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半成品零件的外观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4:35: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观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成品零件的外观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外观检测,主要用于快速识别样品的外观缺陷的检测方法,外观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快速识别样品的外观缺陷,如凹坑、裂纹、翘曲、缝隙、污渍、沙粒、毛刺、气泡、颜色不均匀等,被检测样品可以是透明体也可以是不透明体。
3.现有的外观检测设备,存在使用时,不能进行自动取放件以及分类放置,从而会影响检测的效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半成品零件的外观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成品零件的外观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成品零件的外观检测设备,包括送料机构和控制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的内部上方两侧设置有用于转运分类的搬运机构,用于整体控制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于送料机构的表面中部,且送料机构的内部下方一侧安装有用于纠偏进料的纠偏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第一滑动架、第一直线电机、第二直线电机、安装架、第一气缸、滑动座、转动电机、摆动臂和夹持头,且第一滑动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直线电机,所述第一直线电机的上方连接有第二直线电机,且第二直线电机的上方一侧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的一侧下方安装有转动电机,且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摆动臂,所述摆动臂的一端下方安装有夹持头。
6.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工作箱、上料架和拍摄箱,所述工作箱的一侧中部设置有上料架,且上料架的上方一侧安装有拍摄箱。
7.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下料架,且下料架安装在工作箱的另一侧中部。
8.进一步的,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物料箱,且物料箱安装在工作箱的内部下方一侧。
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电控箱、操控板和翻转门,所述电控箱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操控板,且电控箱外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翻转门。
10.进一步的,所述纠偏机构包括第三直线电机、第二滑动架和第四直线电机,且第三直线电机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二滑动架的前方一侧设置有第四直线电机。
11.进一步的,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第二气缸和滑动箱,且第二气缸安装在第四直线电机的上方中部,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滑动箱。
12.进一步的,所述纠偏机构还包括推料臂,且推料臂连接在滑动箱的一侧上方。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成品零件的外观检测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外观检测设备,可以进行纠偏,防止物料输送时发生偏移,同时可以自动取放
料,以及自动将残次物料分类,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架,可以对待检测的物件利用输送带传递到工作箱内,通过拍摄箱,其为ccd动态拍摄,可以对物件进行角度位置的抓拍,从而来识别物件是否出现偏移,通过下料架,可以利用输送带将检测后的良品进行输送下料,通过物料箱,可以将残次的物件进行收纳存放,通过第三直线电机,可以进行前后移动,通过第四直线电机,可以在第二滑动架上左右滑动,通过第二气缸,可以带动滑动箱以及推料臂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利用一系列的运动,从而在监测进料物件发生偏移时,可以对物件的位置进行摆正,从而方便后续检测的取放;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滑动架,可以使得第一直线电机带动第二直线电机以及其上的组件进行左右移动,通过第二直线电机,可以带动安装架在第一直线电机上进行前后移动,通过第一气缸,可以带动滑动座进行上下移动,通过伺服性质的转动电机,可以带动摆动臂连同夹持头进行精确的转动,通过夹持头,可以对物件进行夹持拿取,从而利用一系列的运动,可以做出对物料进行自动取放的动作,同时可以在检测后可以将残次的物件进行取出分类,以此使得在检测时效率更高,有利于加快检测的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纠偏机构右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送料机构;101、工作箱;102、上料架;103、拍摄箱;104、下料架;105、物料箱;2、搬运机构;201、第一滑动架;202、第一直线电机;203、第二直线电机;204、安装架;205、第一气缸;206、滑动座;207、转动电机;208、摆动臂;209、夹持头;3、控制机构;301、电控箱;302、操控板;303、翻转门;4、纠偏机构;401、第三直线电机;402、第二滑动架;403、第四直线电机;404、第二气缸;405、滑动箱;406、推料臂。