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净水龙头用滤芯及净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22:01: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过滤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净水龙头用滤芯,以及一种净水龙头。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生活的质量,各类净水龙头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现有应用于净水龙头的滤芯存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开两端设置,从而不便于净水龙头整体水路设计的问题,进而不方便于设计生产,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净水龙头用滤芯来满足更多的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所要解决是针对的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净水龙头用滤芯。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净水龙头用滤芯,包括:
6.壳体,其内部开设有容装空腔,且其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装空腔的进水口,以及还设有位于所述进水口内侧且向下凸出的下凸出部,所述下凸出部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出水口;
7.第一滤棒,其设于所述容装空腔内,并在其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且其外侧面与所述容装空腔内侧面形成有第一间隔空间;
8.第一滤棒盖,其设于所述第一滤棒上侧,用于遮盖所述第一滤棒上侧;
9.第二滤棒盖,其设于所述第一滤棒下侧,并与所述容装空腔底部连接,且其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贯通孔及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的连通孔;
10.连接上盖,其密封连接于所述壳体上侧,用于将所述第一滤棒和所述第一滤棒盖及所述第二滤棒盖盖设于所述容装空腔内。
11.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所述容装空腔底部设有间隔支撑叶片,所述间隔支撑叶片用于间隔支撑所述第二滤棒盖。
12.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所述容装空腔底部开设有向下凹陷并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的下凹连通槽;
13.所述第二滤棒盖中部下侧设有向下凸出以伸入所述下凹连通槽内且与所述下凹连通槽密封连接的连接下凸部,且所述第二滤棒盖中部上侧设有向上凸起且可伸入连接于所述贯通孔内的连接上凸部;
14.所述连通孔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连接上凸部和所述连接下凸部。
15.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所述净水龙头用滤芯还包括设于所述贯通孔内并位于所述连接上凸部上侧的过滤网。
16.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所述第一滤棒盖中部设有向下凸出以伸入所述贯通
孔内的下凸卡接部;
17.所述净水龙头用滤芯还包括设于所述贯通孔内的第二滤棒,所述第二滤棒上端卡接于所述下凸卡接部上,且其与所述贯通孔间设有第二间隔空间。
18.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所述下凸卡接部上开设有卡接槽;
19.所述第二滤棒上端设有向上凸起且可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的卡接凸起。
20.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所述第一滤棒为过滤碳棒,所述第二滤棒的制作材料为碱性球,或为石英石。
21.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所述下凸出部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出水口外侧以用于连接的连接环槽。
22.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所述进水口的数量为4个,且其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底部。
23.本技术还提及一种净水龙头,包括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
24.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
25.本技术通过将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同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继而可大大方便于整一净水龙头的水路设计,也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从而再通过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容装空腔内的伸缩第一滤棒以达成对水体的过滤目的,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净水龙头用滤芯的立体图。
27.图2是本技术净水龙头用滤芯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28.图3是本技术净水龙头用滤芯的分解视图。
29.图4是本技术净水龙头用滤芯的剖视图。
30.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视图ⅰ。
31.图6是本技术净水龙头用滤芯中所述第一滤棒的立体图。
32.图7是本技术净水龙头用滤芯中所述第一滤棒盖的立体图。
33.图8是本技术净水龙头用滤芯中所述第二滤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如图1~8所示,一种净水龙头用滤芯,包括壳体1、第一滤棒2、第一滤棒盖3、第二滤棒盖4、连接上盖5。
36.具体的,所述壳体1内部开设有容装空腔101,且其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装空腔101的进水口102,以及还设有位于所述进水口102内侧且向下凸出的下凸出部103,所述下凸出部103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出水口1031;所述第一滤棒2设于所述容装空腔101内,并在其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21,且其外侧面与所述容装空腔101内侧面形成有第一间隔空间;所述第一滤棒盖3设于所述第一滤棒2上侧,用于遮盖所述第一滤棒2上侧;所述第二滤棒盖4设于所述第一滤棒2下侧,并与所述容装空腔101底部连接,且其中部开设有与所述贯通孔21及所述出水口1031相连通的连通孔41;所述连接上盖5密封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侧,用于将所述第一滤棒2和所述第一滤棒盖3及所述第二滤棒盖4盖设于所述容装空腔101
内。
37.本技术净水龙头用滤芯通过将所述进水口102和所述出水口1031同设于所述壳体1底部,继而可大大方便于整一净水龙头的水路设计,也有利于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从而再通过设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容装空腔101内的伸缩第一滤棒2以达成对水体的过滤目的,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38.进一步的,所述容装空腔101底部设有间隔支撑叶片1011,所述间隔支撑叶片1011用于间隔支撑所述第二滤棒盖4。其优点在于有利于经所述进水口102流入所述容装空腔101内水体与所述第一滤棒2接触。
39.更进一步的,所述容装空腔101底部开设有向下凹陷并与所述出水口1031相连通的下凹连通槽1012;
40.所述第二滤棒盖4中部下侧设有向下凸出以伸入所述下凹连通槽1012内且与所述下凹连通槽1012密封连接的连接下凸部42,且所述第二滤棒盖4中部上侧设有向上凸起且可伸入连接于所述贯通孔21内的连接上凸部43;
41.所述连通孔41由上至下依次贯穿所述连接上凸部43和所述连接下凸部42。其优点在于方便生产制造,同时也是在于实现密封连接所述第二滤棒盖4,防止未过滤水流至所述出水口1031。
42.更进一步的,所述净水龙头用滤芯还包括设于所述贯通孔21内并位于所述连接上凸部43上侧的过滤网6。采用所述过滤网6的目的在于过滤沉淀物或颗粒物。
43.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棒盖3中部设有向下凸出以伸入所述贯通孔21内的下凸卡接部31;
44.所述净水龙头用滤芯还包括设于所述贯通孔21内的第二滤棒7,所述第二滤棒7上端卡接于所述下凸卡接部31上,且其与所述贯通孔21间设有第二间隔空间。所述第一滤棒2为过滤碳棒,所述第二滤棒7的制作材料为碱性球,或为石英石。其优点在于可对滤后水体再进行水质调整,以使进一步满足饮用需求。
45.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凸卡接部31上开设有卡接槽311;
46.所述第二滤棒7上端设有向上凸起且可卡接于所述卡接槽311内的卡接凸起71。其目的在于实现卡接所述第二滤棒7。
47.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凸出部103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出水口1031外侧以用于连接的连接环槽1032。其目的在于方便组装。
48.更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102的数量为4个,且其均匀分布于所述壳体1底部。其优点在于实现多方位进水。
4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净水龙头,包括如上所述的净水龙头用滤芯。
50.综上所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其对本技术作出各种变化,则仍落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