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冰供给装置以及制冰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8-10 18:00: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涉及一种冰供给装置以及制冰系统。


背景技术:

2.有时,为了对海水鱼等进行冷藏,使用由海水等盐水生成的果子露(sherbet)状冰。通过制冰装置生成的果子露状冰被贮存于储冰容器,随时通过泵供给至用户。
3.已知,在使用果子露状冰对海水鱼进行冷藏的情况下,根据鱼的种类、大小,适用于保冷的温度不同。若以小于适用于保冷对象的海水鱼的温度的低温对该海水鱼进行保冷,则海水鱼的鱼体可能会冻结,其商品价值可能会大幅受损。
4.因此,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在将通过制冰装置生成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使用部位时,对该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进行调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果子露状冰的温度与盐分浓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通过调节盐分浓度,能够间接地调节温度。
5.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盐水混合果子露状冰的制造装置中,通过将淡水注入储冰容器,对该储冰容器内的盐水混合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进行调节,从储冰容器取出调节后的果子露状的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812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制造装置中,通过将淡水注入贮存有生成后的果子露状冰的储冰容器,对该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进行调节,因此,只能获得具有某一特定的盐分浓度的果子露状冰。因此,在欲对种类不同的海水鱼进行冷藏的情况下,难以将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调节成适用于该海水鱼的盐分浓度。
8.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冰供给装置以及制冰系统,能够对要向用户供给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进行调节。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9.(1)本公开的冰供给装置包括:储冰容器,所述储冰容器贮存果子露状冰;供给通路,所述供给通路从所述储冰容器取出果子露状冰;以及水流通路,所述水流通路与所述供给通路汇合,且供水流动。
10.在本公开的冰供给装置中,供水流动的水流通路与从储冰容器取出果子露状冰的供给通路汇合。由此,能够调节向用户供给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
11.(2)在所述(1)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泵,所述泵配设于比所述水流通路与所述供给通路汇合的汇合部靠果子露状冰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通过在比汇合部靠果子露状冰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配设泵,能够通过一台泵使果子露状冰
和水流动。
12.(3)在所述(1)或(2)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流量调节阀和控制部,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水流通路,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以使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达到目标值。通过控制部来控制设置于水流通路的流量调节阀,能够调节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
13.(4)在所述(3)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在比所述汇合部靠果子露状冰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或第一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果子露状冰的温度,所述第一浓度传感器检测该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以使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或由所述第一浓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浓度达到目标值。通过使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或第一浓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或浓度来控制流量调节阀,能够调节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
14.(5)在所述(3)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在比所述汇合部靠果子露状冰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果子露状冰的温度,所述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来运算盐分浓度,并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以使运算出的所述盐分浓度达到目标值。由于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通过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果子露状冰的温度,能够根据该检测到的温度对盐分浓度进行运算。此外,控制部以使运算得到的盐分浓度达到目标值的方式控制流量调节阀而对在供给通路汇合的水的流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调节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
15.(6)在所述(3)~(5)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及/或者打开时间。控制部能够通过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度以及/或者打开时间来调节在供给通路汇合的水的流量。
16.(7)在所述(3)~(6)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第二浓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浓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在由所述第二浓度传感器检测出的盐分浓度未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禁止所述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的取出操作。在检测到的盐分浓度未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禁止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的取出操作,能够抑制处于不充足状态的果子露状冰被供给至用户。
17.(8)在所述(1)~(7)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温度;以及盐分浓度运算部,所述盐分浓度运算部根据制冰装置运转前被供给至所述储冰容器的被冷却介质的、由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以及制冰装置开始运转后贮存于所述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的、由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对该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进行运算。能够根据第二传感器检测到的运转前的被冷却介质的温度以及开始运转后的果子露状冰的温度并通过盐分浓度运算部,对该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进行运算。
18.(9)在所述(1)~(8)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输入部,所述输入部接受从储冰容器取出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以及量。通过用户经由输入部输入果
