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胶囊生产用充填机的推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15:43: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囊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囊生产用充填机的推出机构。


背景技术:

2.头孢氨苄胶囊、氯霉素胶囊、盐酸四环素胶囊等硬胶囊生产中胶囊充填机是必备的生产装置;胶囊充填机大致工作过程如下:先将空胶囊装入模孔内,然后通过上下模具把空胶囊分开实现填料,然后上下模具合模实现胶囊扣定,最后通过推出机构将胶囊从模孔内推出收集;
3.现有的胶囊充填机的推出机构,普遍包括上下往复移动的移动台,移动台上端设有若干推杆,通过推杆插入模孔,将模孔内胶囊推出;现有装置的推杆普遍为硬质的金属杆,在推杆将胶囊推出时,推杆的顶端与胶囊端部直接硬性接触,如此会增加胶囊破裂的风险,降低胶囊的合格率;
4.针对以上不足,现需要一种胶囊生产用充填机的推出机构,可以降低胶囊生产中胶囊破裂风险,提高胶囊生产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生产用充填机的推出机构,可以降低胶囊生产中胶囊破裂风险,提高胶囊的合格率。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胶囊生产用充填机的推出机构,包括用于空胶囊分合充填的上模具和下模具,胶囊成品位于上模具和下模具的模孔内;一上下往复移动的移动台上设有若干推杆,推杆通过下模具的下方插入模孔内;推杆包括下端面设有腔体的第一推杆和插入第一推杆的腔体内的第二推杆;在第一推杆的腔体内,位于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之间设有弹簧;且第二推杆的下端与移动台活动连接,第一推杆的侧壁设有第一气孔。
8.优选的,第二推杆的上端面设有腔体,弹簧的下端嵌入第二推杆的腔体内,且弹簧的长度大于第二推杆的腔体深度。
9.优选的,所述第二推杆的侧壁设有第二气孔;且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均为条形孔,弹簧处于平衡状态时,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之间相互对齐。
10.优选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之间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轴、设置在第一推杆下部两侧的轴孔和设置在第二推杆下部的条形的限位孔;
11.所述限位轴贯穿所述限位孔,且所述限位轴的两端嵌入所述轴孔内。
12.优选的,轴孔与限位轴之间为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且限位轴端面位于轴孔内。
13.优选的,第二推杆的下端设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与移动台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4.优选的,螺纹柱的外围设有便于扳手转动的六棱柱,且螺纹柱直径大于第二推杆的直径。
15.优选的,第一推杆的顶端设有与胶囊底部相互匹配的凹槽。
16.优选的,第一推杆的顶端设有推块,推块的下端通过连接柱与第一推杆螺纹连接,所述凹槽设于推块的上端。
17.优选的,所述推块的表面包覆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第一推杆的外围设有毛刷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缓冲作用,可缓冲第一推杆顶端与胶囊端部的接触,推杆的顶端与胶囊端部直接硬性接触,进而降低胶囊生产中胶囊破裂风险,提高胶囊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2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1.图1为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解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25.图5为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记为:1、上模具;2、下模具;3、移动台;4、第一推杆;5、第二推杆;6、弹簧;7、六棱柱;8、螺纹柱;9、限位孔;10、限位轴;11、轴孔;12、第一气孔;13、第二气孔;14、推块;15、凹槽;16、连接柱;17、聚四氟乙烯层;18、毛刷;19、模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1:
