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2022-08-23 22:07: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人们的生活基本上都离不开智能手机,越来越丰富的应用软件更是让智能手机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因此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软件也越来越复杂多样,无论是上班必备的打卡、会议软件,还是个人喜爱的游戏软件、媒体软件与购物软件,都会让智能手机下载的应用软件越来越多,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大家的智能手机上都有数页的手机应用软件,这些应用软件如果无法分类整合,那么智能手机屏幕将会十分的密集,想要去打开一个应用软件也很难找得到。
3.为了解决该问题,现在的解决方案是,在手机显示页面上设置具有阴影的组件容器来集中放置多个应用软件,例图6中所示,但发明人发现该方案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创建具有灰色阴影的组件容器的时候容易把各种来源不同的图标摆排列在一起,在未充满组件容器时,如图6所示,在中部右侧的组件容器中,仅有3个图标进入组件容器中时,组件容器的灰色阴影的空余部分(例如,3个小图标的下方大部分区域)仍然为灰色,影像观感,从而降低用户体验,而且容纳的图标数量有限。
5.因此,需要一种技术可以在克服上述问题的同时,解决智能手机屏幕应用软件繁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有效解决用户使用智能终端时,智能手机屏幕应用软件繁杂的问题。
7.根据本技术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有多个应用图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8.响应于通过预设方式触摸/接近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一应用图标的第一界面操控指令,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放大,形成放大应用图标;
9.响应于触摸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二应用图标并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第二界面操控指令,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
10.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的步骤包括:
11.响应于到位指令,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所述到位指令是由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接触/覆盖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预设位置并释放所产生的。
12.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到位信息以产生所述到位指令,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面积的二分之一时,则产生所述
到位指令。
13.可选的,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的步骤包括:
14.基于所述到位指令,判断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到位状态,所述到位状态包括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其中所述的第一状态为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释放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中心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释放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角度的状态,所述第三状态为第二应用图标释放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非角部边缘区域的状态。
15.可选的,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的步骤包括:
16.当判断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处于第一状态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同时向外裂解,并再次缩合拼接形成所述聚合图标,所述聚合图标的面积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面积相等。
17.可选的,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处于第一状态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成聚合图标的方法还包括:
18.响应于到位指令,所述到位指令是指第三应用图标覆盖所述聚合图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应用图标的面积的二分之一时产生的,将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同时向外裂解,并再次缩合拼接形成新的聚合图标。
19.可选的,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的步骤包括:
20.当判断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处于第二状态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缩小并居中覆盖在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以形成所述聚合图标。
21.可选的,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处于第二状态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缩小并居中覆盖在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以形成所述聚合图标的方法还包括:
22.响应于到位指令,所述到位指令是指第三应用图标覆盖所述聚合图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应用图标的面积的二分之一时产生的,将所述第三应用图标缩小并居中覆盖在所述聚合图标上,以形成新的聚合图标。
23.可选的,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的步骤包括:
24.当判断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处于第三状态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放大预定倍数,并按照预定比例进行淡化且完全覆盖在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形成所述聚合图标。
25.可选的,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处于第三状态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放大预定倍数,并按照预定比例进行淡化且完全覆盖在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形成所述聚合图标:
26.响应于到位指令,所述到位指令是指第三应用图标覆盖所述聚合图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应用图标的面积的二分之一时产生的,将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放大预定倍数,并按照预定比例进行淡化且完全覆盖在所述聚合图标上,形成新的聚合图标。
27.可选的,所述第一界面操作指令是由触摸/接近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预设时间后释放所产生的。
28.可选的,所述触摸/接近所述第一应用图标预设时间后释放所产生的第一界面操作指令的步骤还包括:所述预设时间为大于等于2秒。
29.可选择,所述方法还包括:于人机交互界面显示第一控件,并通过第一控件接收预设形状选择信息与预设倍数选择信息并预存;
30.所述响应所述第一界面操控指令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将按照预设形状以及预设倍数放大的步骤包括:
31.根据预存的所述预设形状选择信息及预设倍数选择信息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按照所述预设形状及预设倍数放大,形成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其中所述预设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五角形或三角形。
