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市政防涝井盖的制作方法

2022-08-23 18:44: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市政基础设施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市政防涝井盖。


背景技术:

2.下水管道建设时需要预留下水井口以方便在下水管道堵住时进行疏通以及污水和雨水的排放,而下水道的井口根据相关规定需要设置在道路旁边的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的扩宽,使得一些井口位于机动车车道上,不管是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上,还是在动车车道上,井口都需要通过井盖进行覆盖,防止行人、车辆掉入下水道进口内,因此井盖的上方封闭的,为了保证排水往往在路边设置小一些的下水道口,通过雨水篦子将下水道口封起来防止行人、车辆经过时掉入。
3.由于下水管道的井口通过封闭的井盖进行覆盖,进而在遇到下雨的极端天气时,雨水快速聚集起来,这些封闭的井盖由于考虑到安全等原因无法打开时,仅通过路边预留的小一些的下水道口进行排水无法满足排水需求,进而使得雨水聚集,严重时形成内涝,给行人车辆造成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市政防涝井盖。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井盖位于人形道、非机动车道以及机动车道上,在遇到持续性降雨以及短时间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由于下水管道的井口的井盖为封闭形式的,进而考虑靠各种因素无法打开进行排水,进而使得雨水聚集,严重时形成内涝的问题。
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市政防涝井盖,包括井盖本体、翻盖、支撑转轴、支撑框架和扭簧;所述井盖本体的上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过水通槽;所述过水通槽内设置有所述翻盖;所述翻盖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转轴;所述翻盖的重心偏离所述支撑转轴的轴线;所述支撑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的侧壁上;所述支撑转轴的两端均套设有所述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翻盖上;所述翻盖侧壁与所述井盖本体接触且距离所述支撑转轴较远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面。
6.工作时,首先将井盖固定安装在预埋在井口处的井盖基座上,当出现持续降雨或短时间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大量的雨水来不及从预留的雨水篦子排走,进而大量的雨水流向低洼地带,仅通过低洼地带的雨水篦子很难将大量快速聚集的雨水排走,同时其他下水井盖为封闭形式的,需要人工手动打开才能进行排水,进而无法及时进行排水,进而使得低洼地带出现积水,随着积水的不断增多进而形成内涝,进而影响城市交通和居民的生活,因此通过在封闭形式井盖的井盖本体上设置过水通槽,并且在过水通槽内设置翻盖,当出现积水时,随着积水的增加,进而积水作用在翻盖上的力不断增大,因为翻盖的重心偏离支撑转轴的轴线且通过扭簧来保持翻盖的平衡,因此当积水作用在翻盖上的力大于扭簧的扭力时平衡被打破,进而使得翻盖绕支撑转轴转动,进而实现井盖上过水通道的自动打开,进
而避免了需要人工进行打开井盖进行排水的麻烦,同时能够及时打开井盖进行排水,进而实现积水从过水通道排入下水井中,进而加快了积水的排放,进而防止出现内涝;同时避免了井盖打开时行人或车辆行走的过程中掉入下水井内,进而保证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当积水对翻盖的作用力小于扭簧的扭力时,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使得翻盖回到初始位置,进而实现将井盖关闭,通过在翻盖侧壁与井盖本体接触且距离支撑转轴较远的一侧设置限位面,进而限位面抵触在过水通槽侧壁上,进而防止翻盖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反向转动造成过水通槽打开,进而防止在无积水时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7.