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22:01: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用pvc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


背景技术:

2.pvc管(分为pvc-u管、pvc-m管和pvc-o管)又叫聚氯乙烯管,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与稳定剂、润滑剂等配合后用热压法挤压成型,是最早得到开发应用的塑料管材,pvc-u管抗腐蚀能力强、易于粘接、价格低、质地坚硬,但是由于有pvc-u单体和添加剂渗出,只适用于输送温度不超过45℃的给水系统中。塑料管道用于排水,废水,化学品,加热液和冷却液,食品,超纯液体,泥浆,气体,压缩空气和真空系统的应用,pvc-o管,中文名双轴取向聚氯乙烯,是pvc管的最新进化形式,通过特殊的取向加工工艺制造的管材,将采用挤出方法生产的pvc-u管材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使管材中的pvc长链分子在双轴向规整排列,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抗疲劳的新型pvc管材。
3.现有的大部分pvc管都是采用单层的设计,长期埋在地下或者建筑墙体的内部,在使用的过程中,水流通过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并且pvc管直接埋在建筑墙体中水流通过容易造成管道震动,使pvc管的外侧面去墙体进行摩擦,造成pvc管的损坏,减少pvc管的使用寿命减少。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解决了水流通过pvc管的内部容易产生噪音和造成pvc管震动造成与墙体摩擦造成pvc管摩擦损坏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包括:
7.外筒;
8.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外筒的两侧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柱;
9.水管,所述水管设置于所述外筒的内侧面,所述水管的外侧面的两侧均卡接有卡框,所述卡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的内侧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固定安装滑动柱,所述滑动柱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腔的内侧面。
10.优选的,所述外筒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板。
11.优选的,所述外筒的外侧面套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侧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侧面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面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滑杆的外侧面。
12.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顶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螺丝,所述螺丝的一端贯穿滑槽的内侧面并延伸至固定圈的顶部。
13.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部贯穿空腔的顶部,并延伸至延伸板的顶部。
14.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面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15.优选的,所述外筒的内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锡纸片。
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通过将水管安装在外筒的内侧面,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对水管的外侧面进行保护,防止水管的外侧面直接去建筑墙体产生摩擦,造成水管的外侧面被损坏造成水管的使用寿命减少,并且双层设计还能够减少水流通过的噪音直接传出,通过固定卡框将水管固定在中间,然后通过第一弹簧的缓冲,能够防止水管在外筒的内侧面产生震动,通过固定圈对外筒进行固定,能够对两节外筒进行拼接,增加了外筒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图5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外筒,11、限位板,12、第一螺纹杆,13、滑动柱,14、滑腔,15、第一弹簧,16、固定座,2、固定圈,21、滑槽,22、延伸板,23、螺丝,24、空腔,25、第二螺纹杆,26、螺母,27、第二弹簧,28、滑杆,29、挡板,3、水管,4、卡框,5、安装槽,51、保温棉,6、锡纸片。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6.第一实施例
27.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包括:外筒1;
28.外筒1的内径大于水管3的外径,能够使外筒1直接套在水管3的外侧面,并且外筒的内径能够根据水管3的外径大小进行生产,用来满足任意外径大小水管3的安装。
29.第一螺纹杆12,所述第一螺纹杆12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外筒1的两侧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动柱13;
30.外筒1的两侧内部螺纹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螺纹杆12,每个第一螺纹杆12中间距离相同,方便后续的安装。
31.水管3,所述水管3设置于所述外筒1的内侧面,所述水管3的外侧面的两侧均卡接有卡框4,所述卡框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6,所述固定座16的内部开设有滑腔14,所述
滑腔14的内侧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顶部固定安装滑动柱13,所述滑动柱13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腔14的内侧面。
32.卡框4呈半圆形,直接卡接在水管3的外侧面,在使用的时候水管3产生震动,第一弹簧15会进行收缩对水管3的震动进行缓冲,并且滑动柱13的两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使滑动柱13只能上下进行滑动,并且还能防止滑动柱13直接滑出滑腔14的内侧面。
33.所述外筒1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1。
34.限位板11安装有若干个,每个限位板11中间的距离相同。
35.所述外筒1的外侧面套设有固定圈2,所述固定圈2的内侧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的内侧面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延伸板22,所述延伸板22的一端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4,所述空腔24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滑杆28,所述滑杆28的外侧面滑动连接有挡板29,所述挡板2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7,所述第二弹簧27套设于所述滑杆28的外侧面。
36.固定圈2的一侧呈现为开口的状态,方便直接将固定圈2套在外筒1的外侧面,当将固定圈2套在外筒1的外侧面的时候,将固定圈2的开口处进行收紧。
37.所述延伸板22的顶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螺丝23,所述螺丝23的一端贯穿滑槽21的内侧面并延伸至固定圈2的顶部。
38.延伸板22和挡板29的作用是通过限位板11将两个外筒1向中间拉动。
39.所述挡板2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杆25,所述第二螺纹杆25的顶部贯穿空腔24的顶部,并延伸至延伸板22的顶部。
40.所述第二螺纹杆25的外侧面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26。
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的工作原理如下:
42.在使用的时候,将外筒1套在水管3的外侧面,使水管3卡接在卡框4的内侧面,然后转动第一螺纹杆12,使第一螺纹杆12在外筒1的内部进行螺纹连接,将滑动柱13向另一侧推动,使第一弹簧15压缩,使水管3倍卡框4压在中间,当外筒1的长度少于水管3的长度的时候,可对外筒1进行延长,将两个外筒1都套在水管3的外侧面,然后将固定圈2套在外筒1的外侧面,然后将延伸板22从滑槽21的内侧面拉出,使延伸板22底部的挡板29拉倒限位板11的一侧,然后将固定圈2进行锁紧固定,然后转动螺丝23将延伸板22进行固定,此时由于第二弹簧27的弹性会将挡板29抵在限位板11的一侧,然后转动螺母26对挡板29进行固定。
4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4.通过将水管3安装在外筒1的内侧面,在使用的时候,能够对水管3的外侧面进行保护,防止水管3的外侧面直接去建筑墙体产生摩擦,造成水管3的外侧面被损坏造成水管的使用寿命减少,并且双层设计还能够减少水流通过的噪音直接传出,通过固定卡框4将水管3固定在中间,然后通过第一弹簧15的缓冲,能够防止水管3在外筒1的内侧面产生震动,通过固定圈2对外筒1进行固定,能够对两节外筒1进行拼接,增加了外筒1的适用性。
45.第二实施例
46.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所述外
筒1的内侧面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侧面固定安装有保温棉51,所述保温棉5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锡纸片6。
4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的工作原理如下:
48.在使用的时候保温棉51能够保证水管3外侧面的温度,防止在冬天使用的时候,造成水管3的内部由于气温低结冰。
4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性能排水用pvc管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50.通过保温棉51能够有效的阻隔水管3与外界的温度,防止由于气温的变化造成水管3内部的水结冰,造成水管3内部的水不流通。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