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以及量,能够将具有期望的盐分浓度的果子露状冰取出期望的量。
19.(10)在所述(1)~(9)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供给通路具有取出口,所述取出口配设于所述储冰容器内,供该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取出,所述取出口配置于与所述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液面相距规定距离的下方。通过配置于与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液面相距规定距离的下方的取出口取出液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能够将高ipf(含冰率:表示冰的重量相对于整体重量的比例(冰重量/(冰重量 水重量)))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
20.(11)在所述(1)~(10)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水流通路供冷却后的水流动。通过使冷却后的水在供给通路汇合,能够抑制果子露状冰融化,能够将高ipf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
21.(12)在所述(11)的冰供给装置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包括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对流动于所述水流通路的水进行冷却。
22.(13)本公开的制冰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生成所述果子露状冰;以及所述(1)~(12)的冰供给装置。
23.在本公开的制冰系统中,将在制冷剂回路中生成的果子露状冰贮存于储冰容器,供水流动的水流通路与从储冰容器取出果子露状冰的供给通路汇合。由此,能够调节向用户供给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
24.(14)在所述(13)的制冰系统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使在所述压缩机中压缩后的制冷剂放热;以及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使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放热后的制冷剂与构成为所述果子露状冰的原料的被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对该被冷却介质进行冷却。
25.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在制冷剂回路中流动的制冷剂对被冷却介质进行冷却而生成果子露状冰。
26.(15)在所述(14)的制冰系统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第三热交换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使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中放热后的制冷剂与流动于所述水流通路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对该水进行冷却。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生成果子露状冰的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来对流动于水流通路的水进行冷却。
27.(16)较为理想的是,所述(15)的制冰系统还包括水容器,所述水容器贮存通过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冷却的水。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冷却后的水稳定地供给至供给通路。
28.(17)较为理想的是,所述(16)的制冰系统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水容器内的水的温度;控制阀,所述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中的制冷剂的流动;以及第二控制部,所述第二控制部根据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来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动作。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适当地控制水容器内的水的温度。
29.(18)在所述(17)的制冰系统的基础上,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配置于所述水容器内的下部侧。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对贮存在水容器内的水的更低的温度进行检测,根据该温度来控制控制阀的动作,能够抑制水容器内的水被过度冷却(冻结)。
30.(19)本公开的制冰系统包括:制冰装置;以及所述(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冰供给装置。
31.在本公开的冰供给装置中,供水流动的水流通路与从储冰容器取出果子露状冰的供给通路汇合。由此,能够调节向用户供给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的说明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制冰系统的制冰机的说明图。图3是图1所示的制冰系统中的包括储冰容器的冰供给装置的说明图。图4是图3所示的冰供给装置的控制装置的说明图。图5是储冰容器内的俯视说明图。图6是对储冰容器内的海水的盐分浓度进行调节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7是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的说明图。图8是图7所示的制冰系统的控制装置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水容器内的水温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冰供给装置以及制冰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示例,而是以权利要求书的形式示出,意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及其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34.[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s的说明图,图2是图1所示的制冰系统s的制冰机1的说明图,图3是图1所示的制冰系统s中的包括储冰容器t的冰供给装置c的说明图。制冰系统s包括制冰装置i、冰供给装置c。制冰装置i与冰供给装置c的构成元件即储冰容器t通过配管连接。
[0035]
[制冰装置i]制冰装置i通过与制冷剂进行的热交换而从被冷却介质生成果子露状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被冷却介质,使用的是海水,制冰装置i将海水作为原料生成细微的冰,使生成后的细微的冰和海水混合而成的海水混合的果子露状冰返回至储冰容器t。果子露状冰也被称为浆冰、冰浆液、浆液冰、碎冰、液态冰。另外,作为被冷却介质,除了海水以外,还能够使用例如水中含有盐分的盐水。本说明书中的“水”包括基本上不含盐分的工业用水、自
来水、淡水。
[0036]
制冰装置i除了包括构成利用侧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冰机1以外,还包括压缩机2、热源侧热交换器3(第一热交换器)、四通换向阀4、利用侧膨胀阀5、热源侧膨胀阀6、内部热交换器7以及储罐8。这些设备通过制冷剂配管96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95。
[0037]
如图1~2所示,制冰机1包括蒸发器13(第二热交换器)和刮冰部14,其中,蒸发器13(第二热交换器)由内管11和外管12构成。制冰机1是以内管11和外管12的各轴水平的方式配置的横置式双重管式制冰机。蒸发器13供液体制冷剂经过内管11与外管12之间的环状空间24的大部分。
[0038]
内管11是供被冷却介质即海水流过其内部的元件,由不锈钢或铁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内管11呈圆筒形状,配设于外管12内。内管11的两端被封闭。内管11的内部配设有刮冰部14,所述刮冰部14将生成于该内管11的内周面的冰刮除并使其分散在内管11内的海水中。内管11的轴向一端侧连接有海水配管15,所述海水配管15供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供给至该内管11内。此外,内管11的轴向另一端侧连接有果子露配管16,该果子露配管16使来自内管11的海水返回至储冰容器t。
[0039]
