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24 09:52: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


背景技术:

2.河道存在分流一段后再次汇流的情况,对于这种河道分流比的确定,需首先根据两支汇合位置处的水位为起推水位,假定两支不同分流量(两支的流量之和等于总流量)进行试算,分别推算两支的水面线,取其上游两支开始分汊口断面水位相等的分流比结果。河道行洪流量不同时,其两支分流比一般不一致,不仅如此,河道不同的治理方案也会改变河道分流比,河道分流比的改变反过来会影响河道治理方案,分流比的不确定性给河道治理工程的设计和实施造成很大困难,也不便于河道运行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和下游消力池段和沿河流方向设置的分流中墩;
4.所述上游铺盖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铺盖底板和挡土边墙;
5.所述斜坡堰体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挡土边墙;
6.所述下游消力池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主流消力池底板;
7.所述分流中墩的高度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并留有一定余量,分流中墩的尾部与河心洲衔接并伸入河心洲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挡土边墙为悬臂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梯形边墙一以及设在边墙一底部的坡形边墙二。
9.进一步的,所述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底板垫层平行的采用1:4~1:5纵坡与下游消力池衔接。
10.进一步的,所述主流斜坡堰体底板的尾部设消力坎,下设素混凝土垫层,下游消力池段的起止位置设齿墙。
11.进一步的,所述河心洲的起始位置采用半圆形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分流中墩将底板沿垂直水流方向分成3:1两部分,即连接主流部分底板与连接支流部分宽度比为3:1。
13.更进一步的,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和下游消力池段的起始位置均设有齿墙。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分流堰型式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新型河道分流堰型式巧妙地解决了分汊后再次汇流河道的通过不同流量时分流比不一致,下游河道边界条件变动影响河道分流比的问题,使得河道在一定设计标准下分流比
不变,为河道整治工程方案及河道运行工况的确定提供依据,便于河道治理及完工后运行管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布置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图ⅰ—ⅰ;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图ⅱ—ⅱ;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结构图ⅲ—ⅲ。
20.其中:1、主流铺盖底板;2、支流铺盖底板;3、挡土边墙;4、分流中墩;5、主流斜坡堰体底板;6、主流消力池底板;7、支流斜坡堰体底板;8、支流消力池底板;9、河心洲;10、底板垫层;11、挡土边墙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2.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包括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下游消力池段和沿河流方向设置的分流中墩;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下游消力池段总长度应根据河道地质情况和上下游水位差确定;上游铺盖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10,底板垫层10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铺盖底板1和挡土边墙3,除底板垫层10为素混凝土结构外,其他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优选的,所述主流铺盖底板1、主流斜坡堰体底板5和主流消力池底板6连接处设置止水,一般为橡胶结构;所述挡土边墙3为悬臂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梯形边墙一31以及设在边墙一底部的坡形边墙二32;优选的,边墙一31的顶部宽度一般不小于40cm,边墙一32的底部厚度一般不小于挡墙挡土结构的1/10,边墙二32的厚度一般不小于40cm,宽度一般不小于边墙一32高度的0.8倍。边墙二的底部设有10cm厚的素混凝土垫层11。上游铺盖段起始位置设齿墙,以便延长底板长度、从而起到防渗、抗冲刷作用。
23.所述斜坡堰体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10,底板垫层10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5和挡土边墙3;主流斜坡堰体底板5和底板垫层10平行的采用1:4~1:5纵坡与下游消力池衔接,二者厚度通过计算求得,一般不小于60cm,底板垫层10下设10cm素混凝土垫层11;斜坡堰体段的起止位置设齿墙。
24.所述下游消力池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10,底板垫层10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5和主流消力池底板6;所述主流斜坡堰体底板5的厚度根据抗冲和抗浮计算求得,一般不小于60cm,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尾部设消力坎,下设10cm素混凝土垫层,下游消力池段的起止位置设齿墙。下游河道斜坡堰顶以上水深应保证小于上游总水头的0.8倍,确保自由出流条件,避免下游水流影响堰体泄流量,造成分流堰分流比难以确定的情况。
25.优选的,所述分流中墩4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分流中墩4的高度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并留有一定余量,其尾部与原河道分流河心洲9衔接并伸入河心洲9内部,确保主流和支流下泄水流不会互相影响,河心洲9起始位置采用半圆形结构,便于平顺水流,厚度一般不小于60cm。分流中墩4将底板沿垂直水流方向分成3:1两部分,即连接主流部分底板与连接
支流部分宽度比为3:1,也可以根据具体设计分流比调整分流中墩4的位置。
26.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部分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和下游消力池段和沿河流方向设置的分流中墩;所述上游铺盖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铺盖底板和挡土边墙;所述斜坡堰体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挡土边墙;所述下游消力池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主流消力池底板;所述分流中墩的高度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并留有一定余量,分流中墩的尾部与河心洲衔接并伸入河心洲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边墙为悬臂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包括竖直设置的梯形边墙一以及设在边墙一底部的坡形边墙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底板垫层平行的采用1:4~1:5纵坡与下游消力池衔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斜坡堰体底板的尾部设消力坎,下设素混凝土垫层。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心洲的起始位置采用半圆形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中墩将底板沿垂直水流方向分成3:1两部分,即连接主流部分底板与连接支流部分宽度比为3: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其特征在于: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和下游消力池段的起始位置均设有齿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河道分流堰结构,包括上游铺盖段、斜坡堰体段和下游消力池段和沿河流方向设置的分流中墩;所述上游铺盖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铺盖底板和挡土边墙;所述斜坡堰体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挡土边墙;所述下游消力池段包括设在河道底部的底板垫层,底板垫层的上方依次设有主流斜坡堰体底板和主流消力池底板;所述分流中墩的高度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并留有一定余量,分流中墩的尾部与河心洲衔接并伸入河心洲内部。该新型使得河道在一定设计标准下分流比不变,为河道整治工程方案及河道运行工况的确定提供依据,便于河道治理及完工后运行管理。及完工后运行管理。及完工后运行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宋占英 高宏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8
技术公布日:2022/8/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