32.可选的,基于所述到位指令,判断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到位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3.获取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来源信息,判断二者的来源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如果符合预设条件,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如果不符合预设条件,则产生回位指令,根据回位指令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恢复至原位。
34.可选的,所述判断二者的来源信息是否符合预设条件的方法包括:
35.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两个目标应用图标的来源信息是否最少有一个类目信息相同,所述来源信息包括:注册人企业信息、注册人法人信息、开发商企业信息、开发商法人信息等。
36.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显示控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以上程序,其中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与存储器当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以上程序,所述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上述任一所述的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指令。
37.根据本技术又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由装置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执行如上任一所述的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
3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程序设置为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
39.本技术实施例在接收用户发送的第一界面操控指令后,将第一应用图标放大,形成放大应用图标;在接收到第二界面操控指令后,将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通过上述操作用户可以将人机交互界面内的第一应用图标与第二应用图标聚合成一个聚合图标,减少人机交互界面内的应用图标数量,而且由于将第一应用图标与第二应用图标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聚合图标,并不会有如组件容器未充满时所示的灰色阴影,提高了用户体验,界面更为美观,而且可以容纳的应用图标较多。
40.另外,本发明中具有判断同类应用图标的功能,能够解决人机交互界面图标繁杂凌乱的情况,也不会因为误操作打乱应用图标排序等。
41.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虽然下面的详细说明将参考图示实施例、附图进行,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本技术的范围是广泛的,且意在仅通过后附的权利要求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附图说明
4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43.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44.图2-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界面通过预设方式触摸/接近第一应用图标后形成放大应用图标示意图。
45.图2-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界面移动第二应用图标覆盖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中心感应区域示意图。
46.图2-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界面移动第三应用图标覆盖向外裂解并缩合而成的聚合图标示意图。
47.图2-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的界面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与所述聚合图标同时向外裂解并缩合而成新的聚合图标。
48.图3-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界面移动第二应用图标覆盖所述放大应用图角部感应区的示意图。
49.图3-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界面移动第三应用图标覆盖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缩小且居中覆盖在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的聚合图标示意图。
50.图3-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界面所述第三应用图标再次缩小居中覆盖在所述聚合图标上形成新的聚合图标。
51.图4-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界面移动第二应用图标覆盖所述放大应用图标非角部边缘区域示意图。
52.图4-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界面移动第三应用图标覆盖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淡化且放大完全覆盖在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的聚合图标示意图。
53.图4-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界面所述第三应用图标再次淡化且放大至完全覆盖在所述聚合图标上形成新的聚合图标。
54.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显示控制装置模块示意图。
55.图6为具有阴影的组件容器的示意图。
5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了解,虽然下面的详细说明将参考图示实施例、附图进行,但本技术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而是,本技术的范围是广泛的,且意在仅通过后附的权利要求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57.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其中各项方法步骤均按顺序流程化,仅为该实施例的顺序并非仅此顺序,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作为并列进行或重新排序进行。当实施例的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被终止,也可继续对其进行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58.后面所讨论的方法(其中一些通过流程图示出)可以通过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当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质)中。(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59.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来执行。
6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6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具有人机交互界面,所述的人机交互界面类型不限制。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有多个应用图标,本技术对图标类型不限制,可以为智能终端中的任意图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2.s1、响应于通过预设方式触摸/接近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一应用图标的第一界面操控指令将第一应用图标放大,形成放大应用图标。例如,可以利用触控笔或者手指触摸/接近;
