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呼吸训练器的咬嘴

2022-08-11 04:55: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呼吸训练器的咬嘴。


背景技术:

2.呼吸训练是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copd,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肺囊性纤维化、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等)、脊髓损伤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等进行肺康复训练必要和非常有效的方法。在呼吸训练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有效的气道廓清。有效的气道廓清能明显改善copd、支气管扩张、肺囊性纤维化等慢性粘液高分泌气道炎症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病情。
3.高效的呼吸训练,有赖于适用的呼吸训练器。呼吸训练器的主体部分都是基于增加呼气阻力的原理开发出来,所以需要患者很好地咬住呼吸训练器咬嘴部分、进行充分呼气以达到训练的效果。但目前咬嘴的牙垫部分弹性较低、厚度不足,需要患者有完整的上下颌牙齿,才能较好地咬住咬嘴的牙垫。然而,老年患者在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和长期卧床患者的占比相当高,同时,缺少牙齿或无齿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见。
4.应用现有的呼吸训练器咬嘴,会出现以下问题:1、无牙齿、仅剩牙龈的患者因为牙龈长度不足咬不住咬嘴的牙垫,无法固定呼吸训练器;2、因咬嘴牙垫弹性低,无牙齿患者即使勉强咬到咬嘴,但会出现牙龈酸软不适感,无法咬住呼吸训练器的咬嘴;3、缺失部分牙齿的患者即使能勉强咬着牙垫,但因牙齿部分缺失,在呼气的过程中会出现漏气的现象或咬合力量不协调而无法长时间维持稳定咬合;4、咬嘴主要依靠牙垫部分让患者进行咬合固定,无其它协助固定的部分,训练时需要患者进行长时间咬合,尤其老年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的耐力不足,牙齿容易疲劳;需要其它协助固定的部分减少牙齿负担,从而让患者能进行长时间咬合。以上问题,均会导致患者无法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另外,现有的咬嘴使用一段时间后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牙垫可更换且适用于牙齿不全、咬合力量不足患者的呼吸训练器用咬嘴成为了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呼吸训练器的咬嘴,其不仅牙垫可更换,而且便于牙齿不全、咬合力量不足的患者使用。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训练器的咬嘴,该咬嘴包括:弧形支架、可拆式牙垫;弧形支架的中央设有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中央为内外通孔;可拆式牙垫为高弹性牙垫,其厚度为15mm-20mm;可拆式牙垫包括两个牙垫,分别为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可拆地安装于弧形支架内侧,对称设置于排气通道的左右两边。
8.本实用新型的咬嘴用于呼吸训练器,其配合呼吸训练器本体的开口端使用。
9.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支架的角度大约为180
°
;咬嘴的排气通道既用于排气,也用于
与呼吸训练器连接。
10.本说明书中,弧形支架环抱的区域为“内侧”,与此相对的区域为“外侧”,下文牙垫的“内侧”与“外侧”同此解释。
11.本实用新型中,可拆式牙垫为高弹性牙垫,其厚度为15mm-20mm;因弹性作用,牙垫会在患者咬合时根据牙齿或牙龈变形,贴合牙龈或填充缺失牙齿空隙。
12.本实用新型的咬嘴整体分为两部分:弧形支架、可拆式牙垫,两部分采用不同弹性的医用硅胶制成,其中弧形支架的弹性小一些,牙垫的弹性大一些。
13.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牙垫的可拆卸和更新置换,便于牙垫因长时间咬合破损或老化变形后的更换,有利于减少成本和节省资源。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弧形支架的内侧设有连接卡槽;连接卡槽包括左侧卡槽和右侧卡槽,分别设置于排气通道的左右两边;牙垫的外侧面对应于连接卡槽设有卡条。值得注意的是,牙垫的外侧面为牙垫和弧形支架的接触面。本方案中,咬嘴使用结束后,将牙垫外侧面的卡条从弧形支架的连接卡槽退出,可以实现牙垫的可拆卸和更新置换。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可拆式牙垫为分体式牙垫,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相互独立。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可拆式牙垫为一体式牙垫,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通过连接片连接;连接片位于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的上方,连接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内侧边缘的顶部,协助咬合时固定口腔上腭。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连接片为拱桥形,连接片上设有条形孔,条形孔的两端分别指向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通过设置该条形孔,可以降低连接片的刚度,增加连接片的柔性和变形度,使连接片能更好地适应口腔上颚的形状,更好地贴合口腔上颚。
18.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条形孔的数目为1-3条,且平行设置。
19.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牙垫的端面(内侧面)设有挡片,挡片与牙垫的上表面形成上咬合区域,挡片与牙垫的下表面形成下咬合区域。该上咬合区域和下咬合区域在咬合时嵌入于牙齿或牙龈与口轮之间。牙垫内侧的挡片会防止牙垫因咬合过度变形,加固牙垫贴合牙龈或填充缺失牙齿空隙。
