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浮锚杆半灌浆套筒锚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7:25: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浮锚杆半灌浆套筒锚固结构。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带地下室的裙房及单建式的地下室等建筑越来越多,深度也逐渐加深。由于其上部层数少,结构自重往往不足以抵抗地下水产生的浮力,基础必须采取一定的抗浮措施。当结构自重与浮力相差不大时,可采用增加地下室底板、顶板配重的办法;如果二者相差较大,则需要采取设置抗拔桩或抗浮钢筋等措施。
3.现有的地下室底板的抗浮钢筋设计比较简单,仅仅是带箭头的长杆,穿过地下室底板插入到地基中。而在长杆穿过地下室底板时,由于长杆穿过防水层时的节点比较复杂,施工容易造成渗漏水,且在长杆穿过地下室底板时,也需要人工调整长杆的弯曲角度,操作比较麻烦,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降低施工抗浮钢筋造成的渗漏水,减少施工的繁琐性,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浮锚杆半灌浆套筒锚固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浮锚杆半灌浆套筒锚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抗浮锚杆半灌浆套筒锚固结构,包括用于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支撑的锚板、安装在所述锚板下侧的半灌浆套筒以及安装在所述半灌浆套筒内的钢筋。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通过半灌浆套筒连接在锚板上,通过锚板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支撑,从而减少了地下室底板上浮的概率。同时由于钢筋与锚板之间通过半灌浆套筒连接,所以大大降低了施工时抗浮钢筋所造成的渗漏水,而且由于不需要现场对钢筋进行弯折,所以也大大减少了施工时的繁琐性,提高了施工效率。
8.可选的,所述锚板下侧固接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半灌浆套筒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板通过安装柱与半灌浆套筒连接,安装更加方便。
10.可选的,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半灌浆套筒一端插接配合,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半灌浆套筒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安装柱插入半灌浆套筒内,并通过螺栓固定住安装柱和半灌浆套筒的位置,即可实现锚板与半灌浆套筒的连接固定,安装非常方便。
12.可选的,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半灌浆套筒一端螺纹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安装柱旋拧在半灌浆套筒内,即可完成安装柱与半灌浆套筒的连接。
14.可选的,所述钢筋与所述半灌浆套筒之间填充有混凝土,所述钢筋与所述半灌浆套筒通过混凝土固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混凝土将钢筋和半灌浆套筒连接起来,即可固定住钢筋和半灌浆套筒的位置,连接强度较高。
16.可选的,所述半灌浆套筒包括与所述安装柱连接的连接段以及与所述钢筋连接的固定段,所述固定段侧壁开设有供混凝土注入半灌浆套筒和钢筋之间的灌浆口。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先将钢筋插入半灌浆套筒内,然后将混凝土注入至半灌浆套筒和钢筋之间,即可使得半灌浆套筒与钢筋之间被混凝土填充,待混凝土凝固,即可实现半灌浆套筒与钢筋的固定。
18.可选的,所述半灌浆套筒侧壁上开设有供半灌浆套筒和钢筋之间的混凝土流出的出浆口。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半灌浆套筒与钢筋之间的空气排出,同时也可以通过出浆口用于判断注浆的程度。
20.可选的,所述出浆口开设在所述固定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浆口位于固定段靠近连接段的一端,使得当半灌浆套筒和钢筋之间的混凝土从出浆口排出时,即代表半灌浆套筒与钢筋之间的空隙被混凝土填充完毕,停止继续注入混凝土即可,实现对混凝土的注浆程度进行判断。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本技术通过设置锚板,并通过半灌浆套筒连接在钢筋和锚板之间,从而避免了钢筋直接与地下室底板连接时对防水层破坏造成的渗漏水,同时也避免了施工现场将钢筋端部弯折而带来的繁琐性,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24.安装柱的设置,使得直接将安装柱与半灌浆套筒连接,即可实现锚板与半灌浆套筒的固定,安装更加快速方便;
25.注浆口和出浆口的设置,使得可以先将钢筋插入半灌浆套筒内,然后再往半灌浆套筒与钢筋之间进行注浆,待注浆的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将钢筋固定在半灌浆套筒内,安装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钢筋;2、半灌浆套筒;21、连接段;22、固定段;23、灌浆口;24、出浆口;3、锚板;31、安装柱;4、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抗浮锚杆半灌浆套筒锚固结构。参照图1,抗浮锚杆半灌浆套筒锚固结构包括用于抗浮的钢筋1、连接在钢筋1上的半灌浆套筒2以及设置在半灌浆套筒2上用于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支撑的锚板3。地下室底板直接放置在锚板3上,通过半灌浆套筒2将锚板3与钢筋连接,实现对地下室底板的抗浮。
30.参照图1,锚板3可以为一平板结构,在锚板3一侧一体固接有安装柱31,锚板3通过安装柱31与半灌浆套筒2连接。半灌浆套筒2包括用于与安装柱31连接的连接段21,连接段21与安装柱31相连接。具体的,安装柱31与连接段21之间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形式实现固定,当然,安装柱31也可以直接与连接段21插接配合,通过一个螺栓固定住安装柱31在连接段21内的位置,以实现安装柱31与连接段21的固定,当然,安装柱31与连接段21之间也可以
采用其他形式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安装柱31与连接段21的固定即可,本技术以安装柱31与连接段21螺纹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31.参照图1,半灌浆套筒2还包括与连接段21一体成型的固定段22,固定段22用于与钢筋1连接。具体的,在钢筋1和固定段22之间填充有混凝土4,钢筋1和固定段22之间通过混凝土4固定连接在一起。安装时,可以直接将钢筋1上端插入固定段22远离连接段21的一端,然后将混凝土4浇筑至半灌浆套筒2与钢筋1之间,待混凝土4凝固,即可通过混凝土4固定住钢筋1在半灌浆套筒2中的位置。
32.其中,为了便于将混凝土4注入至半灌浆套筒2和钢筋1之间,在固定段22侧壁上固接有与半灌浆套筒2内部连通的灌浆口23,混凝土4可以直接通过灌浆口23注入至半灌浆套筒2和钢筋1之间,注浆更加方便。
33.同时,在半灌浆套筒2侧壁上还固接有与半灌浆套筒2内部连通的出浆口24,出浆口24位于固定段22和连接段21之间。当通过灌浆口23向半灌浆套筒2和钢筋1之间注入混凝土4时,随着混凝土4的注入越来越多,混凝土4在半灌浆套筒2内的高度也越来越高,直至混凝土4将固定段22内部注满,到达出浆口24处,从出浆口24排出,此时,混凝土4注入完毕,完成注浆工作。出浆口24的设置使得可以对注入至半灌浆套筒2和钢筋1之间的混凝土4的位置做到实时的监控,同时还可以使得半灌浆套筒2与钢筋1之间的空气可以顺利的排出,保证注浆的顺利进行。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浮锚杆半灌浆套筒锚固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建筑时,直接将半灌浆套筒2的连接段21螺纹连接在安装柱31上,然后将固定段22套设在钢筋1上,并将混凝土4与灌浆口23连接,以将混凝土4注入半灌浆套筒2和钢筋1之间,直至混凝土4从出浆口24流出时,注浆完成,等待混凝土4冷却即可。冷却后的混凝土4则将半灌浆套筒2与钢筋1连接在一起,通过钢筋1实现对锚板3的拉持,完成抗浮工作。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