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半成品零件的外观检测设备,包括送料机构1和控制机构3,送料机构1的内部上方两侧设置有用于转运分类的搬运机构2,送料机构1包括工作箱101、上料架102和拍摄箱103,工作箱101的一侧中部设置有上料架102,且上料架102的上方一侧安装有拍摄箱103,送料机构1还包括下料架104,且下料架104安装在工作箱101的另一侧中部,送料机构1还包括物料箱105,且物料箱105安装在工作箱101的内部下方一侧,通过上料架102,可以对待检测的物件利用输送带传递到工作箱101内,通过拍摄箱103,其为ccd动态拍摄,可以对物件进行角度位置的抓拍,从而来识别物件是否出现偏移,通过下料架104,可以利用输送带将检测后的良品进行输送下料,通过物料箱105,可以将残次的物件进行收纳存放,搬运机构2包括第一滑动架201、第一直线电机202、第二直线电机203、安装架204、第一气缸205、滑动座206、转动电机207、摆动臂208和夹持头209,且第一滑动架20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直线电机202,第一直线电机202的上方连接有第二直线电机203,且第二直线电机203的上方一侧安装有安装架204,安装架204的一侧上方设置有第一气缸205,且第一气缸205的输出端连接有滑动座206,滑动座206的一侧下方安装有转动电机207,且转动电机207
的输出端连接有摆动臂208,摆动臂208的一端下方安装有夹持头209,通过第一滑动架201,可以使得第一直线电机202带动第二直线电机203以及其上的组件进行左右移动,通过第二直线电机203,可以带动安装架204在第一直线电机202上进行前后移动,通过第一气缸205,可以带动滑动座206进行上下移动,通过伺服性质的转动电机207,可以带动摆动臂208连同夹持头209进行精确的转动,通过夹持头209,可以对物件进行夹持拿取,从而利用一系列的运动,可以做出对物料进行自动取放的动作,来将物件放置到打光成像的拍摄箱103中进行检测,同时可以在检测后可以将残次的物件进行取出分类,以此使得在检测时效率更高,有利于加快检测的效率;
21.如图1-3所示,用于整体控制的控制机构3设置于送料机构1的表面中部,且送料机构1的内部下方一侧安装有用于纠偏进料的纠偏机构4,控制机构3包括电控箱301、操控板302和翻转门303,电控箱301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操控板302,且电控箱301外表面另一侧安装有翻转门303,通过电控箱301、操控板302,可以对整体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操作过程进行控制以及监测,通过翻转门303,可以进行开合来对内部进行操作以及维护,纠偏机构4包括第三直线电机401、第二滑动架402和第四直线电机403,且第三直线电机401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滑动架402,第二滑动架402的前方一侧设置有第四直线电机403,纠偏机构4还包括第二气缸404和滑动箱405,且第二气缸404安装在第四直线电机403的上方中部,第二气缸404的输出端连接有滑动箱405,纠偏机构4还包括推料臂406,且推料臂406连接在滑动箱405的一侧上方,通过第三直线电机401,可以进行前后移动,通过第四直线电机403,可以在第二滑动架402上左右滑动,通过第二气缸404,可以带动滑动箱405以及推料臂406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利用一系列的运动,从而在监测进料物件发生偏移时,可以对物件的位置进行摆正,从而方便后续检测的取放。
22.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外观检测设备,首先通过上料架102,可以对待检测的物件利用输送带传递到工作箱101内,通过拍摄箱103,其为ccd动态拍摄,可以对物件进行角度位置的抓拍,从而来识别物件是否出现偏移,随后通过第三直线电机401,可以进行前后移动,然后通过第四直线电机403,可以在第二滑动架402上左右滑动,再通过第二气缸404,可以带动滑动箱405以及推料臂406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利用一系列的运动,从而在监测进料物件发生偏移时,可以对物件的位置进行摆正,从而方便后续检测的取放,此时通过第一滑动架201,可以使得第一直线电机202带动第二直线电机203以及其上的组件进行左右移动,随后通过第二直线电机203,可以带动安装架204在第一直线电机202上进行前后移动,然后通过第一气缸205,可以带动滑动座206进行上下移动,再通过伺服性质的转动电机207,可以带动摆动臂208连同夹持头209进行精确的转动,此时通过夹持头209,可以对物件进行夹持拿取,从而利用一系列的运动,可以做出对物料进行自动取放的动作,来将物件放置到打光成像的拍摄箱103中进行检测,同时可以在检测后可以将残次的物件进行取出分类,以此使得在检测时效率更高,有利于加快检测的效率,此时通过下料架104,可以利用输送带将检测后的良品进行输送下料,随后通过物料箱105,可以将残次的物件进行收纳存放,然后通过电控箱301、操控板302,可以对整体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操作过程进行控制以及监测,最后通过翻转门303,可以进行开合来对内部进行操作以及维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