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卡边缘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8-18 00:01: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电路板之间提供电连接的卡边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2.电连接器通过导电端子在不同的电子系统之间提供电连接,从而实现信号和/或功率传输。在一些应用中,电连接器可以在诸如子卡之类的第一电路板和诸如母板之类的第二电路板之间提供电连接。这种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可以通过分别与第一电路板边缘上或者靠近其边缘的导电部和第二电路板边缘上或者靠近其边缘的导电部建立电连接来使第一电路板的导电部经由导电端子电连接到第二电路板的导电部,从而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建立电连接。这种电连接器通常被称为“卡边缘连接器”。
3.随着信号传输速率越来越高(例如,在pcie4.0规范下信号传输速率高达16gt/s,而在pcie5.0规范下信号传输速率则高达32gt/s),对卡边缘连接器的信号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卡边缘连接器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和其它问题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卡边缘连接器,以便适应对信号传输性能的更高要求。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边缘连接器,用于在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之间建立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边缘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所述绝缘壳体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延伸的基部、以及从所述基部的第一侧沿着与所述纵向方向垂直的配合方向凹入所述基部中的插口;多个导电端子,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一接触部相反的第二接触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延伸的中间部,所述多个导电端子被保持在所述绝缘壳体中,并且被布置为分别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延伸、相互相对且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端子排和第二端子排,使得所述第一接触部在所述插口中露出,以用于在所述第一电路板被插入所述插口中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第一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并且使得所述第二接触部从所述基部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伸出,以用于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的第二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所述第一端子排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中的每对第一信号端子形成用于承载差分信号的差分信号对,并且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将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彼此间隔开,使得每相邻两对第一信号端子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一屏蔽板,所述第一屏蔽板在所述第一端子排的背离所述第二端子排的一侧被保持在所述基部中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子排间隔开,所述第一屏蔽板被配置成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配合方向上至少遮盖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的中间部,并且将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电连接在一起。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板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中
的每个从所述第一屏蔽板朝着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中的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延伸,并且在所述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处电连接到所述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从而将所述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一屏蔽板。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和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的中间部中的每个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第一部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二部段以及将第一部段与第二部段连接的第三部段,第三部段平行于所述配合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中的每个在所述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三部段上连接到所述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中的每个与所述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三部段连接的位置更靠近第二部段,而不是第一部段。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对齐排列,并且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三部段和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三部段共同限定第一平面,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二部段和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二部段分别远离所述第一平面倾斜延伸。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板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平面延伸的第一本体以及从所述第一本体延伸的多个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本体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配合方向上遮盖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一部段和第三部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一部段和第三部段,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中的每个沿着且平行于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中的相应一对第一信号端子的两个中间部的第二部段延伸。