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简易魔芋收挖装置

2022-08-17 07:37: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魔芋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魔芋收挖装置。


背景技术:

2.魔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天南星科魔芋属,喜温暖潮湿和荫蔽的环境,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我国主要在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及陕西等地栽培。魔芋性寒味平,具有消肿去毒,主治痈疮、肿毒等。魔芋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热量较低,微量元素丰富,特别是葡甘聚糖含量丰富,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压、散毒、养颜、通脉、减肥、通便、开胃等多功能。葡苷聚糖,有凝胶性等特点,还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3.在平地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魔芋时,可以采用机械化收挖;但是,在林下、坡地以及农户房前屋后零星种植时,魔芋种植没有标准的株行距,种植位置机械化收挖装置无法使用,所以在这些地区收挖魔芋一般是通过锄头进行操作;锄头在收挖魔芋时,其距离、位置等均不好控制,在收挖魔芋时,往往需要挖很大一个坑才能收挖一个魔芋,浪费人力物力,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收挖时不易控制,容易挖坏魔芋,降低了魔芋的经济效益和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魔芋收挖装置,该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省力方便,造价低廉,魔芋收挖效率高,不易损坏魔芋,可在魔芋种植领域推广使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魔芋收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所述连接环,所述中心盘座的中心位置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脚踩板和压土板。
6.优选地,多根入土杆同时等距焊接在多个弧形梁的外侧壁上,多根连接杆等距焊接在中心盘座的外周侧。
7.优选地,当挖土部进入魔芋周围土壤时,土壤顶起压土板使压土板靠近甚至紧贴中心盘座,取出魔芋和包裹魔芋的土块后脚蹬脚踩板,使压土板将挖土部内的土块压出,省力易操作。
8.优选地,所述竖杆螺纹连接在顶部的弧形梁的外侧壁上,顶部的弧形梁外侧壁上焊接有连接螺帽,竖杆的底部焊接有与连接螺帽螺纹配合的螺栓,竖杆螺纹连接挖土部,方便更换维修损坏部件且在装置闲置时便于存放不过度占用空间,竖杆上固定设置有脚踩杆,脚踩杆焊接在竖杆上靠近挖土部的位置,脚踩杆的直径大于把手,把手上设置防滑套,脚踩杆上开设防滑纹。
9.优选地,所述入土杆的底部设置有入土锥头,所述弧形梁为开口的c字型环形板件,所述弧形梁上宽下窄,所述弧形梁上设置有入土切面,入土切面能较小弧形梁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挖土部能更加省力地插入魔芋所在土壤周边。
10.优选地,连接环上也开设有适配弧形梁的开口。
11.优选地,根据魔芋个头大小可预备多种不同尺寸的挖土部,通过螺纹连接可灵活切换,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省力方便,制作成本低廉,能满足不同环境中魔芋的收挖需求,可推广使用。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扶脚踩的方式挖土收挖魔芋,还能通过落土部快速省力地取出包裹在土块中的魔芋,操作省力,使用效果好。