6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方式为:距离所述人机交互界面预设间隙时沿第一方向移动之后接触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再沿第二方向触摸滑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相互垂直,且触摸滑动的释放点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位置。
64.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界面操控指令由连续进行的第一操控动作与第二操控动作构成,所述第一操控动作为距离所述人机交互界面预设间隙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操控动作为接触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并沿第二方向触摸滑动,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相反,所述第一操控动作的行程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操控动作的动作行程,且触摸滑动的释放点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位置。如此设置,能够提高用户体验,增强交互动作的乐趣,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秘密性,防止陌生人开启。
65.s2、响应于触摸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二应用图标并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第二界面操控指令,将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
66.本技术实施例在接收用户发送的第一界面操控指令后,将第一应用图标放大,形成放大应用图标;在接收到第二界面操控指令后,将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通过上述操作用户可以将人机交互界面内的第一应用图标与第二应用图标聚合成一个聚合图标,减少人机交互界面内的应用图标数量,而且由于将第一应用图标与第二应用图标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聚合图标,并不会有如组件容器未充满时所示的灰色阴影,提高了用户体验,界面更为美观。
67.上述步骤s1响应于第一界面操控指令的步骤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响应于通过触摸/接近所述第一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一应用图标,触摸/接近所述第一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一应用图标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且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原处释放,则接收到第一界面操控指令。所述触摸/接近所述第一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一应用图标的方式可以是用户手指触摸/接近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也可以是笔或者其他不限定物体触摸/接近第一应用图标所产生的;所述触摸/接近第一应用图标达到预设时间且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原处释放的步骤包括:预设时间为2秒以上,即触摸/接近所述第一应用图标2秒或者以上,并且释放之后,才会接收第一界面操控指令。若触摸/接近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时间少于2秒或者并未释放,则无法接收到第一界面操控指令。
68.本技术为了防止用户误操作影响操作体验,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执行第一界面操控指令时设置了预设时间,需要达到预设时间才会接收第一界面操控指令,避免了用户在执行第一界面操控指令时打开应用图标的误操作;同样的为了避免误操作,所述触摸/接近第一应用图标达到预设时间且需要在所述第一应用图标原处释放才会收到第一界面操控指令,降低用户误操作的可能性。
69.步骤s1中具体为:将所述将第一应用图标将按照预设形状以及预设倍数放大,形
成放大应用图标,在一种实施例可以为:在智能终端存在可以收集用户信息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第一控件,通过第一控件接收预设形状的选择信息和预设倍数的选择信息并预存;所述根据预设形状选择信息和预设倍数的选择信息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按照所述预设形状及预设倍数放大,形成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其中所述预设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五角形或三角形。
70.本技术为了增强用户操作体验,在响应第一界面操控指令时,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放大的形状和倍数均可用户自行选择,用户在智能终端设置界面选择相应的预设形状以及预设倍数,所述预设形状可以是正方形、圆形、椭圆形、五角形、三角形;所述预设倍数可以是1.2倍、1.5倍、2倍、2.5倍、3倍、4倍等。
7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响应于第一界面操控指令可以很好的分辨出可聚合图标与普通图标,其一是可聚合图标通过预设倍数进行放大、其二是可聚合图标形状以预定形状进行了变化;形成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后可进行后续步骤触发第二界面操控指令。
72.步骤s2所述响应于触摸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二应用图标并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第二界面操控指中,所述触摸的类型不限制,可以是用户手指进行触摸移动,也可以是笔等其他物体进行触摸移动,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时,收到第二界面操控指令,响应于所述第二界面操控指令。
73.本技术实施例在所述步骤:
74.所述触摸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二应用图标并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第二界面操控指令可以为:触摸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二应用图标并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并触发动画生成指令,以于移动过程中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予以动画展示。
75.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到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过程是可以进行动画编辑的,已选中的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在移动的时候可转变为小动物、小汽车、小飞机等动画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在响应于第二界面操控指令时也可以发生动画效果。
76.在本技术实施例所述步骤中: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面积的二分之一才会接收第二界面操控指令;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面积的二分之一时,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会产生回位指令,所述回位指令是指将第二应用图标恢复至原位。
77.步骤s2中,当接收到第二界面操作指令时,将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
78.所述第二界面操作指令是触摸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二应用图标并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所产生的,判断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位置,可以产生三种状态,分别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第三状态。