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三部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三部段被所述基部保持,并且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二部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二部段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伸出,所述第一屏蔽板的第一本体被保持在所述基部中,并且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的每个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伸出。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板包括从所述第一本体延伸的多个第二延伸部,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将所述多个第一延伸部彼此间隔开,使得每相邻两个第一延伸部之间具有一个第二延伸部,并且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中的每个与相邻两个第一延伸部由切入所述第一本体中的切口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中的每个是从所述第一屏蔽板的弹性臂,并且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中的相应一个第二延伸部一体冲压而成,所述弹性臂抵靠在所述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三部段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中的每个第一连接部是从所述第一屏蔽板一体冲压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抵靠在所述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的中间部上。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板包括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第一屏蔽板保持在所述基部中的第一保持特征,所述第一保持特征是从所述第一屏蔽板突出于所述第一屏蔽板的背离所述第一端子排的表面的突起特征。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总个数少于所述第一端子排中的导电端子的总个数,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构成所述
第一端子排的第一中间区段,其中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中的两个第一接地端子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区段的沿着所述纵向方向的两端处,并且所述第一端子排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端子排中布置在所述第一中间区段两侧的信号端子和/或电源端子。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子排包括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相对布置的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多对第二信号端子,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中的每对第二信号端子形成用于承载差分信号的差分信号对,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将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彼此间隔开,使得每相邻两对第二信号端子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接地端子,所述卡边缘连接器还包括第二屏蔽板,所述第二屏蔽板在所述第二端子排的背离所述第一端子排的一侧被保持在所述基部中并且与所述第二端子排间隔开,所述第二屏蔽板被配置成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配合方向上至少遮盖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的中间部,并且将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电连接在一起。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板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中的每个从所述第二屏蔽板朝着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中的相应一个第二接地端子延伸,并且在所述相应一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处电连接到所述相应一个第二接地端子,从而将所述相应一个第二接地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第二屏蔽板。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和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中的每个第二信号端子的中间部中的每个包括连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的第四部段、连接所述第二接触部的第五部段以及将第四部段与第五部段连接的第六部段,第六部段平行于所述配合方向延伸,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中的每个在所述相应一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六部段上连接到所述相应一个第二接地端子。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中的每个与所述相应一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六部段连接的位置更靠近第五部段,而不是第四部段。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中的每个第二信号端子和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第二接地端子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对齐排列,并且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六部段和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中的每个第二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六部段共同限定第二平面,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中的每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五部段和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中的每个第二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五部段分别远离所述第二平面倾斜延伸。