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岩土施工用地基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7:42: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岩土施工用地基支护装置,涉及建筑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基坑是指由地面向下开挖的地下空间,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会引起周围土体的变形,并且基坑开挖结束后由于其深度较大,基坑边面的支撑力较差,基坑边面周围的建筑物会因为基坑边面的不稳定而存在坍塌风险,所以一般需要进行支护,而现有的支护装置在使用时相互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容易发生相对折弯倾斜,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岩土施工用地基支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岩土施工用地基支护装置,包括贴合框,所述贴合框上开设有卡接孔,所述贴合框的上侧与支撑框架相卡接,所述支撑框架的下侧设置有卡接柱,且所述支撑框架与贴合框之间的位置夹持有渗水网,所述支撑框架下侧的卡接柱穿过渗水网的边缘与贴合框上的卡接孔相卡接,所述贴合框的下侧设置有定位锥,所述定位锥刺入地基的内部,所述支撑框架上开设有定位螺孔,且定位螺孔经由螺栓穿过与贴合框上的螺孔相旋合,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柱,所述支撑框架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端口,相邻支撑框架上的连接端柱与连接端口相卡接。
5.进一步地,所述贴合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贴合棱条,所述贴合棱条相互之间呈90
°
夹角进行排列,且所述贴合棱条的表面与地基的表面相贴合。
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经由加固杆穿过与地基的底面相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内壁开设贯穿孔的位置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的内壁与加固杆的表面相贴合。
8.进一步地,所述加固结构包括加固套筒,所述加固套筒的底部位置设置有外螺纹,分布在加固套筒底部的外螺纹与贯穿孔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所述固定套筒的外侧设置有肋板,所述肋板沿加固套筒的轴线呈环形进行排列。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框架内部的棱角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肋板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定位柱之间等距进行排列,所述定位锥的末端为圆锥形结构。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贴合框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贴合棱条,通过贴合棱条作用于地基的侧面位置,通过贴合棱条施加的作用力达到固定地基侧面土方的目的;
12.而夹持在支撑框架与贴合框之间的渗水网则可以在阻挡泥土下落的情况下使得雨水渗出泥土,采用该设计相比较于传统的固定方式而言会使得泥土中的含水量降低,进而进一步使得塌方的风险降低;
13.支撑框架一侧的连接端柱与相邻支撑框架上的连接端口相互卡接,通过卡接的方式将多个支撑框架相互固定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采用该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单个支撑框架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使用固定杆穿过贯穿孔则可以将多个支撑框架纵向固定在一起,使得其可以根据高度的不同进行不同数量支撑框架的安装;
14.加固套筒通过外螺纹旋合到贯穿孔的内部,采用该设计使得支撑框架与加固杆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的提升,防止固定杆在与支撑框架固定后发生折弯的情况,而位于加固套筒侧面的肋板则可以起到支撑加固套筒的目的,防止加固套筒相对支撑框架发生相对折弯。
附图说明
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土施工用地基支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土施工用地基支护装置中加固结构的安装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土施工用地基支护装置中加固结构的剖面图;
19.图中:1-连接端柱、2-定位螺孔、3-支撑框架、4-卡接柱、5-连接端口、6-渗水网、7-贴合框、8-定位锥、9-卡接孔、10-贴合棱条、11-贯穿孔、12-加强筋、13-加固结构、131-加固套筒、132-肋板、133-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21.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岩土施工用地基支护装置,包括贴合框7,贴合框7上开设有卡接孔9,贴合框7的上侧与支撑框架3相卡接,支撑框架3的下侧设置有卡接柱4,且支撑框架3与贴合框7之间的位置夹持有渗水网6,支撑框架3下侧的卡接柱4穿过渗水网6的边缘与贴合框7上的卡接孔9相卡接,贴合框7的下侧设置有定位锥8,定位锥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定位柱之间等距进行排列,定位锥8的末端为圆锥形结构,定位锥8刺入地基的内部,支撑框架3上开设有定位螺孔2,且定位螺孔2经由螺栓穿过与贴合框7上的螺孔相旋合,支撑框架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端柱1,支撑框架3的另一侧开设有连接端口5,相邻支撑框架3上的连接端柱1与连接端口5相卡接,支撑框架3内部的棱角处设置有加强筋12,加强筋12为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肋板132结构,该设计使得支撑框架3整体的强度提升。
22.贴合框7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贴合棱条10,贴合棱条10相互之间呈90
°
夹角进行排列,且贴合棱条10的表面与地基的表面相贴合。
23.请参阅图2与图3,支撑框架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贯穿孔11,贯穿孔11经由加固杆穿过与地基的底面相固定,支撑框架3内壁开设贯穿孔11的位置设置有加固结构13,加固结构13的内壁与加固杆的表面相贴合,加固结构13包括加固套筒131,加固套筒131的底部位置
设置有外螺纹133,分布在加固套筒131底部的外螺纹133与贯穿孔11内部的内螺纹相旋合,固定套筒的外侧设置有肋板132,肋板132沿加固套筒131的轴线呈环形进行排列,加固套筒131通过外螺纹133旋合到贯穿孔11的内部,采用该设计使得支撑框架3与加固杆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的提升,防止固定杆在与支撑框架3固定后发生折弯的情况,而位于加固套筒131侧面的肋板132则可以起到支撑加固套筒131的目的,防止加固套筒131相对支撑框架3发生相对折弯。
24.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首先将贴合框7贴合到地面的侧面位置,使用定位锥8刺入到土壤的内部,然后将支撑框架3通过其下侧的卡接柱4穿过渗水网6与贴合框7侧面的卡接孔9相卡接,接下来使用螺栓穿过定位螺孔2与贴合框7上的螺孔相旋合,夹持在支撑框架3与贴合框7之间的渗水网6则可以在阻挡泥土下落的情况下使得雨水渗出泥土,采用该设计相比较于传统的固定方式而言会使得泥土中的含水量降低,进而进一步使得塌方的风险降低,支撑框架3一侧的连接端柱1与相邻支撑框架3上的连接端口5相互卡接,通过卡接的方式将多个支撑框架3相互固定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采用该设计可以有效的防止单个支撑框架3脱落的情况发生;并且使用固定杆穿过贯穿孔11则可以将多个支撑框架3纵向固定在一起,使得其可以根据高度的不同进行不同数量支撑框架3的安装,加固套筒131通过外螺纹133旋合到贯穿孔11的内部,采用该设计使得支撑框架3与加固杆之间的作用力进一步的提升,防止固定杆在与支撑框架3固定后发生折弯的情况,而位于加固套筒131侧面的肋板132则可以起到支撑加固套筒131的目的,防止加固套筒131相对支撑框架3发生相对折弯。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