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破岩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2022-08-28 00:35: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岩一体机,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硬岩施工时的破岩一体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硬岩工况下,隧道或其它需要破岩施工常用的方法有两大类,第一类为钻爆法,即钻孔安放炸药,利用炸药引爆后形成的冲击波能量将岩体破碎,该方法因施工效率高而被广泛使用;第二类方法为非爆破机械法及盾构法,但是盾构法等非爆破法经常会遇到随机分布的球状花岗岩和基岩,且球状花岗岩形状大小各异、强度不一,而基岩使隧道内岩土层软硬不均。在这类地层中掘进效率低,刀盘刀具磨损严重,易产生卡刀、斜刀、掉刀、刀具偏磨、线路偏移等,处理速度较慢,影响施工进度,有时甚至需变更设计,成本花费高,对于施工距离较短的隧道,经济效益差。而悬臂式隧道掘进机、破碎锤等小型开挖设备作业能力有限,对于普氏硬度系数超过f6的硬岩工况,施工效率低、机具磨损快,造成该方法在硬岩工况的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靠,高效经济的硬岩破裂技术,适用于岩石工况下的破岩一体机技术和装备。
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破岩一体机,它包括上支架,在所述上支架侧面均匀设有若干内撑机构,在所述上支架下部中间设有回转机构,在所述回转机构下部设有下支架,在所述下支架上连接设有若干钻孔机构和裂岩机构,所述钻孔机构通过钻孔滑轨与下支架相连,所述裂岩机构通过裂岩滑轨与下支架相连;
5.所述内撑机构包括内撑块和内撑油缸,所述内撑块内端与内撑油缸相连,所述内撑油缸设在上支架上;
6.所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盘减速器和马达ⅰ,所述马达ⅰ与回转盘减速器相连,所述回转盘减速器上端与上支架固定相连、下端与下支架固定相连;
7.所述钻孔机构包括滑座ⅰ,在所述滑座ⅰ上设有钻孔器,所述滑座ⅰ与链轮链条机构相连,所述链轮链条机构设在钻孔滑轨内,在所述链轮链条机构一端设有马达ⅱ,所述马达ⅱ驱动链轮链条机构及滑座ⅰ在钻孔滑轨上滑动;
8.所述裂岩机构包括滑座ⅱ,在所述滑座ⅱ上设有裂岩器,所述滑座ⅱ与油缸一端相连,所述油缸设在裂岩滑轨内,所述油缸带动滑座ⅱ在裂岩滑轨上滑动。
9.进一步地,在所述钻孔滑轨和裂岩滑轨下部之间设有加强支架。
10.进一步地,在所述上支架侧面均匀设有四个内撑机构,其中内撑块的外壁与护筒的内壁匹配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回转机构带动下支架旋转。
12.进一步地,所述钻孔器的旋转中心和裂岩器的裂岩中心设在同一圆周上。
13.进一步地,所述钻孔器和裂岩器各设三个,所述钻孔器均匀分布在下支架下方,在
相邻两个钻孔器之间设置一个裂岩器。
14.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架为井字架。
15.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架为圆环架。
16.本实用新型中的钻孔器和裂岩器属于现有技术。
17.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内撑机构包括内撑块和内撑油缸,内撑块通过内撑油缸顶出与护筒的内壁稳定连接,以便后续的钻孔机构和裂岩机构的工作,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设有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带动下支架旋转,该回转机构包括回转盘减速器和马达ⅰ,使用方便可靠,在下支架下方均匀设有三个钻孔机构,在相邻两个钻孔机构之间设有一个裂岩机构,钻孔机构包括马达ⅱ、链轮链条机构、滑座ⅰ、钻孔器,由马达ⅱ驱动链轮链条机构及滑座ⅰ在钻孔滑轨上滑动,三个钻孔器同时打孔,每次打三个孔,分多次打孔,裂岩机构包括油缸、滑座ⅱ、裂岩器,由油缸带动滑座ⅱ在裂岩滑轨上滑动,另外钻孔器的旋转中心和裂岩器的裂岩中心设在同一圆周上,钻孔机构工作完成后回到初始位置,回转机构回转一定角度后,三个裂岩器插入打好的孔内,进行裂岩,重复几次达到整个岩层都处于开裂状态,整体安全性高,适用于垂直井、横向隧道等工程,也可以用于其它任意角度场合。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破岩一体机,它包括上支架1,所述上支架1为井字架,在所述上支架1侧面均匀设有四个内撑机构2,在所述上支架1下部中间设有回转机构3,在所述回转机构3下部设有下支架4,所述下支架4为圆环架,所述回转机构3带动下支架4旋转,在所述下支架4上连接设有三个钻孔机构5和三个裂岩机构6,所述钻孔机构5通过钻孔滑轨7与下支架4相连,所述裂岩机构6通过裂岩滑轨8与下支架4相连,在所述钻孔滑轨7和裂岩滑轨8下部之间设有加强支架20;
22.所述内撑机构2包括内撑块9和内撑油缸10,所述内撑块9内端与内撑油缸10相连,所述内撑油缸10设在上支架1上,所述内撑块9的外壁与护筒的内壁匹配设置;
23.所述回转机构3包括回转盘减速器11和马达ⅰ12,所述马达ⅰ12与回转盘减速器11相连,所述回转盘减速器11上端与上支架1固定相连、下端与下支架4固定相连;
24.所述钻孔机构5包括滑座ⅰ13,在所述滑座ⅰ13上设有钻孔器14,所述滑座ⅰ13与链轮链条机构15(图中链条未显示)相连,所述链轮链条机构15设在钻孔滑轨7内,在所述链轮链条机构15一端设有马达ⅱ16,所述马达ⅱ16驱动链轮链条机构15及滑座ⅰ13在钻孔滑轨7上滑动,三个钻孔器14均匀分布在下支架4下方;
25.所述裂岩机构6包括滑座ⅱ17,在所述滑座ⅱ17上设有裂岩器18,所述滑座ⅱ17与油缸19一端相连,所述油缸19设在裂岩滑轨8内,所述油缸19带动滑座ⅱ17在裂岩滑轨8上滑动,在相邻两个钻孔器14之间设置一个裂岩器18;
26.所述钻孔器14的旋转中心和裂岩器18的裂岩中心设在同一圆周上。
27.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内撑机构包括内撑块和内撑油缸,内撑块通过内撑油缸顶出与护筒的内壁稳定连接,以便后续的钻孔机构和裂岩机构的工作,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设有回转机构,回转机构带动下支架旋转,该回转机构包括回转盘减速器和马达ⅰ,使用方便可靠,在下支架下方均匀设有三个钻孔机构,在相邻两个钻孔机构之间设有一个裂岩机构,钻孔机构包括马达ⅱ、链轮链条机构、滑座ⅰ、钻孔器,由马达ⅱ驱动链轮链条机构及滑座ⅰ在钻孔滑轨上滑动,三个钻孔器同时打孔,每次打三个孔,分多次打孔,裂岩机构包括油缸、滑座ⅱ、裂岩器,由油缸带动滑座ⅱ在裂岩滑轨上滑动,另外钻孔器的旋转中心和裂岩器的裂岩中心设在同一圆周上,钻孔机构工作完成后回到初始位置,回转机构回转一定角度后,三个裂岩器插入打好的孔内,进行裂岩,重复几次达到整个岩层都处于开裂状态,整体安全性高,适用于垂直井、横向隧道等工程,也可以用于其它任意角度场合。
2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