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板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延伸的第二本体以及从所述第二本体延伸的多个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本体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配合方向上遮盖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四部段和第六部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四部段和第六部段,所述多个第二延伸部中的每个沿着且平行于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中的相应一对第二信号端子的两个中间部的第五部段延伸。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六部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六部段被保持在所述基部中,并且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五部段以及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五部段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伸出,所述第二屏蔽板的第二本体被保持在所述基部中,并且所述多个第三延伸部的每个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伸出。
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板包括从所述第二本体延伸的多个第四延伸部,
所述多个第四延伸部将所述多个第三延伸部彼此间隔开,使得每相邻两个第三延伸部之间具有一个第四延伸部,并且所述多个第四延伸部中的每个与相邻两个第三延伸部由切入所述第二本体中的切口间隔开,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中的每个是从所述第二屏蔽板的弹性臂,并且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多个第四延伸部中的相应一个第四延伸部一体冲压而成,所述弹性臂抵靠在所述相应一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的第六部段上。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中的每个是从所述第二屏蔽板一体冲压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抵靠在所述相应一个第二接地端子的中间部上。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板包括被配置成用于将所述第二屏蔽板保持在所述基部中的第二保持特征,所述第二保持特征是从所述第二屏蔽板突出于所述第二屏蔽板的背离所述第二端子排的表面的突起特征。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端子和所述第二接地端子的总个数少于所述第二端子排中的导电端子的总个数,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构成所述第二端子排的第二中间区段,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中的两个第二接地端子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区段的沿着所述纵向方向的两端处,并且所述第二端子排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端子排中布置在所述第二中间区段两侧的信号端子和/或电源端子。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个数相同,并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个数相同,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与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所述多对第二信号端子以相互相对且彼此错开的方式间隔开。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边缘连接器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端子排与所述第二端子排之间设置在所述基部中的第三屏蔽构件,所述第三屏蔽构件将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电性耦合在一起。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屏蔽构件由金属制成,并且将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电连接在一起。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屏蔽构件由损耗性材料制成,并且所述第三屏蔽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电容耦合或直接接触。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屏蔽构件在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和所述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中的每个接地端子的中间部处与接地端子电性耦合。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边缘连接器还包括分别在所述基部的沿着所述纵向方向的两端处从所述基部的第二侧延伸的第一接收部和第二接收部,所述第一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接收部被配置成用于引导、接收并保持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缘,当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边缘被接收在所述第一接收部和所述第二接收部中时,所述第二电路板的设置有所述第二相应导电部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排和所述第二端子排的第二接触部之间,并且第二接触部与所述第二相应导电部建立电连接。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屏蔽板的第一本体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配合方向上是连续平坦的。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屏蔽板的第二本体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配合方向上是连续平坦的。
36.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具有改善的高频传输性能的卡边缘连接器。
附图说明
37.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更彻底地理解并认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仅为示意性的,并非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38.图1a是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边缘连接器的一种型式的电子系统的立体图,在该电子系统中,卡边缘连接器将两个电路板连接在一起以在其间提供电连接;
