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10KV架空线可视化隔离刀闸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27 08:51: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10kv架空线可视化隔离刀闸润滑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10kv架空线可视化隔离刀闸润滑装置,属于10kv架空线可视化隔离刀闸润滑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部分隔离刀闸布置于户外,经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雨淋,其机械传动机构容易锈蚀,倒闸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卡涩引起的隔离刀闸分合不到位现象,严重影响倒闸操作进程。
3.《隔离刀闸和接地开关状态检修导则(dl∕t 1700-2017)》规定隔离刀闸投运后1-2年,应对设备及其附件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机械传动机构等活动部件充分润滑。而目前,隔离刀闸机械传动机构的养护需要停电后手工喷涂液态黄油或涂抹润滑脂完成,会造成配变停运时间增长和供电可靠性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10kv架空线可视化隔离刀闸润滑装置硬件结构的改进。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10kv架空线可视化隔离刀闸润滑装置,包括支撑结构、执行机构、遥控机构,所述执行机构固定在一底座上,所述底座固定在支撑结构上,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喷涂控制单元、照明单元、机械臂、摄像单元,所述机械臂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喷涂控制单元包括喷嘴、喷灌和按压单元,所述喷灌固定在底座的一侧,所述喷嘴通过管道连接有喷灌,所述按压单元固定在喷灌的上方,所述按压单元对准喷灌的按压头设置,所述喷嘴设置在机械臂前端,所述机械臂上固定有照明单元和摄像单元;
6.所述遥控机构包括遥控器,所述喷涂控制单元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照明单元、机械臂的控制端、摄像单元、按压单元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微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遥控器双向通信。
7.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绝缘支撑杆,所述绝缘支撑杆具体设置为分节组装式或伸缩式。
8.所述遥控器包括显示屏和人机交互控制单元,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单元具体采用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或语音模块。
9.所述按压单元具体采用直立电动推杆或微型推拉电磁铁或往复伸缩电机。
10.所述摄像单元包括摄像机和镜头,其中镜头具体采用定焦镜头或变焦镜头。
11.所述照明单元具体采用微型led灯或微型普通白炽灯或微型卤钨灯。
12.所述机械臂具体采用4自由度、15kg/cm的舵机扭力、180
°
最大回转角度,各个活动轴承自由运动的铝合金材料cnc加工或韧性abs树脂3d打印的机械臂。
13.所述喷嘴及喷嘴与喷灌相连的管道具体采用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抗老化的氟
橡胶管或聚四氟乙烯管或硅胶管。
14.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0kv架空线可视化隔离刀闸润滑装置通过遥控机构的显示屏可以实现对隔离刀闸的可视化检测,通过执行机构实现对隔离刀闸机械传动机构的不停电养护,使隔离刀闸不停电充分润滑,减少没有必要的停电,力争隔离刀闸机械传动机构不停电养护,缩短了故障抢修停送电操作时长,降低了配变停运时长。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执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20.图中:1为支撑结构、2为执行机构、3为遥控机构、4为底座、21为按压单元、22为照明单元、23为机械臂、24为摄像单元、25为喷嘴、26为喷灌。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10kv架空线可视化隔离刀闸润滑装置,包括支撑结构1、执行机构2、遥控机构3,所述执行机构2固定在一底座4上,所述底座4固定在支撑结构1上,所述执行机构2包括喷涂控制单元、照明单元22、机械臂23、摄像单元24,所述机械臂23固定在底座4上,所述喷涂控制单元21包括喷嘴25、喷灌26和按压单元21,所述喷灌26固定在底座4的一侧,所述喷嘴25通过管道连接有喷灌26,所述按压单元21固定在喷灌26的上方,所述按压单元21对准喷灌26的按压头设置,所述喷嘴25设置在机械臂23前端,所述机械臂23上固定有照明单元22和摄像单元24;
