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

2022-08-24 09:47: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的技术。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类器官培养都使用基质胶将类器官固定在培养皿中,而基质胶的存在会阻碍或延缓刺激物对类器官的刺激,从而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添加的刺激物与培养物充分接触,从而能提高实验结果精确性的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内腔腔底中部固定有柱列,所述柱列是由多根间隔布设的竖柱构成的竖柱阵列,培养皿本体的底部有一透明区域,该透明区域位于柱列底部;
5.所述培养皿本体的侧壁左上部固定有加料槽,所述加料槽从左至右穿过培养皿本体的左上部侧壁,并且加料槽从左至右向下倾斜;
6.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右侧内壁固定有溢流槽,培养皿本体的右侧外侧壁固定有溢流导管,并且溢流导管与溢流槽的内腔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加料槽的槽底固定有多个向上突起且从左至右间隔布设的缓流挡片。
8.进一步的,所述溢流槽的槽口边沿开设有三角形缺口。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可以利用柱列固定培养物,并且柱列还能帮助培养物保持3d形态,从而能使添加的刺激物与培养物充分接触,能提高实验结果精确性。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将培养皿本体剖开后的主视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 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中的顿号均表示和的关系。
1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1,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内腔腔底中部固定有柱列,所述柱列是由多根间隔布设的竖柱4构成的竖柱阵列,培养皿本体1的底部有一透明区域6,该透明区域6位于柱列底部;
14.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侧壁左上部固定有加料槽2,所述加料槽2从左至右穿过培养皿本体1的左上部侧壁,并且加料槽2从左至右向下倾斜,加料槽2的槽底固定有多个向上突起且间隔布设的缓流挡片7;
15.所述培养皿本体1的右侧内壁固定有溢流槽3,溢流槽3的槽口边沿开设有三角形缺口,培养皿本体1的右侧外侧壁固定有溢流导管8,并且溢流导管8与溢流槽3的内腔连通。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观察类器官对刺激的及时反映,还可用于实时钙内流等显微镜荧光观察。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方式如下:
18.先在柱列的各个各竖柱4之间填放多聚赖氨酸5(参见图1),然后将含有类器官的培养基放入培养皿本体内的柱列上,类器官在重力作用下会沉降,从而触及到各竖柱之间的多聚赖氨酸5,多聚赖氨酸能促进类器官贴底生长,使类器官能附着在培养皿本体内腔底部(大约需要2-5小时);
19.需要对类器官实施刺激时,从加料槽2的左上端槽口注入刺激液剂,刺激液剂顺着加料槽向右下方流动,加料槽槽底的各个缓流挡片7能对刺激液剂起到缓阻作用,可减缓刺激液剂的流速,减轻刺激液剂对类器官的冲力,使得类器官能稳定在柱列上,柱列一方面可以固定类器官,另一方面还能使类器官保持3d形态,使刺激液剂能与类器官充分接触,使实验结果更为准确。
20.当注入的刺激液剂至一定量时,培养皿本体1内的液面高于溢流槽3的槽口,此时多出的刺激液剂会流入溢流槽3,再通过溢流导管8排出,这样能保持培养皿本体内的刺激液剂总量稳定,溢流槽3槽口边沿的三角形缺口,可降低液体溢出时液面波动,使显微荧光结果更加准确。
21.由于类器官放置在柱列上,而柱列底部为透明区域6,便于用显微镜来观察类器官的状况。


技术特征:
1.一种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内腔腔底中部固定有柱列,所述柱列是由多根间隔布设的竖柱构成的竖柱阵列,培养皿本体的底部有一透明区域,该透明区域位于柱列底部;所述培养皿本体的侧壁左上部固定有加料槽,所述加料槽从左至右穿过培养皿本体的左上部侧壁,并且加料槽从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右侧内壁固定有溢流槽,培养皿本体的右侧外侧壁固定有溢流导管,并且溢流导管与溢流槽的内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槽的槽底固定有多个向上突起且从左至右间隔布设的缓流挡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的槽口边沿开设有三角形缺口。

技术总结
一种实验用类器官培养皿,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该培养皿包括培养皿本体,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内腔腔底中部固定有柱列,所述柱列是由多根间隔布设的竖柱构成的竖柱阵列,培养皿本体的底部有一透明区域,该透明区域位于柱列底部;所述培养皿本体的侧壁左上部固定有加料槽,所述加料槽从左至右穿过培养皿本体的左上部侧壁,并且加料槽从左至右向下倾斜;所述培养皿本体的右侧内壁固定有溢流槽,培养皿本体的右侧外侧壁固定有溢流导管,并且溢流导管与溢流槽的内腔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培养皿,用于培养类器官。用于培养类器官。用于培养类器官。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华 康乐 房康 徐美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28
技术公布日:2022/8/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