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盘式拓荒机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9:00: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拓荒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盘式拓荒机。


背景技术:

2.一块新的土地或区域上,在进行市政建设或农业种植前的土地大多已经闲置一段时间,闲置的土地上会长满树木或杂草,影响环境,必须要先对土地进行开垦,一般需要先清理土地上方的树木和杂草,传统的清理方式为人工清理,清理效率低,工作量大。为了解决人工效率低的问题,人们开始使用拓荒机,盘式拓荒机是覆盖小直径树木和灌木的最佳解决方案。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盘式拓荒机破碎效果不稳定,导致部分植物无法被充分破碎,且大块的植物不能被破碎时将会导致刀盘难以转动,从而导致拓荒机受损,影响土地拓荒,从而影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拓荒机的破碎效果,提高对植物的破碎能力,本技术提供一种盘式拓荒机。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盘式拓荒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盘式拓荒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上的驱动组件和连接在驱动组件上的刀盘,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刀盘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刀具部和第二刀具部,所述第一刀具部和第二刀具部分别位于所述刀盘相对的两个圆形侧面上,所述第一刀具部包括两个第一刀具组,所述第一刀具组包括多个第一破碎刀,多个所述第一破碎刀沿圆弧方向依次设置,两组所述第一刀具组所围成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对,两组所述第一刀具组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刀具部包括两个第二刀具组,所述第二刀具组包括多个第二破碎刀,多个所述第二破碎刀沿圆弧方向设置,两组所述第二刀具组所围成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对,两组所述第二刀具组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刀具部与所述第二刀具部交错设置,所述刀盘的弧形侧壁上可拆卸连接有多个第三破碎刀,所述壳体内可拆卸连接有固定刀,所述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与所述第三破碎刀朝向相同,且均与固定刀朝向相反。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带动刀盘快速转动,植物抵达进料口,通过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和第三破碎刀的转动将植物带入到壳体内,通过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和第三破碎刀的快速转动将植物破碎切割,同时在刀盘转动过程中第三破碎刀的刀头与固定刀的刀头相对,通过剪切力将大块的植物进行破碎分割,提高对绿植的破碎效果,两组第一刀具组和两组第二刀具组分别交错设置,能够使刀盘在转动过程中,多个第一破碎刀和第二破碎刀实现动平衡,在刀盘表面任意位置的植物均能够被切割,进一步提高拓荒机的破碎效果,提高对绿植的破碎能力。
7.可选的,所述刀盘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插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
一破碎刀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块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安装块插接在第一安装槽内,将第一安装块连接在第一连接件上,从而实现第一破碎刀的安装,当第一破碎刀损坏时,可以通过拆卸及时更换,减小由于第一破碎刀损坏无法实现对绿植的破碎,从而影响拓荒机的破碎效果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刀盘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安装槽内插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可拆卸连接在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破碎刀可拆卸连接在第二安装块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安装块插接在第二安装槽内,将第二安装块连接在第二连接件上,从而实现第二破碎刀的安装,当第二破碎刀损坏时,可以通过拆卸及时更换第二破碎刀,减小由于第二破碎刀损坏无法实现对绿植的破碎,从而影响拓荒机的破碎效果的可能性。
11.可选的,所述壳体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壳体之间插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固定刀可拆卸连接在连接块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刀安装在连接块上,通过插接在支撑架与壳体之间再通过与固定块连接,实现固定刀在壳体上的可拆卸更换,减小由于固定刀损坏无法实现对绿植的破碎,从而影响拓荒机的破碎效果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破碎刀包括刀头和固定连接在刀头尾部用于安装的连接杆,所述刀头由四个倾斜刀片围成,四个刀片端部开设有缺口,使相邻的两个刀片连接处形成尖端,所述第二破碎刀和所述第三破碎刀均与所述第一破碎刀形状相同。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头部形成四个尖端用于破碎植物,连接杆用于与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或刀盘连接,方便刀头拆卸更换,进一步节省成本。