28.如图1至图4,一种胶囊生产用充填机的推出机构,包括用于空胶囊分合充填的上模具1和下模具2,胶囊成品位于上模具1和下模具2的模孔19内;一上下往复移动的移动台3上设有若干推杆,推杆通过下模具2的下方插入模孔19内;上述过程均为现有胶囊充填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本技术方案是基于现有技术的胶囊充填机,针对推杆进行的改进;其中,推杆包括下端面设有腔体的第一推杆4和插入第一推杆4的腔体内的第二推杆5,第一推杆5可在第一推杆4往复滑动;当然为确保滑动的平稳,第一推杆4和第二推杆5的直径要相互匹配,即第二推杆5略小于的内直径;在第一推杆4的腔体内,位于第一推杆4和第二推杆5的之间设有弹簧6,在第一推杆4顶端与胶囊端部的接触时,通过弹簧6的缓冲作用,可避免第一推杆4的顶端与胶囊端部直接硬性接触,进而降低胶囊生产中胶囊破裂风险,提高胶囊的合格率,弹簧6的劲度系数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即可;第二推杆5的下端与移动台3活动连接便于更换和维修,第一推杆4的侧壁设有第一气孔12,通过第一气孔12可将第二推杆5滑动时内部的压力泄掉,避免内部压力影响第二推杆5的滑动。
29.实施例2:
30.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4,第二推杆5的上端面设有腔体,弹簧6的下端嵌入第二推杆5的腔体内确保弹簧6位置的稳定性,且弹簧6的长度大于第二推杆5的腔体深度,即要确保弹簧6的上端能给予第一推杆4弹力,弹簧6的长度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第二推杆5的侧壁设有第二气孔13;且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均为条形孔,由于第二推杆5的是
线性滑动,要确保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在第二推杆5的行程内时刻与外界畅通,因此通过条形的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能更好的将第二推杆5滑动时内部的压力泄掉;弹簧6处于平衡状态时,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之间相互对齐,平衡状态是指第一推杆4未与胶囊接触时的状态,此时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之间相互对齐,能确保第一气孔12和第二气孔13的有效利用率。
31.其中,第一推杆4和第二推杆5之间设有限位装置,避免过度移动导致第一推杆4和第二推杆5分离;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轴10、设置在第一推杆4下部两侧的轴孔11和设置在第二推杆5下部的条形的限位孔9;限位轴10贯穿限位孔9,且限位轴10的两端嵌入轴孔11内。限位轴10在条形的限位孔9上下往复移动发挥限位作用,通过轴孔11将限位轴10两端固定;轴孔11与限位轴10之间为过盈配合或螺纹连接,确保能连接牢靠即可,为了确保限位轴10不影响第一推杆4在模孔19内的运动,限位轴10端面须位于轴孔11内,即限位轴10端部略低于轴孔11的端面。
32.第二推杆5的下端设有螺纹柱8,螺纹柱8与移动台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进而便于拆合,方便维修和更换。螺纹柱8的外围设有便于扳手转动的六棱柱7便于拆装;为了确保安装的稳定性,螺纹柱8直径大于第二推杆5的直径,即底部面积稍大,如此可以发挥基座功能。第一推杆4的顶端设有与胶囊底部相互匹配的凹槽15,通过凹槽15可增大第一推杆4顶端与胶囊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压强,利于降低胶囊破裂风险,提高胶囊的合格率。第一推杆5的顶端设有推块14,推块14的下端通过连接柱16与第一推杆4螺纹连接便于维修和更换,凹槽15设于推块14的上端。
33.实施例3:
3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推块14的表面包覆有聚四氟乙烯层17,聚四氟乙烯耐腐蚀且具有良好的不粘性,利于提高滑动的顺滑度,且相对于金属材质,聚四氟乙烯刚性小,更利于降低胶囊破裂风险;第一推杆4的外围设有毛刷18,毛刷18为传统的滚刷,即在柱形物体的表面设置一圈鬃毛或人造毛,百科和现有技术均有关于滚刷明确记载,在第一推杆4的外围设置毛刷18通过现有技术可以轻而易举实现,因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是将毛刷18和推块14合二为一,实现推料的同时,能同时清理模孔19,减少后续清理模孔19的工序,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当然为了结构的合理性,第一推杆4的外直径小于推块14的直径,如此在第一推杆4外部设置毛刷18后,整体的尺寸才能和模孔19的尺寸更匹配,具体尺寸根据实现需求选择即可。
3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