优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导向滑杆;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导向滑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井盖本体上;所述导向滑杆的另一端为凸缘结构;所述导向滑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滑杆的凸缘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接触;所述井盖本体上的所述过水通槽之间的连接筋下方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水槽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8.工作时,由于打开后的翻盖存在超出井盖本体的风险以及阻碍积水从过水通槽快速排向下水井内,因此通过在井盖本体上的过水通槽之间的连接筋下方设置水槽,进而积水从过水通槽进入下水井时部分积水进入水槽内,进而使得水槽的重量增加,进而水槽带动支撑框架沿着导向滑杆向下移动,进而支撑框架带动翻盖向下运动,同时使得弹簧被压缩,进而使得翻盖离开过水通槽,进而避免了翻盖超出井盖本体,进而避免行人在蹚水行走时被绊倒,进而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同时下移的翻盖使得过水的面积增加,进而加快了积水的排放,进而防止积水越来越深给车辆及行人造成危害;同时通过在水槽底部设置出水口,进而随着积水的不断减少,当积水进入水槽内的量小于从出水口排除的量时,随着水槽内的水量不断减少,进而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支撑框架向上运动,同时当积水作用在翻盖上的力小于在扭簧的扭力时,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翻盖恢复水平状态(当支撑框架下移到极限状态下,此时若积水的作用力小于扭簧的扭力时,扭簧率先驱动翻盖转动时翻盖恢复水平状态后不在转动),进而在弹簧和扭簧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过水通槽的密封,进而防止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9.优选的,所述翻盖位于下水道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槽口处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固定连接在所述翻盖上;所述封盖与所述凹槽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均匀间隔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封盖上;所述封盖之间形成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有钢球;在所述翻盖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通道远离所述支撑转轴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支撑转轴的一端且所述钢球位于所述支撑转轴的正下方;所述支撑转轴的端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支撑转轴之间通过棘轮机构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固定连接在所述井盖本体上。
10.工作时,由于翻盖是通过扭簧提供动力恢复水平位置的关闭过水通槽的,因此当积水从过水通槽处作用在翻盖上的力小于扭簧的扭力时,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翻盖转动恢复水平状态,进而使得进入水槽内的水流量小于水槽排处的量,进而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过水通槽被防堵,进而剩下的积水只能通过预留的雨水篦子进行排除,进而增加了积
水排除的时间,因此通过在通道内设置钢球(因为通道是倾斜的,钢球的重心与支撑转轴的轴线连续竖直,进而在翻盖处在水平状态时钢球对翻盖无影响),进而在积水作用在翻盖上使其转动的过程中(翻盖带动转动轴转动时,通过棘轮机构使得支撑杆端部的齿轮不跟随转动),当倾斜的通道向下旋转越过水平状态后,钢球迅速滚向通道的另一端,进而在钢球的作用下翻盖迅速打开,进而提高了井盖排水的响应速度,进而以利于将积水快速排出;同时通过钢球对扭簧的扭力进行平衡,进而避免因积水水流作用在翻盖上的力变小时翻盖恢复水平,进而避免因翻盖恢复平衡而造成水槽内的水进入量小于排除量,进而使得积水较浅时井盖依然处于打开状态,进而加快了积水排除的速度;当水槽内进入的水小于排除的水时,水槽的重量逐渐减轻,进而弹簧的作用下支撑框架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支撑转轴向上移动,因为支撑转轴端部的齿轮与井盖本体上的齿条相互啮合,进而通过棘轮机构带动支撑转轴转动,进而使得翻盖在上移的过程中同时转动,进而实现井盖的关闭,当倾斜的通道向上旋转越过水平状态后,钢球迅速回到支撑转轴的正下方;过程中随着翻盖的转动,水流被挡向水槽一侧,进而减缓了井盖的关闭,进一步延长了积水排出的时间,进而实现将积水彻底排完;通过将钢球的通道相互隔离开,进而避免钢球在密闭空腔内堆积,进而避免造成翻盖的重心发生变化,进而避免处在水平状态的翻盖发生偏转,进而保证了井盖的密封性,进而防止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11.优选的,水槽的上方均匀间隔设置有过滤杆;所述过滤杆为v型结构;所述过滤杆v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水槽。
