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疲劳驾驶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12:14: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疲劳驾驶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驾驶人睡眠质量差或不足,长时间驾驶车辆,容易出现疲劳,疲劳后继续驾驶车辆,会感到困倦瞌睡,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在现有的驾驶环境中,人们经常使用报警仪来避免疲劳驾驶的发生,然而在现有的报警仪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在将报警仪安装于车体内部之后,难以对安装后的报警仪进行固定,导致在长时间的驾驶时报警仪有脱落的风险,并且现有的报警仪的抗震性较差,在使用者驾车行驶于一段不平坦的路面时,过多的震动容易导致报警仪受损,致使报警仪的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疲劳驾驶报警装置,解决了的报警仪难以固定和报警仪的抗震性较差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疲劳驾驶报警装置,包括装置箱体和底座,所述装置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报警仪本体,且报警仪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设置有减震板,且减震板的后端设置有传动板,所述减震板的内部安装有上磁体,且上磁体的左侧设置有下磁体,所述下磁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左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底座的右侧设置有操作杆,且底座位于装置箱体的下方,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且主动锥齿轮的上方设置有传动锥齿轮,所述传动锥齿轮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的左右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
5.优选的,所述装置箱体的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的前端右侧安装有握把,并且装置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板。
6.优选的,所述操作杆贯穿于底座的内部与主动锥齿轮固定连接,且主动锥齿轮与传动锥齿轮之间构成啮合传动结构。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前端设置有橡胶垫,且固定板与上磁体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且上磁体与下磁体的磁极为同极性相对设置。
8.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第二传动齿轮的前端啮合连接有齿条。
9.优选的,所述减震板与传动板之间呈一体式结构,且齿条通过连接杆与传动板之间固定连接,并且装置箱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缺口。
10.优选的,所述下磁体与传动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传动杆与滑块之间通过铰接座连接,并且减震板的内部右侧表面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滑槽。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疲劳驾驶报警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疲劳驾驶报警装置,通过操作杆,使用者可以旋转操作杆,使主动锥齿轮在操作杆的作用下带动传动锥齿轮进行旋转,传动锥齿轮在旋转时同时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旋转时啮合带动第一传动齿轮旋转,第一传动齿轮旋转带动第二传动齿轮旋转,在第二传动齿轮旋转时,齿条在第二传动齿轮的作用下逐渐伸出,带动传动板向前移动,传动板同时带动固定板对报警仪本体完成固定,方便使用者将报警仪本体固定在装置箱体内部,防止报警仪本体在行驶过程中脱落,解决了报警仪难以固定的问题。