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榨面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8-13 06:00: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榨面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2.嵊州榨面是浙江嵊州地方传统名吃之一。其历史悠久,前清时已驰名,作为嵊州重要的农副产品。
3.目前传统榨面的制作工艺以手工制作为主,很少有机械化或是工厂化生产。手工榨面产品率低,粮食浪费大,为了节约粮食,提高出品率,需要对榨面生产方式进行改进,结合机械进行生产。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工作人员对榨面生产系统进行了不同的研究:
5.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9017835u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榨粉生产线,它包括第一提升机、除沙设备、大米分配器、泡米罐、射流洗米机、滤水方斗、粉碎机、储料喂料机、搅拌机、熟化机、粉团输送机、榨粉挤出机、老化输送机、冷冻老化机、解冻装置、松丝机、切断机、堆叠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榨粉生产线,减少人工干预,降低生产强度,提高生产品质。然而,该技术方案中,并未对磨粉后的物料进行发酵处理设置,进而影响了榨面的口感。
6.因此有必要对榨面生产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解决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克服现有技术和应用的不足,提供一种榨面生产系统,有效解决榨面生产效率低问题,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留了榨面的口感,且操作简单。
8.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榨面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设备、水磨发酵设备、搅拌成型设备、挤丝蒸熟设备、揉捻设备、冷冻设备、风干设备;
9.所述预处理设备包括吸粮机、泡米池,所述吸粮机的输入端与外部原料连接,输出端与泡米池连接;
10.所述水磨发酵设备包括吸米泵、振动机、磨粉机,所述吸米泵输入端与所述泡米池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振动机连接,所述振动机出料口处设有磨粉机进料口,所述磨粉机出料口设有发酵装置;
11.所述搅拌成型设备包括搅拌机,所述搅拌机的输出端设有搅拌机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末端设有颗粒机;
12.所述挤丝蒸熟设备包括蒸熟机,所述颗粒机的输出端设有蒸熟机,所述蒸熟机的输出端设有挤丝机,所述挤丝机输出端设切断机,所述切断机输出端设有切断机传送带;
13.所述揉捻设备包括揉捻机,所述揉捻机通过切断机传送带与切断机衔接,所述揉捻机的输出端通过揉捻机传送带与冷冻设备连接,冷冻设备通过冷冻设备传送带与风干设备连接。
14.优选地,所述吸粮机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支撑杆与泡米池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和吸粮箱;所述电机输出轴与吸粮组件连接;所述吸粮箱位于泡米池一侧设有出粮口;
15.优选地,所述吸粮组件包括吸粮软管、吸粮头,所述吸粮软管内贯穿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套接于吸粮头背部的连接柱上,所述吸粮头通过连接杆与吸粮软管末端连接,所述吸粮软管与吸粮头之间留有吸纳粮食的吸粮通腔。
16.优选地,发酵装置包括箱体、发酵袋;所述发酵袋内装有经过所述磨粉机的米料,所述发酵袋均与开设有渗水孔,所述发酵袋放置于所述箱体上,在所述发酵袋上方放置有重物,所述箱体底部设有行走轮。
17.优选地,所述蒸熟机包括机架、传动轮、蒸熟机传送带及蒸熟室,所述传动轮安装在机架的两端,所述蒸熟机传送带设在所述蒸熟室内且由所述传动轮驱动,所述蒸熟室内蒸熟机传送带的下方设有蒸汽加热管。
18.优选地,所述揉捻机的下部焊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部焊接有阀门支撑台,所述阀门支撑台上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端焊接有揉捻机阀盖,所述揉捻机一侧焊接有下料斜板。
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20.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预处理设备、水磨发酵设备、搅拌成型设备、挤丝蒸熟设备、揉捻设备、冷冻设备、风干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节省了榨面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且操作简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留了榨面的口感。
