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回收海绵制成的抗疲劳健康垫的制作方法

2022-08-27 02:29: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抗疲劳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回收海绵制成的抗疲劳健康垫。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在使用的能够缓解疲劳的抗疲劳健康垫,大都采用橡胶发泡材料、聚氨酯发泡材料、xpe发泡材料、pvc发泡材料等制成,主要是利用发泡材料的弹性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然而这种抗疲劳健康垫存在一定的缺点:即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海绵制成的抗疲劳健康垫,采用回收海绵制成,在保证弹性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回收海绵制成的抗疲劳健康垫,包括面料层与基层,所述面料层覆盖在所述基层上并且两者通过胶水压合成型,所述基层包括回收海绵层与支撑层,所述回收海绵层覆盖在所述支撑层上方并且两者热压复合成型,所述面料层覆盖在所述回收海绵层上方,所述回收海绵层包括若干由回收海绵粉碎而成的回收海绵颗粒,所述回收海绵颗粒之间通过胶水相粘接牢固。
5.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海绵层的厚度为5~25mm。
6.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海绵颗粒的粒径在1~3mm。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为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层或面料层或者发泡材料与面料的复合层。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为pu发泡层或sbr发泡层或nr发泡层或者天然纤维面料层或者合成纤维面料层。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1~3mm。
10.进一步地,所述面料层的材料为天然皮革、pvc皮革、天然纤维簇绒面料、天然纤维针刺面料、合成纤维簇绒面料、合成纤维针刺面料、编织面料中的一种。
11.进一步地,所述回收海绵层与所述支撑层之间和/或所述回收海绵层与所述面料层之间还设有抗菌抑菌层。
12.进一步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的外周设有防摔倒结构,所述防摔倒结构为以下形式之一:(1)、所述防摔倒结构为朝向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支撑层的外周面、所述回收海绵层的外周面以及所述面料层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自下往上逐渐减小;(2)、所述防摔倒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垂直面与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垂直面为所述支撑层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弧形面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回收海绵层的外周面与所述面料层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弧形面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自下往上逐渐减小;(3)、所述防摔倒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垂直面与斜线面,所述第二垂直面为所述支撑层的外周面,所述斜线面为所述面料层的外周面,所述面料层包裹所述回收海绵层并部分与所述支撑层相
压合粘接,所述斜线面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距离自下往上逐渐减小;(4)、所述面料层包括中间部、外周部以及连接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外周部的连接部,所述中间部位于所述外周部上方,所述中间部与所述外周部同轴设置,所述防摔倒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垂直面、横向面以及第三弧形面,所述第三垂直面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支撑层的外周面、所述回收海绵层的外周面以及所述面料层的外周面,所述横向面为所述外周部的上端面,所述第三弧形面为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所述第三弧形面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距离自下往上逐渐减小。
13.进一步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的外周转角处弧形过度。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回收海绵制成回收海绵层,充分利用回收海绵的弹性,在保证抗疲劳健康垫的弹性以及有效缓解长时间处于固定位置引起的身体疲劳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抗疲劳健康垫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抗疲劳健康垫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抗疲劳健康垫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抗疲劳健康垫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抗疲劳健康垫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抗疲劳健康垫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抗疲劳健康垫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图6的俯视图。
23.图9是图7的俯视图。
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桶状海绵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1是图10中桶状海绵体切割后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可变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实施例:
30.如图1、4所示,本技术一种回收海绵制成的抗疲劳健康垫,包括面料层1与基层4,所述面料层1覆盖在所述基层4上,所述基层4包括回收海绵层2与支撑层3,所述面料层1、回收海绵层2以及支撑层3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所述回收海绵层2先与所述支撑层3热压复合成基层4,所述基层4再与所述面料层1压合成型,即所述回收海绵层2先与所述支撑层3热压复合,然后所述面料层1与所述回收海绵层压合成型。