15.3、本实用新型装置设计简单合理,方便移动运输,能满足在机械化设备无法适用的魔芋种植环境中的魔芋收挖要求。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竖杆、把手和挖土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落土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落土部中连接环、中心盘座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落土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竖杆;
ꢀꢀꢀꢀꢀꢀꢀꢀꢀꢀꢀꢀꢀꢀ
2—弧形梁;
ꢀꢀꢀꢀꢀꢀꢀꢀꢀꢀꢀꢀ
3—入土杆;
24.4—落土部;
ꢀꢀꢀꢀꢀꢀꢀꢀꢀꢀꢀꢀ
5—把手;
ꢀꢀꢀꢀꢀꢀꢀꢀꢀꢀꢀꢀꢀꢀ
6—脚踩杆;
25.7—入土锥头;
ꢀꢀꢀꢀꢀꢀꢀꢀꢀꢀ
8—入土切面;
ꢀꢀꢀꢀꢀꢀꢀꢀꢀꢀ
4-1—连接环;
26.4-2—中心盘座;
ꢀꢀꢀꢀꢀꢀꢀꢀ
4-3—连接杆;
ꢀꢀꢀꢀꢀꢀꢀꢀꢀꢀ
4-4—脚踩板;
27.4-5—压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竖杆1、把手5和挖土部,所述竖杆1的两端分别连接把手5和挖土部,竖杆1和把手5呈t字型,所述挖土部包括三个弧形梁2和五根入土杆3,多个弧形梁2水平设置,多根入土杆3固定连接在弧形梁2的外周侧,顶部的弧形梁2内固定连接有落土部4,所述落土部4包括连接环4-1、中心盘座4-2、脚踩板4-4和压土板4-5,所述连接环4-1固定连接在顶部弧形梁2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环4-1的中心位置设置中心盘座4-2,所述中心盘座4-2通过六根连接杆4-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4-1,所述中心盘座4-2的中心位置滑动设置有滑杆4-6,所述滑杆4-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脚踩板4-4和压土板4-5。
29.本实施例中,五根入土杆3同时等距焊接在三个弧形梁2的外侧壁上,六根连接杆4-3等距焊接在中心盘座4-2的外周侧。
30.本实施例中,当挖土部进入魔芋周围土壤时,土壤顶起压土板4-5使压土板4-5靠近甚至紧贴中心盘座4-2,取出魔芋和包裹魔芋的土块后脚蹬脚踩板4-4,使压土板4-5将挖土部内的土块压出,省力易操作。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竖杆1螺纹连接在顶部的弧形梁2的外侧壁上,顶部的弧形梁2外侧壁上焊接有连接螺帽,竖杆1的底部焊接有与连接螺帽螺纹配合的螺栓,竖杆1螺纹连接
挖土部,方便更换维修损坏部件且在装置闲置时便于存放不过度占用空间,竖杆1上固定设置有脚踩杆6,脚踩杆6焊接在竖杆1上靠近挖土部的位置,脚踩杆6的直径大于把手5,把手5上设置防滑套,脚踩杆6上开设防滑纹。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入土杆3的底部设置有入土锥头7,所述弧形梁2为开口的c字型环形板件,所述弧形梁2上宽下窄,所述弧形梁2上设置有入土切面8,入土切面8能较小弧形梁2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使挖土部能更加省力地插入魔芋所在土壤周边。
33.本实施例中,连接环4-1上也开设有适配弧形梁2的开口,位于弧形梁2上开口两侧的两根入土杆3较其他三根入土杆3短,方便入土并有效保护入土杆3。
34.本实施例中,根据魔芋个头大小可预备多种不同尺寸的挖土部,通过螺纹连接可灵活切换,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
35.使用时,在不能实现机械化操作的山区、种植不规律的地区或者是研究实验少量种植等不适用机械化收挖的环境中;在魔芋倒苗10天后进行魔芋挖收,根据魔芋生长年限选择不同规格挖土部并螺纹连接在竖杆1上,将挖土部最下方的弧形梁2对准魔芋植株周侧的土壤位置插入土层,手持把手5脚踩脚踩杆6使挖土部深入土层内,当脚踩板4-4滑动至最上端位置时,手持把手5前后左右进行晃动或者旋转,使得挖土部内的土与周围的土分离,然后将挖土部提出,用脚蹬脚踩板4-4通过压土板4-5将取出的土块推出挖土部,实现魔芋的收挖。若魔芋球未随挖土部一起取出时,魔芋球所在土壤也较为松动,可人为的将其拿出。
36.在魔芋收挖时形成比魔芋球大的一个土洞不会伤及魔芋,且不需浪费时间精力挖出更大的土坑,在魔芋种植密度小、种植量少等情况下依然能高效收挖。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