79.所述第一状态是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中心区域所产生的,当接收到第一状态信息时,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同时向外裂解,并再次缩合拼接形成所述聚合图标,所述聚合图标的面积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面积相等。响应于到位指令,所述到位指令时指第三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聚合图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应用图标的二分之一时所产生的,将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与所述聚合图标再次同时进行向外裂解,并再次缩合拼接形成新的聚合图标。
80.所述第二状态是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角部区域所产生的,当接收到第二状态信息时,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按预设倍数缩小且居中覆盖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聚合成聚合图标。响应于到位指令,所述到位指令时指第三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聚合图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应用图标的二分之一时所产生的,将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按预设倍数缩小且再次居中覆盖在所述聚合图标上,聚合成新的聚合图标。
81.所述第三状态是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非角部边缘区域所产生的,当接收到第三状态信息时,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按预设倍数放大且按预设比例进行淡化,放大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大小,然后完全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成聚合图标。响应于到位指令,所述到位指令时指第三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聚合图标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应用图标的二分之一时所产生的,将所述第三应用图标按预设倍数放大且按预设比例再次进行淡化,放大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大小,然后再次完全覆盖于所述聚合图标上,聚合成新的聚合图标。
82.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与所述聚合图标再次进行聚合的步骤包括:第三应用图标可以是除了所述聚合图标外的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任意应用图标,聚合的次数可以是一次及以上,聚合次数不受到限制。
8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聚合成聚合图标的步骤还包括:
84.响应于通过触摸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所述聚合图标并且释放的释放指令,将所述聚合图标中的多个应用图标通过预设画面展开显示于所述人机交互界面。其中多个应用图标可以理解为原始的第一应用图标和第二应用图标,从而方便用户在需要选择聚合图标中的一个图标时,可以先触摸聚合图标,然后聚合图标将其中的多个图标散开显示出来,以供用户进一步选择对应的图标。
85.所述预设画面是指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应用图标的选定区域界面,所述选定区域界面包括:外观形状以矩形形状所展现出来的背景图案为选定区域界面,在选定区域界面上,所述聚合图标中聚合的应用图标分别展示于选定区域界面内,将第一应用图标、第二应用图标、第三应用图标分别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
86.在一种实施例中,将所述选定区域界面切割成上中下三个面积相同的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所述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分别在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第三区域内,触摸第一区域的时候将第一区域所对应的第一应用图标打开,其中所述第一区域比第一应用图标的面积大。因为所述第一区域比所述第一应用图标的面积要大,在用户需要打开第一应用图标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避免误操作打开其他应用图标。
8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到位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88.识别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和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来源信息,判断二者的来源信息是否有一个类目是相同的,如果二者来源信息有一个类目相同,则响应第二界面操控指令;如果二者来源信息没有类目相同,则产生回位指令,所述回位指令是指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恢复至原位。这样设置的话,可以有效的把相同企业的应用图标归类到一个聚合图标当中,方便用户寻找相应的应用图标,其中所述来源信息可以是应用图标名称、注册人企业信息、注册人法人信息、开发商企业信息、开发商法人信息等,来源信息不受限制;例如,聚合图标中可以包括qq图标、微信图标、qq浏览器图标。例如,另一个聚合图标中可以包括支付宝图标、天猫图标、淘宝图标等,即将同一个公司的所有图标聚合在一起。相对于具有阴影的组
件容器仅能容纳若干个图标,例如九个图标,本发明能够容纳非常多的同一个公司的图标于一起,目标性较强,且容纳的应用图标不受限制,提高使用方便性。
89.在一中实施例中,所述识别第二应用图标和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来源信息前,其所述方法还包括:
90.判断应用图标来源信息真实性:
91.通过企业查询平台、地图信息平台,网络云平台查询获取应用图标的开发商企业信息与注册人企业信息;
92.核对企业法人信息、企业地址信息和企业股东信息,核对信息无误可进行下一步识别,当应用图标来源信息有误,自动在网络云平台搜索相关信息,将正确的应用图标信息导入进去再进行下一步的识别,识别二者图标来源信息步骤。
93.企业查询平台可以是企查查、天眼查等,地图信息平台可以是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腾讯地图等,网络云平台可以是百度、谷歌、搜狗等。该方法可以判断应用程序的来源信息是否真实,避免把来源信息错误的应用程序错误归类。
94.为便于理解上述方案,下面以图2-1~图4-2为例对上述方法实施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95.如图2-1中所示为一个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所有应用图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行第三列为第一应用图标,响应于第一界面操控指令,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按预设倍数以及预设形状放大,本实施例中的预设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应用放大形成所述放大应用图标时,便可进入图2-2所示界面,接收第二界面操控指令,所述第二界面操控指令是指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面积超过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二分之一;当接收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中心感应区域信息时,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同时向外裂解然后再缩合成聚合图标,进入图2-3所示界面,将接收到第三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聚合图标上信息时,进图2-4所示界面所述第三应用图标和所述聚合图标同时向外裂解再缩合而成新的聚合图标。
96.如图3-1所示,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角部感应区域信息时,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缩小预设比例,然后居中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形成图3-2所示聚合图标,再接收到所述第三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聚合图标信息时,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会按照预设比例再次缩小,且居中覆盖于所述聚合图标,如图3-3所示,聚合成新的聚合图标。
