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埋线针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0:06: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埋线针刀装置。


背景技术:

2.穴位埋线疗法是在穴位针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上世60年代,是针刺疗法和组织疗法的综合产物,它是将医用羊肠线或脐带线埋入人体的穴位上或组织里,通过它的直接刺激和逐步液化吸收的生物反应全过程来调节经络脏腑气血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现在穴位埋线疗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3.埋线针刀是将中医的针和西医的刀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医疗器具,通过对患处软组织的剥离、切割、松解等操作治疗疾病,不仅适用于多种疼痛症,而且已经发展到内科疾病的治疗。针刀一般只具有剥离和切割松解功能而不能产生持续刺激。埋线针可以产生持续刺激,但不具有有效的剥离和切割松解功能。埋线针刀作为两者的结合体,同时具备针刀和埋线针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埋线针刀使用不便,埋线针刀的针芯不具备自动复位功能,既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埋线处理时,需要多次操作使得针芯复位,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多次埋线,操作复杂,消耗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线针刀装置,以解决现有埋线针刀使用不便,埋线针刀的针芯不具备自动复位功能,既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埋线处理时,需要多次操作使得针芯复位,以便于对患者进行多次埋线,操作复杂,消耗时间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埋线针刀装置,包括针管、套设在所述针管顶部外壁上的针座、以及与所述针管内壁滑动连接的针芯,所述针座的顶部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针芯的侧壁上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底部设置有可插入所述插槽内的插板,所述插槽包括靠近所述针管的内侧面,且所述插板与所述针芯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内侧面与所述针管内壁之间的距离。
7.优选的,所述针座的顶部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插槽远离所述针管的一端,所述立柱上套设有压片,所述压片沿所述针管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压片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所述限位板的上方。
8.优选的,所述压片上贯穿设置有通孔,且所述压片通过所述通孔滑动套设在所述立柱上,且所述压片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立柱上。
9.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覆盖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的紧固层,所述紧固层的直径小于所述立柱的直径,所述紧固层由弹性材料制成。
10.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内侧面上。
11.优选的,所述针座与所述针管可拆卸连接。
12.优选的,所述针管包括套设其外壁上的连接管,所述针座套设在所述连接管的外
壁上,所述针座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针座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的配合,与所述针管可拆卸连接。
13.优选的,所述针座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防滑棱。
14.优选的,所述针管的外壁上还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位于所述针座的下方,所述保护套的顶端敞开,所述保护套的底部封闭,且所述保护套的顶端与所述针座的底部可拆卸连接。
15.优选的,所述针座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保护套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适配的固定扣。
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至少一个优点:
17.本实用新型中,在针芯将针管内的羊肠线推出到针管外后,由于弹性件被压缩,因此当医护人员松开双手后,针芯被弹簧作用以恢复到初始位置,便于医护人员的下一次埋线处理,且本实用新型中插槽起到对弹性件的限位作用,使得弹性件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收缩伸张,使得针芯的竖直运动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针芯与针管拆分后的斜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针芯与针管拆分后的斜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后的斜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柱和压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套在针管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与针座拆分后的斜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0-针管,11-连接管,12-外螺纹,13-保护套,14-固定扣,20-针芯,30-针座,31-插槽,32-弹簧,33-立柱,34-压片,35-防滑棱,36-内螺纹,37-紧固层,38-内侧面,39-固定孔,40-限位板,41-插板,5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5.实施例1