外管12呈圆筒形状,与内管11相同地,由不锈钢或铁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外管12的下部连接有在利用侧膨胀阀5的下游侧分岔的多个(图示例中是三个)制冷剂入口管17。此外,外管12的上部连接有到达内部热交换器7的制冷剂出口管18。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三个制冷剂入口管17,不过,制冷剂入口管17的个数也可以是两个以下,还可以是四个以上。此外,制冷剂出口管18的个数是一个,不过,也可以是两个以上。
[0040]
刮冰部14包括转轴19、支承杆20、叶片21、马达22。转轴19的轴向的另一端设置成从设置于内管11的轴向另一端的凸缘23向外部延伸,与驱动转轴19的马达22连接。在转轴19的周面以规定间隔立设有支承杆20,在该支承杆20的前端前端安装有叶片21。叶片21由通过例如合成树脂制作而成的带状构件构成,其旋转方向的前方侧的侧缘被设置成前端变细的形状。
[0041]
在常规的制冰运转时,四通换向阀4被保持成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从压缩机2喷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四通换向阀4流入作为冷凝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3,在送风风扇10的工作的作用下,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液化。液化后的制冷剂经由全开状态的热源侧膨胀阀6、储罐8以及内部热交换器7流入利用侧膨胀阀5。制冷剂通过利用侧膨胀阀5被减压至规定的低压,并且从制冷剂入口管17被供给至构成蒸发器13的内管12与外管11之间的环状空间24内。
[0042]
喷出至环状空间24内的制冷剂与供给至内管11内的海水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含有通过制冷剂的蒸发进行冷却而生车管能的细微的冰的海水从果子露配管16流出而返回至储冰容器t。在制冰机1中蒸发并气化的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2。此时,若在制冰机1中未彻底蒸发而含有液体状态的制冷剂进入压缩机2,那么,急剧的压缩机缸体内部压力上升(液体压缩)、冷冻机油的粘度降低会构成压缩机2故障的原因。为此,为了保护压缩机2,离开制冰机1的低压制冷剂与经过储罐8的高压制冷剂在内部热交换器7中热交换而被加热,然后返回至压缩机2。内部热交换器7是双重管式热交换器,离开制冰机1的低压制冷剂在经过内部热交换器7的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空间的期间与高压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然后返回至压缩机2。
[0043]
此外,若制冰机1的内管11内的海水的流动停滞而在内管11内积蓄冰(积冰),则该制冰机1将无法运转。在该情况下,为了使内管11内的冰融化,进行除霜运转(制热运转)。此时,四通换向阀4被保持成图1中虚线所示的状态。从压缩机2喷出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由四通换向阀4以及内部热交换器7流入制冰机1的内管11与外管12之间的环状空间内,与内管11内的含有冰的海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液化。液化后的制冷剂经由全开状态的利用侧膨胀阀5、内部热交换器7以及储罐8流入热源侧膨胀阀6,通过该热源侧膨胀阀6被减压至规定的低压,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3。在除霜运转时,流入作为蒸发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3的制冷剂在送风风扇10的工作下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气化,并且被吸入压缩机2。
[0044]
[冰供给装置c]如图3所示,冰供给装置c是将通过制冰装置i生成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的装置。冰供给装置c包括供果子露状冰贮存的储冰容器t、供给通路31以及与该供给通路31汇合且供水流动的水流通路80。供给通路31具有开闭阀。通过将开闭阀打开,果子露状冰被供给至用户。在本实施方式中,开闭阀是电磁阀37,不过,也可以是用户手动打开的阀等。此外,冰供给装置c包括控制部即控制装置25。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25包括cpu25a、ram、rom等存储器25b、与外部设备、传感器等进行信息收发的信息收发部25c。通过cpu25a执行保存于存储器25b的计算机程序,控制装置25实现包括冰供给装置c的运转控制在内的、与制冰系统s的运转相关的各种控制。控制装置25对后述的电磁阀37、73、91、比例控制阀83以及泵32、38等的驱动部以及执行器的驱动进行控制。此外,控制装置25通过信息收发部25c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84、92、水位传感器33的检测信号。此外,控制装置25与制冰装置i的控制部27能够通信地连接,经由该控制部27控制制冰装置i的运转,并且,经由该控制部27接收来自制冰装置i的传感器等的信号。另外,也能够在制冰装置i侧附加设置制冰系统s的主要的控制部。
[0045]
储冰容器t由不锈钢、铁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储冰容器t呈水平截面为矩形的方筒形状。储冰容器t是具有盖部的被密闭的容器,在图1以及图3中,为了便于理解储冰容器t内上部的结构,省略了该盖部的图示。
[0046]
在储冰容器t内的底部附近配设有泵32,所述泵32将该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通过海水配管15移送至制冰机1的内管11内。通过驱动配置于底面附近的泵32而将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移送至制冰机1的内管11内,能够向该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赋予流动性。
[0047]
储冰容器t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33。根据来自上述水位传感器33的检测信号,进行后述的海水补充、排出。水位传感器33能够检测储冰容器t内的多个水位,例如,配置成能够对从储冰容器t的高度的下部起算90%、70%、45%、30%、25%的位置进行检测。水位传感器33能够使用公知的传感器。此外,在储冰容器t的底部附近连接有将该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排出的排出通路90。排出通路90具有电磁阀91。
[0048]
供给通路31是用于将通过制冰装置i生成且贮存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的流路或通路。供给通路31在下游侧端部具有释放从储冰容器t取出的果子露状冰的供给口39。作为供给通路31,能够采用配管、软管或这些的组合。供给通路31配设有泵38,通过驱动该泵38,能够对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进行吸引并将其取出至外部。
[0049]
浮子40是与储冰容器t的内部30分开并在该储冰容器t内漂浮的构件。本实施方式
中的浮子40是中空体,能够由氯乙烯树脂(pvc)等合成树脂制作而成。浮子40在俯视观察时呈正方形形状,在侧视观察时呈大致菱形形状。更详细而言,浮子40的上表面40a具有上倾斜面,所述上倾斜面以从外缘朝向该浮子40的中央而远离液面的方式倾斜。类似地,浮子40的底面40b具有下倾斜面,所述下倾斜面以从外缘向该浮子40的中央而远离液面的方式倾斜。另外,浮子40的形状在本公开中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呈三角形形状、呈五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形状。此外,浮子40的上表面以及/或者底面也可不设为倾斜面,而是设为平坦面。
[0050]
浮子40的尺寸在本公开中没有特别限定,不过,在使俯视观察时呈正方形的浮子40漂浮在俯视观察时内壁呈矩形形状的储冰容器t内的情况下,若将储冰容器t的一边的长度(短边的长度)设为w,则能够将正方形的浮子40的一边的长度设为例如0.3~0.5w。此外,在使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的浮子40漂浮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的储冰容器t内的情况下,若将储冰容器t的内径设为d,则能够将圆形的浮子40的外径设为例如0.3~0.5d。
[0051]
浮子40的中央(俯视观察时的中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的开口41。该开口41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形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供给通路31的一部分的软管34的前端部34a被插入开口41内而被固定于浮子40。软管34具在前端部34a的根部侧具有波纹部34b。该波纹部34b沿软管34的长度方向或轴向自由伸缩规定距离。此外,波纹部34b的与前端前端部34a相反一侧的端部与构成供给通路31的配管35的端部的扩径部35a连接。通过未图示的固定件,该配管35的位置被固定。
[0052]
