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开孔大小的医用孔巾的制作方法

2022-08-21 14:17: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辅助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开孔大小的医用孔巾。


背景技术:

2.医用孔巾是一种开设有孔洞的手术单,使用时,将医用孔巾覆盖在患者的身体上,使医用孔巾上开设的孔洞对准待手术部位,能够进行有效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并起到保温和保护患者隐私的作用。
3.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医用孔巾的开孔大小尺寸固定,不能根据使用需要随意调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孔洞的大小与待手术部位的面积大小不匹配的问题,孔洞过大或过小均会给手术过程带来不便,容易产生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开孔大小的医用孔巾,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医用孔巾的开孔尺寸固定,不能根据使用需要随意调节,容易产生交叉感染的技术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开孔大小的医用孔巾,包括孔巾本体和开设在孔巾本体上的操作洞口,孔巾本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覆盖操作洞口的第一盖巾,第一盖巾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一盖巾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覆盖第一调节孔的第二盖巾,第二盖巾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调节孔,操作洞口的内径大于第一调节孔的内径,第一调节孔的内径大于第二调节孔的内径。
6.优选地,位于操作洞口外周的孔巾本体上开设有多条均匀间隔设置的易撕痕,易撕痕沿操作洞口的周向均匀分布,易撕痕的一端向靠近操作洞口的方向延伸并与操作洞口的外周相接触,易撕痕的另一端向背离操作洞口的方向延伸并与孔巾本体的边缘处间隔设置。
7.优选地,第二调节孔的内部同心设置有收缩环,收缩环的外周与第二调节孔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带,收缩环的侧壁为内部中空设置的双层结构,分别为外壁、内壁,外壁与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布条、第二连接布条,第一连接布条、第二连接布条将收缩环的侧壁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分别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部穿设有第一收紧绳,第二容纳腔内部穿设有第二收紧绳,第一收紧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布条的一侧,第一容纳腔的外壁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用于供第一收紧绳通过的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一收紧绳的另一端经第一安装孔穿出第一容纳腔,再经第二安装孔进入第一容纳腔后固定在第二连接布条的一侧,第二收紧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布条的另一侧,第二容纳腔的外壁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用于供第二收紧绳通过的第三安装孔、第四安装孔,第二收紧绳的另一端经第三安装孔穿出第二容纳腔,再经第四安装孔进入第二容纳腔后固定在第二连接布条的另一侧。
8.优选地,伸缩带为褶皱布料。
9.优选地,孔巾本体的顶部以及第一盖巾的顶部均固定有毛面魔术贴,第一盖巾的底部以及第二盖巾的底部均固定有与毛面魔术贴相配合的刺面魔术贴,第一盖巾与孔巾本体之间以及第二盖巾与第一盖巾之间均通过毛面魔术贴、刺面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通过设置第一盖巾、第二盖巾,分别在第一盖巾上设置第一调节孔、在第二盖巾上设置第二调节孔,由于操作洞口、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的内径逐渐减小,使用时,至少具有大、中、小三种孔径大小可供选择,操作方便,只需将第二盖巾与第一盖巾连接或从第一盖巾上拆下,将第一盖巾与孔巾本体连接或从孔巾本体上拆下即可,能够根据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孔径大小,方便对不同面积大小的待手术部位进行操作,为手术过程带来便利,降低交叉感染出现的概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2.图2为孔巾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第一盖巾的仰视图;
14.图4为第一盖巾的俯视图;
15.图5为第二盖巾的仰视图;
16.图6为第二盖巾的俯视图;