31.所述面料层1的材料为天然皮革、pvc皮革、天然纤维簇绒面料、天然纤维针刺面料、合成纤维簇绒面料、合成纤维针刺面料、编织面料中的一种,可以在所述面料层1上进行印花、做旧、设置不同纹路等等各种处理,使抗疲劳健康垫在抗疲劳的基础上能够更加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以及不同消费者的喜好。
32.所述支撑层3为发泡材料制成的发泡层或面料层或者发泡材料与面料的复合层。优选的,所述支撑层3为pu发泡层或sbr发泡层或nr发泡层或者天然纤维面料层或者合成纤维面料层,所述支撑层3的厚度为1~3mm。
33.所述回收海绵层2的制备过程如下:(1)、将回收海绵粉碎成回收海绵颗粒,所述回收海绵颗粒的粒径优选在1~3mm,然后将所述回收海绵颗粒投入搅拌容器中,再加入pu胶水搅拌混合均匀;(2)、将搅拌混合均匀的回收海绵颗粒灌装到桶状液压灌内并进行压实;(3)、将蒸汽通入所述液压灌内,提高回收海绵颗粒之间的粘接效果形成牢固的桶状海绵体5;(4)、固定所述桶状海绵体5,切割刀头插入所述桶状海绵体5内并围绕所述桶状海绵体5转动,对所述桶状海绵体5进行切割,切割成所述回收海绵层2。
34.由于在所述液压灌内的回收海绵颗粒之间存在较小的间隙,蒸汽可以有效的充入间隙内,向所述液压灌内通入蒸汽可以使回收海绵颗粒之间牢固的粘接在一起,进一步压实形成所述桶状海绵体5。本实施例中,所述pu胶水为联创1603号pu胶水,所述蒸汽的温度优选160℃~170℃。
35.所述桶状海绵体5固定,所述切割刀头相对所述桶状海绵体5转动并进行切割,如此的设置方式,有利于所述切割刀头的切割位置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所述回收海绵层2的厚度,所述回收海绵层2的厚度优选5~25mm。
36.先在所述支撑层3上涂覆第一胶水,所述回收海绵层2覆盖在所述第一胶水上,在130℃~150℃的模具内压合4~5min,热压复合成所述基层4,所述基层4中的所述回收海绵层2上涂覆第二胶水,所述面料层1覆盖在所述第二胶水上,所述基层4与所述面料层1在70℃~80℃的模具内压合3~5min,形成所述抗疲劳健康垫。其中,所述第一胶水与第二胶水均为pu胶水。
37.整个制备过程中均采用环保无毒的pu胶水,使所述抗疲劳健康垫的制备变得绿色环保。
38.海绵大多数为聚氨酯材料,回收回来后不需要再进行发泡,经过简单的粉碎、压实等制备处理即可形成所述回收海绵层2,所述回收海绵层2的厚度控制在5~25mm之间,使所述抗疲劳健康垫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有效缓解长时间处于固定位置引起的身体疲劳,并且可以缩短加工工序,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39.如图2、3所示,所述基层4还包括抗菌抑菌层19,所述抗拒抑菌层19优选抗菌剂层,
如图2所示,所述回收海绵层2与所述支撑层3之间设有抗菌抑菌层19,如图3所示,所述回收海绵层2与所述支撑层3之间以及所述回收海绵层2与所述面料层1之间均设有抗菌抑菌层19。通过所述抗菌抑菌层19可以有效地对所述抗疲劳健康垫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杀死或抑制生长,对所述抗疲劳健康垫具有防护作用。
40.所述面料层1与所述基层4通过模具进行压合,事先对模具内腔进行设置,使所述抗疲劳健康垫的外周边压合形成防摔倒结构,所述防摔倒结构具有多种形式,以下4种为常见形式:如图4所示,所述防摔倒结构为朝向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的第一弧形面6,所述第一弧形面6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支撑层3的外周面、所述回收海绵层2的外周面以及所述面料层1的外周面,并且所述第一弧形面6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自下往上逐渐减小;如图7所示,所述防摔倒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垂直面7与第二弧形面8,所述第一垂直面7为所述支撑层3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弧形面8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回收海绵层2的外周面与所述面料层1的外周面,所述第二弧形面8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垂直距离自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垂直面7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二弧形面8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如图5所示,所述防摔倒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垂直面9与斜线面10,所述第二垂直面9为所述支撑层3的外周面,所述斜线面10为所述面料层1的外周面,所述面料层1包裹所述回收海绵层2并部分与所述支撑层3相压合粘接,所述斜线面10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距离自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斜线面10与所述支撑层3上端面的夹角大于零小于90度,所述第二垂直面9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距离大于等于所述斜线面10到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中心线的距离;如图6所示,所述回收海绵层2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部11与第二部12,所述第一部11位于所述第二部12上方,所述第一部11外周到其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部12到其中心线的距离,所述第二部12与所述支撑层3热压复合粘接,所述第一部11向所述面料层1凸起,所述第一部11的外周呈弧形设置,且所述第一部11的外周到其中心的距离自下往上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部11与所述第二部12之间弧形过度,所述面料层1包括中间部13、外周部14以及连接所述中间部13与所述外周部14的连接部15,所述外周部14下端与所述第二部12上端压合粘接,所述中间部13下端与所述第一部11上端压合粘接,所述连接部15与所述第一部11的外周面以及所述第一部11与所述第二部12的连接处压合粘接,所述防摔倒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垂直面16、横向面17以及第三弧形面18,所述第三垂直面16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支撑层3的外周面、所述回收海绵层2的外周面以及所述外周部14的外周面,所述横向面17为所述外周部14的上端面,所述第三弧形面18为所述连接部15的外周面。当然,所述防摔倒结构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四种形式,所述防摔倒结构主要使所述抗疲劳健康垫的贴地效果更好,人踩踏在所述抗疲劳健康垫上时不易摔倒,防摔倒效果更好。
41.为了进一步提供贴地效果,所述抗疲劳健康垫的外周转角处弧形过度,如图8、9所示。
42.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