正方形形状的浮子40的四个角部分别固定有链条36的一端。链条36的另一端与储冰容器t的内部30卡定。各链条36的长度被设定为允许浮子40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以及水平移动的长度。由于波纹部34b的存在,浮子40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此外,由于链条36的存在,浮子40超过一定范围的水平移动受到限制。
[005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前述配管35、软管34以及开口41,构成供给通路31。供给通路31的前端前端部即浮子40的开口41的前端前端(开口缘部)作为取出口42起作用,所述取出口42用于对贮存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进行吸引而将其取出。该取出口42位于浮子40的底面40b。换言之,取出口42位于贮存在容器主体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液面下。取出口42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在本公开中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以使其位于与果子露状冰的液面l相距10~40cm左右的下方的位置的方式选定浮子40的尺寸、形状以及重量等。
[0054]
由于冰的比重小于海水的比重而在浮力的作用下移动至上方,因此,在储冰容器t内,液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具有比底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高的ipf。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供给通路31的前端部的取出口42在储冰容器t的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上部而非下部或中央部,因此,能够将ipf高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此时,由于供给通路31的前端部的取出口42配置于果子露状冰的液面下,因此,能够抑制当从取出口42吸引果子露状冰时空气从该取出口42被吸入这一情况。此外,能够抑制由于被吸入的空气而导致泵38破损这一情况。
[0055]
此外,由于浮子40的底面40b具有以从该浮子40的外缘朝向取出口42而远离液面的方式倾斜的下倾斜面,因此,能够使该取出口42周边的液体中的空气沿着所述倾斜面向上方逸出。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空气从供给通路31的前端部的取出口42的吸入。
[0056]
本实施方式的冰供给装置c具有回流通路50,所述回流通路50在配设于供给通路31的泵38的下游侧处从该供给通路31分岔出,供果子露状冰返回至储冰容器t。回流通路50
与果子露配管16连接,所述果子露配管16供含有通过制冰机1生成的冰的海水返回至储冰容器t。此外,回流通路50设置有安全阀51。该安全阀51在回流通路50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而变大时打开。此外,安全阀51还起到下述作用:在即使设置于供给通路31的电磁阀37发生故障而无法再从供给口39供给果子露状冰,泵38依旧正在驱动的情况下,当从该供给通路31分岔的回流通路50内的压力超过规定压力而变大时,安全阀51打开,使果子露状冰返回至储冰容器t内。上述果子露状冰从配设于贮存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液面l的上方的后述释放管的释放口下落,因此,能够扰乱液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此外,能够抑制果子露状冰冻结。此外,由于安全阀51打开而降低果子露状冰在流路内的压力,因此,能够避免由于过大压力而导致泵38发生故障。
[0057]
另外,也可采用能够进行开闭控制的电磁阀以替代安全阀51。在该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25的cpu25a,电磁阀被控制成在经由供给通路31的供给口39进行果子露状冰向用户的供给的情况下关闭,并且被控制成在未进行果子露状冰从供给通路31的供给口39的供给的情况下打开。在不进行果子露状冰的供给的情况下,通过以使泵38工作且使得电磁阀打开的方式进行控制,能够使果子露状冰返回至储冰容器t内。由此,能够向贮存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赋予流动性,能够抑制该果子露状冰冻结。
[0058]
配设于供给通路31的泵38能够作为用于通过供给口39将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的泵起作用,并且,还能够作为用于使经由从上述供给通路31分岔的回流通路50从储冰容器t取出的果子露状冰返回至该储冰容器t的泵起作用。果子露状冰的供给用泵和回流用泵能够共用。
[0059]
通过控制装置25的cpu25a使泵38的运转与前述能够进行开闭控制的电磁阀的开闭控制连动,因此,能够抑制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冻结。具体而言,在制冰装置i运转的期间,通过始终或定期驱动泵38,能够始终或定期使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流动至回流通路而循环,由此,能够在制冰过程中抑制液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冻结。电磁阀的开闭通过控制装置25的cpu25a控制,以与泵38的驱动连动。另外,当制冰装置i未运转时,通过始终或定期使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流动至回流通路而循环,还能够抑制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冻结。
[0060]
果子露配管16的下游侧的端部如图5所示那样分岔成四根分支管60。各分支管60的下游侧的端部安装有释放管61。释放管61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图5所示的例子中是六个)释放口62。分支管60和释放管61配置于比贮存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液面l靠上方的位置。通过使果子露状冰从位于比果子露状冰的液面l靠上方的释放口62下落,能够向液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赋予流动性。由此,能够抑制液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冻结。
[0061]
在本实施方式中,向储冰容器t补给海水的海水补给管70的下游侧的端部与果子露配管16连接。通过未图示的泵从海水获取口吸引的海水经由杀菌过滤装置72以及电磁阀73在果子露配管16汇合,从前述释放管61的释放口62供给至储冰容器t。杀菌过滤装置72是用于将海水所含的异物去除、将海水中所含的菌类杀灭的装置。使用海水补给管70向储冰容器t补给海水能够根据前述水位传感器33的检测信号进行。
[0062]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冰供给装置c具有水流通路80,所述水流通路80与从储冰容器t取出果子露状冰的供给通路31汇合且供水流动。上述水流通路80在比用于从储冰容器t吸引果子露状冰并将其取出的泵38靠果子露状冰的流动方向上游侧与供给通路31汇合。由
此,能够将原本需要两台的泵的台数减少至一台。另外,也可采用水中含有盐分的盐水来替代水。
[0063]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与控制装置25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的输入部26(参照图4)。用户通过输入要从储冰容器t取出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和量,能够从供给口39取出期望的量的具有期望的盐分浓度的果子露状冰。
[0064]
在本实施方式中,贮存于水容器81的水被泵38吸引,经由流量调节阀即比例控制阀83在供给通路31汇合。此外,在比水流通路80和供给通路31的汇合部靠下游侧且在泵38的下游侧设置有检测果子露状冰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即温度传感器84。由于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84检测果子露状冰的温度,能够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对盐分浓度进行运算。该运算能够通过控制装置25的cpu25a进行。接着,根据运算得到的盐分浓度,通过控制装置25的cpu25a以使该盐分浓度达到目标值的方式对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以及/或者打开时间进行调节,能够获得具有期望的盐分浓度的果子露状冰。例如,构成为在将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设为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在供给通路31中流动的果子露状冰的流量与在水流通路80中流动的流量基本相等。由此,能够将从电磁阀37取出的果子露状冰的浓度设为贮存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浓度的大约一半的浓度。此外,例如,在将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设为50%的情况下,在供给通路31中流动的果子露状冰的流量与在水流通路80中流动的流量之比达到2比1。由此,能够将从电磁阀37取出的果子露状冰的浓度设为贮存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浓度的大约三分之二。此外,在将比例控制阀83设为完全打开的时间设为使泵38运转的时间的大约一半的时间的情况下,能够将从电磁阀37取出的果子露状冰的浓度设为贮存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浓度的大约三分之二。另外,也可采用检测盐分浓度的浓度传感器84(第一浓度传感器)来替代温度传感器84。在该情况下,能够根据检测到的盐分浓度并通过控制装置25以使该盐分浓度达到目标值的方式对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以及/或者打开时间进行调节。
