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烹饪器皿和厨用器具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19:40: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厨用烹饪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烹饪食物的器皿和适于与该器皿一起使用的厨用器具的组件。烹饪器皿包括用于待烹饪食物的容器和从所述容器的侧部延伸的手柄。厨用器具包括工作端部,即适于与食物相互作用的部分,以及细长的抓握部。


背景技术:

2.这种类型的烹饪器皿的示例是煎锅、烤架锅、平底锅、炖锅。可与这种器皿一起使用的厨用器具例如是铲子、餐叉、勺子、长柄勺等。
3.具有适于在烹饪操作过程中用作器具支架的手柄的烹饪器皿是已知的。器皿手柄和器具的这种组合确实用作解决对器具在其使用过程中或在食物制备之后立即定位的问题。事实上,用作在烹饪过程中处理食物的器具会变脏,因此需要找到一种在其未被处理时搁置该器具而不弄脏工作表面或烹饪表面周围的其他物体的方法。
4.因此,已经提出了具有成形手柄的烹饪器皿,以在其未被处理时容纳厨用器具。因为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厨用器具会以不连续的方式多次使用,所以器具与手柄之间的联接应该使得允许用单只手就能使器具与手柄立即分离,并且可能不需要移动烹饪器皿。因此,手柄至多具有待联接到器具上的联接部件,例如侧翼片,适于防止器具从手柄侧向掉落。
5.文献us2005/0241109、jp0736944、us1196543和jp-a-2005334583描述了用于器皿的手柄和器具的组合的示例,其中烹饪器皿具有手柄,该手柄适于在烹饪期间用作器具的支撑件。文献gb761503描述了一种烹饪器皿,其包括以可释放的方式支撑的烤架板,该烤架板相对于器皿的边缘进行枢转运动,并且具有与支撑点相对的手柄,其中烤架被设计成能够靠近器皿的底部放置,并且在烹饪期间将食物压在该底部上。文献us2544846描述了一种组件,其包括可移动的支撑件或底部,该支撑件或底部适于在烹饪期间将食物支撑在较低定位,并在烹饪后将煎锅中的食物提起。这样食物就保持了热度且不与煎锅里的油脂接触。
6.wo2011070601a1描述了一种烹饪器皿和厨用器具组件,其中相应的互补联接部存在于器皿的手柄和器具的抓握部中,即使当器皿被悬挂在竖直定位时,该互补联接部也允许在基本上重叠的配置下将器具锁定到烹饪器皿。联接部成形为获得形状联接或卡扣联接,例如通过校准干涉获得的。尽管这种组件解决了即使当器皿和器具不使用时,特别是当它们被收起时(例如其中器皿挂在钩子上)也可将它们彼此连接的问题,但在使用期间,当用户需要重复处理器具时,这种组件不太实用和有效,因此他/她需要多次将器具和器皿的手柄分开然后再连接上。实际上,形状或卡扣联接需要给定的手动技巧和施加给定的力来联接/分开这两个元件,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干扰实际烹饪活动的动作,并且最终会困扰厨师。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即使当器具与烹饪器皿不被使用时,也使得它们之间能够稳定
联接,但同时克服上述缺点。
8.这些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件来实现。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组件的优选的或有利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9.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的特征和优点在任何情况下都将从下面参照附图对其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显而易见,实施例仅通过非限制性的指示性示例给出,其中:
10.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皿和厨用器具组件在联接之前的透视图;
11.图2是图1中组件的透视图,其中厨用器具以第一联接模式联接到器皿;
12.图3和3a分别是该组件的透视图和侧视图,其中厨用器具以第二联接模式联接到器皿;
13.图4和4a分别是单独的厨用器具的顶部和底部透视图;
14.图5是单独的烹饪器皿的手柄的透视图;以及
15.图6是图2中组件的竖直平面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皿10和厨用器具40的组件在所述附图中作为整体用数字1指示。
17.烹饪器皿10包括用于待烹饪食物的容器13和从所述容器的侧壁102延伸的手柄14。例如,烹饪器皿是煎锅、煮锅、炖锅。手柄14可以被永久地紧固到容器13,或者是可拆卸的类型。
18.厨用器具40可以是铲子、勺子、餐叉等。
19.在任何情况下,厨用器具40包括工作部42以及细长的抓握部44,即工作部42适于与食物相互作用(例如在铲子的情况下)以从容器的底部取出食物并翻转食物,抓握部44的长度例如与器皿10的手柄14的长度相当。