21.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吸粮机将原料米从生产间外运输至生产间内,无需人工移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原料米的干净。
22.3、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发酵装置充分将米粉充分发酵,保留榨面的口感。
23.4、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冷冻设备有效将揉捻后的米粉进行冰冻,且化冰后水分流失更快、干燥更快。
24.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风干设备使得米粉在室内便可完成风干,保证了产品的健康卫生。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榨面生产系统的整体结构布置图。
26.图2是本技术中吸粮机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中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中蒸熟机的主视图。
29.图5是本技术中蒸熟机的侧视图。
30.图6是本技术中揉捻机的结构示意图。
31.本技术中的附图标记:
32.预处理设备1、吸粮机11、固定座111、支撑杆112、电机113、吸粮箱114、出粮口1141、输出轴115、吸粮软管116、吸粮头117、弹簧118、连接柱119、吸粮通腔120、泡米池12、水磨发酵设备2、发酵装置21、箱体211、发酵袋 212、重物213、行走轮214、搅拌成型设备3、挤丝蒸熟设备4、蒸熟机41、机架411、传动轮412、蒸熟机传送带413、蒸熟室414、蒸汽加热管
415、揉捻设备5、揉捻机51、支撑柱511、阀门支撑台512、气缸513、揉捻机阀盖514、下料斜板515、冷冻设备6、风干设备7。
具体实施方式
33.结合附图和以下说明描述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技术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技术的多个变型。本技术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由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34.图1至图6示出,本技术的模板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3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榨面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设备1、水磨发酵设备2、搅拌成型设备3、挤丝蒸熟设备4、揉捻设备5、冷冻设备6、风干设备 7;预处理设备1包括吸粮机11、泡米池12,吸粮机11的输入端与外部原料连接,输出端与泡米池12连接;磨粉发酵设备包括吸米泵、振动机、磨粉机,吸米泵输入端与泡米池12连接;搅拌成型设备3包括搅拌机,搅拌机的输出端设有搅拌机传送带;蒸熟挤丝设备包括蒸熟机41,颗粒机的输出端设有蒸熟机41;揉捻设备5包括揉捻机51,揉捻机51的输出端通过揉捻机51传送带与冷冻设备6连接,冷冻设备6通过冷冻设备传送带与风干设备7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榨面生产效率低问题,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留了榨面的口感,且操作简单。
36.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
37.一种榨面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预处理设备1,水磨发酵设备2、搅拌成型设备3、挤丝蒸熟设备4、揉捻设备5、冷冻设备6、风干设备7;通过预处理设备1、水磨发酵设备2、搅拌成型设备3、挤丝蒸熟设备4、揉捻设备5、冷冻设备6、风干设备7之间的相互作用,节省了榨面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成本,且操作简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留了榨面的口感。
38.如图2所示,预处理设备1包括吸粮机11、泡米池12,吸粮机11的输入端与外部原料连接,输出端与泡米池12连接;吸粮机11包括固定座111,固定座111通过支撑杆112与泡米池12固定连接;固定座111上方固定连接有电机113和吸粮箱114;电机113输出轴115与吸粮组件连接;吸粮箱114位于泡米池12一侧设有出粮口1141;吸粮组件包括吸粮软管116、吸粮头117,吸粮软管116内贯穿设有弹簧118,弹簧118一端与输出轴115连接,另一端套接于吸粮头117背部的连接柱119上,吸粮头117通过连接杆与吸粮软管116 末端连接,吸粮软管116与吸粮头117之间留有吸纳粮食的吸粮通腔120。其中吸粮头117为圆锥状,便于插入原料米中,在使用时,将位于生产间外的吸粮头117深入处理干净的原料米中,此时所需原料米的占比已设置好,随后打开吸粮机11开关,电机113的输出轴115开始转动,此时与输出轴115相连接的弹簧118也随之旋转,原料米直接从吸粮通腔120内带入吸粮软管116中,最终从生产间中的出粮口1141处流入泡米池12内,对原料米清洗、浸泡进行处理。通过吸粮机11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上下搬运原料米的劳动强度。