[0065]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储冰容器t内配设有检测该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即温度传感器92。根据由上述温度传感器92检测到的运转前的海水温度以及开始运转后的果子露状冰的温度,能够通过控制装置25的cpu25a求出该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接着,控制装置25的cpu25a根据盐分浓度使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以及/或者打开时间变化,对从水流通路80在供给通路31汇合的水的流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调节向用户供给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另外,也可采用第二浓度传感器即浓度传感器92来替代第二温度传感器即温度传感器92。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25的cpu25a能够通过浓度传感器92获得上述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浓度。
[0066]
此外,由于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通过温度传感器92检测果子露状冰的温度,能够根据该检测到的温度并通过控制装置25的cpu25a对盐分浓度进行运算。接着,在运算得到的盐分浓度未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5的cpu25a禁止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取出操作。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过低的情况下,该果子露状冰的ipf也低,作为果子露状冰的利用是不充足的。在检测到的盐分浓度未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禁止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的取出操作,能够抑制处于不充足状态的果子露状冰被供给至用户。另外,在采用第二浓度传感器即浓度传感器92来替代第二温度传感器即温度传感器92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5的cpu25a在通过浓
度传感器92检测到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未在规定范围的情况下禁止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取出操作。
[0067]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判断为根据温度传感器92检测到的温度算出的盐分浓度超过规定值时,控制装置25的cpu25a对电磁阀91和电磁阀73进行控制。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5的cpu25a在算出的盐分浓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将电磁阀91打开。由此,将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经由排出通路90排出至外部。此外,当第一规定条件得到满足时,cpu25a将电磁阀91关闭,然后将电磁阀73打开,将海水供给至储冰容器t。此外,当第二规定条件得到满足时,cpu25a将电磁阀73关闭。如此,根据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的盐分浓度进行该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的排出以及向该储冰容器t的海水的供给,由此,能够使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的盐分浓度下降至小于规定值,其结果是,能够使制冰装置i连续运转。由此,能够提高制冰系统s的制冰效率。另外,作为对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浓度进行检测的机构,也可采用盐分浓度传感器。
[0068]
前述“规定值”在本公开中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设为7%。若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超过7%,则制冰机1中的制冰可能变得困难,制冰效率可能降低。规定值能够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525的输入部适当设定。设定好的规定值被存储于存储器25b。此外,作为“第一规定条件”和“第二规定条件”,例如可以设为当作为水与冰的分界线的水位下降至一定位置时。在第一规定条件下,控制装置25的cpu25a通过水位传感器33对水位下降至第一位置进行检测。作为第一位置,例如,能够选择通过前述水位传感器33检测到的多个水位中的、从容器高度的下部起算45%的位置。由于泵仅处理冰有可能破损,因此,构成为当前述水位下降至第一位置时停止排水并开始供水。此外,在第二规定条件下,控制装置25的cpu25a通过水位传感器33对水位上升至第二位置进行检测。作为第二位置,例如,能够选择通过前述水位传感器33检测到的多个水位中的、从容器高度的下部起算90%的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能够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25的输入部进行适当设定。设定好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存储于存储器25b。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执行下述这样的控制流程。控制装置25的cpu25a通过配设在储冰容器t内的温度传感器92对该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进行检测(步骤s1)。控制装置25的cpu25a对上述盐分浓度是否超过了7%进行判断(步骤s2),当判断为盐分浓度超过了7%时,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3。在步骤s3中,cpu25a向制冰装置i的控制部27发送指令以使制冰装置i的运转停止。cpu25a将设置于与储冰容器t连接的排出通路90的电磁阀91打开(步骤s4)。由此,储冰容器t的底面附近的海水被排出。另外,被排出的海水有时也略微含有果子露状冰。
[0069]
接着,在步骤s5中,cpu25a对通过水位传感器33检测到的水位是否下降至比第一规定条件低的水位进行判断。当在步骤s5中判断为水位下降至比第一规定条件低的水位时,cpu25a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6,在该步骤s6中将电磁阀91关闭。接着,cpu25a将电磁阀73打开(步骤s7)。由此,海水(盐分浓度大约为3.5%)被供给至储冰容器t内。接着,在步骤s8中,cpu25a对通过水位传感器33检测到的水位是否上升至比第二规定条件高的水位进行判断。当在步骤s8中判断为水位上升至比第二规定条件高的水位时,cpu25a将处理推进至步骤s9,在该步骤s9中将电磁阀73关闭。然后,在步骤s10中,cpu25a向制冰装置i的控制部发送使制冰装置i的运转开始的指令。在执行步骤s10之后,返回步骤s1,控制装置25的cpu25a通过配设在储冰容器t内的温度传感器92进行该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的
检测。通过重复进行上述步骤s1至步骤s10,能够使制冰装置i连续运转。作为储冰容器t内的目标盐分浓度,例如,能够设为3.5~7%。通过进行上述这样的控制,能够使制冰装置i连续运转。
[0070]
另外,也可以是,在通过温度传感器92检测到的储冰容器t的海水的盐分浓度超过了规定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5的cpu25a对排出通路90的电磁阀91以及海水补给管70的电磁阀73进行控制,以使该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的盐分浓度达到目标盐分浓度。作为上述情况下的控制,能够以下述方式进行控制。控制装置25的cpu25a对通过海水补给管70供给的海水的盐分浓度进行识别。当储冰容器t内的海水的盐分浓度达到规定值时,控制装置25的cpu25a通过对从储冰容器t排出的海水量以及从海水补给管70供给的海水量进行运算,能够对电磁阀91以及电磁阀73进行控制,以使在储冰容器t内混合有不同浓度的盐水时的盐分浓度达到目标盐分浓度。在该情况下,第一规定条件能够设为从储冰容器t排出的海水量,第二规定条件能够设为从海水补给管70供给的海水量。
