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1 07:20: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


背景技术:

2.偏瘫患者的症状是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障碍,且肌力不足,偏瘫患者长期卧床不进行翻身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发生褥疮、肌肉挛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所以人工辅助患者下床锻炼,现有的病床的高度大多都是固定不变的,病人在下床时,需要先坐起之后,将身体向病床的一边进行侧身,然后下床,对于一些腰部受损扭转不便或侧身困难(偏瘫患者同一侧上下肢具有运动障碍,一侧无法受力)的病人来说,这就导致并入在上下床进行活动时,需要很多护理人员来进行搀扶协助。
3.为此,设计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能够便于对病床的高度调整的同时辅助患者坐立,以及辅助患者上下床。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包括底座,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表面的升降组件;
6.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壳体、滑槽、双向丝杆、螺套一、螺套二、支撑杆、铰接座、调节部和躺板,所述躺板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壳体,所述双向丝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开设的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双向丝杆贯穿所述固定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调节部,所述双向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所述螺套一和所述螺套二,所述螺套一和所述螺套二的同一侧表面均铰接有所述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呈对立设置铰接在所述铰接座的表面两侧,所述铰接座远离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表面。
7.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所述螺套一和所述螺套二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
8.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所述躺板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滑杆,所述导向滑杆贯穿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表面,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两侧表面。
9.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开设有滑孔,滑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滑杆的直径。
10.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采用倒圆角设置。
11.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躺板一侧的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杆、铰接部、反转板和铰接耳,所述螺套二远离所述支
撑杆的一侧表面铰接固定有所述支杆,所述支杆远离所述螺套二的一端与所述铰接部相铰接,所述铰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反转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反转板的一侧与固定安装在所述躺板表面的所述铰接耳相铰接。
12.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所述反转板与所述躺板相铰接的一侧为倒圆角设置。
13.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固定板表面的扶持组件,所述扶持组件包括固定件、铰接槽、扶手、铰接块和螺纹套,两个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表面开设有所述铰接槽,所述扶手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铰接块,所述铰接块活动连接在所述铰接槽内,并且通过轴销与所述固定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扶手的外表面套设有所述螺纹套,且所述螺纹套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
14.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所述扶手的外表面呈环形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内卡接连接有卡簧。
15.作为本发明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优选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旋转调节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通过两个螺套与支撑杆和固定连接在底座表面的铰接座的配合,能使躺板在竖直方向上下调整,通过躺板两侧的固定阿板与底座表面的连接板上的导向滑杆的配合,能使该躺板在进行高度方向调节时更加平稳(即便于对病床的高度进行调节),还能够通过导向滑杆的设置,在躺板在调节过程中,患者能够通过抓握导向杆来控制身体的平衡。
17.2、同时在通过旋转调节部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对病床的高度进行调整时,通过螺套二的一侧表面铰接固定有支杆,支杆动另一端与固定安装在反转板一侧表面的铰接部向铰接,同时反转板的一侧与固定安装在躺板表面的铰接耳相铰接的配合,进而能够在对病床的高度进行调节的同时,能够对反转板与躺板之间的角度进行调整,便于辅助患者坐立;
18.3、躺板的两侧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可折叠的扶手,以便于患者借助扶手上下床行动,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将扶手撑开或折叠,首先将与固定件转动连接的扶手撑开,并将套设在扶手上的螺纹套旋接在固定柱上,同时方向操作时便于将扶手进行折叠收纳。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中固定壳体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中螺套一、螺套二和铰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中反转板、铰接部和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中螺套二、铰接部和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中躺板、反转板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中的扶手、螺纹套和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中卡槽和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中扶手折叠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
30.1、底座;
31.2、升降组件;21、固定壳体;22、滑槽;23、双向丝杆;24、螺套一;25、螺套二;26、支撑杆;27、铰接座;28、连接板;29、导向滑杆;210、固定板;211、调节部;212、躺板;
32.3、调节组件;31、支杆;32、铰接部;33、反转板;34、铰接耳;
33.4、扶持组件;41、固定件;42、铰接槽;43、扶手;44、铰接块;45、螺纹套;46、卡槽;47、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5.如图1所示;