22.所述遥控机构3包括遥控器,所述喷涂控制单元21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照明单元22、机械臂23的控制端、摄像单元24、按压单元27的控制端相连,所述微控制器还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遥控器双向通信。
23.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绝缘支撑杆,所述绝缘支撑杆具体设置为分节组装式或伸缩式。
24.所述遥控器包括显示屏和人机交互控制单元,所述人机交互控制单元具体采用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或语音模块。
25.所述按压单元21具体采用直立电动推杆或微型推拉电磁铁或往复伸缩电机。
26.所述摄像单元24包括摄像机和镜头,其中镜头具体采用定焦镜头或变焦镜头。
27.所述照明单元22具体采用微型led灯或微型普通白炽灯或微型卤钨灯。
28.所述机械臂23具体采用4自由度、15kg/cm的舵机扭力、180
°
最大回转角度,各个活动轴承自由运动的铝合金材料cnc加工或韧性abs树脂3d打印的机械臂。
29.所述喷嘴25及喷嘴26与喷灌25相连的管道具体采用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抗老化的氟橡胶管或聚四氟乙烯管或硅胶管。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10kv架空线可视化隔离刀闸润滑装置使用时两人配合操作,一
人手持支撑杆,另一人通过可观察喷涂位置的遥控机构进行遥控操作,支撑杆伸缩可以灵活调整高度,满足不同高度的隔离刀闸润滑需求,通过遥控机构控制喷涂完成机械传动机构的润滑作业。
31.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支撑结构1、执行机构2、遥控机构3组成,其中支撑结构1可与执行机构2组合固定,稳定支撑执行机构。执行机构2利用单片机处理模块可实现喷涂的有效控制,在机械臂23的带动下实现灵活喷涂,同时,摄像单元24可将拍摄的实时图像传输给遥控机构3进行显示,为满足暗光条件下的需要,照明单元22可提供足够的光照。通过遥控机构3在显示屏上显示执行机构2传输的实时图像,并可通过人机交互实现对执行机构2的控制。其方案分解图如图2所示。
32.本实用新型在经过现场实地需求调研和实际考察给出了最佳实施例如图3所示,其中最佳实施例中各个器件的选型及参数如下:
33.显示屏参数:1.清晰度识别率测试:在屏幕上传输400个文字,模拟人眼睛看屏幕的距离,距离屏幕50cm处设置一1080p高清摄像头进行拍照测试,检测其识别率,评价依据:平均识别率≥80%;2.功耗不超过5w;3.重量不超过0.8kg;选择8.4寸分辨率为1024*768的触摸屏;
34.人机交互控制单元根据灵敏度和操作性选择了实体按键,反应灵敏度100%,触感较好,操作灵活;联动实现对机械臂四自由度、喷涂和开关led灯的控制,在遥控机构上设置机械臂的方向控制与喷涂与停止按键,开关灯按键;
35.照明单元根据平均照度、功率、寿命和发热情况选择功率为1.5w的微型led灯,50cm处,平均照度≥75lx,理论寿命,散热较好,平均照度相近,功率明显较低;
36.机械臂根据加工精度在≤0.05mm、成品弯曲强度不低于50mpa选择铝合金材料cnc加工,加工精度0.02mm、弯曲强度180-205mpa、冲击强度210-230j/cm,加工精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较高;
37.摄像单元的镜头根据镜头与实际拍摄物体的距离固定为45cm,视场范围超过25*25cm选择对焦速度快成像质量稳定的定焦镜头;
38.喷嘴及其与喷灌相连的管道根据拉伸强度≥10mpa、使用温度为-5-45℃选择硅胶管,拉伸强度18.53-25.3mpa、理论使用温度-60-200℃、理论使用寿命700h;
39.按压单元根据对其进行10n压力测试,正负误差为0.3n,力量可控选择直立电动推杆,平均压力10.05n、压力可控、33g、柔性;将直立性电动推杆固定于支架上,喷涂控制单元可靠动作;设置了推杆固定支架,通过螺丝拧紧固定,固定在喷灌上方,并使之在下压过程中与喷灌的罐体按压头可稳定接触;
40.支撑结构根据在1.5m高处搭载1kg重物形变≤5cm,选择伸缩式支撑杆:拉伸灵活,即拉即用,使用方便;对于支撑杆的支撑方式有三角支撑、人工支撑和基座支撑三种,根据组装时间长短及使用灵活选择人工支撑的支撑方式。
41.根据上述最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移动机械臂,喷涂测试,能够实时图像传输功能测试,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移动机械臂,实现喷涂控制。
42.关于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各部件模块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是确定的、可实现的,除实施例中特殊说明的以外,其特定的连接关系可以带来相应的技术效果,并基于不依赖相应软件程序执行的前提下,解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
问题,本实用新型中出现的部件、模块、具体元器件的型号、连接方式除具体说明的以外,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申请日前可以获取到的已公开专利、已公开的期刊论文、或公知常识等现有技术,无需赘述,使得本案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清楚、完整、可实现的,并能根据该技术手段重现或获得相应的实体产品。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