[0071]
水经由控制阀86被供给至水容器81。水容器81内配置有浮子开关87,根据来自该浮子开关87的检测信号,进行控制阀86的开闭控制,进行向水容器81供给水的开始操作以及停止操作。
[0072]
[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冰供给装置的实施方式)中,供水流动的水流通路80与从储冰容器t取出果子露状冰的供给通路31汇合。由此,通过调节在供给通路31汇合的水的流量,能够容易地调节要被供给至用户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在将规定量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后,例如,即使当需要用于对种类不同的海水鱼进行保冷的果子露状冰时,仅通过调节在供给通路31汇合的来自水流通路80的水的流量,就能够调节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因此,冰供给装置c更易于使用。
[0073]
此外,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比水流通路80与供给通路31汇合的汇合部靠果子露状冰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配设有泵38。通过在比汇合部靠果子露状冰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配设泵38,能够通过一台泵使果子露状冰和水流动。
[0074]
此外,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水流通路80配设有比例控制阀83,通过控制装置25的cpu25a控制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以及/或者打开时间,以使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达到目标值。仅通过控制设置于水流通路80的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以及/或者打开时间,就能够调节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
[0075]
此外,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比供给通路31和水流通路80的汇合部靠果子露状冰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有对果子露状冰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84,控制装置25的cpu25a控制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以及/或者打开时间,以使检测到的温度达到目标值。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84检测到的温度来控制比例控制阀83,能够调节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在该情况下,由于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84检测到的温度对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进行运算。
[0076]
此外,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储冰容器t内配设有温度传感器92,根据该温度传感器92检测到的运转前的海水温度以及开始运转后的果子露状冰的温度,通过控制装置25的cpu25a对该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进行运算。接着,根据运算出的盐分浓度来调节从水流通路80汇合至供给通路31的水的流量,由此,能够调节要供给至用户的果子露状冰的盐
分浓度。
[0077]
此外,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温度传感器92检测果子露状冰的温度,根据上述检测到的温度并利用控制装置25的cpu25a对盐分浓度进行运算。接着,在运算得到的盐分浓度未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5的cpu25a禁止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取出操作。在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过低的情况下,该果子露状冰的ipf也低,作为果子露状冰的利用是不充足的。在检测到的盐分浓度未在规定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禁止储冰容器内的果子露状冰的取出操作,能够抑制处于不充足状态的果子露状冰被供给至用户。
[0078]
此外,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与控制装置25能够通信地连接的输入部26,通过用户输入要从储冰容器t取出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以及量,能够从供给口39取出期望的量的具有期望的盐分浓度的果子露状冰。
[0079]
此外,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供给通路31具有取出口42,所述取出口42供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取出,该取出口42配置于与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液面l相距规定距离的下方。由于构成果子露状冰的细微冰的比重小于海水的比重而在浮力的作用下移动至上方,因此,在储冰容器t内,液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具有比底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高的ipf。通过配置于与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液面l相距规定距离的下方的取出口42取出液面附近的果子露状冰,能够将高ipf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
[0080]
此外,在前述第一实施方式(制冰系统的实施方式)中,供水流动的水流通路80与从储冰容器t取出果子露状冰的供给通路31汇合。由此,通过调节在供给通路31汇合的水的流量,能够容易地调节要被供给至用户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在将规定量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后,例如,即使当需要用于对种类不同的海水鱼进行保冷的果子露状冰时,仅通过调节在供给通路31汇合的来自水流通路80的水的流量,就能够容易地调节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因此,制冰系统s更易于使用。
[0081]
[第二实施方式]图7是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的说明图。图8是图7所示的制冰系统的控制装置的说明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s包括制冰装置i和冰供给装置c。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s包括冷却装置100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103。冷却装置100对流动于水流通路80的水进行冷却。第三温度传感器103对被冷却装置100冷却后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
[0082]
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100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103配置在冰供给装置c的构成元件即水容器81内。冷却装置100由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构成。以下,也将构成冷却装置100的热交换器称为冷却用热交换器100。冷却用热交换器100被插入水容器81内,与水容器81内的水进行热交换。冷却用热交换器100例如能够采用将供制冷剂流动的传热管卷成盘管状的结构。
[0083]
在制冰装置i中使用的制冷剂被供给至本实施方式的冷却用热交换器100。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是,制冰装置i包括构成利用侧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的制冰机1、压缩机2、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3、四通换向阀4、利用侧膨胀阀5、热源侧膨胀阀6、内部热交换器7以及储罐8。这些设备通过制冷剂配管96连接而构成制冷剂回路95。