12.工作时,由于水流中携带有树叶、砂石颗粒等,进而从过水通槽流下时容易进入水槽内,进而造成水槽的出水口被堵,进而在积水排完后造成翻盖无法关闭,因此通过在水槽的进水口处设置过滤杆,进而形成过滤栅格,进而避免树叶、砂石颗粒(较大的)等进入水槽内造成出水口被堵,进而保证了在积水排完后翻盖能顺利的被关闭;通过将过滤杆设置成v形结构,进而树叶、砂石颗粒等挡在过滤杆上时,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冲走,进而避免因树叶、砂石颗粒等挡住进入水槽内的水流而造成水槽内水流排除大于进入,进而造成翻盖关闭影响积水的排除。
13.优选的,所述水槽的底部为v型结构。
14.工作时,在积水较多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进入水槽水量大于水槽的出水口的排量,进而使得过滤杆的密度不可能太大,进而较小的砂石颗粒通过过滤杆形成的过滤栅格进入水槽内部,通过将水槽底部设置成v型结构,进而使得砂石颗粒向出水口运动,进而避免砂石颗粒聚集造成水槽重量增加,进而避免因水槽重量增加而造成井盖无法关闭,进而防止在积水排完后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15.优选的,所述水槽的槽底通过两个连接板形成v型结构;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槽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相互靠近并留有间隙形成所述出水口;所述连接板由弹性材质制得。
16.工作时,通过弹性材质制得的连接板,使得出水口的开口大小随着水槽内水面的高度增加而增大,进而实现出水口的自动调节,当水槽内水溢出的时候出水口的开口最大(水槽的进水了大于排除的水量),进而使得出水口拥有一定的流速,进而使得进入水槽内
的砂石颗粒能够快速排除,进一步避免砂石颗粒聚集堵住出水口;因为连接板具有弹性,因此当出现较大的砂石颗粒时,快速流动的水流带动砂石颗粒快速冲向出水口,进而在惯性的作用下连接板被砂石颗粒撑开,进而使得砂石颗粒更随水流一起排除,进而避免砂石颗粒卡在出水口,进而避免造成出水口的自动调节功能丧失,进而保证了通过水槽控制井盖关闭的可靠性。
17.优选的,所述过滤杆的两端与所述水槽侧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片;所述水槽槽口的端面上对应所述弹性片设置有插槽;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杆的端面上;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插槽内。
18.工作时,通过在过滤杆的两端与水槽侧壁之间设置弹性片,进而使得过滤杆受力后能够沿水槽的宽度方向进行摆动,进而树叶、砂石颗粒被挡在过滤杆形成的过滤栅格上后过滤杆受力发生变化,进而过滤杆发生摆动,进而便于水流将树叶、砂石颗粒冲离过滤杆,进而避免过滤杆形成的过滤栅格上树叶、砂石颗粒越积越多,进而避免阻碍水流进入水槽内;通过将弹性片弹性片插在插槽内,进而便于过滤杆过滤杆的安装。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0.1.本发明中通过在封闭形式井盖的井盖本体上设置过水通槽,并且在过水通槽内设置翻盖,当出现积水时,随着积水的增加,进而积水作用在翻盖上的力不断增大,因为翻盖的重心偏离支撑转轴的轴线且通过扭簧来保持翻盖的平衡,因此当积水作用在翻盖上的力大于扭簧的扭力时平衡被打破,进而使得翻盖绕支撑转轴转动,进而实现井盖上过水通道的自动打开,进而避免了需要人工进行打开井盖进行排水的麻烦,同时能够及时打开井盖进行排水,进而实现积水从过水通道排入下水井中,进而加快了积水的排放,进而防止出现内涝;同时避免了井盖打开时行人或车辆行走的过程中掉入下水井内,进而保证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当积水对翻盖的作用力小于扭簧的扭力时,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使得翻盖回到初始位置,进而实现将井盖关闭,通过在翻盖侧壁与井盖本体接触且距离支撑转轴较远的一侧设置限位面,进而限位面抵触在过水通槽侧壁上,进而防止翻盖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反向转动造成过水通槽打开,进而防止在无积水时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21.2.