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式桩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21:22: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桩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2.桩基础是竖直设置于土中的基础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软弱的高压缩性土层,将桩基础所承受的竖直荷载传递到更硬、更密实的地基持力层上。
3.相关技术中的单根桩基成桩时,先将等同桩身体积的土挖出来,再浇筑混凝土冷却成型,桩基穿设在土层中,长期使用过程时,容易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使桩基的稳固性逐渐降低,从而造成桩基的损坏,给桩基上方的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的单根桩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地质环境影响而自身稳固性逐渐降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桩基础结构。
5.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桩基础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组合式桩基础结构,包括穿设在土层中的桩基本体、插入地面且围绕桩基本体分布的支架组件以及安装在支架组件上且对桩基本体起支撑加固作用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一端插入地面的支杆以及固接在支杆杆身上且环绕在桩基本体外围的第一连接环;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接在第一连接环一侧的安装座、连接在安装座上且与桩基主体倾斜布置的撑杆以及与撑杆连接且按压在桩基本体上的压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基本体穿设在土层后,在地面上再另外设置支架组件和支撑组件进行加固,支架组件和支撑组件围绕桩基本体一圈均匀布置,支撑更加稳固有效,使桩基本体在长期使用后,依然可以通过地面上的支撑保持良好的稳固性,延长了桩基本体的使用寿命。
8.可选的,所述支杆为一端敞口的空心钢管,支杆插入土层的侧面上开设有用于导入水泥浆液的溢流孔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水泥浆液灌入支杆中,水泥浆液从溢流孔组中流出,渗入桩基本体和支杆附近的土层中,对地下结构进行了加固,从而进一步增强桩基本体的稳固性。
10.可选的,所述支杆插入地面的一端设置为锥形尖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尖头容易破土,在安装支杆时更加方便省力,支杆下端插入地面中,加强了支架组件以及支撑组件本身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对桩基本体起到更好的稳固效果。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环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都为半圆弧形,配合安装后成圆形,所述第一套环一端与第二套环铰接,第一套环另一端与第二套环螺栓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安装组成后的第一连接环环绕在桩
基本体外围,为支撑组件提供合理的安装布局,使支撑更加有效;且通过铰接,第一连接环可以打开或闭合,安装施工时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14.可选的,所述撑杆包括内杆和套设在内杆上的外管,内杆可沿外管轴线方向滑动,所述内杆和外管各开设有对应设置的限位孔组,限位孔组中穿设限位螺栓进行固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杆设置为伸缩杆的形式,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对支撑的高度进行有效的调整,提升了支撑组件对各种实际工况的适应性。
16.可选的,所述撑杆一端与安装座铰接配合,撑杆另一端与压块铰接配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的连接方式使撑杆、安装座以及压块之间都可进行支撑角度的快速调节,从而使支撑结构可以适配更多实际施工的需要。
18.可选的,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水平固接在支杆上且环绕在桩基本体外围的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环上安装有水平布置的吸震组件,所述吸震组件包括吸震弹簧以及与吸震弹簧固接且同时抵压在桩基本体上的连接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震弹簧缓冲吸收桩基本体伸出地面的部分所受到的水平载荷,避免桩基本体同时受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载荷,产生侧向弯矩而导致结构的破坏。
20.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直接抵接在桩基本体上的垫块,所述垫块由吸震材料制成。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块直接抵接在桩基本体上进行缓冲吸震,进一步加强了吸震组件的吸震能力,使桩基本体只受到竖直方向的垂直载荷,保障了桩基本体的正常工作环境。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在桩基本体周围安装加固的支架组件和支撑组件,使桩基本体在地面上也受到稳定的支撑作用,改善由地下土层的地质环境改变带来的不利影响,桩基本体在长期使用后,还可以保存良好的结构稳固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24.2.通过在桩基本体周围安装插入地面且开有溢流孔组的支杆,方便将水泥浆液灌入桩基本体和支杆附近的土层中,水泥和土层的结合对地下土层的结构进行了加固,从而进一步增强桩基本体的结构稳固性;
