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中冷器散热管总成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3:15: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冷器散热管总成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冷器是涡轮增压的基础配套件,其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中冷器主要是由散热管、散热翅片和进风腔等组成,散热管与散热翅片相黏在一起,其功能在于散热;现有技术中的中冷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震动和机械磨损等情况,从而出现散热管与散热翅片脱裂,甚至是散热管开裂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会导致外界水汽直接进入散热管内,从而影响中冷器的正常使用;此外,现有的中冷器缺少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有效吸湿过滤措施,而常规的吸湿棉板又会明显降低中冷器的单位进风量,不利于发动机的运行,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中冷器散热管总成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冷器散热管总成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管容易出现开裂损坏的现象,同时对于进入的空气不具有良好的吸湿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冷器散热管总成干燥装置,其在对散热管进行简单的结构改造后,使得散热管的密封性和防水性得到大大提高,同时管体的机械强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此外,该装置能够对进入中冷器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从而有效提高了中冷器内部腔道的干燥性。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冷器散热管总成干燥装置,其包括:
5.包括中冷器本体、散热管、进风腔和吸湿板,所述散热管横向排布于中冷器本体的内侧,所述散热管外壁涂覆有防水黏胶,所述进风腔设置于散热管的一端并与进风腔相连通,所述吸湿板设置于进风腔的内部。
6.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外壁一圈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通过防水黏胶与散热管之间构成固定一体结构,所述中冷器本体的内侧还设置有与散热管为固定连接的散热翅片,其中,散热管垂直贯穿于散热翅片的平面方向,且散热翅片均匀分布于散热管的外壁。
7.优选的,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一圈还设置有斜纹导槽,所述斜纹导槽呈倾斜环绕状均匀分布于外套管的外侧壁,且外套管与散热翅片之间相互连接。
8.优选的,所述中冷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散热管相连通的出风腔,所述进风腔通过散热管与出风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吸湿板内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弧形通孔,且弧形通孔呈曲线状贯通于吸湿板的板体两侧,所述吸湿板通过进风腔与中冷器本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9.优选的,所述进风腔的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风管,所述出风腔的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风管,所述进风腔内的吸湿板为多个板体结构相互叠合组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一)通过散热管和外套管等的设置,通过在散热管外壁涂覆的防水黏胶可有效减少散热管因开裂而出现水汽渗入的弊端,同时,在散热管外壁套设的外套管可将散热管与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焊接连接,这样在提高散热管机械刚性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强了散热管的防水性及管内干燥性,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12.(二)为了防止水汽进入散热管,则导入进风腔的空气会被吸湿板进行拦截过滤,同时弧形通孔的曲线设计可将经过的空气与吸湿板充分接触,并对空气中的水汽进行有效吸附,此外,相对于普通的吸湿棉板,在吸湿板上开设弧形通孔可有效提高进风腔的单位进风量,同时又达到了吸湿的效果,且吸湿板的厚度和弧形通孔曲线回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制增设。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器外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管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管外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吸湿板外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中冷器本体;2、散热管;21、防水黏胶;22、外套管;221、斜纹导槽;3、进风腔;4、出风腔;5、吸湿板;51、弧形通孔;6、散热翅片;7、进风管;8、出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1.其次,本实用新型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23.图1-图6示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冷器散热管总成干燥装置的全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6,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中冷器散热管总成干燥装置,包括中冷器本体1、散热管2、进风腔3和吸湿板5,散热管2横向排布于中冷器本体1的内侧,散热管2外壁涂覆有防水黏胶21,进风腔3设置于散热管2的一端并与进风腔3相连通,吸湿板5设置于进风腔3的内部。
24.散热管2的外壁一圈套设有外套管22,外套管22通过防水黏胶21与散热管2之间构成固定一体结构,中冷器本体1的内侧还设置有与散热管2为固定连接的散热翅片6,其中,散热管2垂直贯穿于散热翅片6的平面方向,且散热翅片6均匀分布于散热管2的外壁,通过在散热管2外壁涂覆的防水黏胶21可有效减少散热管2因开裂而出现水汽渗入的弊端,同
时,在散热管2外壁套设的外套管22可将散热管2与散热翅片6之间形成焊接连接,这样在提高散热管2机械刚性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强了散热管2的防水性及管内干燥性,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25.外套管22的外壁一圈还设置有斜纹导槽221,斜纹导槽221呈倾斜环绕状均匀分布于外套管22的外侧壁,且外套管22与散热翅片6之间相互连接,为了防止外界水汽大量聚集在外套管22的外壁上,则斜纹导槽221可将附着在外套管22上的水渍进行自然疏导,疏导的水渍直接排在散热翅片6上并向下流出,这样即使在散热管2和外套管22出现裂纹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大量的水渗入。
26.中冷器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与散热管2相连通的出风腔4,进风腔3通过散热管2与出风腔4之间相互连通,吸湿板5内还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弧形通孔51,且弧形通孔51呈曲线状贯通于吸湿板5的板体两侧,吸湿板5通过进风腔3与中冷器本体1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进入中冷器中的空气含有少量的水汽,为了防止水汽进入散热管2,则导入进风腔3的空气会被吸湿板5进行拦截过滤,同时弧形通孔51的曲线设计可将经过的空气与吸湿板5充分接触,并对空气中的水汽进行有效吸附,此外,相对于普通的吸湿棉板,在吸湿板5上开设弧形通孔51可有效提高进风腔3的单位进风量,同时又达到了吸湿的效果,且吸湿板5的厚度和弧形通孔51曲线回路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预制增设。
27.进风腔3的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风管7,出风腔4的一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出风管8,进风腔3内的吸湿板5为多个板体结构相互叠合组成,通过相互叠合的吸湿板5不仅使得板体的制造工艺更加简单快捷,同时厂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对吸湿板5的厚度进行调整。
28.综上,本实施方式的一种中冷器散热管总成干燥装置,首先,中冷器本体1在运行时空气会从进风管7进入进风腔3,此时,导入的空气会被吸湿板5进行拦截过滤,同时弧形通孔51的曲线设计可将经过的空气与吸湿板5充分接触,并对空气中的水汽进行有效吸附,过滤后的空气会同通过散热管2流向出风腔4,并随出风管8排出,在运行的过程中,散热管2外壁涂覆的防水黏胶21可有效减少散热管2因开裂而出现水汽渗入的弊端,同时,在散热管2外壁套设的外套管22可将散热管2与散热翅片6之间形成焊接连接,这样在提高散热管2机械刚性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强了散热管2的防水性及管内干燥性。
29.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