本发明中通过在井盖本体上的过水通槽之间的连接筋下方设置水槽,进而积水从过水通槽进入下水井时部分积水进入水槽内,进而使得水槽的重量增加,进而水槽带动支撑框架沿着导向滑杆向下移动,进而支撑框架带动翻盖向下运动,同时使得弹簧被压缩,进而使得翻盖离开过水通槽,进而避免了翻盖超出井盖本体,进而避免行人在蹚水行走时被绊倒,进而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同时下移的翻盖使得过水的面积增加,进而加快了积水的排放,进而防止积水越来越深给车辆及行人造成危害;同时通过在水槽底部设置出水口,进而随着积水的不断减少,当积水进入水槽内的量小于从出水口排除的量时,随着水槽内的水量不断减少,进而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支撑框架向上运动,同时当积水作用在翻盖上的力小于在扭簧的扭力时,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翻盖恢复水平状态(当支撑框架下移到极限状态下,此时若积水的作用力小于扭簧的扭力时,扭簧率先驱动翻盖转动时翻盖恢复水平状态后不在转动),进而在弹簧和扭簧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过水通槽的密封,进而防止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22.3.本发明中通过在通道内设置钢球(因为通道是倾斜的,钢球的重心与支撑转轴的轴线连续竖直,进而在翻盖处在水平状态时钢球对翻盖无影响),进而在积水作用在翻盖上使其转动的过程中(翻盖带动转动轴转动时,通过棘轮机构使得支撑杆端部的齿轮不跟随转动),当倾斜的通道向下旋转越过水平状态后,钢球迅速滚向通道的另一端,进而在钢球的作用下翻盖迅速打开,进而提高了井盖排水的响应速度,进而以利于将积水快速排出;同时通过钢球对扭簧的扭力进行平衡,进而避免因积水水流作用在翻盖上的力变小时翻盖恢复水平,进而避免因翻盖恢复平衡而造成水槽内的水进入量小于排除量,进而使得积水较浅时井盖依然处于打开状态,进而加快了积水排除的速度;当水槽内进入的水小于排除的水时,水槽的重量逐渐减轻,进而弹簧的作用下支撑框架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支撑转轴向上移动,因为支撑转轴端部的齿轮与井盖本体上的齿条相互啮合,进而通过棘轮机构带动支撑转轴转动,进而使得翻盖在上移的过程中同时转动,进而实现井盖的关闭,当倾斜的通道向上旋转越过水平状态后,钢球迅速回到支撑转轴的正下方;过程中随着翻盖的转动,水流被挡向水槽一侧,进而减缓了井盖的关闭,进一步延长了积水排出的时间,进而实现将积水彻底排完;通过将钢球的通道相互隔离开,进而避免钢球在密闭空腔内堆积,进而避免造成翻盖的重心发生变化,进而避免处在水平状态的翻盖发生偏转,进而保证了井盖的密封性,进而防止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23.4.本发明中通过在水槽的进水口处设置过滤杆,进而形成过滤栅格,进而避免树叶、砂石颗粒(较大的)等进入水槽内造成出水口被堵,进而保证了在积水排完后翻盖能顺利的被关闭;通过将过滤杆设置成v形结构,进而树叶、砂石颗粒等挡在过滤杆上时,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冲走,进而避免因树叶、砂石颗粒等挡住进入水槽内的水流而造成水槽内水流排除大于进入,进而造成翻盖关闭影响积水的排除。
24.5.本发明中通过弹性材质制得的连接板,使得出水口的开口大小随着水槽内水面的高度增加而增大,进而实现出水口的自动调节,当水槽内水溢出的时候出水口的开口最大(水槽的进水了大于排除的水量),进而使得出水口拥有一定的流速,进而使得进入水槽内的砂石颗粒能够快速排除,进一步避免砂石颗粒聚集堵住出水口;因为连接板具有弹性,因此当出现较大的砂石颗粒时,快速流动的水流带动砂石颗粒快速冲向出水口,进而在惯性的作用下连接板被砂石颗粒撑开,进而使得砂石颗粒更随水流一起排除,进而避免砂石颗粒卡在出水口,进而避免造成出水口的自动调节功能丧失,进而保证了通过水槽控制井盖关闭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6.图1是本发明中井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发明中井盖的爆炸图;
28.图3是本发明中井盖的第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发明中井盖的主视图;
30.图5是本发明中扭簧的连接示意图;
31.图6是本发明中井盖的第二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发明中翻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发明中井盖排水时的示意图;