20.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左侧牙垫的右端面设有左挡片,右侧牙垫的左端面设有右挡片,左挡片和右挡片相对设置。
21.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左挡片的宽度与左侧牙垫的右端面平齐,左挡片的高低两端均超出左侧牙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具体而言,左挡片的顶端高于左侧牙垫的上表面,左挡片的低端低于左侧牙垫的下表面。
22.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右挡片的宽度与右侧牙垫的左端面平齐,右挡片的高低两端均超出右侧牙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具体而言,右挡片的顶端高于右侧牙垫的上表面,右挡片的低端低于右侧牙垫的下表面。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24.1、本实用新型的咬嘴使用时,高弹性牙垫有足够的厚度及弹性,一方面可以保证无牙齿、仅剩牙龈的患者咬稳牙垫,不会出现因为牙龈长度不足咬不住牙垫,也不会出现因咬嘴牙垫弹性低,无牙齿患者即使勉强咬住咬嘴,但会出现牙龈酸软不适感,最终无法咬住
呼吸训练器的咬嘴;另一方面,高弹性牙垫可以在咬合时变形,最大限度填充缺失部分牙齿咬合时出现的空隙,可以解决缺失部分牙齿的患者在呼气的过程中因咬合时出现的空隙而漏气的现象或咬合力量不协调而无法长时间维持稳定咬合的问题,即使存在牙垫变形仍不能完全填充缺牙造成的空隙,再加上咬嘴本体中间段固定部分的阻挡,就能完全解决呼气时漏气的情况,从而实现有效的呼吸训练。
25.2、本实用新型的咬嘴可以实现患者长时间有效的呼吸训练。使用时,牙垫、牙垫间的拱桥形连接片以及上下咬合区域协同作用,可以保证患者长时间稳定咬住咬嘴,尤其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和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不容易出现咬合疲劳,可以长时间有效的呼吸训练。
26.3、咬嘴的排气通道既用于排气,也用于与呼吸训练器连接,选择弹性材料,可以兼容多种不同规格的呼吸训练器,使用方便。
27.4、本实用新型的咬嘴使用一段时间后,将牙垫外侧缘中间的卡条从弧形支架的卡槽退出,可以实现牙垫的可拆卸和更新置换,便于牙垫因长时间咬合破损或老化变形后的更换,有利于减少成本和节省资源。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9.图1是实施例1的咬嘴中,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实施例1的咬嘴中,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实施例1的咬嘴中,牙垫和连接片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实施例1的咬嘴中,弧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实施例1的咬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实施例1
3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呼吸训练器的咬嘴,如图1-图5所示,该咬嘴包括:弧形支架1、可拆式牙垫2;弧形支架1的中央设有排气通道101,排气通道的中央为内外通孔102;可拆式牙垫为高弹性牙垫,其厚度为18mm;可拆式牙垫包括两个牙垫,分别为左侧牙垫201和右侧牙垫202;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可拆地安装于弧形支架1内侧,对称设置于排气通道101的左右两边。
36.弧形支架1的内侧设有连接卡槽103;连接卡槽103包括左侧卡槽和右侧卡槽,分别设置于排气通道101的左右两边;牙垫的外侧面对应于连接卡槽103设有卡条203。
37.可拆式牙垫为一体式牙垫,左侧牙垫201和右侧牙垫202通过连接片3连接;连接片3位于左侧牙垫201和右侧牙垫202的上方,连接片3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侧牙垫201和右侧牙垫202内侧边缘的顶部。连接片3为拱桥形,连接片3上设有一个条形孔301,条形孔301的两端分别指向左侧牙垫201和右侧牙垫202。
38.牙垫的端面(内侧面)设有挡片4,挡片4与牙垫的上表面形成上咬合区域,挡片4与牙垫的下表面形成下咬合区域。左侧牙垫的右端面设有左挡片,右侧牙垫的左端面设有右挡片,左挡片和右挡片相对设置。左挡片的宽度与左侧牙垫的右端面平齐,左挡片的高低两
端均超出左侧牙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右挡片的宽度与右侧牙垫的左端面平齐,右挡片的高低两端均超出右侧牙垫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39.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40.使用时,先将本实施例咬嘴置于呼吸训练器本体的开口端,患者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咬嘴时,先用上下颌的牙齿或牙龈咬住牙垫,因弹性作用,牙垫(左侧牙垫5、右侧牙垫6)会在患者咬合时根据牙齿或牙龈变形,贴合牙龈或填充缺失牙齿空隙。牙垫内侧的挡片(左挡片7、右挡片8)会防止牙垫因咬合过度变形,加固牙垫贴合牙龈或填充缺失牙齿空隙。牙垫的上下咬合区域会分别嵌入上、下颌牙齿与其对应的口轮粘膜间,同时拱桥形连接片4会贴紧口腔上腭。牙垫(左侧牙垫5、右侧牙垫6)、拱桥形连接片4以及上下咬合区域会有协同作用,共同维持稳定咬合,呼气时气体通过排气通道排出,从而实现有效的呼吸训练。
41.实施例2
4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可拆式牙垫为分体式牙垫,左侧牙垫和右侧牙垫相互独立,没有连接关系。
43.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改进,即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同等改进,应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