39.图1b是图1a所示的电子系统的分解立体图;
40.图2a是图1a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的立体图;
41.图2b是图2a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
42.图2c是图2a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的前视图;
43.图2d是图2a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的后视图;
44.图3是图2a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第一屏蔽板和第二屏蔽板的立体图;
45.图4a是图3所示的导电端子的第一端子排中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中间区段的俯视图;
46.图4b以俯视角度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屏蔽板与图4a所示的第一中间区段的配合方式;
47.图4c以立体角度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屏蔽板与图4a所示的第一中间区段的配合方式;
48.图4d以前视角度示意性地示出了第一屏蔽板与图4a所示的第一中间区段的配合方式;
49.图5a是沿着图2c中的线a-a的横截面图;
50.图5b是沿着图2c中的线b-b的横截面图;
51.图5c是沿着图2c中的线c-c的横截面图;
52.图5d是沿着图2c中的线d-d的横截面图;
53.图6a是图4a所示的第一屏蔽板的一种型式的立体图;
54.图6b是图6a所示的第一屏蔽板的另一立体图;
55.图7a是图4a所示的第一中间区段中的一组三个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56.图7b是图7a所示的一组三个导电端子的另一立体图;
57.图7c是图7a所示的一组三个导电端子的侧视图;以及
58.图8以前视角度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边缘连接器的另一种型式,其中仅示出了两个端子排中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中间区段。
59.附图标记列表:
[0060]1ꢀꢀꢀꢀꢀꢀꢀꢀꢀꢀ
电子系统
[0061]3ꢀꢀꢀꢀꢀꢀꢀꢀꢀꢀ
第一电路板
[0062]5ꢀꢀꢀꢀꢀꢀꢀꢀꢀꢀ
第二电路板
[0063]7ꢀꢀꢀꢀꢀꢀꢀꢀꢀꢀ
第一电路板的边缘部分
[0064]9ꢀꢀꢀꢀꢀꢀꢀꢀꢀꢀ
第一导电部
[0065]
11
ꢀꢀꢀꢀꢀꢀꢀꢀꢀ
第二电路板的边缘部分
[0066]
13
ꢀꢀꢀꢀꢀꢀꢀꢀꢀ
第二导电部
[0067]
100
ꢀꢀꢀꢀꢀꢀꢀꢀ
卡边缘连接器
[0068]
101
ꢀꢀꢀꢀꢀꢀꢀꢀ
绝缘壳体
[0069]
103
ꢀꢀꢀꢀꢀꢀꢀꢀ
基部
[0070]
103a
ꢀꢀꢀꢀꢀꢀꢀ
第一侧
[0071]
103b
ꢀꢀꢀꢀꢀꢀꢀ
第二侧
[0072]
104
ꢀꢀꢀꢀꢀꢀꢀꢀ

[0073]
105
ꢀꢀꢀꢀꢀꢀꢀꢀ
纵向方向
[0074]
107
ꢀꢀꢀꢀꢀꢀꢀꢀ
插口
[0075]
107a
ꢀꢀꢀꢀꢀꢀꢀ
第一插口部段
[0076]
107b
ꢀꢀꢀꢀꢀꢀꢀ
第二插口部段
[0077]
109
ꢀꢀꢀꢀꢀꢀꢀꢀ
配合方向
[0078]
111a
ꢀꢀꢀꢀꢀꢀꢀ
第一接收部
[0079]
111b
ꢀꢀꢀꢀꢀꢀꢀ
第二接收部
[0080]
200a
ꢀꢀꢀꢀꢀꢀꢀ
第一端子排
[0081]
200b
ꢀꢀꢀꢀꢀꢀꢀ
第二端子排
[0082]
201
ꢀꢀꢀꢀꢀꢀꢀꢀ
第一接触部
[0083]
202
ꢀꢀꢀꢀꢀꢀꢀꢀ
第二接触部
[0084]
203
ꢀꢀꢀꢀꢀꢀꢀꢀ
中间部
[0085]
203a
ꢀꢀꢀꢀꢀꢀꢀ
第一部段
[0086]
203b
ꢀꢀꢀꢀꢀꢀꢀ
第二部段
[0087]
203c
ꢀꢀꢀꢀꢀꢀꢀ
第三部段
[0088]
301
ꢀꢀꢀꢀꢀꢀꢀꢀ
第一屏蔽板
[0089]
302
ꢀꢀꢀꢀꢀꢀꢀꢀ
第二屏蔽板
[0090]
303
ꢀꢀꢀꢀꢀꢀꢀꢀ
第三屏蔽构件
[0091]
2001
ꢀꢀꢀꢀꢀꢀꢀ
第一接地端子
[0092]
2003
ꢀꢀꢀꢀꢀꢀꢀ
第一信号端子
[0093]
3011
ꢀꢀꢀꢀꢀꢀꢀ
第一连接部
[0094]
3013
ꢀꢀꢀꢀꢀꢀꢀ
第一本体
[0095]
3015
ꢀꢀꢀꢀꢀꢀꢀ
第一延伸部
[0096]
3017
ꢀꢀꢀꢀꢀꢀꢀ
第二延伸部
[0097]
3019
ꢀꢀꢀꢀꢀꢀꢀ
突起特征
[0098]
3021
ꢀꢀꢀꢀꢀꢀꢀ
切口
[0099]
3031
ꢀꢀꢀꢀꢀꢀ
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100]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
[0101]
图1a和图1b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卡边缘连接器100的电子系统1。如图1a和图1b所示,电子系统1包括诸如子卡之类的第一电路板3、诸如母板之类的第二电路板5、以及被配置成用于在第一电路板3与第二电路板5之间建立电连接
的卡边缘连接器100。第一电路板3具有在其边缘部分7上或者靠近其边缘部分7的第一导电部9。第一导电部9例如为第一电路板3上的导电迹线或焊盘。第二电路板5具有在其边缘部分11上或者靠近其边缘部分11的第二导电部13。第二导电部13例如为第二电路板5上的导电迹线或焊盘。卡边缘连接器100的导电端子可以通过分别与第一导电部9和第二导电部13建立电连接来使第一导电部9和第二导电部13通过导电端子(在图1a和图1b中以第一端子排200a和第二端子排200b标示出,这将在下文具体描述)电互连,从而在第一电路板3与第二电路板5之间建立电连接。这使得可以在第一电路板3与第二电路板5之间实现信号传输以及可选的功率传输。
[0102]
图2a至图2d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a和图1b中的卡边缘连接器100。卡边缘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壳体101、被保持在绝缘壳体101中的多个导电端子、以及被保持在绝缘壳体101中的第一屏蔽板301和第二屏蔽板302。绝缘壳体101包括沿着纵向方向105延伸的基部103、以及从基部103的第一侧103a沿着与纵向方向105垂直的配合方向109凹入基部103中的插口107。适于形成绝缘壳体101的绝缘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尼龙、液晶聚合物(lcp)、聚苯硫醚(pps)、高温尼龙或聚苯醚(ppo)或聚丙烯(pp)。
[0103]
插口107被配置成接收第一电路板3的边缘部分7。在图2b和图2d中示出了插口107包括两个插口部段,即,第一插口部段107a和第二插口部段107b。第一插口部段107a和第二插口部段107b通过由基部103形成的肋104间隔开。第二插口部段107b可以接收与第一电路板3的边缘部分7由第一插口部段107a接收的部段不同的另一部段。第一插口部段107a和第二插口部段107b的沿着纵向方向105的长度可以不同,和/或第一插口部段107a和第二插口部段107b沿着配合方向109的深度可以不同。这可以提供防误差功能,以防止有意或无意的操作错误。应理解,插口107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插口部段,例如一个插口部段或者多于两个插口部段。
[0104]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卡边缘连接器100的多个导电端子、第一屏蔽板301和第二屏蔽板302的构型、排布和配合方式。相比于图2a,在图3中卡边缘连接器100的绝缘壳体101被移除以显示多个导电端子、第一屏蔽板301和第二屏蔽板302在卡边缘连接器100中的排布和配合方式。换言之,多个导电端子、第一屏蔽板301和第二屏蔽板302在图3中的排布和配合方式即是多个导电端子、第一屏蔽板301和第二屏蔽板302在卡边缘连接器100中的排布和配合方式。
[0105]