[0084]
从热源侧热交换器3的液体制冷剂的流出部3a与利用侧膨胀阀5之间的制冷剂配管96a、更详细而言是从储罐8与内部热交换器7之间的制冷剂配管96a分岔有第一分岔管97。从制冰机1的气体制冷剂的流出部1a与压缩机2的气体制冷剂的吸入部2a之间的制冷剂配管96b、更详细而言是从内部热交换器7与四通换向阀4之间的制冷剂配管96b分岔有第二分岔管98。第一分岔管97与冷却用热交换器100的制冷剂入口100a连接。第二分岔管98与冷却用热交换器100的制冷剂出口100b连接。
[0085]
在热源侧热交换器3中放热后的制冷剂经过热源侧膨胀阀6以及储罐8后从制冷剂配管96a向第一分岔管97分岔而流入冷却用热交换器100。经过冷却用热交换器100的制冷剂经过第二分岔管98而在制冷剂配管96b汇合,经过四通换向阀4而被吸入压缩机2。冷却用热交换器100和制冰机1并联地设置于制冷剂回路95。
[0086]
在第一分岔管97设置有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冷却用膨胀阀101。在第一分岔管97中流动的液体制冷剂在冷却用膨胀阀101中被减压而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两相制冷剂,被供给至冷却用热交换器100。在冷却用热交换器100中,在水容器81内的水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在该热交换中,制冷剂从水容器81内的水吸热而蒸发,水容器81内的水被冷却。
[0087]
通过冷却用膨胀阀101打开,将制冷剂供给至冷却热交换器100,通过冷却用膨胀阀101关闭,停止向冷却用热交换器100供给制冷剂。因此,冷却用膨胀阀101作为对制冷剂向冷却用热交换器100的流动进行控制的控制阀起作用。冷却用膨胀阀101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103的检测温度而打开、关闭。具体而言,当第三温度传感器103检测到的温度超过了规定的上限温度t
th1
时,冷却用膨胀阀101打开,水容器81内的水被冷却。当第三温度传感器103检测到的水的温度小于规定的下限温度t
th2
时,冷却用膨胀阀101关闭,水容器81内的水的冷却停止。上限温度t
th1
能够设为在供给通路31处与水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不会过度融化的温度。例如,上限温度t
th1
能够设为5℃。下限温度t
th2
能够设为水容器81内的水不会冻结的温度。例如,下限温度t
th2
能够设为2℃。通过将下限温度t
th2
设定成水不会冻结的温度,能够抑制果子露状冰与水的汇合变得不可能。
[0088]
第三温度传感器103配置于水容器81的下部侧(比水容器81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因此,能够对水容器81内的水的更低温度进行检测。第三温度传感器103优选配置于比冷却用热交换器100靠下侧的位置。第三温度传感器103更优选配置于水容器81的底面附近。
[0089]
在第二分岔管98设置有第五温度传感器105。第五温度传感器105对经过冷却用热交换器100后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当冷却用膨胀阀101打开时,以利用第五温度传感器105的检测结果求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达到规定的设定值的方式调节冷却用膨胀阀101的开度。
[0090]
冷却用膨胀阀101的开闭动作通过制冰装置i的控制部(第二控制部)27进行控制。与冰供给装置c的控制装置25相同的是,控制部27包括cpu27a、ram、rom等存储器27b、与外部设备、传感器等进行信息收发的信息收发部27c。通过cpu27a执行保存于存储器27b的计算机程序,控制装置27实现包括制冰装置i的运转控制在内的、与制冰系统s的运转相关的各种控制。控制部27对压缩机2、四通换向阀4、膨胀阀5、6、101等的驱动进行控制。控制部27通过信息收发部27c接收第五温度传感器105等的检测信号。控制部27与冰供给装置c的控制装置25能够通信地连接,对控制装置25接收到的温度传感器103、104等的检测结果进行
获取。
[0091]
在水流通路80设置有第四温度传感器104。第四温度传感器104对即将在供给通路31汇合前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若在供给通路31汇合的水的温度高,则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容易融化,存在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降低且温度急剧上升的可能性。因此,通过第四温度传感器104检测汇合前的水的温度,根据该检测结果来调节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是,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的调节是通过控制装置25进行的。
[0092]
(水容器内的水温控制)图9是表示水容器内的水温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控制部27按照图9所示的步骤对水容器81内的水进行冷却,将水温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首先,控制部27通过从水容器81内的第三温度传感器103接收检测信号来获取水温t(步骤s11)。
[0093]
接着,控制部27对水温t是否超过了规定的上限温度t
th1
进行判断(步骤s12)。该上限温度t
th1
能够如上所述那样设为5℃。在步骤s12中的判断为肯定(是)的情况下,控制部27执行将冷却用膨胀阀101打开的控制以对水容器81的水进行冷却(步骤s13)。
[0094]
在步骤s12中的判断为否定(否)的情况下,控制部27进一步对水温t是否小于规定的下限温度t
th2
进行判断(步骤s14)。该下限温度t
th2
能够如上所述那样设为2℃。在步骤s14的判断为肯定(是)的情况下,控制部27进行将冷却用膨胀阀101关闭的控制(步骤s15)。具体而言,控制部27在冷却用膨胀阀101打开的情况下将该冷却用膨胀阀101关闭,在冷却用膨胀阀101关闭的情况下维持关闭的状态。由此,形成水容器81内的水的冷却停止的状态。
[0095]
在步骤s14中的判断为否定(否)的情况下,控制部27对冷却用膨胀阀101的开闭状态进行维持(步骤s16)。具体而言,在冷却用膨胀阀101打开的情况下,控制部27对打开的状态进行维持,在冷却用膨胀阀101关闭的情况下,对关闭的状态进行维持。
[0096]
控制部27能够通过重复进行上述步骤而将水容器81内的水的温度维持在规定的范围t
th1
~t
th2
内。
[0097]
(比例控制阀的控制)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5根据在水流通路80中流动的水的温度来调节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具体而言,控制装置25根据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的温度(盐分浓度)、用户欲取出的果子露状冰的温度(盐分浓度)、要与果子露状冰汇合的水的温度来求出要与储冰容器t的果子露状冰汇合的水量,对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进行调节。
[0098]
例如,当储冰容器t内的果子露状冰为-3℃且要取出具有作为设定温度即-1.5℃的温度的果子露状冰时,控制装置25使在水流通路80中流动的水的温度为2℃的情况下的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与在水流通路80中流动的水的温度为5℃的情况下的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不同。具体而言,在水的温度为5℃的情况下,与2℃的情况相比,控制装置25将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设得较小。
[0099]
若假定在水的温度为2℃的情况下的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和水的温度为5℃的情况下的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设为相同,那么,与使2℃的水汇合的情况相比,在使5℃的水汇合的情况下,果子露状冰的ipf变化较大,更早到达设定温度。因此,果子露状冰的温度超过设定温度的可能性也较高。
[0100]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25将水的温度为5℃的情况下的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设为
比2℃的情况下的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小,从而减小ipf的变化,延长到达设定温度的时间。由此,能够抑制果子露状冰的温度超过设定温度。
[0101]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水容器81内的水温被控制在2℃~5℃,因此,控制装置25将最低的2℃设为“基准温度”,将此时的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设为“基准开度”。在水温超过了基准温度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5从基准开度向关闭的方向对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进行操作。此外,控制装置25构成为超过基准温度的水的温度越高,则越大程度地向关闭的方向操作比例控制阀93的开度。
