日期,系统记录数据后最后进行全车对比。
59.(10)左后翼子板及左c柱:利用红外线,对左后翼子板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钣金损伤、喷涂状况,与保险杠、大灯、前车门接缝处接缝状况,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评估人员观察轮毂材质、损伤情况,利用红外线测量轮胎磨耗情况,系统记录数据,在系统上对相应项目进行扣分。拆开密封胶条,使用设备红外线扫描左c柱,系统判别c柱是否有变形、切割及喷涂痕迹,无则显示正常,异常则判断缺陷程度并相应扣分,使用设备在相应异常部位的选项处进行拍照。
60.(11)左后车门及左b柱:利用红外线,对左后车门进行扫描,判别该部位漆膜厚度,相应数据会记录到系统中,与数据库中的相应车型漆面厚度进行对比,正常的部位会显示正常,有缺陷的情况则判断该部位漆面的缺陷程度,进行记录并相应扣分。评估人员拆开密封胶条,使用设备红外线扫描左b柱,系统判别b柱是否有变形、切割及喷涂痕迹,无则显示正常,异常则判断缺陷程度并相应扣分,使用设备在相应异常部位的选项处进行拍照。根据系统提示输入车窗生产日期,系统记录数据后最后进行全车对比。根据系统项目依次对车门铰链、门窗升降器、锁止、安全带功能进行检查并在设备上进行操作。
61.(12)底盘检查:根据系统提示依次对纵梁、元宝梁、传动轴油封、后桥防尘胶套、桥密封垫、变速箱体、转向机、转向球笼、排气系统、减震器、上摆臂、下摆臂、刹车盘、刹车片、刹车油管路、制动鼓、油箱、油箱管进行检查,根据结果在系统中选则相应缺陷描述,系统自动进行扣分。
62.(13)控制单元故障检测:将设备与车辆诊断接口相接,设备通过判断ecu的输入、输出电压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判断电子控制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当电子控制系统的某一电路出现超出规定的信号时,该电路及相关的传感器反映的故障信息以故障代码的形式存储到ecu内部的存储器中,并在设备上显示。
63.第二,判定车辆技术状况等级。
64.113个点的技术鉴定为相应扣分制,每一个点被判定为异常时会有对应的扣分,不同的点对应不同的分值,且损伤程度不同,分值也不同。在所有部位的鉴定评估完成后,系统会对所有扣分项进行统计,根据检查结果计算出车辆技术状况的分值,并根据下表确定车辆对应的技术等级。
65.表1技术状况等级判定
[0066][0067]
(1)当等级为一级时,为正常车,且得分等级较高,此时系统会给出以下建议:
[0068]
该车经检测,技术状况较好,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定额要求,能随时投入运输工作。
[0069]
(2)当等级为三级时,为正常车,但得分等级较差,此时系统会给出以下建议:
[0070]
该车经检测,技术状况较差,为了您的人身安全,建议送修后再行驶。
[0071]
本系统评估具体过程为:查验可交易车辆——判别事故车——鉴定技术状况——判定车辆技术状况等级。
[0072]
实施例2
[0073]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步骤s3通过步骤s31-s33分析判断是否为水泡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74]
s31、对车内和大灯组进行拍照,判断是否存在水泡痕迹;
[0075]
s32、对底盘拍照,判断锈蚀情况;
[0076]
s33、采用吹扫捕集方法浓缩车内气体,然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是否存在霉味。
[0077]
本实施例还通过步骤s34对蓄电池进行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0078]
s341、使用绝缘检测设备对电池进行绝缘检测,判定电池是否漏电;
[0079]
s342、对电池进行外观检查,并确认蓄电池基本数据与原车厂家数据是否一致;
[0080]
s343、检查蓄电池是否可充入电量,然后进行蓄电池电量评估和容量评估,电量评估为在室温下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放电测试:(1)将蓄电池调整至车辆所能达到的最低soc;(2)将蓄电池充电至满电状态,记录充入的实际电量;(3)计算蓄电池实际电量/蓄电池额定电量,按照下表进行评分。
[0081]
表2蓄电池实际电量评分。
[0082][0083]
容量评估为在室温下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充放电循环测试:(1)放电:使用1c或按照制造商推荐的放电机制至制造商规定的放电截止条件,静置20-40min;(2)充电:使用1c或按照制造商推荐的充电机制充电,静置20-40min;(3)计算蓄电池实际容量/蓄电池额定容量,按照下表进行评分。
[0084]
表3蓄电池实际容量评分。
[0085][0086]
实施例3
[0087]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步骤s4中车辆评估报告还包括车辆用户信息,并对车辆用户信息进行权限加密,每次查看车辆评估报告时先进行身份识别,若权限通过则将车辆用户信息对其开放,若权限无法通过则将车辆用户信息不对其开放,从而提高安全性。
[0088]
实施例4
[0089]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
[0090]
s5、对意向买家登记身份信息并对应给出身份标识码,查看车辆评估报告时,将每次查看记录和身份标识码绑定,利用查看记录和购车策略生成购车偏好,从而推送相近的车辆。
[009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