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离心机用油箱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8-27 01:24: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箱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机用油箱系统,属于离心压缩机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离心机的运作中,为了避免各个部件出现干磨的情况,润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现有的离心机润滑技术主要是通过主油箱-离心机之间的循环通路来保障离心机中各个部件得到正常的润滑油供应;为预防主油箱的油位不够,以及在事故情况下保护离心机,也会加上一个高位油箱作为备用油箱。润滑油的质量在整个润滑体系中是非常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离心机各个部件的安全运行,一旦油质恶化,比如带上水分或者杂质,与金属部件接触后,会造成部件表面有不同程度的锈蚀,润滑油也会出现逐渐乳化,酸值增大等问题,不仅无法起到润滑的作用,还可能会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3.但现有的润滑系统和油箱系统中,对于润滑油的净化通常只在主油箱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设置滤网,这样人工往主油箱中添加的时候能够对润滑油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但实际上主油箱-离心机之间的循环通路,从离心机润滑系统中经过回油管重新输入主油箱的润滑油,其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金属杂质和由于温度升降而带来的水分,一旦没有处理完全就进入主油箱,会对整个主油箱里的润滑油造成严重污染,也会对离心机的润滑体系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机用油箱系统,通过在主油箱中设置一系列挡板和导流板,划分多个功能区,加入双重过滤的设置,有效对润滑油进行杂质分离,避免润滑油中掺入杂质,保证了输入离心机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的纯净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离心机用油箱系统,包括主油箱,主油箱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腔,主油箱的另一侧设置有储油腔,净化腔与储油腔之间设置有折回区;主油箱连通有高位油箱;所述净化腔的上端侧壁上开设有回油口,净化腔的顶端开设有进油口,储油腔的下端连通有第一输油管,第一输油管上设置有抽油泵;储油腔的顶端开设有泄压口;净化腔内设置有与回油口相对的竖向挡板,竖向挡板与主油箱的顶端相连,竖向挡板的长度大于回油口与主油箱顶端的距离;竖向挡板的底端连接有背离回油口方向的横向挡板;净化腔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导流板和第二斜导流板,第一斜导流板沿主油箱侧壁向净化腔底部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斜导流板与第一斜导流板呈对称角度倾斜设置,第一斜导流板和第二斜导流板底端连接有沉淀槽,沉淀槽连接有定量排放装置;第二斜导流板的顶端连接有倒l型导流板的一端,倒l型导流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斜导流板;折回区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导流板,横向导流板高于横向挡板,横向导流板远离竖向挡板一端与第三斜导流板相连,第三斜导流板沿着横向导流板向储油腔的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槽内设置有相对方向的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之间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连接定量排放装置,所述定量排放装置下方连接有开关阀。
8.进一步地,所述定量排放装置包括与排污口连通的排放通道,排放通道下方设置有叶轮,叶轮的叶片之间形成集料斗,叶轮连接有转盘。
9.进一步地,所述折回区与储油腔之间设置有第一滤网,倒l型导流板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滤网配合的凹槽。
10.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口设置有第二滤网;回油口设置有第三滤网。
11.进一步地,所述高位油箱位于储油腔上方,高位油箱与储油腔通过补充管道连通,补充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高位油箱的侧壁下端开设有入油口;高位油箱的侧壁上端开设有溢出口,溢出口通过溢油管与主油箱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抽油泵连通有三通接头,三通接头还分别连接有第二输油管和第三输油管,第三输油管上设置有阀组,第二输油管与离心机的润滑系统连通,第三输油管与高位油箱的入油口连通;第二输油管的管径大于第三输油管的管径。
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4.1、通过在主油箱中设置一系列挡板和导流板,划分多个功能区,在不增加主油箱体积的同时,能够有效对润滑油进行杂质分离和油水分离,避免润滑油中掺入杂质,保证了输入离心机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的纯净度。
15.2、通过双重过滤的设置,能够输入主油箱中的润滑油做进一步的净化,提高主油箱中润滑油的纯净度。