36.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埋线针刀装置,包括针管10、套设在所述针管10顶部外壁上的针座30、以及与所述针管10内壁滑动连接的针芯20,针芯20的顶端设置有手柄50,所述针座30的顶部设置有插槽31,所述插槽31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针芯20的侧壁上设置限位板40,所述限位板40的底部设置有可插入所述插槽31内的插板41,所述插槽31包括靠近所述针管10的内侧面38,且所述插板41与所述针芯20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内侧面38与所述针管10内壁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针管10的底端锋利,其用于对患者进行手术,针座30便于医护人员手握,针芯20用于推动针管10内的羊肠线,使得羊肠线被推出到针管10外;且本实施例中,插槽31为环形结构,其沿针座30的周向设置,弹性件的两个侧壁分别紧贴插槽31的两个内侧壁,使得弹性件的伸缩趋于稳定,插板41为管状结构,其可在插槽31内上下滑动;当需要使用本装置时,医护人员手握针座30,将羊肠线从针管10的尖端穿入到针管10内,然后使用针管10的尖端对患者的皮肤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向下推动针芯20,针芯20带动插板41向下移动,其压缩弹性件并将羊肠线推出患者皮肤处,当埋线完成之后,工作人员松开针芯20,此时插板41被弹性件作用并恢复到初始位置,以便于下一次的埋线。
37.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7所示,所述针座30的顶部设置有立柱33,所述立柱33位于所述插槽31远离所述针管10的一端,所述立柱33上套设有压片34,所述压片34沿所述针管10的直径方向设置,所述压片34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延伸到所述限位板40的上方;本实
施例中,压片34的设置用于防止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针芯20从针管10内自动脱落,使得针芯20掉在地上,造成污染,且压片34也可防止针芯20被弹性件顶出到针管10外;既在针芯20将针管10内的羊肠线推出到针管10外后,其被弹性件作用向上移动,当其移动一段距离后,针芯20上的限位板40被压片34压住,从而停止移动。
38.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所述压片34上贯穿设置有通孔,且所述压片34通过所述通孔滑动套设在所述立柱33上,且所述压片34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立柱33上;所述固定件包括覆盖在所述通孔的内壁上的紧固层37,所述紧固层37的直径小于所述立柱33的直径,所述紧固层37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可由橡胶材料制成。紧固层37紧紧的将立柱夹持住,使得压片34在不受到较大的外力时,其处于固定状态,当医护人员需要将针芯20从针管10上取出时,医护人员可旋转压片34,使得压片34和限位板40相互错开,此时针芯20就可直接从针管10内取出;进一步的,紧固层37的设置也便于工作人员调节压片34的高度,使得针芯20底端的距离与针管10底端的距离可以调节,便于医护人员针对羊肠线的不同长度以对针芯20插入针管10的深度进行调节。
39.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32,所述弹簧32套设在所述内侧面38上。弹簧32的内侧壁和外侧壁分别和插槽31的两个内壁紧贴,使得弹簧32在竖直方向上的压缩趋于稳定。
40.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需要对患者进行埋线处理时,工作人员首先根据需要埋入的羊肠线的长度调节压片34在立柱33上的位置,然后将羊场线从针管10的尖端插入到针管10内,之后手握针座30,使用针管10的尖端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处理,处理完成之后,向下按压手柄50,使得针芯20向下移动,针芯20向下移动,带动插板41在插槽31内向下移动,并压缩弹簧32,以将羊肠线推出到针管10外,以完成埋线处理,埋线完成之后,工作人员松开手柄50,此时弹簧32向上顶插板41,并带动针芯20向上移动,当限位板40与压片34相抵之后,针芯20复位完成,便于下一次的埋线处理。
41.实施例2
42.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针座30与所述针管10可拆卸连接。所述针管10包括套设其外壁上的连接管11,所述针座30套设在所述连接管11的外壁上,所述针座30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36,所述连接管11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2,所述针座30通过所述内螺纹36和所述外螺纹12的配合,与所述针管10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外螺纹12与内螺纹36便于针座30的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对针座30进行更换,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对针管10进行消毒处理。
43.如图6所示,所述针座30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防滑棱35。防滑棱35的设置增大了工作人员与针座30的摩擦。
44.实施例3
45.如图8-9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针管10的外壁上还套设有保护套13,所述保护套13位于所述针座30的下方,所述保护套13的顶端敞开,所述保护套13的底部封闭,且所述保护套13的顶端与所述针座30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针座3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孔39,所述保护套13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39适配的固定扣14。本实施例中,保护套13的设置防止针管10在不使用时受到外界的污染,固定孔39和固定扣14为现有技术,其可参考衣服上的纽扣结构。
4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