如图3所示,多个导电端子中的每个包括第一接触部201、与第一接触部201相反的第二接触部202、以及在第一接触部201与第二接触部202之间延伸的中间部203。多个导电端子中的每个由导电材料形成。适于形成多个导电端子的导电材料可以是金属(例如,铜)或金属合金(例如,铜合金)。如上所述,多个导电端子被保持在绝缘壳体101中。具体而言,如图2a至图2d和图3所示,多个导电端子被布置为分别沿着纵向方向105延伸、相互相对且彼此间隔开的第一端子排200a和第二端子排200b,使得第一接触部201在插口107中露出,以用于在第一电路板3被插入插口107中时与第一电路板3的第一导电部9建立电连接,并且使得第二接触部202从基部103的与第一侧103a相反的第二侧103b伸出,以用于与第二电路板5的第二导电部13建立电连接。
[0106]
请继续参见图2a至图2d和图3,第一端子排200a包括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构成第一端子排
200a的如图4a所示的第一中间区段。第一中间区段可用于传输高频信号。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每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形成用于承载差分信号的差分信号对。例如,每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一个信号端子可以由第一电压驱动,另一个信号端子可以由第二电压驱动。每对中两个第一信号端子2003之间的电压差代表信号。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可以相邻于每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布置,以将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彼此间隔开,从而减小信号之间的串扰,以便改善信号完整性。如图4a所示,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以“g-s-s-g-s-s
……
g-s-s-g”的方式排列(其中g代表第一接地端子2001,s代表第一信号端子2003),每相邻两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从而使得每相邻两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可以共用第一接地端子2001。
[0107]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a、图2c和图3所示,第一信号端子2003和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总个数少于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导电端子的总个数。如上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构成第一端子排200a的第一中间区段。如图4a所示,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中的两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分别布置在第一中间区段的沿着纵向方向105的两端处。第一端子排200a还包括在第一端子排200a中布置在第一中间区段两侧的信号端子和/或电源端子。在其它部分示例中,第一端子排200a也可以呈其它合适的形式,例如,第一信号端子2003和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总个数可以等于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导电端子的总个数,或者第一端子排200a可以包括多于一个前述第一中间区段。
[0108]
请继续参见图2a、图2c和图3,第一屏蔽板301在第一端子排200a的背离第二端子排200b的一侧被保持在基部103中并且与第一端子排200a间隔开。第一屏蔽板301由导电或部分导电的材料形成。适于形成第一屏蔽板301的材料例如可以是金属(例如,铜)或金属合金(例如,铜合金)。如图3所示,并且进一步如图4b至图4d和图5a至图5d所示,第一屏蔽板301被配置成在纵向方向105和配合方向109上至少遮盖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所述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并且将所述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电连接在一起。
[0109]
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如下益处:(1)将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通过第一屏蔽板301电连接在一起能够在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之间提供导电性通路,以尽可能消除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之间的电势差,并且能够控制或者抑制在卡边缘连接器100的操作期间发生在第一接地端子2001内的不期望共振,使串扰的谐振点往高频移;(2)第一屏蔽板301在纵向方向105和配合方向109上遮盖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能够沿着卡边缘连接器100中的差分信号传输路径提供屏蔽。这使得可以改善通过卡边缘连接器100的信号完整性,从而提高卡边缘连接器100的高频传输性能。此外,利用第一屏蔽板301连接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能够在不显著增加绝缘壳体101的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卡边缘连接器100的高频传输性能,从而有利于小型化卡边缘连接器100。
[0110]
应理解,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屏蔽板301在纵向方向105上遮盖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意味着第一屏蔽板301沿着纵向方向105延伸以遮盖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长度的90%以上(例如95%、98%或者100%)。还应理解,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屏蔽板301在配合方向109上遮盖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意味着第一屏蔽板301在配合方向109上延伸以遮盖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全部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
[0111]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屏蔽板301可以为波形板或者多孔板。在其它部分示例中,如
下文将要描述的,第一屏蔽板301的本体在纵向方向105和配合方向109上是连续平坦的。
[0112]
请参见图2c、图4b至图4d、图5a、图5c、图6a和图6b,第一屏蔽板301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3011,多个第一连接部3011中的每个从第一屏蔽板301朝着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中的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延伸,并且在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处电连接到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从而将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电连接到第一屏蔽板301。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c、图4b至图4d、图5a、图5c、图6a和图6b所示,多个第一连接部3011中的每个是从第一屏蔽板301一体冲压的弹性臂,该弹性臂抵靠在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上。这种弹性臂构型使得能够在第一接地端子2001与第一屏蔽板301之间保持可靠的电连接。在其它部分示例中,多个第一连接部3011中的每个也可以是从第一屏蔽板301朝着相应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突出的突出部,或者呈其它合适形式。