97.如图4-1所示,接收到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非角部边缘区域信息时,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按预设比例淡化且按预设比例放大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大小完全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形成图4
‑‑
2所示聚合图标,再接收到所述第三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聚合图标上信息时,所述第三应用图标会按照预设比例淡化且按预设比例放大至所述聚合图标大小覆盖于所述聚合图标上,形成图4-3所示新的聚合图标;
98.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触摸/接近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一应用图标时间为2秒或以上并且释放时,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便会依照用户选定的形状与倍数进行放大显示,当用户移动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且覆盖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二分之一时,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开始聚合成聚合图标,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的覆盖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二分之一时,所
述第二应用图标自动弹回原位,二者不会聚合。
99.本实施例没有描述的是,当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且覆盖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的面积的二分之一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读取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和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来源信息,在来源信息中判断是否有相同信息,若有相同信息则响应所述第二界面操控指令,若无相同信息则所述第二应用图标响应所述回位指令。
10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程序设置为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
10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与基于人机交互的显示控制方法对应的显示控制装置(即显示控制系统),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中显示有多个应用图标,如图5中所示为所述装置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主要包括如下单元:
102.第一接收单元50,用于接收第一界面操控指令,用户通过预设方式触摸/接近第一应用图标;
103.放大单元51,用于响应第一界面操控指令,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以预设形状及预设倍数进行放大,形成放大应用图标;
104.第二接收单元52,用于接收第二界面操控指令,用户将第二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
105.聚合单元53,响应于第一状态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在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进行聚合,二者同时向外裂解、缩合而成聚合图标;
106.响应于第二状态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在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进行聚合,所述第二应用图标进行缩小且居中覆盖在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形成聚合图标。
107.响应于第三状态将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在第三状态的情况下进行聚合,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根据预设比例进行淡化,且按预设比例放大完全覆盖在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形成聚合图标。
108.可选的,所述第一接收单元50具体用于:
109.响应于通过预设方式触摸/接近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一应用图标的第一界面操控指令。
110.可选的,所述预设方式的方法包括:触摸/接近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所述第一应用图标时间大于或等于2秒。
111.可选的,所述放大单元51进一步包括:
112.通过所述第一界面操控指令将所述第一应用图标进行预设形状及预设倍数进行放大,预设形状与预设倍数在所述智能终端的所述任教交互界面显示第一控件,并接收所述第一控件的预设形状选择信息及预设倍数选择信息预存。
113.可选的,所述第二接收单元52还包括:
114.预存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动画效果,可在所述人机交互界面中进行信息预存,当接收到所述第二界面操控指令时,提取预存所述动画效果信息,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以动画的形式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上。
115.可选的,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需要满足预设条件才会发生
聚合。
116.可选的,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所覆盖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应用图标面积的二分之一,否则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会产生回位指令。
117.可选的,所述回位指令是指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恢复原位。
118.可选的,所述第一聚合单元53还包括:
119.判断所述第二应用图标是否符合预设规则,若符合预设规则,则执行地接界面操控指令,若不符合预设规则,则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产生回位指令。
120.可选的,所述预设规则为所述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来源信息至少有一个类目相同。
121.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响应于通过预设方式触摸/接近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一应用图标的第一界面操控指令,将第一应用图标按照预设形状以及预设倍数放大,形成放大应用图标;响应于触摸所述人机交互界面的第二应用图标并移动至所述放大应用图标的第二界面操控指令,将第二应用图标与所述放大应用图标聚合为聚合图标。通过上述操作用户可以将应用图标按照所述规则进行分类整合成聚合图标,可以有效的整理桌面杂乱的应用图标,相较于带有阴影的组件容器来说更具美观,所述第一应用图标进行放大后,所述第二应用图标移动至所述第一应用图标也更为便捷,减少用户误操作的可能性,可以有效的解决智能终端人机交互界面应用图标繁杂的问题。
122.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2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可以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前文图1所对应实施例中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技术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计算机程序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技术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124.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