15.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连接在壳体上的传动箱和位于传动箱内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用于连接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与所述刀盘。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马达通过传动轴带动刀盘转动,从而实现高效切割。
17.可选的,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之间连接有花键轴套,所述花键轴套强度小于传动轴与驱动马达输出轴强度,所述花键轴套上开设有内花键和外花键,所述传动轴靠近所述驱动马达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固定嵌设有第一花键套,所述第一花键套与所述外花键卡接配合,所述驱动马达输出轴外侧固定套设有与所述内花键卡接配合的第二花键套。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动轴与驱动马达输出轴之间安装花键轴套,花键轴套的内花键与第一花键套连接,花键轴套的外花键与第二花键连接,当驱动马达工作时,通过花键配合带动传动轴转动,同时花键轴套强度小于传动轴和驱动马达输出轴,当植物较大导致刀盘卡住时,由于花键轴套强度小,花键轴套最先损坏,从而保护传动轴和驱动马达输出轴,更换花键轴套即可重新使用,提高拓荒机的操作效率。
19.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远离进料口和出料口一侧设有防飞组件,所述防飞组件包括钢筋、位于钢筋两端可拆卸连接在壳体上的限位箍和穿设在钢筋上的多个链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条安装在钢筋上,在刀盘一侧起到防止植物碎块飞溅
的可能性,一方面可以保护操作人员的人生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将碎块阻隔在壳体内进行多次破碎,提高破碎效果。
21.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可拆卸连接有前挡组件,所述前挡组件包括与壳体相连的两个连杆、连接在两个连杆背离壳体一端的水平挡杆和位于水平挡杆两端的两个倾斜挡杆。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破碎较大植物时,植物可能会随着拓荒机的工作和移动发生倾倒,前挡组件能够减小植物向壳体一侧倾倒的可能性,使植物能够顺利从进料口进入到壳体内进行破碎,提高拓荒机的破碎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固定刀和与固定刀朝向相反的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第三破碎刀的设置,能够使固定刀与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和第三破碎刀配合,依靠剪切力将从进料口进入的植物进行破碎,同时呈弧形排布的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能够在转动刀盘转动过程中实现动平衡,使进入到壳体内的植物均能够被切割破碎,提高对植物的破碎能力。
24.2.通过连接在传动轴与驱动马达输出轴之间的花键轴套的设置,当植物较大刀盘被卡住时,花键套强度较小在较大扭力作用下损坏,可以直接更换,不会损坏传动轴和驱动马达,从而减小拓荒机损坏的可能性,提高拓荒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盘式拓荒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盘式拓荒机进料口与出料口一侧的示意图。
27.图3是驱动组件的爆炸图。
28.图4是刀盘上的结构示意图和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与刀盘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29.图5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0.图6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马达罩壳;12、翼板;13、进料口;131、支撑板;132、加固板;14、出料口;15、前挡组件;151、连杆;152、水平挡杆;153、倾斜挡杆;16、防飞组件;161、钢筋;162、限位箍;163、链条;17、支撑架;171、定位槽;172、固定块;18、连接块;19、固定刀;2、驱动组件;21、驱动马达;22、传动箱;23、传动轴;24、花键轴套;231、连接槽;25、第一花键套;26、第二花键套;3、第一破碎刀;31、刀头;32、连接杆;33、缺口;4、第二破碎刀;5、第三破碎刀;51、连接片;52、第三安装块;6、刀盘;61、第一安装槽;62、第一连接板;63、第一安装块;631、第一凸块;64、第二安装槽;65、第二连接板;66、第二安装块;661、第二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盘式拓荒机。
34.参照图1和图2,盘式拓荒机包括壳体1,壳体1一侧敞开,在壳体1敞开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还包括位于壳体1上的驱动组件2和连接在驱动组件2上的刀盘6,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分别位于刀盘6的两侧,进料口13上通过螺栓连接有加强板,加强板包括支撑板131和位于支撑板131两端的加固板132。
35.参照图3,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马达21、连接在壳体1上的传动箱22和位于传动箱22
内的传动轴23,传动箱22一端固定连接有法兰,传动箱22法兰通过螺栓与壳体1连接,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马达罩壳11,马达罩壳11罩设在驱动马达21和传动箱22外侧,驱动马达21为液压齿轮马达。