36.一种术后卧床偏瘫患者辅助下地装置,包括底座1。
37.本实施方案中:病人在下床时,需要先坐起之后,将身体向病床的一边进行侧身,然后下床,对于一些腰部受损扭转不便或侧身困难(偏瘫患者同一侧上下肢具有运动障碍,一侧无法受力)的病人来说,这就导致并入在上下床进行活动时,需要很多护理人员来进行搀扶协助,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升降组件2,通过该组件便于对病床的高度进行调整。
38.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
39.结合上述内容,为了便于对病床的高度进行调整,还包括安装在底座1表面的升降组件2,升降组件2包括固定壳体21、滑槽22、双向丝杆23、螺套一24、螺套二25、支撑杆26、铰接座27、调节部211和躺板212,躺板212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壳体21,双向丝杆2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壳体21内部开设的滑槽22内,且双向丝杆23贯穿固定壳体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部211,双向丝杆2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一24和螺套二25,螺套一24和螺套二25的同一侧表面均铰接有支撑杆26,两个支撑杆26的另一端呈对立设置铰接在铰接座27的表面两侧,铰接座27远离两个支撑杆26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底座1的底部表面。
40.本实施方案中:在对病床的高度进行调整使,看护人员通过转动调节部211,通过双向丝杆23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壳体21内部开设的滑槽22内,且双向丝杆23贯穿固定壳体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部211的配合,能够在旋转调节部211时,带动双向丝杆23在固定壳体21内进行转动,同时双向丝杆2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一24和螺套二25,能使螺套一24和螺套二25同时向双向丝杆23的中心位置处(或远离双向丝杆23中心)移动,同时螺套一24和螺套二25的同一侧表面均铰接有支撑杆26,两个支撑杆26的另一端均与固定安装在底座1表面的铰接座27相铰接的配合,当螺套一24和螺套二25同时向双向丝杆23的中心位置处移动时,两个支撑杆26相对与铰接座27之间的夹角变小时,能够使病床的高度进行升高,反之,在对病床的高度进行降低时仅需反转调节部211即可,通过降低高度,辅助并入进行下地作业。
41.应当理解的是:螺套一24和螺套二25滑动连接在滑槽22内,一方面能够保证螺套一24和螺套二25能够平稳的在滑槽22内进行滑动,另一方面能够在转动调节部211时,螺套一24和螺套二25在双向丝杆23上移动时不会发生偏转,提高了调节时的稳定性。
42.需要说明的是:躺板212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10,固定板210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导向滑杆29,导向滑杆29贯穿固定板210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板28的表面,连接板28固定安装在底座1的两侧表面,一方面能够提高病床在进行高度调时的平稳性,避免病床在进行调节时发生晃动,另一方面能够在病床降低时,患者能够通过抓握一侧的导向滑杆29控制身体的平衡。
43.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板210的表面开设有滑孔,滑孔的直径大于导向滑杆29的直径,通过此设置能够使两个导向滑杆29在固定板210的表面开设有滑孔内平稳滑动,不受外力影响。
44.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支撑杆26的两端均采用倒圆角设置,能够避免两个支撑杆26在转动时与铰接座27之间出现卡死的现象,以便于提高病床在调节时的平稳性。
45.如图1、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
46.结合上述内容,为了便于辅助患者在病床上进行坐立,还包括位于躺板212一侧的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包括支杆31、铰接部32、反转板33和铰接耳34,螺套二25远离支撑杆26的一侧表面铰接固定有支杆31,支杆31远离螺套二25的一端与铰接部32相铰接,铰接部32固定安装在反转板33的一侧表面,反转板33的一侧与固定安装在躺板212表面的铰接耳34相铰接。
47.本实施方案中:看护人员通过转动调节部211带动双向丝杆23转动对病床的高度进行调节时,当双向丝杆23在转动时,能够带动螺套二25在双向丝杆23的表面移动(具体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螺套二25移动的同时配合螺套二25远离支撑杆26的一侧表面铰接固定有支杆31,支杆31与反转板33表面固定的铰接部32相铰接,且反转板33的一侧与固定安装在躺板212表面的铰接耳34相铰接的设置,当螺套二25在滑槽22内向远离靠近双向丝杆23的中心处移动时(即对上述实施例中对病床的高度进行升高时),反转板33与躺板212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小,进而能够辅助躺卧在躺板212上的病人进行坐立,反之(即对病床的高度进行降低时),反转板33与躺板212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进而能够辅助病人躺卧在躺板212上。
48.应当说明的是:反转板33与躺板212相铰接的一侧为倒圆角设置,能够避免反转板33在通过铰接耳34与躺板212之间反转时出现卡死的现象,以便于提高病床在调节时的平稳性。
49.需要说明的是:支杆31的两端均为倒圆设置,够避免支杆31在转动时与螺套二25和铰接部32之间出现卡死的现象,以便于提高病床在调节时的平稳性。
50.如图1、图4、图5、图6、图7和图8所示:
51.结合上述内容,为了便于辅助患者上下床,还包括安装在固定板210表面的扶持组件4,扶持组件4包括固定件41、铰接槽42、扶手43、铰接块44和螺纹套45,两个固定板210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41,固定件41远离固定板210的一端表面开设有铰接槽42,扶手43一端固定连接有铰接块44,铰接块44活动连接在铰接槽42内,并且通过轴销与固定件41转动连接,且扶手43的外表面套设有螺纹套45,且螺纹套45固定件41螺纹连接。
52.本实施方案中:在患者上下床时,患者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将一侧的带有折叠功能的扶手43展开时,在展开时首先将固定件41通过铰接块44卡合连接在铰接槽42内通过轴线配合转动连接的扶手43撑开,通过扶手43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套45,且螺纹套45与固定件41螺纹连接的配合,并将套设在扶手43外侧的螺纹套45旋接在固定件41上,从而保持支撑的角度不会发生改变,患者在上下床时,能够通过抓握展开的扶手43对其进行辅助,同时在病床升降时,患者能够通过手握扶手43控制身体的平衡。
53.应当理解的是:扶手43的外表面呈环形开设有卡槽46,且卡槽46内卡接连接有卡簧47,一方面便于整体的拆装,另一方面可防止螺纹套45从扶手43的一端脱离,造成螺纹套45的丢失。
54.需要说明的是:扶手43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垫,以便于患者在进行手握时不会从扶手43上滑落,以便于患者能够手握扶手43同时通过导向滑杆29的辅助进行站立。
5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患者在下床时,病床的高度通过升降组件2旋转调节部211将病床降到最低处,此时调节组件3中的反转板33与躺板212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小,进而能够辅助躺卧在躺板212上的病人进行坐立(具体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同时患者能够通过底座1一侧的导向滑杆29与展开的扶手43进行辅助站立,反之,患者在上床时,患者能够通过底座1一侧的导向滑杆29和配合人员的辅助坐立在躺板212上,同时通过展开的扶手43能够便于患者手握调整身姿,同时反转调节部211,将病床调高,调节时患者能够通过抓握扶手43来控制身体的平衡,在调节的过程中能同时够使反转板33与躺板212之间的夹角越来越大,进而能够辅助病人躺卧在躺板212上。
5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