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8-04 01:31: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洗地机或洗地机器人已经成为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动清洁设备,其能够提供更便捷和快捷的清洁效果。现有的洗地机或洗地机器人通常采用挤压滚刷中的污水至污水槽中的设计,并在污水槽中设置过滤件以此过滤水中的大颗粒。但是,在清洁结束后,如若用户需要对过滤件进行清洁或者更换则需要将洗地机或洗地机器人完全打开,才能够取出过滤件,此方式增加了清洁的后续操作,并且不便于用户对过滤件进行清洁或者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洁设备,用户可以在清洁过后将该设备的过滤件单独抽出并进行清洁,减少了用户将清洁设备完全打开后才能取出过滤件的繁琐操作。
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清洁设备,包括壳体、清洁滚筒、挤压件和过滤件,所述清洁滚筒和所述挤压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挤压件挤压所述清洁滚筒,并与所述清洁滚筒共同围合形成污水槽;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污水槽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过滤件容置在所述污水槽,并与所述挤压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过滤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自所述污水槽抽出或伸入;所述过滤件分隔所述污水槽为集水腔和污水腔,所述过滤件开设有过滤孔,所述清洁滚筒内的污水被所述挤压件挤压至所述集水腔,并通过所述过滤孔流至所述污水腔。
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件包括分隔部和第一封口部,所述分隔部容置在所述污水槽,并分隔所述污水槽为所述集水腔和所述污水腔,所述第一封口部设置在所述分隔部的端部,所述第一封口部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板,所述清洁滚筒绕一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侧板相交,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一封口部设置在所述分隔部长度方向的端部。
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部和所述第一封口部可拆卸连接。
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所述清洁滚筒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背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正对的第二开口,所述过滤件包括第二封口部,所述第二封口部设置在所述分隔部与所述第一封口部相背的端部,所述第二封口部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
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三侧板,所述清洁滚筒绕一旋转轴旋转,所述第三侧板位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上,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第三侧板上,所述第一封口部设置于所述分隔部高度方向的端部。
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设备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壳体可开合的连接,
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所述盖体上。
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槽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分隔部伸入所述污水槽的方向延伸,所述分隔部在所述滑槽滑动,并与所述滑槽的内壁可拆卸连接。
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污水槽内还设有弹性部,所述分隔部伸入所述污水槽并与所述弹性部弹性连接,所述分隔部退出所述污水槽时,所述弹性部推动所述分隔部弹出所述污水槽。
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部包括相连接的外周板和过滤板,所述分隔部伸入所述污水槽后,所述外周板与所述污水槽的内壁连接,所述过滤板分隔所述污水槽,且所述过滤孔开设在所述过滤板上。
15.本技术提供的清洁设备可以用于清洁硬质板面,通过在清洁滚筒和挤压件共同围合的污水槽内设置过滤件,可以在清洁设备清洁回收污水时,过滤污水中大颗粒垃圾,避免污水在排放或流动的过程中堵塞管道;并通过在壳体上开设第一开口,且过滤件可以通过第一开口自污水槽抽出或伸入的设计,便于用户在清洁过后单独抽出过滤件对其进行清洁,减少了用户将清洁设备完全打开后才能取出过滤件的繁琐操作。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18.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19.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外观示意图;