36.参照图3,传动轴23靠近驱动马达21一端端部开设有连接槽231,连接槽231内过盈配合嵌设有第一花键套25,驱动马达21输出轴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花键套26,传动轴23与驱动马达21输出轴之间连接有花键轴套24,花键轴套24内壁开设有内花键,花键轴套24外侧壁上开设有外花键,内花键与第二花键套26卡接,外花键与第一花键套25卡接配合。
37.参照图2和图3,花键轴套24强度小于传动轴23强度和驱动马达21输出轴的强度,驱动马达21工作时通过花键轴套24的配合带动传动轴23转动,传动轴23端部固定连接有法兰,传动轴23法兰通过螺栓与刀盘6连接,当刀盘6被植物卡住时,花键轴套24最先损坏,可以通过更换花键轴套24保护传动轴23和驱动马达21输出轴。
38.参照图4,刀盘6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刀具部和第二刀具部,第一刀具部和第二刀具部分别位于刀盘6相对的两个圆形侧面上,第一刀具部和第二刀具部交错设置,第一刀具部包括两个第一刀具组,第二刀具部包括两个第二刀具组。
39.参照图4,第一刀具组包括多个第一破碎刀3,多个第一破碎刀3沿半圆弧方向排布,依次首尾连接,两组第一刀具组所围成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对设置,两组第一刀具组交错设置。
40.参照图4,第二刀具组包括多个第二破碎刀4,多个第二破碎刀4沿半圆弧方向排布,依次首尾连接,两组第二刀具组所围成的圆弧开口方向相对设置,两组第二刀具组交错设置,第一破碎刀3和第二破碎刀4的刀头31朝向一致。
41.参照图4,第一破碎刀3包括刀头31和固定连接在刀头31尾部用于安装连接的连接杆32,连接杆32上开设有螺纹,刀头31由四个倾斜设置的刀片围成,刀头31的形状呈一端开放的梯形,其中开放端面积大于另一端面积,连接杆32连接在面积较小一端,刀头31开放一端的每一个刀片上均开设有缺口33,缺口33呈v形,即缺口33自两端向中心不断延伸加深形成尖端缺口33,相邻的两个刀片连接处的端部形成尖端,用于切割绿植。第二破碎刀4与第一破碎刀3结构相同。
42.参照图4,刀盘6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1,第一安装槽61内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为第一连接板62,第一连接板62与第一安装槽61过盈配合,第一安装槽61内安装有第一安装块63,第一安装块6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631,第一凸块631与第一安装槽61插接配合,第一连接板62上螺纹连接有螺栓,将第一凸块631与第一连接板62连接。
43.参照图4,第一破碎刀3的连接杆32穿设在第一安装块63上,另一端通过螺帽将连接杆32和刀头31可拆卸连接在第一安装块63上。
44.参照图4,刀盘6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64,第二安装槽64内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连接板65,第二安装块66上设有第二凸块661,第二凸块661与第二安装槽64插接配合,第二连接板65上螺纹连接有螺栓,将第二凸块661与第二连接板65连接。
45.参照图5,壳体1内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7,支撑架17呈门形设置,及包括两个与壳体1固定连接有竖板和连接在两个竖板之间的横板,两个竖板平行设置,在横板上开设有定位槽171,定位槽171为通槽,定位槽171内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72,支撑架17与壳体1之间插接有连接块18,连接块18与固定块172通过螺栓连接。
46.参照图5,连接块18上连接有固定刀19,固定刀19与第一破碎刀3结构相同,固定刀19的连接杆32贯穿连接块18通过螺帽固定。固定刀19与第一破碎刀3和第二破碎刀4朝向相反。
47.参照图4,刀盘6的弧形侧壁上沿其圆周方向可拆卸连接有多个连接片51,每个连接片51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块52,每个第三安装块52上均可拆卸连接有第三破碎刀5,第三破碎刀5结构与第一破碎刀3和第二破碎刀4相同,第三破碎刀5的连接杆32贯穿第三安装块52,通过螺帽将第三破碎刀5固定在第三安装块52上。
48.参照图4和图5,第三破碎刀5的刀头31方向与第一破碎刀3和第二破碎刀4刀头31方向一致,与固定刀19刀头31方向相反。
49.参照图6,壳体1上远离进料口13和出料口14的一侧设置有防飞组件16,防飞组件16包括钢筋161、位于钢筋161两端可拆卸连接在壳体1上的限位箍162和穿设在钢筋161上的多个链条163,限位箍162用于将钢筋161固定在壳体1上,链条163沿钢筋161长度方向均匀排布,链条163至少设置有两节,本技术设置有三节,防飞组件16沿壳体1周向设置有三组,相邻的两组防飞组件16之间呈倾斜设置,链条163为镀锌铁材质。
50.参照图1和图2,壳体1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翼板12,两个翼板12平行设置,两个翼板1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前挡组件15,前挡组件15包括与翼板12相连的两个连杆151、连接在两个连杆151背离壳体1一端的水平挡杆152和位于水平挡杆152两端的两个倾斜挡杆153。
51.参照图1和图2,螺栓贯穿翼板12螺纹连接在连杆151上,将两个连杆151分别与两个翼板12固定连接,连杆151、水平挡杆152和倾斜挡杆153均为方管。
52.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拓荒机开始拓荒时,驱动马达21通过花键轴套24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刀盘6转动,植物从进料口13进入,随着刀盘6的快速转动,带动植物持续向壳体1内移动,从而使需要破碎的植物进入到壳体1内,在第一破碎刀3、第二破碎刀4和第三破碎刀5的转动过程中不断对植物进行切割破碎,同时第三破碎刀5与固定刀19配合产生剪切力,将大块的植物破碎,破碎后的碎屑从出料口14排出。
5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