16.3、通过增加定量排放装置,对杂质和水的沉淀进行定量排放,防止过量排放造成润滑油的损失。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离心机用油箱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主油箱,2-净化腔,21-进油口,211-进油管,212-第二滤网,22-回油口,221-回油管,222-第三滤网,23-竖向挡板,24-第一斜导流板,25-第二斜导流板,26-倒l型导流板,261-凹槽,27-沉淀槽,271-第一斜坡,272-第二斜坡,273-排污口,2731-定量排放装置,2732-排放通道,2733-叶轮,2734-转盘,2735-开关阀,3-折回区,31-横向挡板,32-横向导流板,33-第三斜导流板,4-储油腔,41-抽油泵,411-第一输油管,412-第二输油管,413-第三输油管,414-三通接头,42-液位传感器,43-泄压口,5-高位油箱,51-补充管道,511-电磁阀,52-入油口,53-溢出口,54-溢油管,6-第一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图1至图3,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离心机用油箱系统的结构。
22.实施例1
23.一种离心机用油箱系统,包括主油箱1,主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腔2,主油箱1的另一侧设置有储油腔4,主油箱1连通有高位油箱5;所述净化腔2的上端侧壁上开设有回油口22,回油口22连通有回油管221,回油管221与离心机的润滑系统相连通;净化腔2的顶端开设有进油口21,进油口21连通有进油管211;进油口21设置有第二滤网212;回油口22设置有第三滤网222。净化腔2连通有折回区3,折回区3连通有储油腔4,储油腔4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42,储油腔4的下端连通有第一输油管411,第一输油管411上设置有抽油泵41,储油腔4的顶端开设有泄压口43。
24.净化腔2内设置有与回油口22相对的竖向挡板23,竖向挡板23与主油箱1的顶端相连,竖向挡板23的长度大于回油口22与主油箱1顶端的距离;竖向挡板23的底端连接有背离回油口22方向的横向挡板31;净化腔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导流板24和第二斜导流板25,第一斜导流板24沿主油箱1侧壁向净化腔2底部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斜导流板25与第一斜导流板24呈对称角度倾斜设置,第二斜导流板25的顶端连接有倒l型导流板26的一端,倒l型导流板26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斜导流板33;折回区3的底部设置有横向导流板32,横向导流板32高于横向挡板31,横向导流板32远离竖向挡板23一端与第三斜导流板33相连,第三斜导流板33沿着横向导流板32向储油腔4的方向呈向下倾斜设置。
25.折回区3与储油腔4之间设置有第一滤网6,倒l型导流板26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滤网6配合的凹槽261。
26.第一斜导流板24和第二斜导流板25底端连接有沉淀槽27,沉淀槽27内设置有相对方向的第一斜坡271和第二斜坡272,第一斜坡271和第二斜坡272之间设置有排污口273,排污口273连接有定量排放装置2731,定量排放装置2731下方连接有开关阀2735。所述定量排放装置2731包括与排污口273连通的排放通道2732,排放通道2732下方设置有叶轮2733,叶轮2733的叶片之间形成集料斗2736,叶轮2733连接有转盘2734,转盘2734带动叶轮2733转动,集料斗2736沿圆周转动。
27.高位油箱5位于储油腔4上方,高位油箱5与储油腔4通过补充管道51连通,补充管道51上设置有电磁阀511;高位油箱5的侧壁下端开设有入油口52;高位油箱5的侧壁上端开设有溢出口53,溢出口53通过溢油管54与主油箱1连通。
28.抽油泵41连通有三通接头414,三通接头414还分别连接有第二输油管412和第三输油管413,第二输油管412与离心机的润滑系统连通,第三输油管413与高位油箱5的入油口52连通,第三输油管413上设置有阀组;第二输油管412的管径大于第三输油管413的管径。
29.工作原理:在离心机和油箱系统正常运作时,抽油泵41将主油箱1的储油腔4中的润滑油抽出,润滑油通过第一输油管411、三通接头414、第二输油管412送往离心机的润滑系统中,满足离心机运作时的润滑需求,而离心机的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221回到主油箱1中,形成主油箱1和润滑系统的循环通路。
30.此时,从回油管221进入主油箱1中的润滑油首先通过第三滤网222,过滤后进入到净化腔2中,润滑油在自身的重力势能作用下,通过竖向挡板23导流作用往下流动,在往下流动的时候,由于杂质(主要是一些金属杂质,也包括水)的密度比润滑油高,在密度差的作用下形成异重流,密度较大的杂质和水会沿着第一斜导流板24向下沉,汇聚在沉淀槽27中,随后在第二斜导流板25的作用下往上流动,此时会进一步进行杂质分离,润滑油沿着倒l型
导流板26进入折回区3,然后沿着第三斜导流板33、横向导流板32、竖向挡板23流动,通过横向导流板32的导流作用和第一滤网6的再次过滤,最终进入到储油腔4。并且,储油腔4内的润滑油不会受到净化区2中的润滑油的干扰,以此保证了储油腔4内润滑油的纯净度。
31.同样的,通过人工从进油口21向主油箱1中输入的润滑油,也会和从回油管221进入主油箱1中的润滑油一样,首先经过进油口21的第二滤网212进行初步过滤,然后经过净化区2的杂质分离,最后经过第一滤网6的二次过滤,进入到储油腔4中。
32.通过在沉淀槽27的开口273下方设置定量排放装置2731,通过控制转盘2734的转动,带动叶轮2733进行转动,转盘2734每转动一个叶轮2733的角度,从排放通道2732中排出一定量的杂质,通过控制转盘2734的转动实现杂质的定量排放,避免因为常规的阀门开合导致排放过量,浪费润滑油,造成损失的情况。
33.同时,第一输油管411中的润滑油有一部分通过第三输油管413被送入高位油箱5中,高位油箱5中的润滑油通过溢流管54回到主油箱1中,形成高位油箱5和主油箱1之间的一个循环通路,保证高位油箱5始终处于满油备用状态,并且避免高位油箱5中的润滑油因静置出现分离等情况,以此防止主油箱1中润滑油液位不足的情况:当液位传感器42检测到储油腔4中液位不足,由于人工通过进油口21向主油箱1中输入润滑油的过程相对来说是非常缓慢的,无法达到储油腔4中润滑油输出的量,此时电磁阀511开启,高位油箱5中的润滑油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通过补充管道51直接进入储油腔4中,对离心机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保障作用。由于高位油箱5中的润滑油均是从储油腔4中抽提而来,因此高位油箱5和主油箱1之间这个循环通路的润滑油的纯净度是有保障的,即使高位油箱5中的润滑油通过补充管道51大量进入储油腔4中,也不会对储油腔4中的润滑油的纯净度产生影响,不会对离心机的润滑系统有负面影响。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