20.图4是一种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一种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部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22.图6是一种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一种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24.图8是一种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25.图9是一种实施例的清洁设备的部分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00-清洁设备,110-壳体,111-第一侧板,112-第一开口,113-第二侧板,114-第二开口,115-第三侧板,120-清洁滚筒,130-挤压件,131-第一挤压部,132-第二挤压部,140-过滤件,141-过滤孔,142-分隔部,1421-外周板,1422-过滤板,143-第一封口部,144-第二封口部,150-污水槽,151-集水腔,152-污水腔,153-滑槽,160-盖体,170-污水箱,180-污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技术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一种清洁设备100,请参考图1、图2、图4和图5,包括壳体110、清洁滚筒120、挤压件130和过滤件140,清洁滚筒120和挤压件130均设置在壳体110内,挤压件130挤压清洁滚筒120,并与清洁滚筒120共同围合形成污水槽150;壳体110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2,污水槽150与第一开口112连通,过滤件140容置在污水槽150,并与挤压件130可拆卸连接,过滤件140通过第一开口112自污水槽150抽出或伸入;过滤件140分隔污水槽150为集水腔151和污水腔152,过滤件140开设有过滤孔141,清洁滚筒120内的污水被挤压件130挤压至集水腔151,并通过过滤孔141流至污水腔152。
32.具体地,该清洁设备100可以为手持式洗地机或洗地机器人,当然还可以为手持式墙面清洗机,可以理解的,该清洁设备100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地面、墙面、桌面等硬质板面。
33.清洁设备100还包括驱动清洁滚筒120转动的驱动电机,在清洁设备100工作时,清洁滚筒120贴紧于所清洁的板面(地面),驱动电机驱动清洁滚筒120旋转,挤压件130位于清洁滚筒120的上侧,即清洁滚筒120位于板面(地面)和挤压件130之间。清洁滚筒120旋转时,挤压件130挤压出清洁滚筒120内的污水至污水槽150内。
34.清洁滚筒120由硬质转轴和软质外衣组成,软质外衣包裹在硬质转轴的外周,并且软质外衣用于清洁板面(地面)。硬质转轴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等,可以理解的,硬质转轴用于对软质外衣进行支撑,并需要与驱动电机相连接,以此能够在驱动电机驱动下带动软质外衣旋转;软质外衣的材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海绵、吸水树脂、棉布等,软质外衣采用吸水的柔性材料可以使得污水更容易被保存在清洁滚筒120内,并且污水可以在挤压件130的挤压下排至污水槽150。
35.进一步地,请参考图5,挤压件130包括具有间隔距离的第一挤压部131和第二挤压部132,在清洁滚筒120旋转的方向上,第一挤压部131位于第二挤压部132的前方,污水槽150位于第一挤压部131和第二挤压部132之间。第一挤压部131和第二挤压部132均至少有部分伸入清洁滚筒120的软质外衣中,在清洁滚筒120旋转的过程中,第一挤压部131和第二挤压部132配合共同挤压清洁滚筒120,以此使得清洁滚筒120内的污水可以被挤压至污水槽150。
36.可以理解的,第一挤压部131和第二挤压部132的作用为共同挤压清洁滚筒120,所以第一挤压部131和第二挤压部132应该与清洁滚筒120的延伸方向平行,以使得清洁滚筒120在旋转的过程中其软质外衣均可接触到第一挤压部131和第二挤压部132。而在不影响
清洁滚筒120旋转的情况下,第一挤压部131和第二挤压部13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弧曲形或锐/直/钝角多边形,具体不做限制。挤压件13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或金属,包括但不限于pc(聚碳酸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环氧树脂、铝、不锈钢等。
37.在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污水槽150由挤压件130、清洁滚筒120和部分壳体110共同围合形成,污水槽150的延伸方向与清洁滚筒120的轴向延伸方向一致。具体地,挤压件130位于清洁滚筒120和壳体110之间,部分壳体110封闭与清洁滚筒120相对的污水槽150的另一端,并且壳体110有至少部分伸入污水槽150中与挤压件130连接。通过设置部分壳体110围合污水槽150的方式,可以避免清洁设备100在晃动中,污水自远离清洁滚筒120的一端溅射到其他部件上,从而造成部件老化的现象;同时,伸入污水槽150且与挤压件130连接的部分壳体110可以对挤压件130具有支撑作用。