[0113]
图7a至图7c示意性地示出了图4a所示的第一中间区段中的一组相邻的三个导电端子。这三个导电端子分别是一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以及形成差分信号对的一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如图7a至图7c所示,第一信号端子2003和第一接地端子2001具有相同的构型。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和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中的每个包括连接第一接触部201的第一部段203a、连接第二接触部202的第二部段203b以及将第一部段203a与第二部段203b连接的第三部段203c。在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第一信号端子2003被布置在卡边缘连接器100中时,第三部段203c平行于配合方向109延伸。应理解,构成第一端子排200a的第一中间区段的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第一信号端子2003都具有基本相同的构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连接部3011可以在相应的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上连接到该相应的第一接地端子2001。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第一接地端子2001与第一屏蔽板301之间保持可靠的电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a和图5c所示,第一连接部3011与相应的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连接的位置更靠近第二部段203b,而不是第一部段203a。
[0114]
如图2a至图5b所示,第一端子排200a的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2003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沿着纵向方向105对齐排列,并且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共同限定第一平面。也就是说,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共面于第一平面(如图5a和图5b中的虚线所表示的)。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二部段203b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的第二部段203b分别远离第一平面倾斜延伸。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a至图5b以及图7a至图7c所示,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二部段203b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的第二部段203b分别远离第一平面朝着第二端子排200b倾斜延伸。应理解,在其它部分示例中,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二部段203b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的第二部段203b也可以分别远离第一平面背离第二端子排200b倾斜延伸。
[0115]
图6a和图6b示出了第一屏蔽板301的一种型式。如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屏蔽板
301包括第一本体3013以及从第一本体3013延伸的多个第一延伸部3015。多个第一延伸部3015例如可以在制造第一屏蔽板301时与第一本体3013一体冲压形成,或者通过诸如切割之类的其它合适制造工艺形成。如图2a、图2c、图3、图4c至图4d以及图5a至图5d所示,第一本体3013可以基本平行于上述的由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中的每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每个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共同限定的第一平面延伸。第一本体3013在纵向方向105和配合方向109上覆盖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的第一部段203a和第三部段203c以及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一部段203a和第三部段203c。如图2a、图3、图4b、图4c和图5b所最佳示出的,多个第一延伸部3015中的每个沿着且平行于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相应一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两个中间部203的第二部段203b延伸。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基本沿着卡边缘连接器100中的差分信号传输路径的整个长度提供屏蔽。这使得可以改善通过卡边缘连接器100的信号完整性,从而提高卡边缘连接器100的高频传输性能。
[0116]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5a至图5d所示,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以及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三部段203c被绝缘壳体101的基部103保持,并且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中间部203的第二部段203b以及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的中间部203的第二部段203b从基部103的第二侧103b伸出。第一屏蔽板301的第一本体3013被保持在绝缘壳体101的基部103中,并且多个第一延伸部3015的每个从基部103的第二侧103b伸出。多个第一延伸部3015中的每个沿着且平行于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中的相应一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的两个中间部203的第二部段203b延伸,以基本沿着卡边缘连接器100中的差分信号传输路径的整个长度提供屏蔽。
[0117]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6a和图6b所示,第一屏蔽板301包括从第一本体3013延伸的多个第二延伸部3017。多个第二延伸部3017将多个第一延伸部3015彼此间隔开,使得每相邻两个第一延伸部3015之间具有一个第二延伸部3017,并且多个第二延伸部3017中的每个与相邻两个第一延伸部3015由切入第一本体3013中的切口3021间隔开。在多个第一连接部3011中的每个是从第一屏蔽板301的弹性臂的情况下,多个第一连接部3011中的每个至少部分地由多个第二延伸部3017中的相应一个第二延伸部3017一体冲压而成。
[0118]