34.图9是本发明中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0是本发明中水槽排水时的示意图;
36.图11是本发明中棘轮机构的示意图;
37.图中:井盖本体1、过水通槽11、翻盖2、凹槽21、封盖22、隔板23、通道24、钢球25、齿轮26、齿条27、限位面28、支撑转轴3、支撑框架4、导向滑杆41、弹簧42、扭簧5、水槽6、过滤杆61、连接板62、弹性片63、出水口64、棘轮机构7。
具体实施方式
38.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9.如图1至图10所示,一种市政防涝井盖,包括井盖本体1、翻盖2、支撑转轴3、支撑框架4和扭簧5;所述井盖本体1的上表面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过水通槽11;所述过水通槽11内设置有所述翻盖2;所述翻盖2上固定连接有所述支撑转轴3;所述翻盖2的重心偏离所述支撑转轴3的轴线;所述支撑转轴3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4的侧壁上;所述支撑转轴3的两端均套设有所述扭簧5;所述扭簧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4上,所述扭簧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翻盖2上;所述翻盖2侧壁与所述井盖本体1接触且距离所述支撑转轴3较远的一侧设置有限位面28。
40.工作时,首先将井盖固定安装在预埋在井口处的井盖基座上,当出现持续降雨或短时间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大量的雨水来不及从预留的雨水篦子排走,进而大量的雨水流向低洼地带,仅通过低洼地带的雨水篦子很难将大量快速聚集的雨水排走,同时其他下水井盖为封闭形式的,需要人工手动打开才能进行排水,进而无法及时进行排水,进而使得低洼地带出现积水,随着积水的不断增多进而形成内涝,进而影响城市交通和居民的生活,因此通过在封闭形式井盖的井盖本体1上设置过水通槽11,并且在过水通槽11内设置翻盖2,当出现积水时,随着积水的增加,进而积水作用在翻盖2上的力不断增大,因为翻盖2的重心偏离支撑转轴3的轴线且通过扭簧5来保持翻盖2的平衡,因此当积水作用在翻盖2上的力大于扭簧5的扭力时平衡被打破,进而使得翻盖2绕支撑转轴3转动,进而实现井盖上过水通道24的自动打开,进而避免了需要人工进行打开井盖进行排水的麻烦,同时能够及时打开井盖进行排水,进而实现积水从过水通道24排入下水井中,进而加快了积水的排放,进而防止出现内涝;同时避免了井盖打开时行人或车辆行走的过程中掉入下水井内,进而保证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当积水对翻盖2的作用力小于扭簧5的扭力时,在扭簧5的扭力作用下使得翻盖2回到初始位置,进而实现将井盖关闭,通过在翻盖2侧壁与井盖本体1接触且距离支撑转轴3较远的一侧设置限位面,进而限位面抵触在过水通槽11侧壁上,进而防止翻盖2在扭簧5的扭力作用下反向转动造成过水通槽11打开,进而防止在无积水时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11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41.如图3、图4、图6、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支撑框架4上均匀间隔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导向滑杆41;所述支撑框架4与所述导向滑杆4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滑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井盖本体1上;所述导向滑杆41的另一端为凸缘结构;所述导向
滑杆41上套设有弹簧42;所述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滑杆41的凸缘接触;所述弹簧4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4接触;所述井盖本体1上的所述过水通槽11之间的连接筋下方设置有水槽6;所述水槽6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4上;所述水槽6底部设置有出水口64。
