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2022-08-17 04:28: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现有临床上,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在胸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
3.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引流时,大多采用两种方式固定引流管,第一种:在引流管上缠绕缝纫线,再将缝纫线缝制在皮肤上,此种方式有如下弊端,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会有液体渗出,液体将缝纫线和管壁浸湿,当引流管稍微受力,则会引起缝纫线在引流管上打滑;第二种:通过胶布固定,此种方式有如下弊端:对胶布过敏的病人来说容易给病人带来痛苦和不便,同时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二是通过胶布固定式,当患者体外液体渗漏到胶布与皮肤之间的时候,也会导致胶布固定不牢,造成引流管松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能有效的将引流管固定在引流孔处,防止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松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
6.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盘、连接圈、限位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底盘为圆环形,所述底盘位于人体外,所述连接圈同轴的连接在所述底盘上,并能从引流孔插入人体内,所述限位组件为长条形,并能弯曲变形,所述限位组件的首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圈上,并沿着所述底盘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盘上,并与所述限位组件的尾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能驱动所述限位组件的尾端朝靠近所述引流管的方向弯曲变形;
7.套管,套紧在引流管上,所述套管一端为插入端,另外一端为外露端,且所述插入端能从体外顺次穿过所述底盘和所述连接圈深入至体内;所述插入端的外壁上沿着其轴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环形的限位槽;及
8.卡子,所述卡子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远离所述连接圈的端部;当所述限位组件弯曲变形时,所述卡子向所述底盘的中心轴方向靠近,并能卡设在所述限位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杆,所述弹性杆首端与所述连接圈铰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的端部顺次从所述底盘和所述连接圈穿入,并与所述弹性杆的尾端铰接,且所述操作杆能沿着所述套管的轴向运动,所述卡子设置在所述弹性杆的尾端的端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杆为光杆。
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锁紧器,所述锁紧器包括锁紧螺母,所述底盘的侧壁开设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旋转所述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能
与所述操作杆的外侧壁抵接。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有多个,多个所述限位组件沿着所述连接圈的周向间隔均匀设置,所述操作杆的数量与之适配,所述卡子的数量与之适配。
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环,多个所述操作杆的端部连接在所述连接环上。
14.进一步地,所述插入端的外壁上沿着其轴向开设有条形的避让槽,且所述避让槽与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避让槽的数量与卡子的数量适配。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6.上述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套管和卡子,固定机构包括底盘、连接圈、限位组件和驱动组件,底盘为圆环形,底盘位于人体外,连接圈同轴的连接在底盘上,并能从引流孔插入人体内,限位组件为长条形,并能弯曲变形,限位组件的首端设置在连接圈上,并沿着底盘的轴向方向延伸,驱动组件设置在底盘上,并与限位组件的尾端连接,驱动组件能驱动限位组件弯曲变形;套管套紧在引流管上,套管一端为插入端,另外一端为外露端,且插入端能从体外顺次穿过底盘和连接圈深入至体内;插入端的外壁上沿着其轴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环形的限位槽;卡子设置在限位组件远离连接圈的端部;当限位组件弯曲变形时,卡子向底盘的中心轴方向靠近,并能卡设在限位槽内。
17.在使用时,先将套管套设固定在引流管相应的位置处;再将限位组件和连接圈一起从引流孔处插入到人体内,直至底盘的内侧面与皮肤相抵;接着,向体外拉动驱动组件,使限位组件弯曲变形,直至弯曲变形限位组件径向尺寸大于引流孔的直径,并与底盘对腹壁形成内外夹持状态,则可将整个固定机构固定在腹部上。同时,当限位组件弯曲变形时,卡子向底盘的中心轴方向靠近,并能卡设在所述限位槽内,从而对套管形成卡接固定。
18.采用引流管固定装置,此通过限位组件与驱动组件,能将固定机构固定在引流孔处,在固定的同时,还能使卡子卡设在限位槽内,从而将引流管进行卡接固定,防止引流管在引流过程松动。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0.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中限位组件弯曲变形、卡子卡设在限位槽内的示意图;
22.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中套管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引流管;
25.100、固定机构;110、底盘;120、连接圈;130、限位组件;140、驱动组件;141、操作杆;142、锁紧器;143、连接环;