38.第一开口112位于壳体110上,并且污水槽150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2与外部空间连通;过滤件140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2伸入污水槽150中或自污水槽150中抽出,即过滤件140和挤压件130为可拆卸连接。
39.在过滤件140容置于污水槽150中时,过滤件140可以将污水槽150分隔形成集水腔151和污水腔152,集水腔151靠近清洁滚筒120,污水腔152远离清洁滚筒120,集水腔151和污水腔152可以通过设置在过滤件140上的过滤孔141连通。经挤压件130挤压出的污水可以排入集水腔151,并在水压的作用下污水可以通过过滤孔141流至污水腔152,而集水腔151中的大颗粒垃圾无法通过过滤孔141。
40.进一步地,过滤孔141的形状和尺寸不做具体限制,可以理解的,在过滤件140上设置过滤孔141的目的在于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垃圾,仅允许污水通过过滤孔141流至污水腔152。
41.在过滤件140自污水槽150中抽出时,用户可以通过清水对过滤件140进行清洗,以此可以清理掉部分粘连在过滤件140上的垃圾,并疏通过滤孔141。并且在清洗后,用户可以再将过滤件140安装伸入污水槽150中。
42.本技术提供的清洁设备100可以用于清洁硬质板面,通过在清洁滚筒120和挤压件130共同围合的污水槽150内设置过滤件140,可以在清洁设备100清洁回收污水时,过滤污水中大颗粒垃圾,避免污水在排放或流动的过程中堵塞管道;并通过在壳体110上开设第一开口112,且过滤件140可以通过第一开口112自污水槽150抽出或伸入的设计,便于用户在清洁过后单独抽出过滤件140对其进行清洁,减少了用户将清洁设备100完全打开后才能取出过滤件140的繁琐操作。
43.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和图4,过滤件140包括分隔部142和第一封口部143,分隔部142容置在污水槽150,并分隔污水槽150为集水腔151和污水腔152,第一封口部143设置在分隔部142的端部,第一封口部143用于封闭第一开口112。
44.具体地,分隔部142的形状可以与污水槽150的横截面形状一致,第一封口部143的形状可以与第一开口112的形状一致。第一封口部143位于分隔部142的一端,并可以与分隔部142为固定连接,即第一封口部143和分隔部142可以为一体式成形的结构。在分隔部142伸入污水槽150后与壳体110连接并封闭第一开口112,第一封口部143和壳体110之间可以设置有密封胶圈,以此避免污水从连接处的缝隙中渗漏。
45.进一步地,第一封口部143可以设计成便于提拉的提手形状,即第一封口部143朝
向外侧的一面可以设有槽缝,以此便于用户通过提拉第一封口部143将分隔部142抽出。
46.通过设计过滤件140包括分隔部142和第一封口部143,可以便于用户通过第一封口部143取放分隔部142,减少了用户取放过滤件140的繁琐操作。
47.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3,壳体110包括第一侧板111,清洁滚筒120绕一旋转轴旋转,旋转轴的轴向与第一侧板111相交,第一开口112开设在第一侧板111上,第一封口部143设置在分隔部142长度方向的端部。
48.具体地,壳体110的大致形状可以为立方形,第一侧板111为壳体110的一个侧面壁板;旋转轴可以为驱动电机,旋转轴的轴向可以与第一侧板111为垂直相交。第一开口112设置在第一侧板111上,分隔部142自第一开口112伸入污水槽150的方向应该与清洁滚筒120的延伸方向一致,即与旋转轴的轴向平行。第一封口部143设置在分隔部142长度方向的端部,长度方向应该为分隔部142伸入污水槽150后与旋转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向。
49.通过第一开口112开设在第一侧板111上的设计,可以便于用户从清洁设备100的侧部取放过滤件140,并且由于第一开口112在污水槽150长度方向的端部,其开设位置与清洁滚筒120工作时污水溅起的方向具有夹角,避免了污水在第一开口112处聚集的现象。
50.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分隔部142和第一封口部14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封口部143分别与分隔部142和壳体110可拆卸连接,分隔部142与第一封口部143之间可以通过卡扣卡持连接,在用户将第一封口部143自第一开口112处拆下后,可以通过直接拉扯分隔部142一端的方式将分隔部142抽出。
51.通过设计分隔部142和第一封口部143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用户可以在打开第一开口112后,对分隔部142进行单独清洗。
52.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壳体110包括第二侧板113,第二侧板113设置在清洁滚筒120与第一侧板111相背的一侧,第二侧板113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112正对的第二开口114,过滤件140包括第二封口部144,第二封口部144设置在分隔部142与第一封口部143相背的端部,第二封口部144用于封闭第二开口114。