42.工作时,由于打开后的翻盖2存在超出井盖本体1的风险以及阻碍积水从过水通槽11快速排向下水井内,因此通过在井盖本体1上的过水通槽11之间的连接筋下方设置水槽6,进而积水从过水通槽11进入下水井时部分积水进入水槽6内,进而使得水槽6的重量增加,进而水槽6带动支撑框架4沿着导向滑杆41向下移动,进而支撑框架4带动翻盖2向下运动,同时使得弹簧42被压缩,进而使得翻盖2离开过水通槽11,进而避免了翻盖2超出井盖本体1,进而避免行人在蹚水行走时被绊倒,进而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同时下移的翻盖2使得过水的面积增加,进而加快了积水的排放,进而防止积水越来越深给车辆及行人造成危害;同时通过在水槽6底部设置出水口64,进而随着积水的不断减少,当积水进入水槽6内的量小于从出水口64排除的量时,随着水槽6内的水量不断减少,进而在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支撑框架4向上运动,同时当积水作用在翻盖2上的力小于在扭簧5的扭力时,在扭簧5扭力的作用下翻盖2恢复水平状态(当支撑框架4下移到极限状态下,此时若积水的作用力小于扭簧5的扭力时,扭簧5率先驱动翻盖2转动时翻盖2恢复水平状态后不在转动),进而在弹簧42和扭簧5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过水通槽11的密封,进而防止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11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43.如图3、图4、图6、图7、图8和图11所示,所述翻盖2位于下水道一侧设置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槽口处设置有封盖22;所述封盖22固定连接在所述翻盖2上;所述封盖22与所述凹槽21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均匀间隔设置有隔板23;所述隔板23固定连接在所述封盖22上;所述封盖22之间形成通道24;所述通道24内设置有钢球25;在所述翻盖2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通道24远离所述支撑转轴3的一端高于靠近所述支撑转轴3的一端且所述钢球25位于所述支撑转轴3的正下方;所述支撑转轴3的端部设置有齿轮26;所述齿轮26与所述支撑转轴3之间通过棘轮机构7连接;所述齿轮26与齿条27啮合;所述齿条27固定连接在所述井盖本体1上。
44.工作时,由于翻盖2是通过扭簧5提供动力恢复水平位置的关闭过水通槽11的,因此当积水从过水通槽11处作用在翻盖2上的力小于扭簧5的扭力时,在扭簧5的扭力作用下翻盖2转动恢复水平状态,进而使得进入水槽6内的水流量小于水槽6排处的量,进而在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过水通槽11被防堵,进而剩下的积水只能通过预留的雨水篦子进行排除,进而增加了积水排除的时间,因此通过在通道24内设置钢球25(因为通道24是倾斜的,钢球25的重心与支撑转轴3的轴线连续竖直,进而在翻盖2处在水平状态时钢球25对翻盖2无影响),进而在积水作用在翻盖2上使其转动的过程中(翻盖2带动转动轴转动时,通过棘轮机构7使得支撑杆端部的齿轮26不跟随转动),当倾斜的通道24向下旋转越过水平状态后,钢球25迅速滚向通道24的另一端,进而在钢球25的作用下翻盖2迅速打开,进而提高了井盖排水的响应速度,进而以利于将积水快速排出;同时通过钢球25对扭簧5的扭力进行平衡,进而避免因积水水流作用在翻盖2上的力变小时翻盖2恢复水平,进而避免因翻盖2恢复平衡而造成水槽6内的水进入量小于排除量,进而使得积水较浅时井盖依然处于打开状态,进而加快了积水排除的速度;当水槽6内进入的水小于排除的水时,水槽6的重量逐渐减轻,
进而弹簧42的作用下支撑框架4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支撑转轴3向上移动,因为支撑转轴3端部的齿轮26与井盖本体1上的齿条27相互啮合,进而通过棘轮机构7带动支撑转轴3转动,进而使得翻盖2在上移的过程中同时转动,进而实现井盖的关闭,当倾斜的通道24向上旋转越过水平状态后,钢球25迅速回到支撑转轴3的正下方;过程中随着翻盖2的转动,水流被挡向水槽6一侧,进而减缓了井盖的关闭,进一步延长了积水排出的时间,进而实现将积水彻底排完;通过将钢球25的通道24相互隔离开,进而避免钢球25在密闭空腔内堆积,进而避免造成翻盖2的重心发生变化,进而避免处在水平状态的翻盖2发生偏转,进而保证了井盖的密封性,进而防止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11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45.如图3、图4、图6、图8、图9和图10所示,水槽6的上方均匀间隔设置有过滤杆61;所述过滤杆61为v型结构;所述过滤杆61v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水槽6。