39.具体地需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磨粉发酵设备包括吸米泵、振动机、磨粉机,吸米泵输入端与泡米池12连接,输出端与振动机连接,振动机出料口处设有
磨粉机进料口,磨粉机出料口设有发酵装置21;发酵装置21包括箱体211、发酵袋212;发酵袋212内装有经过磨粉机的米料,发酵袋212均与开设有渗水孔,发酵袋212放置于箱体211上,在发酵袋212上方放置有重物213,箱体211底部设有行走轮214,箱体211为开放状态,四周为觉设有挡板围住,且一面挡板的高度低于其他面的高度。在使用中时,吸米泵的输入端将清洗、浸泡后的原料米吸入并通过输出端将原料米输送至振动机,通过振动的作用有效减少附着在原料米上的水,并将原料米输送至磨粉机的进料口,磨粉机采用型号为f4425型,通过将磨粉机有效将原料米加工为米浆在磨粉机的出料口处设有发酵袋212,待发酵袋212装满后将发酵袋212置于箱体211上,并放置重物213,将多余的水分过滤掉,并使其发酵。
40.搅拌成型设备3包括搅拌机,搅拌机的输出端设有搅拌机传送带,传送带末端设有颗粒机;搅拌机长宽高为1250mm、1200mm、1080mm,容量为200kg,电机113功率为3kw,颗粒机型号采用艾文礼公司生产的160型。在使用时,将发酵好的米粉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随后通过搅拌机传送带输送至颗粒机,通过颗粒机将米粉形状制成颗粒状。
41.还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图5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蒸熟挤丝设备包括蒸熟机41,颗粒机的输出端设有蒸熟机41,蒸熟机41的输出端设有挤丝机,挤丝机输出端设有挤丝机传送带,挤丝机传送带末端设有切断机,切断机输出端设有切断机传送带;蒸熟机41包括机架411、传动轮412、蒸熟机传送带413 及蒸熟室414,传动轮412安装在机架411的两端,蒸熟机传送带413设在蒸熟室414内且由传动轮412驱动,蒸熟室414内蒸熟机传送带413的下方设有蒸汽加热管415。在使用时,经过颗粒机处理后的米粉进入蒸熟机41,通过蒸熟机传送带413输送至蒸熟室414,由于蒸熟室414内设有蒸汽加热管415,使得米粉蒸熟,在米粉蒸熟后通过蒸熟机传送带413进入挤丝机,挤丝机型号为 mf-800,通过挤丝机将米粉制成条丝状,并通过切断机将米粉切断。
42.应当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揉捻设备5包括揉捻机 51,揉捻机51通过切断机传送带与切断机衔接,揉捻机51的输出端通过揉捻机51传送带与冷冻设备6连接,冷冻设备6通过冷冻设备传送带与风干设备7 连接。揉捻机51的下部焊接有支撑柱511,支撑柱511的下部焊接有阀门支撑台512,阀门支撑台512上固定连接有气缸513,气缸513的活塞杆上端焊接有揉捻机阀盖514,揉捻机51一侧焊接有下料斜板515。在使用时,通过切断机传送带将切好的米粉输送至揉捻机51,通过揉捻机51进行揉搓分离,并通过气缸513的作用下打开揉捻机阀盖514,通过重力作用下降米粉从下料斜板515 处输送至揉捻机51传送带,并通过揉捻机51传送带输送至冷冻设备6,进行冷冻处理,随后通过冷冻转装置传送带将米粉传输至风干室,风干室采用空气性热泵技术自动调节温湿度,将米粉进行烘干,将烘干后的米粉采用型号dbf900 的封口机进行装袋封口。
43.本实用新型生产过程:首先选取颗粒饱满、无虫蛀的大米通过吸粮机11将原料米输送至泡米池12进行清洗、浸泡,清洗浸泡后的大米通过吸米泵输送至振动机中,振动掉多余附着在大米上的水,并输送至磨粉机;磨粉后的大米装入发酵袋212,并将发酵袋212置于箱体211上,放置重物213,将多余的水分过滤掉,并使其发酵,将发酵好的米粉放入搅拌机内进行搅拌,随后通过搅拌机传送带输送至颗粒机,通过颗粒机将米粉形状制成颗粒状;将颗粒机处理后的米粉进入蒸熟机41,通过蒸熟机传送带413输送至蒸熟室414,通过蒸熟机传送带413进入挤丝机,通过挤丝机将米粉制成条丝状,并通过切断机将米粉切断;通过切
断机传送带将切好的米粉输送至揉捻机51,通过揉捻机51进行揉搓分离,通过揉捻机51传送带输送至冷冻设备6,进行冷冻处理,随后通过冷冻转装置传送带将米粉传输至风干室,最后将米粉进行烘干处理。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榨面生产效率低问题,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保留了榨面的口感,且操作简单。
44.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到,利用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