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

2022-08-13 17:18: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预成型:选择金属板材作为毛坯,根据生产需求,将金属板材分割成指定大小,通过模具冲压或机械加工制成所需形状,再通过切割、打磨、倒角、去除毛刺得到成型的金属板材;s2、调质:将去毛刺后的金属板材进行调质处理,采用盐浴碳氮共渗法,在温度在温度853k的条件下,要求得到13
±
0.1μm的化合物层和800
±
10μm的扩散层;s3、抛光研磨:将金属板材的上色面进行抛光研磨,最终通过镜面磨削将表面粗糙度ra控制在0.04-0.26μm;s4、清洗:将金属板材上色面进行清洗,去除金属板材表面杂质;s5、虹彩条纹加工:通过加工中心对金属板材的上色面加工虹彩条纹;所述虹彩条纹深度要求均为2-10μm;所述虹彩条纹的纹路间距为0.4-0.7μm;加工时根据实际上色要求,在某一加工区域内选择其中一个或多个纹路间距加;s6、去毛刺并清洗:采用软刷去除步骤s5中加工面的毛刺,通过超声波清洗设备清洗加工好的金属板材,去除表面杂质;s7、防锈处理:防锈处理方式一:采用热塑性透明薄膜包覆金属板材,对金属板材烘烤加热,使热塑性透明薄膜完全贴附包裹在金属板材上得到最终成品;防锈处理方式二:采用透明防锈漆定量、均匀、连续地喷涂到金属板材上,并经过流平、烘干、冷却后得到成品;s8、检验:产品检验员使用专用检测工具对金属板材的表面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但不仅限于尺寸、外观色彩、防锈膜或防锈漆的厚度均匀性等项目;s9、装配:将加工合格的各类金属板材装配在车体对应的部位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虹彩条纹采用超精密机床加工,所述超精密机床包括工作台、机械运动组件和特种刀具,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仿形夹具,所述仿形夹具用于夹紧金属板材;所述特种刀具安装在所述机械运动组件上,所述特种刀具下方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刀头,所述特种刀具在机床移动组件的驱动下对金属板材的上色面切割出若干槽型条纹,所述特种刀具切割完一次回到起始位,工件向一侧进给一个位移单量,重复若干次切割后,使金属板材的上色面布满等距条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单量的工艺要求根据各显示颜色对应的条纹间距确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刀具一侧还设有冷却气管,所述冷却气管的出气口对准所述刀头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为金刚石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刀具还包括若干升降驱动组件,若干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并排间隔布置,每一所述刀头安装在一所述升降驱动组件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透明薄膜为tpu材料,在波长400~7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透光率在93%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锈漆
为透明树脂类清漆,在波长400~700nm的可见光范围内,漆膜的透光率在93%以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体非涂料上色加工工艺,先对金属板材进行预处理工艺,接着在金属板材上色面采用微纳等级加工出等距条纹,根据车体不同的颜色需求对应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条纹间距工艺要求进行加工,最终将加工合格的各类金属板材装配在车体对应的部位上。本发明可以使车体表面具有不褪色、环保、虹彩效应、光泽度饱满等优点,与传统的涂装工艺相比,不容易褪色、发黄、失去光泽,发生磨损碰撞也不会失去光泽,使车体表面持久光鲜亮丽,可以节约车体后期维护成本,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减少粉尘、有害气体、有害液体等污染,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证了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保证了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保证了作业人员人身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 罗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6.02
技术公布日:2022/8/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