46.工作时,由于水流中携带有树叶、砂石颗粒等,进而从过水通槽11流下时容易进入水槽6内,进而造成水槽6的出水口64被堵,进而在积水排完后造成翻盖2无法关闭,因此通过在水槽6的进水口处设置过滤杆61,进而形成过滤栅格,进而避免树叶、砂石颗粒(较大的)等进入水槽6内造成出水口64被堵,进而保证了在积水排完后翻盖2能顺利的被关闭;通过将过滤杆61设置成v形结构,进而树叶、砂石颗粒等挡在过滤杆61上时,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冲走,进而避免因树叶、砂石颗粒等挡住进入水槽6内的水流而造成水槽6内水流排除大于进入,进而造成翻盖2关闭影响积水的排除。
47.如图3、图4、图6、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水槽6的底部为v型结构。
48.工作时,在积水较多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进入水槽6水量大于水槽6的出水口64的排量,进而使得过滤杆61的密度不可能太大,进而较小的砂石颗粒通过过滤杆61形成的过滤栅格进入水槽6内部,通过将水槽6底部设置成v型结构,进而使得砂石颗粒向出水口64运动,进而避免砂石颗粒聚集造成水槽6重量增加,进而避免因水槽6重量增加而造成井盖无法关闭,进而防止在积水排完后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11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49.如图3、图4、图6、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水槽6的槽底通过两个连接板62形成v型结构;所述连接板6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水槽6的侧壁上;所述连接板62的另一端相互靠近并留有间隙形成所述出水口64;所述连接板62由弹性材质制得。
50.工作时,通过弹性材质制得的连接板62,使得出水口64的开口大小随着水槽6内水面的高度增加而增大,进而实现出水口64的自动调节,当水槽6内水溢出的时候出水口64的开口最大(水槽6的进水了大于排除的水量),进而使得出水口64拥有一定的流速,进而使得进入水槽6内的砂石颗粒能够快速排除,进一步避免砂石颗粒聚集堵住出水口64;因为连接板62具有弹性,因此当出现较大的砂石颗粒时,快速流动的水流带动砂石颗粒快速冲向出水口64,进而在惯性的作用下连接板62被砂石颗粒撑开,进而使得砂石颗粒更随水流一起排除,进而避免砂石颗粒卡在出水口64,进而避免造成出水口64的自动调节功能丧失,进而保证了通过水槽6控制井盖关闭的可靠性。
51.如图3、图4、图6、图8、图9和图10所示,所述过滤杆61的两端与所述水槽6侧壁之间均设置有弹性片63;所述水槽6槽口的端面上对应所述弹性片63设置有插槽;所述弹性片6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过滤杆61的端面上;所述弹性片63的另一端插接在所述插槽内。
52.工作时,通过在过滤杆61的两端与水槽6侧壁之间设置弹性片63,进而使得过滤杆61受力后能够沿水槽6的宽度方向进行摆动,进而树叶、砂石颗粒被挡在过滤杆61形成的过滤栅格上后过滤杆61受力发生变化,进而过滤杆61发生摆动,进而便于水流将树叶、砂石颗粒冲离过滤杆61,进而避免过滤杆61形成的过滤栅格上树叶、砂石颗粒越积越多,进而避免阻碍水流进入水槽6内;通过将弹性片弹性片63插在插槽内,进而便于过滤杆过滤杆61的安装。
53.工作时,首先将井盖固定安装在预埋在井口处的井盖基座上,通过在井盖本体1上设置过水通槽11,并且在过水通槽11内设置翻盖2,当出现积水时,随着积水的增加,进而积水作用在翻盖2上的力不断增大,因为翻盖2的重心偏离支撑转轴3的轴线且通过扭簧5来保持翻盖2的平衡,因此当积水作用在翻盖2上的力大于扭簧5的扭力时平衡被打破,进而使得翻盖2绕支撑转轴3转动,进而在积水作用在翻盖2上使其转动的过程中,当倾斜的通道24向下旋转越过水平状态后,钢球25迅速滚向通道24的另一端,进而在钢球25的作用下翻盖2迅速打开,进而实现井盖上过水通道24的打开,通过在井盖本体1上的过水通槽11之间的连接筋下方设置水槽6,进而积水从过水通槽11进入下水井时部分积水进入水槽6内,进而使得水槽6的重量增加,进而水槽6带动支撑框架4沿着导向滑杆41向下移动,进而支撑框架4带动翻盖2向下运动,同时使得弹簧42被压缩,进而使得翻盖2离开过水通槽11,进而避免了翻盖2超出井盖本体1,同时下移的翻盖2使得过水的面积增加,进而加快了积水的排放,通过在水槽6底部设置出水口64,进而随着积水的不断减少,当积水进入水槽6内的量小于从出水口64排除的量时,随着水槽6内的水量不断减少,进而在弹簧42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支撑框架4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支撑转轴3向上移动,因为支撑转轴3端部的齿轮26与井盖本体1上的齿条27相互啮合,进而通过棘轮机构7带动支撑转轴3转动,进而使得翻盖2在上移的过程中同时转动,进而实现井盖的关闭,进而防止在无积水时下水井内的异味从过水通槽11散发到空气中,进而避免造成周围空气污染,进而避免影响行人和周边居民。
5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