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疲劳驾驶报警装置,采用减震板,使使用者在驾驶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当报警仪本体受到震动时,报警仪本体可以将受到的震动通过与固定板相连的连接杆向减震板内输送,减震板设置有上磁体与下磁体,且同极性相对设置,当上磁体受到固定板所传导的震动挤压时,上磁体可以通过下磁体所输出的排斥力抵消,并且当固定板所传导的压力过大时,下磁体可以将上磁体受到的压力向传动杆传导,传动杆在铰接座与转轴的作用下,将压力转化为对滑块的推力,并通过滑块的滑动将固定板所传导的压力消除,使报警仪本体受到的震动可以通过减震板消除,防止报警仪本体在长途驾驶的过程中,受到过多的震动而受损,解决了报警仪的抗震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号:1、装置箱体;2、密封板;3、握把;4、底座;5、散热板;6、操作杆;7、固定板;8、主动齿轮;9、第一传动齿轮;10、传动锥齿轮;11、主动锥齿轮;12、齿条;13、报警仪本体;14、第二传动齿轮;15、减震板;16、上磁体;17、下磁体;18、传动板;19、传动杆;2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装置箱体1和底座4,装置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报警仪本体13,且报警仪本体13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后端设置有减震板15,且减震板15的后端设置有传动板18,减震板15的内部安装有上磁体16,且上磁体16的左侧设置有下磁体17,下磁体17的左侧活动连接有传动杆19,且传动杆19的左侧设置有滑块20,底座4的右侧设置有操作杆6,且底座4位于装置箱体1的下方,底座4的内部设置有主动锥齿轮11,且主动锥齿轮11的上方设置有传动锥齿轮10,传动锥齿轮10的上方设置有主动齿轮8,且主动齿轮8的左右两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9,第一传动齿轮9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14。
20.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装置箱体1的前端通过合页连接有密封板2,且密封板2的前端右侧安装有握把3,并且装置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散热板5,使使用者可以通过握把3将密封板2从装置箱体1上打开,方便使用者从装置箱体1内部取出报警仪本体13,增加维护人员的维护效率,并且设置的散热板5可以将装置箱体1内部的热量向外排出,
增加报警仪本体13的使用寿命。
21.操作杆6贯穿于底座4的内部与主动锥齿轮11固定连接,且主动锥齿轮11与传动锥齿轮10之间构成啮合传动结构,使使用者可以通过操作杆6将底座4内部的主动锥齿轮11与传动锥齿轮10转动,方便使用者通过操作杆6对底座4内部的结构进行调节。
22.固定板7的前端设置有橡胶垫,且固定板7与上磁体16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且上磁体16与下磁体17的磁极为同极性相对设置,设置的橡胶垫可以增加固定板7与报警仪本体13之间的摩擦,防止在固定板7固定时离队过大导致报警仪本体13滑落,且减震板15内部设置的上磁体16与下磁体17可以降低固定板7所传递的震动。
23.第一传动齿轮9与第二传动齿轮14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第二传动齿轮14的前端啮合连接有齿条12,使第一传动齿轮9在转动时可以通过转轴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4转动,第二传动齿轮14前端设置的齿条12可以将第二传动齿轮14输出的旋转力转化为齿条12向前的推力。
24.减震板15与传动板18之间呈一体式结构,且齿条12通过连接杆与传动板18之间固定连接,并且装置箱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与连接杆相匹配的缺口,当齿条12受到第二传动齿轮14输出的推力时,齿条12可以带动连接杆与传动板18向前移动,当传动板18向前移动时,传动板18可以带动固定板7一同向前移动,对报警仪本体13完成固定。
25.下磁体17与传动杆19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传动杆19与滑块20之间通过铰接座连接,并且减震板15的内部右侧表面设置有与滑块20相匹配的滑槽,使下磁体17受到的压力过大时,下磁体17可以将上磁体16受到的压力向传动杆19传导,传动杆19在铰接座与转轴的作用下,将压力转化为对滑块20的推力,并通过滑块20的滑动将固定板7所传导的压力消除。
26.工作原理:
27.第一创新点实施步骤:
28.第一步:使用者可以旋转操作杆6,使主动锥齿轮11在操作杆6的作用下带动传动锥齿轮10进行旋转。
29.第二步:传动锥齿轮10在旋转时同时带动主动齿轮8旋转,主动齿轮8旋转时啮合带动第一传动齿轮9旋转,第一传动齿轮9旋转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4旋转,在第二传动齿轮14旋转时,齿条12在第二传动齿轮14的作用下逐渐伸出,带动传动板18向前移动。
30.第三步:传动板18同时带动固定板7对报警仪本体13完成固定,方便使用者将报警仪本体13固定在装置箱体1内部。
31.第二创新点实施步骤:
32.第一步:报警仪本体13受到震动时,报警仪本体13可以将受到的震动通过与固定板7相连的连接杆向减震板15内输送,减震板15设置有上磁体16与下磁体17,且同极性相对设置,当上磁体16受到固定板7所传导的震动挤压时,上磁体16可以通过下磁体17所输出的排斥力抵消。
33.第二步:当固定板7所传导的压力过大时,下磁体17可以将上磁体16受到的压力向传动杆19传导。
34.第三步:传动杆19在铰接座与转轴的作用下,将压力转化为对滑块20的推力,并通过滑块20的滑动将固定板7所传导的压力消除,使报警仪本体13受到的震动可以通过减震
板15消除,防止报警仪本体13在长途驾驶的过程中,受到过多的震动而受损。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