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灌装冷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1 05:37: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香膏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灌装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2.香膏产品是一种半固态的树脂样物质,通常它的生产是先将香膏液体原料注入包装容器中,之后进行冷却成型。现有的香膏灌装设备一般采用单线输送类,即将香膏包装瓶依次放入生产线上,然后逐个进行液体原料的灌装,最后再集中进行冷却。这种生产设备一般占地面积比较大,而且冷却设备也无法与灌装生产线形成一套紧密的生产线,生产效率不高。
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占地面积较小且生产效率高的自动灌装冷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灌装冷冻装置,占地面积不大且生产效率较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灌装冷冻装置,包括输送单元、搬运单元、冷却单元、推料单元和出料单元;
6.所述输送单元包括第一传送机构和物料夹持工装,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源和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源,所述物料夹持工装设置在第一传送带上,所述物料夹持工装在第一传送带作用下将产品包装瓶输送至搬运单元正下方;
7.所述搬运单元包括压盖部、灌装部和移载部,所述压盖部包括压盖驱动源和压盖触手,所述压盖触手连接所述压盖驱动源,所述压盖驱动源驱动所述压盖触手完成压盖操作,所述灌装部包括x轴滑块机构、第一z轴滑块机构和灌装枪组,所述x轴滑块机构包括x轴滑块和x轴驱动源,所述x轴驱动源连接所述x轴滑块,所述x轴滑块上设置有所述第一z轴滑块机构,所述第一z轴滑块机构包括第一z轴滑块和第一z轴驱动源,所述第一z轴驱动源连接所述第一z轴滑块,所述第一z轴滑块连接所述灌装枪组,所述灌装枪组负责对压盖完成后的产品包装瓶进行灌装,所述移栽部包括y轴滑块机构、第二z轴滑块机构和机械抓手,所述y轴滑块机构包括y轴滑块和y 轴驱动源,所述y轴驱动源连接所述y轴滑块,所述y轴滑块上设置有所述第二z轴滑块机构,所述第二z轴滑块机构包括第二z轴滑块和第二z轴驱动源,所述第二z轴驱动源连接所述第二z轴滑块,所述第二z轴驱动源的一端连接所述机械抓手,所述机械抓手用于将灌装好的产品搬运至所述冷却单元;
8.所述冷却单元包括第二传送机构和冷风仓,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源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源,所述冷风仓设置在第二传送机构上,所述冷风仓负责将产品进行冷却;
9.所述推料单元包括推料支架、推料驱动源和推料挡片,所述推料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的一端,所述推料驱动源连接所述推料支架,所述推料挡片连接所述推料驱动源,所述推料驱动源驱动推料挡片将产品从所述第二传送带推送至出料单元;
10.所述出料单元包括第三传送机构和出料挡板,所述第三传送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源和第三传送带,所述第三传送带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源,所述出料挡板设置在所述第三传送带两侧,所述第三传送带负责将冷却完成的产品进行输送。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三机架和搬运机架,所述第一传送机构设置在第一机架上,所述第二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三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机架上,所述第一机架连接所述第二机架,所述搬运机架连接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连接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第三机架连接所述第二机架。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架上设置有操作端防护罩。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搬运机架设置有压盖横杆、灌装横杆和移栽横杆,所述压盖驱动源连接所述压盖横杆,所述x轴驱动源连接所述灌装横杆,所述y轴驱动源连接所述移栽横杆。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风仓的两端设置有风幕。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风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风仓设置有检修窗。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送带和所述第三传送带之间设置有物料过渡板。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机架设置有出料挡板支架,所述出料挡板通过所述出料挡板支架固定。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第二机架和所述第三机架设置有支腿,所述第一机架还设置有滚轮。
20.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灌装冷冻装置,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较小,能够连续完成压盖、灌装、冷却、输出四道工序,并且采用集成的方式能够一次性完成多组物料的灌装,灌装和冷却工序的连续性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输送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搬运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却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料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6是本实用新型出料单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输送单元;11、第一传送机构;12、物料夹持工装;13、第一机架;110、第一传送带;111、第一驱动源;14、操作端防护罩;2、搬运单元;21、压盖部;22、灌装部;23、移栽部;210、压盖驱动源;211、压盖触手;220、x轴滑块机构;2201、x轴滑块;2202、x 轴驱动源;221、第一z轴滑块机构;2211、第一z轴滑块;2212、第一z 轴驱动源;222、灌装