25.3.通过安装水平方向抵接在桩基本体上的吸震组件,对外界环境传递给桩基本体水平方向的载荷进行有效缓冲吸收,避免桩基本体产生侧向弯矩,从而保障了桩基本体的正常工作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组合式桩基础结构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组吸震单元的结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桩基本体;2、支架组件;21、支杆;211、溢流孔组;22、第一连接环;221、第一套环;222、第二套环;223、第一销轴;23、第二连接环;3、支撑组件;31、安装座;32、撑杆;321、外管;322、内杆;323、限位螺栓;33、压块;331、连接板;34、第二销轴;35、第三销轴;4、吸震组件;41、连接管;42、连接柱;43、吸震弹簧;44、抵接板;45、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组合式桩基础结构,参照图1,包括桩基本体1、支架组件2、支撑组件3和吸震组件4,桩基本体1为圆柱形,竖直穿设在土层中,且桩基本体1的一端伸出地面;支架组件2插入地面,围绕桩基本体1圆周布置,支撑组件3安装在支架组件2上,且同时抵压在桩基本体1上,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吸震组件4与支架组件2相连,且同时抵接在桩基本体1上,对外部传给桩基本体1水平方向的载荷进行吸收减缓。
32.支架组件2包括支杆21、第一连接环22和第二连接环23,支杆21为空心钢管,一端敞口,另一端插入地面中,插入地面的一端设置有锥形尖头,方便支杆21的破土插入。第一连接环22和第二连接环23沿支杆21长度方向自下而上依次水平布置,多根支杆21在第一连接环22和第二连接环23的外侧均匀分布,且支杆21分别与第一连接环22和第二连接环2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33.第一连接环22位于支杆21的杆身中部,包括第一套环221和第二套环222,第一套环221和第二套环222为半圆弧结构,组装在一起形成圆形的第一连接环22,第一套环221一端设置内凹的避位槽,第二套环222一端设置外伸凸台,两者配合安装并穿设第一销轴223形成铰接配合,第一连接环22以第一销轴223为旋转中心可以进行打开或闭合。第一套环221另一端设置外伸的安装板,第二套环222的另一端也对应设置安装板,穿设螺栓进行闭合固定。第一连接环22的圆形直径大于桩基本体1的直径,且第一连接环22位于桩基本体1的外围。
34.第二连接环23结构和第一连接环22相同,第二连接环23靠近支杆21的敞口端一侧,且第二连接环23的圆形直径大于桩基本体1的直径,第二连接环23位于桩基本体1的外围。
35.支杆21插入土层的侧面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规律分布的溢流孔组211,往支杆21的敞口端灌注水泥浆液,水泥浆液沿支杆21内壁向地下流动,通过高压灌注设备使水泥浆液从溢流孔组211流出,灌注到桩基本体1和支杆21周围的土层中,水泥与土层结合对地下结构进行加固,提高桩基本体1的稳定性。
36.支撑组件3包括安装座31、撑杆32和压块33,安装座31、撑杆32和压块33各一件的组合结构为一组支撑单元,根据桩基本体1的直径可选择合适支撑单元数量进行支撑,最少不少于两组,支撑单元相对桩基本体1倾斜布置,形成稳定的三角支撑形式,本实施例中选用四组支撑单元进行展示说明。
37.安装座31一侧固接在第一连接环22远离地面的一侧,另一侧设置有垂直外伸的两块平行侧板,撑杆32的一端位于安装座31两块侧板之间,并穿设第二销轴34形成铰接配合,撑杆32以第二销轴34为旋转中心相对安装座31作转动调位。
38.撑杆32包括外管321和内杆322,外管321一端设置过轴孔与安装座31铰接配合,内杆322穿设在外管321中,可沿外管321轴线方向进行滑动调位,在穿设连接处、外管321和内杆322上分别对应设置有阵列分布的贯通的限位孔组,确定合适的安装位置后,在外管321和内杆322的限位孔组中穿设限位螺栓323进行限位固定。
39.压块33主体为弧形结构,一侧与桩基本体1外侧形状配合设置,抵压在桩基本体1外侧面上,背离桩基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外伸的凸台,且凸台上设置有让位槽,撑杆32的内
杆322一端插入压块33凸台的让位槽内,且穿设第三销轴35形成铰接配合,压块33以第三销轴35为旋转中心相对撑杆32作转动调位。
40.压块33垂直于桩基本体1竖直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背离桩基本体1伸出的连接板331,连接板331上开设有通孔,四组支撑单元中的压块33在同一水平高度对桩基本体1抱合时,不同支撑单元中压块33上的连接板331两两抵接,分别穿设固定螺栓进行紧固,四个压块33连接为一个整体,抱紧桩基本体1,对桩基本体1起到支撑稳固作用。
41.吸震组件4包括连接管41、连接柱42、吸震弹簧43、抵接板44和垫块45,连接管41、连接柱42、吸震弹簧43、抵接板44和垫块45各一件的组合结构为一组吸震单元,根据桩基本体1的直径可选择合适的吸震单元数量进行吸震,最少不少于两组,吸震单元相对桩基本体1水平布置,本实施例中选用三组吸震单元进行展示说明。
42.连接管41为一端敞口的空心管件,连接管41敞口端对应的闭合端水平固接在第二连接环23背离支杆21的内侧面上,连接柱42穿设在连接管41的内腔中,可沿连接管41的轴线方向作滑移运动,连接管41内设置有限位挡台,防止连接柱42从连接管41中滑脱。吸震弹簧43位于连接管41内腔中,一端固接在连接管41闭合端内端面上,吸震弹簧43的另一端固接在连接柱42插入连接管41的端面上,吸震弹簧43通过自身的拉伸、压缩特性起到缓冲吸收载荷的作用。
43.抵接板44为弧形板,一侧固接在连接柱42远离连接管41的端面上,另一侧与垫块45的端面固接,垫块45为吸震材料,垫块45的另一端面抵压在桩基本体1上。当桩基本体1伸出地面的一端受到水平方向的载荷时,垫块45与吸震弹簧43同时对震动载荷进行缓冲吸收。
44.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桩基本体1穿设在土层中,环绕桩基本体1布置支架组件2,支杆21围绕桩基本体1插入附近的地面,第一连接环22和第二连接环23分布在桩基本体1的外围;位于第一连接环22上的支撑组件3通过铰接的撑杆32将压块33抵压在桩基本体1上,且将数个压块33互相锁紧抱合在桩基本体1上,对桩基本体1形成稳定的斜撑加固结构;位于第二连接环23上的吸震组件4通过抵接在桩基本体1上的垫块45以及连接柱42一端的吸震弹簧43,对桩基本体1受到的水平载荷进行缓冲吸收;最后通过支杆21上的溢流孔组211,将水泥浆液灌注到桩基本体1和支杆21周围的土层中,对地下结构进行加固,从而进一步增强桩基本体1的稳固性,延长桩基本体1的使用寿命。
4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