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充电底座的制作方法

2022-08-16 20:18: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电子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底座。


背景技术:

2.电子设备的充电操作是极为常用的应用需求,电子设备的充电口设置亦有不同情形,当在电子设备的整机背面设置充电接口时,如何设计并实现一种便于充电操作的充电底座是需要应对的课题。同时,亦需考虑充电连机器的设置形式,以及如何实现充电操作的便捷化和对充电连接结构的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底座,实现对电子设备的便捷充电,并有效保护充电底座的充电连接结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设备放置台面,与水平面之间呈一角度;充电联动机构,位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的第一侧;所述充电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端组件、传动杆件和充电连接器组件,所述传动杆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和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连接;其中,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包括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且在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的第一侧边区域具有第一联动端组件操作区;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的位置与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的位置在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垂直的方向上对应;所述充电联动机构具有第一联动操作位置和第二联动操作位置,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位于第一联动位置时,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在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平行的平面上的顶部低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位于第二联动位置时,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从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弹出。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包括第一联动端组件支架、压力弹簧和按压杆,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支架与所述传动杆件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按压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支架连接,所述按压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操作区且在所述充电联动机构处于第一联动位置时高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支架连接,所述压力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的第一侧的表面连接;
7.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位于第一联动位置时,所述压力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位于第二联动位置时,所述压力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位于第一联动位置时,所述压力弹簧通过弹簧收缩力控制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通过传动杆件的传动使得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的顶部低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
9.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位于第二联动位置时,所述按压杆的第二端受充电设备的侧边按压,带动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通过传动杆件的传动使得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从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弹出。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当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从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弹出时,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的顶部高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而与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包括连接器框和位于连接器框中的充电连接指;
12.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在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平行的平面上的顶部包括所述充电连接指的顶部。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件包括第一子杆、第二子杆和传动支点部,所述第一子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和所述传动支点部连接,所述第二子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支点部和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连接。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杆的第二端包括按压凸部,当充电设备的侧边被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操作区时,所述按压凸部被充电设备的侧边按压。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底部平面,所述底部平面位于所述充电联动机构的第一侧;所述充电底座还包括台面支撑部,所述台面支撑部的第一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底部平面和充电设备放置台面连接,以对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进行支撑。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杆件的材质包括塑胶材料。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传动结构的设置和应用,使得充电底座用于给充电设备充电时,实现便捷充电操作,并有效保护充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延长充电底座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附图是为提供对本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技术原理的作用。附图中:
1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总体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21.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立体剖视图。
22.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23.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24.图6是一种充电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26.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27.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立体剖视图。
28.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总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将本技术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除非从语言环境中显而易见或另做说明,图中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结构或操作。
30.如本技术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32.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33.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尽管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技术。
34.本技术的实施例描述一种充电底座。
3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总体示意图。
36.如图1所示,充电底座101包括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可放置充电设备201。充电设备放置台面与水平面之间呈一角度,角度范围例如包括0度至90度(
°
)。
37.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38.如图2所示,充电底座101包括充电联动机构103。充电联动机构103位于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的第一侧。在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的边缘,具有对充电设备进行围挡的结构108。
39.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立体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40.参考图2至图4,充电联动机构103包括第一联动端组件301、传动杆件302和充电连接器组件303。传动杆件30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301和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连接。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包括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401且在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的第一侧边区域具有第一联动端组件操作区402;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的位置与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401的位置在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垂直的方向上对应。与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垂直的方向例如为图2中标示的y方向。
42.在图2和图4中,图2所示的充电连接器组件303采用透视图形式,以明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的具体结构。图4所示的充电连接器组件303则采用整体图示方式,未采用透视图形式。
43.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图6是一种充电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背面相对于正面而言。
44.充电设备201的背面例如具有充电接口601。
45.参考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底座101的充电联动机构103具有第一联动操作位置和第二联动操作位置,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103位于第一联动位置时,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在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平行的平面上的顶部低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位于第二联动位置时,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从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401弹出。此时,充电连接器组件303在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平行的平面上的顶部高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
46.图4例如为充电联动机构103位于第一联动位置时的示意图。图5例如为充电联动机构103位于第二联动位置时的示意图。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图3,第一联动端组件301包括第一联动端组件支架501、压力弹簧502和按压杆503.
48.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支架501与所述传动杆件30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按压杆50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支架501连接,所述按压杆的第二端502位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操作区402且在所述充电联动机构处于第一联动位置时高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弹簧50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支架501连接,所述压力弹簧502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的第一侧的表面连接。
50.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103位于第一联动位置时,所述压力弹簧处于收缩状态;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103位于第二联动位置时,所述压力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至图5,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103位于第一联动位置时,所述压力弹簧502通过弹簧收缩力控制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301通过传动杆件302的传动使得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的顶部低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
52.当所述充电联动机构103位于第二联动位置时,所述按压杆503的第二端受充电设备201的侧边按压,带动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301通过传动杆件302的传动使得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从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弹出。
53.当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从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口401弹出时,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的顶部高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而与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601连接。
54.充电连接器组件的弹出高度可根据充电接口601的连接需求进行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弹出高度例如为1.5mm(毫米)。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杆503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可根据结构需要进行设置。图3
中示出的实施例为两根按压杆。
56.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充电连接器组件303包括连接器框701和位于连接器框中的充电连接指702。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在与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平行的平面上的顶部包括所述充电连接指702的顶部。
58.图7是与图4相似的图示,用于清楚标示充电连接器组件303包括的连接器框701和充电连接指702的结构。充电连接指702具体例如为pogo pin弹簧针结构。
59.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侧面剖视图。
60.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杆件302包括第一子杆801、第二子杆803和传动支点部802。第一子杆8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301和所述传动支点部8022连接,所述第二子杆8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支点部802和所述充电连接器组件303连接。
61.图8是与图4相似的图示,用于清楚标示传动杆件302的结构。
62.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连接器组件303还包括电连接板804以给充电连接指702供电。电连接板804则连接有电连接线805以接入充电电源。
63.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立体剖视图。
64.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杆的第二端包括按压凸部901,当充电设备201的侧边被放置于所述第一联动端组件操作区402时,所述按压凸部901被充电设备201的侧边按压。
65.图9是与图3相似的图示,用于清楚标示按压凸部901的结构。
66.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充电底座的总体示意图。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和图10,充电底座还包括底部平面1202,所述底部平面1202位于所述充电联动机构103的第一侧;所述充电底座101还包括台面支撑部1203,所述台面支撑部1203的第一端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底部平面1202和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连接,以对所述充电设备放置台面102进行支撑。
68.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杆件302的材质包括塑胶材料。
69.本技术的充电底座技术方案,通过传动结构的设置和应用,使得充电底座用于给充电设备充电时,在充电设备整机放上充电底座后,依靠重力自行下滑,至充电设备的侧边移动至充电底座的联动操作区时,充电连接器组件弹出有与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口连接,实现便捷充电,并有效保护充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延长充电底座使用寿命。
70.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于将充电连接器组件的顶部固定设置为高于充电设备放置台面的形式而言,实现对充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的有效保护,避免充电设备在放上充电底座后,在充电接口未直接对准充电连接器组件时,沿充电设备放置台面下滑时对充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的刮损。
71.本技术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72.虽然本技术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在没有脱离本技术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
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