17.图7为收缩环与伸缩带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孔巾本体、2—操作洞口、3—第一盖巾、4—第一调节孔、5—第二盖巾、6—第二调节孔、7—毛面魔术贴、8—刺面魔术贴、9—易撕痕、10—收缩环、11—伸缩带、12—外壁、13—内壁、14—第一连接布条、15—第二连接布条、16—第一容纳腔、17—第二容纳腔、18—第一收紧绳、19—第二收紧绳、20—第一安装孔、21—第二安装孔、22—第三安装孔、23—第四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孔巾本体1和开设在孔巾本体1上的操作洞口2,孔巾本体1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覆盖操作洞口2的第一盖巾3,如图4所示,第一盖巾3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调节孔4。第一盖巾3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用于覆盖第一调节孔4的第二盖巾5,如图6所示,第二盖巾5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调节孔6,操作洞口2的内径大于第一调节孔4的内径,第一调节孔4的内径大于第二调节孔6的内径。如图2和图4所示,孔巾本体1的顶部以及第一盖巾3的顶部均固定有毛面魔术贴7,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盖巾3的底部以及第二盖巾5的底部均固定有与毛面魔术贴7相配合的刺面魔术贴8,第一盖巾3与孔巾本体1之间以及第二盖巾5与第一盖巾3之间均通过毛面魔术贴7、刺面魔术贴8可拆卸连接。当通过毛面魔术贴7与刺面魔术贴8将第一盖巾3固定在孔巾本体1上、将第二盖巾5固定在第一盖巾3上时,第一调节孔4、第二调节孔6均与操作洞口2同心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盖巾3与孔巾本体1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第二盖巾5与第一盖巾3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毛面魔术贴7、刺面魔术贴8,也可通过暗扣、子母扣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20.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操作洞口2外周的孔巾本体1上开设有多条均匀间隔设置的
易撕痕9,易撕痕9沿操作洞口2的周向均匀分布,易撕痕9的一端向靠近操作洞口2的方向延伸并与操作洞口2的外周相接触,易撕痕9的另一端向背离操作洞口2的方向延伸并与孔巾本体1的边缘处间隔设置。使用时,通过撕裂易撕痕9使操作洞口2的内径增大,使开孔的最大可调节内径增大,扩大开孔内径的调节范围。
21.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调节孔6的内部同心设置有收缩环10,收缩环10的材质与孔巾本体1的材质相同,均为无纺布,收缩环10的外周与第二调节孔6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带11,伸缩带11为褶皱布料,通过将布料褶皱从而实现对第二调节孔6与收缩环10之间间距的调节,收缩环10的侧壁为内部中空设置的双层结构,分别为外壁12、内壁13,外壁12与内壁13之间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布条14、第二连接布条15,第一连接布条14、第二连接布条15将收缩环10的侧壁内部分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分别为第一容纳腔16、第二容纳腔17,第一容纳腔16内部穿设有第一收紧绳18,第二容纳腔17内部穿设有第二收紧绳19,第一收紧绳18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布条14的一侧,第一容纳腔16的外壁12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用于供第一收紧绳18通过的第一安装孔20、第二安装孔21,第一收紧绳18的另一端经第一安装孔20穿出第一容纳腔16,再经第二安装孔21进入第一容纳腔16后固定在第二连接布条15的一侧,第二收紧绳19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布条14的另一侧,第二容纳腔17的外壁12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用于供第二收紧绳19通过的第三安装孔22、第四安装孔23,第二收紧绳19的另一端经第三安装孔22穿出第二容纳腔17,再经第四安装孔23进入第二容纳腔17后固定在第二连接布条15的另一侧。使用时,分别沿第一收紧绳18、第二收紧绳19将收缩环10的两侧向靠近其圆心的方向拉动,收缩环10带动其外周的伸缩带11向靠近第二调节孔6的圆心方向运动,褶皱布料被拉伸,伸缩带11对第二调节孔6的覆盖面积增大,使收缩环10所围成的圆形空腔的面积减小。调节完毕,分别将第一收紧绳18位于第一容纳腔16外部的一端打结固定,将第二收紧绳19位于第二容纳腔17外部的一端打结固定。能够进一步缩小第二调节孔6的内径,使开孔的最小可调节内径减小,扩大开孔内径的调节范围。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使用时,根据待手术部位的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开孔孔径,当待手术部位的面积与第二调节孔6的大小相适配时,通过毛面魔术贴7、刺面魔术贴8依次将第一盖巾3固定在孔巾本体1上、将第二盖巾5固定在第一盖巾3上,使第二调节孔6正对待手术部位;当待手术部位的面积与第一调节孔4的大小相适配时,通过毛面魔术贴7、刺面魔术贴8依次将第一盖巾3固定在孔巾本体1上,使第一调节孔4正对待手术部位;当待手术部位的面积与操作洞口2的大小相适配时,将第一盖巾3从孔巾本体1上拆下,使操作洞口2正对待手术部位;当待手术部位的面积大于操作洞口2的面积时,通过撕裂易撕痕9使操作洞口2的内径增大,然后用剪刀将相邻的两个易撕痕9之间的孔巾本体1裁剪掉,使操作洞口2的最大可调节内径增大,与待手术部位的面积相适配;当待手术部位的面积小于第二调节孔6的面积时,分别沿第一收紧绳18、第二收紧绳19将收缩环10的两侧向靠近其圆心的方向拉动,收缩环10带动其外周的伸缩带11向靠近第二调节孔6的圆心方向运动,褶皱布料被拉伸,伸缩带11对第二调节孔6的覆盖面积增大,使收缩环10所围成的圆形空腔的面积减小,与待手术部位的面积相适配,调节完毕,分别将第一收紧绳18位于第一容纳腔16外部的一端打结固定,将第二收紧绳19位于第二容纳腔17外部的一端打结固定。
23.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