枪组;230、y轴滑块机构;2301、y轴滑块;2302、y 轴驱动源;231、第二z轴滑块机构;2311、第二z轴滑块;2312、第二z 轴驱动源;232、机械抓手;24、搬运机架;241、压盖横杆;242、灌装横杆;243、移载横杆;3、冷却单元;31、第二传送机构;32、冷风仓;33、第二机架;310、第二传送带;311、第二驱动源;320、风幕;321、进风口; 322、出风口;323、检修窗;4、推料单元;41、推料支架;42、推料驱动源;43、推料挡片;5、出料单元;51、第三传送机构;510、第三驱动源; 511、第三传送带;52、出料挡板;53、第三机架;54、出料挡板支架;55、物料过渡板;6、支腿;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1.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灌装冷冻装置,包括输送单元 1、搬运单元2、冷却单元3、推料单元4和出料单元5。
32.此外,还包括第一机架13、第二机架33、第三机架53和搬运机架24,第一机架13连接第二机架33,搬运机架24连接第一机架13和第二机架33,第二机架33连接第一机架13,第三机架53连接第二机架33,搬运机架设置有压盖横杆241、灌装横杆242和移栽横杆243。
33.参照图2所示,输送单元1包括第一传送机构11和物料夹持工装12,第一传送机构11设置在第一机架13上,第一传送机构11包括第一驱动源 111和第一传送带110,第一传送带111连接第一驱动源111,物料夹持工装12设置在第一传送带110上,工作时,通过人工操作将产品包装瓶按顺序摆放到物料夹持工装12内,物料夹持工装在第一传送带110作用下将产品包装瓶输送至搬运单元2正下方;
34.此外,第一机架13上设置有操作端防护罩14,操作端防护罩14可以防止操作人员触碰到已经放置好的产品包装盒并提升安全性。
35.参照图3所示,搬运单元2包括压盖部21、灌装部22和移载部23,压盖部21包括压盖驱动源210和压盖触手211,压盖驱动源210连接压盖横杆241,压盖触手211连接压盖驱动源210,压盖驱动源210驱动压盖触手 211完成压盖操作;
36.灌装部22包括x轴滑块机构220、第一z轴滑块机构221和灌装枪组 222,x轴滑块机构220包括x轴滑块2201和x轴驱动源2202,x轴驱动源 2202连接灌装横杆242,x轴滑块2201连接x轴驱动源2202,x轴滑块2201 上设置有第一z轴滑块机构221,第一z轴滑块机构221包括第一z轴滑块 2211和第一z轴驱动源2212,第一z轴驱动源2212连接第一z轴滑块2211,第一z轴滑块2211连接所述灌装枪组222,具体的,x轴滑块机构220控制灌装枪组222的左右移动,第一z轴滑块机构221控制灌装枪组222的上下移动,灌装枪组222负责对压盖完成后的产品包装瓶进行灌装;
37.移载部23包括y轴滑块机构230、第二z轴滑块机构231和机械抓手 232,y轴滑块机构230包括y轴滑块2301和y轴驱动源2302,y轴驱动源 2302连接移栽横杆243,y轴滑块2301连接y轴驱动源2302,y轴滑块2301 上设置有第二z轴滑块机构231,第二z轴滑块机构231包括第二z轴滑块 2311和第二z轴驱动源2312,第二z轴驱动源2312连接第二z轴滑块2311,第二z轴驱动源2312的一端连接机械抓手232,具体的,y轴滑块机构230 控制机械抓手232的左右移动,第一z轴滑块机构231控制机械抓手232的上下移动,机械抓手232本身具有开合
功能从而实现产品的夹取和释放,工作时,机械抓手232用于将灌装好的产品搬运至冷却单元3;
38.参照图4所示,冷却单元3包括第二传送机构31和冷风仓32,第二传送机构31设置在第二机架33上,第二传送机构31包括第二驱动源310和第二传送带311,第二传送带311连接第二驱动源310,冷风仓32设置在第二传送机构31上,冷风仓32负责将产品进行冷却;
39.此外,冷风仓32的两端设置有风幕320,风幕320可以有效隔绝外部环境对冷风仓32内温度的影响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尘防虫作用;冷风仓32设置有进风口321和出风口322,更多地,进风口321设置在第二传送带311 的输出端,出风口322设置在第二传送带311的输入端,以保证最佳的冷却效果,冷风仓32还设置有检修窗323,用来进行对冷风仓32内部的观察和检修。
40.参照图5所示,推料单元4包括推料支架41、推料驱动源42和推料挡片43,推料支架41设置在第二传送机构31的一端,推料驱动源42连接推料支架41,推料挡片43连接推料驱动源42,推料驱动源42驱动推料挡片 43将产品从第二传送带311推送至出料单元5。
41.参照图6所示,出料单元5包括第三传送机构51和出料挡板52,第二传送机构51设置在第二机架53上,第三传送机构51包括第三驱动源510 和第三传送带511,第三传送带511连接第三驱动源510,出料挡板52设置在第三传送带511两侧,第三机架53上设置有出料挡板支架54,出料挡板 52通过出料挡板支架54固定,出料挡板52可以确保从产品在第三传送带 511上的有序排列,并保证产品在推料挡片403推动的过程中不会掉落。第三传送带511负责将冷却完成的产品进行输送。
42.此外,第二传送带311和第三传送带511之间设置有物料过渡板,便于推料挡片55可以顺畅地将产品推送到第三传送带511上。
43.此外,继续参照图1所示,搬运支架206架设在第一机架101和第二机架301上,第一传送带102、第二传送带302和第三传送带502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可以保证各个单元之间衔接的平稳性,第一机架 101、第二机架301和第三机架501设置有支腿6,第一机架101还设置有滚轮7,方便整个装置的移动。
44.工作时,首先通过人工将产品包装盒依次摆放到输送单元1的物料夹持工装12中,随着第一传送带110的不断输送和搬运单元2的压盖、灌装、移载工序,装满物料的产品被送到第二传送带210上并进入冷风仓32,被冷却的产品从冷风仓32出来以后由推料单元4的推料挡片13将产品整组地推送到出料单元5的出料挡板52侧,最后由第三传送带511将完成产品的输出。
4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