第一屏蔽板301还可以包括被配置成用于将第一屏蔽板301保持在基部103中的第一保持特征。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和图6a所示,第一屏蔽板301的第一保持特征是从第一屏蔽板301突出于第一屏蔽板301的背离第一端子排200a的表面的突起特征3019。在多个第一连接部3011中的每个是从第一屏蔽板301的弹性臂的情况下,突起特征3019可以在弹簧臂的弹簧力作用下与基部103的容纳第一屏蔽板301的腔室的内壁形成干涉配合,从而将第一屏蔽板301可靠地保持在基部103中。突起特征3019例如可以是通过压制操作形成的凸点。
[0119]
以上结合图2a至图7c描述了卡边缘连接器100的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以及第一屏蔽板301的构型、排布和配合方式。卡边缘连接器100的第二端子排200b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多对第二信号端子(未在各视图中标出)。卡边缘连接器100的第二端子排200b中的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多对第二信号端子能够具有与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构型和排布,并且第二屏蔽板302也能够以与上文结合第一屏蔽板301描述的配合方式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配合方式与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多对第二信号端子配合,以
提供上述益处。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a、图2c和图3所示,第二端子排200b中的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多对第二信号端子与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相对布置。例如,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第一信号端子2003可以与第二端子排200b中的第二信号端子个数相同,并且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第一接地端子2001可以与第二端子排200b中的第二接地端子个数相同。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对第一信号端子2003与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和多对第二信号端子以相互相对且彼此错开的方式间隔开。这有利于小型化卡边缘连接器100。
[0120]
图8示意性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卡边缘连接器的另一种型式,其与图2a至图7c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100基本相同。因此,仅以卡边缘连接器的局部视图显示这两种型式之间的区别,并且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类似的部件和部分。图8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与图2a至图7c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100的区别在于:图8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还包括在第一端子排200a与第二端子排200b之间设置在绝缘壳体101的基部103中的第三屏蔽构件303。第三屏蔽构件303被配置成将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第二端子排200b中的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电性耦合在一起。
[0121]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第三屏蔽构件303包括朝着第一端子排200a中的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第二端子排200b中的多个第二接地端子延伸的多个突出部3031。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中的每个通过突出部3031与第三屏蔽构件303电性耦合。通过这种方式,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第一屏蔽板301和第二屏蔽板302被电性耦合在一起,使得可以进一步改善通过卡边缘连接器100的信号完整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卡边缘连接器100的高频传输性能。如图8所示,第三屏蔽构件303在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中的每个接地端子的中间部203处与相应的接地端子电性耦合。
[0122]
在一些示例中,第三屏蔽构件303由金属制成,并且将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电连接在一起。
[0123]
在其它部分示例中,第三屏蔽构件303由损耗性材料制成,并且第三屏蔽构件303与多个第一接地端子2001和多个第二接地端子电容耦合或直接接触。这使得可以减小电谐振的影响,以提高信号的完整性。具体而言,当电谐振以卡边缘连接器100的工作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发生时,通过卡边缘连接器100的高速信号的完整性变差。通过卡边缘连接器100的信号的完整性变差部分地是因为耦合到谐振信号中的信号能量的损失,这意味着更少的信号能量通过卡边缘连接器100。通过卡边缘连接器100的信号的完整性变差也部分地是因为谐振信号从接地端子耦合到信号端子中。谐振信号累积并且具有高的振幅,因此,当谐振信号从接地端子耦合到信号端子中时,它将产生大量干扰信号的噪声。有时,也将耦合到信号端子中的谐振信号称作串扰。如本领域中已知的,电谐振发生的频率与支持电谐振的接地端子的长度相关,这是因为谐振信号的波长与支持谐振的接地端子的长度相关,而频率又与波长成反比关系。将由损耗性材料制成的第三屏蔽构件303电性耦合到接地端子可以使得耦合到接地端子中并且积累成谐振信号的能量可以在第三屏蔽构件303中耗散,这使得发生电谐振的可能性降低,从而提高信号的完整性并改善卡边缘连接器100的工作频率范围。
[0124]
图2a至图2d所示的卡边缘连接器100可以是跨装式(straddle mount)连接器,并
且包括分别在基部103的沿着纵向方向105的两端处从基部103的第二侧103b延伸的第一接收部111a和第二接收部111b。第一接收部111a和第二接收部111b被配置成用于引导、接收并保持第二电路板5的边缘部分11。当第二电路板5的边缘部分11被接收在第一接收部111a和第二接收部111b中时,第二电路板5的设置有第二导电部13的部分(即,边缘部分11)位于第一端子排200a和第二端子排200b的第二接触部202之间,并且第二接触部202与第二导电部13建立电连接。第二接触部202例如可以是适于表面安装的脚部,并且随后可以通过焊接被固定到第二导电部13。
[0125]
应理解,上文描述的第一屏蔽板、第二屏蔽板、导电端子和第三屏蔽构件之间的配合方式也可以用于在其它合适类型的连接器中使用,例如直角或者竖直连接器。
[0126]
还应理解,在一些示例中,卡边缘连接器100也可以仅包括上述的第一屏蔽板301或上述的第二屏蔽板302。在这种情况下,卡边缘连接器100可以可选地包括上述第三屏蔽构件303。
[0127]
还应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或部件与另一个元件或部件区分开来,但是这些元件和/或部件不应受到此类术语的限制。
[0128]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显然,以上描述以及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均应被理解为是示例性的,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各种变型或修改,这些变型或修改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