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锅炉设备及运行方法与流程

2022-08-28 09:34: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尾相连的介质供应模块、介质输送模块和介质处理模块,所述介质输送模块包括:混合过滤器(810),形成了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充满液体,所述介质供应模块连通于所述过滤腔的底部,用于向所述过滤腔内输送第一介质;提压介质供应单元(910),选择性地连通于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能够向所述过滤腔内输送第二介质;泵体组件,与所述过滤腔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泵体组件能够向所述介质处理模块输送液体,包括压力检测单元以及相并联的第一给水泵(210)和第二给水泵(310),压力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给水泵(210)的进口压力和所述第二给水泵(310)的进口压力;缓冲罐(410),形成了缓冲腔,所述缓冲腔与所述第一给水泵(210)和所述第二给水泵(310)容积相同,所述缓冲腔内充满液体,所述第一给水泵(210)和所述第二给水泵(310)的下游分别与所述缓冲腔的顶部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泵体组件中的液体朝向所述缓冲腔流动,所述缓冲腔内设有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缓冲腔内的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内设有滤网(811),所述滤网(811)用于过滤所述过滤腔内的液体,所述滤网(811)将所述过滤腔上下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与所述泵体组件连通,所述下腔室同时与所述介质供应模块和所述提压介质供应单元(9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压介质供应单元(910)通过供应管道与所述下腔室选择性地连通,所述提压介质供应单元(910)通过反洗管道与所述过滤腔的顶部选择性地连通,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能够选择性地排放液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过滤器(810)的上游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介质供应模块与所述混合过滤器(810)通断的过滤器进口阀(820),所述介质输送模块包括进口旁通管(700),所述进口旁通管(700)并联于所述过滤器进口阀(820)和所述混合过滤器(810),所述进口旁通管(700)选择性地连通所述介质供应模块和所述泵体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送模块还包括溢流管(430)和收集池(440),所述缓冲腔通过溢流管(430)向所述收集池(440)排放液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向所述收集池(440)排放液体。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811)嵌设于所述缓冲罐(410)的内侧壁上。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锅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压介质供应单元(910)内的所述第二介质的温度处于介质温度阈值之内。9.一种锅炉设备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锅炉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所述第一给水泵(210)和所述第二给水泵(310)中的一个作为再用泵,另一个作为备用泵,所述再用泵运行,将液体输送至所述介质处理模块,所述备用泵停运,视作为通路管道,所述介质供应模块向所述混合过滤器(810)输送所述第一介质;s20:利用所述压力检测单元测量所述再用泵的进口压力;
s30:判断所述再用泵的进口压力是否高于第一压力阈值,若是,则进行步骤s70,若否,则进行步骤s40;s40:所述提压介质供应单元(910)向所述混合过滤器(810)输送所述第二介质;s50:利用所述压力检测单元测量所述再用泵的进口压力;s60:判断所述再用泵的进口压力是否在液体加压时间内持续高于第二压力阈值,若是,则停止向所述混合过滤器(810)输送所述第二介质,进行步骤s70,若否,则返回步骤s50;s70:利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测量所述缓冲腔内的温度;s80:判断所述缓冲腔内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则返回步骤s20,若否,则进行步骤s90;s90:对所述缓冲腔内的液体进行置换,直至所述缓冲腔内的温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后,返回步骤s20。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炉设备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90包括以下详细步骤:s91:连通所述备用泵和所述缓冲腔,使所述备用泵下游的液体开始置换所述缓冲腔内的液体;s92:利用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测量所述缓冲腔内的温度;s93:判断所述缓冲腔内的温度是否高于第二温度阈值,若是,则隔断所述备用泵和所述缓冲腔,返回步骤s20,若否,则返回步骤s9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锅炉设备及运行方法。本锅炉设备包括首尾相连的介质供应模块、介质输送模块和介质处理模块,介质输送模块包括形成了过滤腔的混合过滤器、选择性地连通于过滤腔底部的提压介质供应单元、与过滤腔的顶部相连通的泵体组件和形成了缓冲腔的缓冲罐;过滤腔内充满液体,介质供应模块连通于过滤腔底部;泵体组件能够向介质处理模块输送液体,包括相并联的第一给水泵和第二给水泵;缓冲腔内充满液体,且与两个给水泵容积相同,两个给水泵下游分别与缓冲腔顶部选择性地连通,泵体组件中的液体朝向缓冲腔流动。本锅炉设备的结构改进能够实现对再用泵的进口压力和备用泵内温度的调节,降低了锅炉给水泵损伤的风险。水泵损伤的风险。水泵损伤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孙守铎 杨涛 岑水玉 杨志军 杨娣 靳向阳 黄柱强 赵卫明 林举份 张庆生 唐聪 龚庆辉 翟富安 胡志平 李站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1
技术公布日:2022/8/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