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扣式锂电池的化成针套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16:15: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扣式锂电池的化成针套。


背景技术:

2.纽扣电池(又称扣式电池)也分为化学电池和物理电池两大类,其化学电池应用最为普遍。它们由阳极 (正极)、阴极 (负极)及其电解液等组成。它的外表为不锈钢材料,并作为正极,其负极为不锈钢的圆形盖,正极与负极间有密封环绝缘,密封环用尼龙制成,密封环除起绝缘作用外,还能阻止电解液泄漏。纽扣电池的种类很多,多数以所用材料命名,如氧化银电池、锂电池、碱性锰电池等。 圆柱电池正极接触面很小,只有直径2mm 接触范围,化成需要采用四线制(电压正极、电流正极、电压负极、电流负极)4根探针与电池接触。
3.但是现有的纽扣电池存在化成不稳定的情况(化成:锂电池的充电放电过程,从而激活相应的化学物质)。但是现有的针体与电池之间的接触不稳定,影响了扣式电池的质量。且现有的针套一般为插针式的,存在安装和维护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因为探针直径较小,因此在现有的安装过程中,探针容易损坏,或者出现插设过程中导致探针弯曲。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扣式锂电池的化成针套,旨在改进针套和针体之间的配合关系,提高针体与锂电池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稳定。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扣式锂电池的化成针套,包括下壳体、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的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固定有探针,所述探针包括套体以及滑动安装于套体两端的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所述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部分伸出上壳体和下壳体。
6.优选地,所述套体为中空的管状,所述套体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针体和第二针体相抵。
7.优选地,所述第一针体远离套体的端部呈楔形状。
8.优选地,所述探针设有两个,包括负极探针和正极探针。
9.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为中空的腔体。
10.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分别延伸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
11.优选地,所述套体和下壳体一体成型。
12.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卡合结构。
13.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底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块。
14.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设有相互对应的螺钉过孔,所述探针间隔设置于螺钉过孔的两侧。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先将套体固定于下壳体上,同时第二针体部分伸出下壳体的下壁,然后将上壳体安装于下壳体上,此时,第一针体部分伸出上壳体,从而实现了针套的安装;然后将针套直接安装于pcb板上,再将托盘放置,即可实现了扣
式电池的安装固定;通过一体式的针套可以方便了与扣式电池的安装,同时通过双头探针的设置,减少了对pcb板和电池的损坏,同时与电池的接触更稳定。其中一个正极探针直径只有0.78mm,这个针套可以保证正极在很小的接触范围也能采用四线制而且接触良好,同时通过针套的安装保护作用,避免了现有探针在安装过程中导致的损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第一视角);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第二视角);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19.图中,11为下壳体,12为上壳体,2为探针,20为套体,21为第一针体,22为第二针体,23为弹性件,31为第一定位柱,32为第二定位柱,4为卡合结构,5为定位块,6为螺钉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2.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扣式锂电池的化成针套,包括下壳体11、可拆卸安装于下壳体11的上壳体12,所述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之间固定有探针2,所述探针2包括套体20以及滑动安装于套体20两端的第一针体21和第二针体22,所述第一针体21和第二针体22部分伸出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
24.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先将套体20固定于下壳体11上,同时第二针体22部分伸出下壳体11的下壁,然后将上壳体12安装于下壳体11上,此时,第一针体21部分伸出上壳体12,从而实现了针套的安装;然后将针套直接安装于pcb板上,再将托盘放置,即可实现了扣式电池的安装固定;通过一体式的针套可以方便了与扣式电池的安装,同时通过双头探针2的设置,减少了对pcb板和电池的损坏,同时与电池的接触更稳定。其中一个正极探针直径只有0.78mm,这个针套可以保证正极在很小的接触范围也能采用四线制而且接触良好,同时通过针套的安装保护作用,避免了现有探针在安装过程中导致的损坏。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套体20为中空的管状,所述套体20设有弹性件23,所述弹性件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针体21和第二针体22相抵。从而实现了第一针体21和第二针体22分别与锂电池和pcb板的接触以及安装。
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针体21和第二针体22的远离套体20的端部呈楔形状。可以提高接触的稳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所述第一针体21和第二针体22的远离套体20的端部呈锯齿状。通过锯齿状可以有效提高第一针体21与锂电池触点之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稳定。
2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探针2设有两个,包括负极探针2和正极探针2。
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为中空的腔体,从而可以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2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分别延伸有第一定位柱31和第二定位柱32,从而起到对第一针体21和第二针体22的导向和限位作用。
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套体20和下壳体11一体成型,使套体20安装更稳定。
3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卡合结构4,从而方便了安装。
3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11的底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块5,方便与pcb板定位。
3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2和下壳体11设有相互对应的螺钉过孔6,所述探针2间隔设置于螺钉过孔6的两侧。从而方便了壳体的安装,同时使安装更合理,当然也可以设置4个。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