[0102]
图10是表示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控制装置25按照图10所示的步骤对比例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将果子露状冰的温度调节成设定温度。首先,控制装置25从设置于水流通路80的第四温度传感器104接收检测信号,获取水温(步骤s21)。
[0103]
接着,控制装置25算出水温与基准温度(例如2℃)的差值(步骤s22)。接着,控制装置25利用该差值算出从基准开度起算的比例控制阀83的操作量(关闭量)(步骤s23)。接着,控制装置25根据算出的操作量对比例控制阀83进行操作,使水从水流通路80向供给通路31汇合(步骤s24)。
[0104]
[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第二实施方式的冰供给装置c以及制冰系统s除了发挥第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以外,还发挥下述作用效果。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冰供给装置c中,冷却后的水流动于水流通路80。因此,能够抑制果子露状冰因汇合后的水而融化,能够将高ipf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
[0105]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冰供给装置c包括对流动于水流通路80的水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100。因此,能够抑制果子露状冰因汇合后的水而融化,能够将高ipf的果子露状冰供给至用户。
[0106]
前述第二实施方式的制冰系统s包括生成果子露状冰的制冷剂回路95和冰供给装置c。因此,能够将制冷剂回路95中生成的果子露状冰贮存于储冰容器t,能够使水在从储冰容器t取出果子露状冰的供给通路31汇合。由此,能够调节向用户供给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
[0107]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制冷剂回路95包括压缩机2、供被压缩机2压缩后的制冷剂放热的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3、供在热源侧热交换器3中放热后的制冷剂与构成果子露状冰的原料的被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而对该被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利用侧热交换器(第二热交换器)即制冰机1。因此,能够通过在制冷剂回路95中流动的制冷剂对被冷却介质进行冷却而生成果子露状冰。
[0108]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制冷剂回路95还包括冷却用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100,所述冷却用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100供在热源侧而交换器3中放热后的制冷剂与在水流通路80中流动的水进行热交换而对该水进行冷却。因此,能够利用生成果子露状冰的制冷剂回路95的制冷剂对向水流通路80流动的水进行冷却。
[0109]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容器81,所述水容器81对通过冷却用热交换器100冷却的水进行贮存。因此,能够向供给通路31稳定地供给冷却后的水。
[0110]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包括对水容器81内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的第三温度传感
器103、对冷却用热交换器100中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控制的冷却用膨胀阀(控制阀)101、根据第三温度传感器103的检测温度来控制冷却用膨胀阀101的动作的控制部(第二控制部)27。因此,能够适当地控制水容器81内的水的温度。
[0111]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三温度传感器103配置于水容器81内的下部侧。因此,能够对贮存在水容器81内的水之中的尽可能低的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该温度来控制冷却用膨胀阀101的动作,由此,能够抑制水容器81内的水被冷却过度(冻结)。
[0112]
[其他变形例]本公开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储冰容器呈水平截面为矩形的方筒形状,但本公开不限定于此。储冰容器也可设为水平截面呈圆形的圆筒形状的容器,还可设为水平截面呈多边形形状的容器。
[0113]
此外,例如,也可使用在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通过喷嘴将制冷剂喷出这一类型的蒸发器,以代替前述实施方式的蒸发器。
[0114]
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制冰机,例示了以内管及外管的各轴水平的方式配置的横置型双重管式制冰机,不过,制冰机的结构在本公开中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采用以内管及外管的各轴垂直的方式配置的纵置型双重管式制冰机等各种形状及结构的制冰机。
[0115]
此外,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关于被输入至输入部26的、要被供给至用户的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以及量的调节,没有进行例示,不过,例如,能够以第一温度传感器84检测的值达到与目标盐分浓度对应的温度的方式控制比例控制阀83的开度来调节该果子露状冰的盐分浓度。此外,在电磁阀37附近设置能够测定流量的传感器(未图示),通过在直到目标量的果子露状冰被供给为止的时间将该电磁阀37打开,能够调节果子露状冰的供给量。
[0116]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装置的冷却用热交换器也可配置于水容器外。在该情况下,能够设置通过泵从水容器引出水并使其循环的水回路,在该水回路设置冷却用热交换器。
[0117]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冷却装置的冷却用热交换器也可设置于与制冰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分开的制冷剂回路。冷却装置也可不使用制冷剂。
[0118]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为了控制比例控制阀,通过设置于水流通路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不过,也可通过水容器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温。不过,通过设置于水流通路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即将在供给通路汇合前的水温,能够进行更准确的比例控制阀的控制。
[0119]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比例控制阀的控制也可以是基于与水汇合后的果子露状冰的温度或盐分浓度进行的反馈控制。
[0120]
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水容器内,也可不仅在下部侧设置温度传感器,还在上部侧设置温度传感器。在前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水容器内的水的温度范围即2℃~5℃是例示,也可以是与之不同的温度范围。符号说明
[0121]
1:制冰机(第二热交换器)2:压缩机;
3:热源侧热交换器(第一热交换器)4:四通换向阀;5:利用侧膨胀阀;6:热源侧膨胀阀;7:内部热交换器;8:储罐;10:送风风扇;11:内管;12:外管;13:蒸发器;14:刮冰部;15:海水配管;16:果子露配管;17:制冷剂入口管;18:制冷剂出口管;19:转轴;20:支承杆;21:叶片;22:马达;23:凸缘;24:环状空间;25:控制装置;26:输入部;27:控制部;30:内壁;31:供给通路;32:泵;33:水位传感器;34:软管;34a:前端部;34b:波纹部;35:配管;36:链条;37:电磁阀;38:泵;40:浮子;40a:上表面;40b:底面;41:开口;
42:取出口;50:回流通路;51:安全阀;60:分支管;61:释放管;62:释放口;70:海水补给管;72:杀菌过滤装置;73:电磁阀;80:水流通路;81:水容器;83:比例控制阀;84:第一温度(浓度)传感器;86:控制阀;87:浮子开关;90:排出通路;91:电磁阀;92:第二温度(浓度)传感器;95:制冷剂回路;96:制冷剂配管;97:第一分岔管;98:第二分岔管;100:冷却用热交换器(第三热交换器、冷却装置);101:冷却用膨胀阀(控制阀);103:第三温度传感器;104:第四温度传感器;105:第五温度传感器;c:冰供给装置;i:制冰装置;l:液面;s:制冰系统;t:储冰容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