26.200、套管;210、插入端;220、外露端;230、限位槽;240、避让槽;
27.300、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9.请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00、套管200和卡子300,用于固定引流管1。
30.具体的,固定机构100包括底盘110、连接圈120、限位组件130和驱动组件140。底盘110为圆环形,底盘110位于人体外,在具体实施时,底盘110为圆环形的外径应大于引流孔的孔径。连接圈120同轴的连接在底盘110上,并能从引流孔插入人体内,在具体实施时,连接圈120的外径应与引流孔的孔径接近。限位组件130为长条形,并能弯曲变形。限位组件130的首端设置在连接圈120上,并沿着底盘110的轴向方向延伸,驱动组件140设置在底盘110上,并与限位组件130的尾端连接,驱动组件140能驱动限位组件130的尾端朝靠近引流管1的方向弯曲变形。
31.套管200套紧在引流管1上,在具体实施时,套管200可与引流管1一体成型,也可采用卡接抱紧的方式套接在引流管1上,还可采用热胀冷缩的方式固定在引流管1上。套管200一端为插入端210,另外一端为外露端220,且插入端210能从体外顺次穿过底盘110和连接圈120深入至体内;插入端210的外壁上沿着其轴向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环形的限位槽230。
32.卡子300设置在限位组件130远离连接圈120的端部,当限位组件130弯曲变形时,卡子300向底盘110的中心轴方向靠近,并能卡设在限位槽230内。
33.在使用时,先将套管200套设固定在引流管1相应的位置处;再将限位组件130和连接圈120一起从引流孔处插入到人体内,直至底盘110的内侧面与皮肤相抵;接着,向体外拉动驱动组件140,使限位组件130弯曲变形,直至与底盘110对腹壁形成内外夹持状态,则可将整个固定机构100固定在腹部上。
34.此外,在限位组件130弯曲变形的同时,限位组件130带动卡子300向底盘110的中心轴方向靠近,则可驱动卡子300卡设在其中一个限位槽230内,进而将套管200卡设固定,防止套管200在轴向方向窜动,由于套管200固定在引流管1上,则可将引流管1固定,防止引流管1脱离或窜动。
35.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30包括弹性杆。弹性杆首端与连接圈120铰接,驱动组件140包括操作杆141,操作杆141的端部顺次从所述底盘110和所述连接圈120穿入,并与弹性杆的尾端铰接,且操作杆141能沿着套管200的轴向运动,卡子300设置在弹性杆的尾端的端部。
36.当需要限位组件130弯曲变形时,沿着底盘110的轴向向体外驱动操作杆141,则可使弹性杆弯曲变形,从而使限位组件130沿着底盘110的径向方向膨胀,从而可实现对腹部的夹持和限位作用,从而实现将固定机构100固定在腹部上。
37.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组件130可为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杆,将两个连杆分别与连接圈120和操作杆141铰接,也可时限位组件130的变形,从而实现夹持和限位功能。
38.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杆141为光杆,推动光杆,则可实现限位组件130的变形。光杆可与底盘110上的孔过度配合,通过摩擦力实现卡位。作为优选的,驱动组件140还包括锁紧器142,锁紧器142用于对光杆进行锁紧,防止光杆滑动。锁紧器142包括锁紧螺母,底盘110
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锁紧螺母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旋转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能与操作杆141的外侧壁抵接。在需要操作操作杆141时,将锁紧螺母松开,使操作杆141处于自由状态,在操作完后,旋转锁紧螺母,将操作杆141锁紧即可。
39.在其他实施例中,操作杆141也可为螺杆,将螺杆与底盘110螺纹连接,与弹性杆的尾端能转动铰接,也可实现驱动弹性杆变形的目的。
40.作为优选的,限位组件130有多个,多个限位组件130沿着连接圈120的周向间隔均匀设置,操作杆141的数量与之适配,卡子300的数量与之适配。通过多个限位组件130,即可增大对腹部的固定效果,同时,通过多个卡子300周向的卡设在限位槽230内,增强卡接效果。
41.作为更优选的,驱动组件140还包括连接环143,多个操作杆141的端部连接在连接环143上。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操作连接环143,可同时操作多个操作杆141前进或后退,从而提高操作方便性。
42.在本实施例中,卡子300可选择具有弹性的卡子300,通过弹性变形,可卡入限位槽230内。为了增强卡接效果,卡子300可选择硬性材料入不锈钢材料制成,则增加卡效果。
43.作为优选的,插入端210的外壁上沿着其轴向开设有条形的避让槽240,且避让槽240与限位槽230连通。当需要将卡子300卡入限位槽230内时,转动套管200和引流管1,使避让槽240与卡子300位于同一平面内,随后,驱动操作杆141,使弹性杆弯曲变形,带动卡子300向底盘110中心轴方向靠近,直至卡子300进入避让槽240内,随后,再次旋转套管200或引流管1,直至卡子300的端部卡入限位槽230内,则可方便的将卡子300卡入。
44.上述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使用方式:
45.使用时,先将套管200套设固定在引流管1相应的位置处;再将弹性杆和连接圈120一起从引流孔处插入到人体内,直至底盘110的内侧面与皮肤相抵;接着,将套管200和引流管1一起从底盘110中插入体内,并使避让槽240与卡子300位于同一平面内;
46.接着,向体外拉动连接环143,使光杆向外运动使弹性杆弯曲变形,继续驱动操作杆141,直至弯曲变形的限位组件130与底盘110对腹壁形成内外夹持状态,当卡子300插入避让槽240内,旋转套管200和引流管1,直至卡子300卡入其中一个限位槽230内,则表明卡子300将套管200卡稳,即完成整个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安装,则可进行引流操作。
47.采用引流管固定装置,通过限位组件130与驱动组件140,能将固定机构100固定在引流孔处,在固定的同时,还能使卡子300卡设在限位槽230内,从而将引流管1进行卡接固定,防止引流管1在引流过程中松动。此引流管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同时操作方便。
48.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