20.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器皿的手柄14和抓握部44设置有磁性部件,其适于使得器具40能够在基本上重叠的配置下通过磁性联接而被锁定到烹饪器皿的手柄14。
21.基本上重叠的配置意味着处于至少接近、各自的纵向轴线基本上相互平行的关系。
22.在一实施例中,器具40的抓握部44和容器10的手柄14中的一个设置有永磁体50;器具40的抓握部44和容器10的手柄14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永磁体或铁磁性元件60。
23.如果抓握部44和手柄14都具有永磁体,则这两个磁体被极化,以至于相互吸引成至少联接配置。
24.在任何情况下,磁性联接简单地需要抓握部44和手柄14被并排放置。为了脱开,需要使用单手以简单而快速的移动提起抓握部44就足够了。
25.在一实施例中,器具40的抓握部44设置有永磁体50,例如由钕制成,而手柄14设置有铁磁性元件60,例如由钢制成。
26.因此,相对于使用两个磁体,将器具从器皿的手柄脱开需要较小的力。
27.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选择磁性吸引力,使得即使在组件被竖直定位(例如挂在钩
子上)时,容器10和器具40也保持牢固联接。
28.在一实施例中,永磁体50具有大致为平行六面体形状,例如圆柱形。
29.例如,永磁体50是高度在10与15mm之间、直径在4与8mm之间的圆柱体。
30.在一实施例中,铁磁性元件60具有蘑菇或钉子的形状,即它具有例如圆柱形的头部,从头部延伸的具有比头部直径更短的腿部。
31.在某些实施例中,铁磁性元件60可以是板状或圆柱形的元件。
32.蘑菇形或类似的实施例可有助于例如通过形状和/或力联接将铁磁性元件60锁定在手柄中,而不使用胶水或其他紧固装置。
33.在一实施例中,一旦已经限定了用于手柄14的上手柄表面14a以及用于抓握部44的下器具表面44a和上器具表面44b,这种下器具表面44a和上器具表面44b两者被配置成交替地搁置在上手柄表面14a上。换句话说,器具40可以以彼此旋转180
°
的两个定位搁置在手柄14上。
34.为此,在一实施例中,铁磁性元件60被容纳在存在于手柄中的相应的元件座62中,使得铁磁性元件60的上表面60’基本上与上手柄表面14a共面。
35.在一实施例中,永磁体50基本上延伸抓握部44的整个厚度,使得永磁体50的相对面50’基本上分别与下器具表面44a和上器具表面44b共面。
36.在一实施例中,永磁体50被容纳在相应的磁体座52中,磁体座52沿着基本上正交于上手柄表面14a的磁体轴线x延伸。
37.例如,永磁体50和/或铁磁性元件60借助于力联接和/或胶合被锁定在它们相应的座中。
38.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厨用器具40的工作部42和抓握部44彼此没有对准,但通常,工作部42在下器具表面44a所在的假想平面下方延伸。例如,工作部42和抓握部44通过连接部46彼此连接,该连接部46相对于沿着抓握部44延伸的方向以曲线的或倾斜的趋势向下弯曲。
39.在图2和图6所示的第一联接配置中,厨用器具40搁置在手柄14上并且以上器具表面44b朝上的定位被磁性紧固到手柄14,这对应于器具的正常使用定位。此时,工作部42粘附到或者在任何情况下都接近于容器13的底壁104。这样的联接配置是有利的,因为当它被连接到烹饪器皿10时,厨用器具40不会明显限制容器13的体积,因此使得能够利用这样的体积来例如将另一烹饪器皿的容器容纳在其中。
40.在图3和3a所示的第二联接配置中,厨用器具40搁置在手柄14上并且以下器具表面44a朝上的定位被磁性地紧固到手柄14,这对应于相对于器具的正常使用定位被旋转180
°
的定位。此时,工作部42离开容器13的底壁104间隔最远。当容器13被待烹饪的食物填充时并因此在第一联接配置中没有用于工作部42的空间时,或者当期望工作部42与食物接触最多的一侧朝下因此朝向容器的底壁104时,这种联接配置是有利的。
41.在一实施例中,容器10的手柄14设置有存在于靠近其远端旨在使得烹饪器皿能够被悬挂起来的通孔16。例如,元件座62可以靠近通孔16存在。
42.在一实施例中,抓握部44还设置有存在于靠近其远端旨在使得厨用器具能够被悬挂起来的通孔48。例如,磁体座52靠近通孔48存在。
43.在一实施例中,手柄和抓握部的通孔16、48彼此对准,以至于使得该组件在器具与
烹饪器皿之间联接配置下能够被悬挂在钩子上。
44.应该注意的是,磁体和铁磁性元件靠近通孔16、48的定位使得能够减少对这种磁性部件的加热,并且在从手柄脱开期间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器具本身的最不热部分上操作该器具。
45.为满足可能的需要,那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的实施例进行改变和修改,或者可以用功能上等同的其他元件来替换元件,而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