53.具体地,第二侧板113为壳体110的一个侧面壁板,清洁滚筒120位于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3之间,第二侧板113可以与第一侧板111平行,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1和第二侧板113还可以相交。第二侧板113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112正对的第二开口114,即污水槽150通过第一开口112和第二开口114与外部连通。第二开口114上可以设置第二封口部144,并且第二封口部144可以分别与分隔部142和壳体110可拆卸连接,分隔部142与第二封口部144之间可以通过卡扣卡持连接,在用户将第二封口部144自第二开口114处拆下后,可以通过直接拉扯分隔部142一端的方式将分隔部142抽出。
54.进一步地,第二开口114和第一开口112的形状可以一致,第二封口部144和第一封口部143的形状可以一致。用户可以通过拆卸第一封口部143或第二封口部144的方式将分隔部142自污水槽150中抽出。可以理解的,第二封口部144和第一封口部143的功能和设置方式可以一致,用户可以通过拆卸任一封口部将分隔部142取出,当拆卸下某一封口部时,另一封口部可以为非拆卸状态,以此便于用户无差别抽出过滤件140。
55.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壳体110包括第三侧板115,清洁滚筒120绕一旋转轴旋转,第三侧板115位于旋转轴的径向上,第一开口112开设在第三侧板115上,第一封口部143设置于分隔部142高度方向的端部。
56.具体地,壳体110的大致形状可以为立方形,第三侧板115为壳体110的一个前面壁板;旋转轴可以为驱动电机,旋转轴的轴向可以与第一侧板111为平行,即第三侧板115位于清洁滚筒120旋转前进方向的前方。第一开口112设置在第三侧板115上,分隔部142自第一开口112伸入污水槽150的方向应该与清洁滚筒120的旋转前进方向一致。第一封口部143设置于分隔部142高度方向的端部,高度方向应该为分隔部142伸入污水槽150后与旋转轴的径向平行的方向。
57.通过第一开口112开设在第三侧板115上的设计,可以便于用户从清洁设备100的前部取放过滤件140,并且由于第一开口112在清洁滚筒120径向上的端部,即分隔部142自清洁滚筒120的径向上抽出,可以减少分隔部142向外抽出距离过长而导致的断裂现象。
58.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清洁设备100还包括盖体160,盖体160与壳体110可开合的连接,第一开口112开设在盖体160上。
59.具体地,壳体110的大致形状可以为立方形,盖体160连接在壳体110背向板面(地面)的一端,盖体160与壳体110为开合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打开盖体160的方式对壳体110内部的其他部件进行更换。
60.优选地,清洁设备100工作时,盖体160与板面(地面)平行,第一开口112设置在盖体160上,分隔部142自第一开口112伸入污水槽150的方向应该与板面(地面)垂直正交;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盖体160与板面(地面)相交,且分隔部142自第一开口112伸入污水槽150的方向应该仅与板面(地面)相交。
61.通过第一开口112开设在盖体160上的设计,可以便于用户从清洁设备100的顶部取放过滤件140,并且由于第一开口112在清洁滚筒120径向上的端部,即分隔部142自清洁滚筒120的径向上抽出,可以减少分隔部142向外抽出距离过长而导致的断裂现象;并且分隔部142的抽取方向与板面(地面)具有夹角,污水更容易低落回污水槽150中,而不容易低落至地面。
62.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污水槽150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153和限位部(图中未展示),滑槽153沿分隔部142伸入污水槽150的方向延伸,分隔部142在滑槽153滑动,并与滑槽153的内壁可拆卸连接;限位部靠近第一开口112,限位部用于限制分隔部142退出污水槽150。
63.具体地,污水槽150的内壁开设有与分隔部142边缘相契合的滑槽153,在分隔部142容置于污水槽150内时,分隔部142的边缘可以深入滑槽153内。并且,在用户抽出分隔部142时,分隔部142应该顺延滑槽153被抽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分隔部142的边缘与滑槽153之间设置滚轮或滚珠,以此可以减少分隔部142和污水槽150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进一步便于用户将分隔部142抽出。
64.进一步地,限位部可以靠近第一开口112或在第一开口112上,限位部可以为滑槽153内向外突出的凸缘,以此在分隔部142向外抽出时对其进行限制,具体限位部的开设方式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设置限位部的目的在于限制分隔部142完全退出污水槽150,而避免出现用户安装分隔部142伸入污水槽150时分隔部142安装不准的现象。
65.一种实施例中,污水槽150内还设有弹性部(图中为展示),分隔部142伸入污水槽150并与弹性部弹性连接,分隔部142退出污水槽150时,弹性部推动分隔部142弹出污水槽150。
66.具体地,弹性部可以设置在分隔部142远离第一封口部143的端部,在分隔部142伸入污水槽150后,分隔部142挤压弹性部以使得弹性部发生弹性形变,在第一封口部143连接壳体110并封闭第一开口112后,弹性部因此具有弹性势能,在第一封口部143自壳体110上拆卸后,弹性部因此可以推动分隔部142弹出污水槽150。
67.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部还可以设置在靠近第一封口部143的一端,弹性部用于连接第一封口部143和壳体110,用户可以通过挤压第一封口部143以使得过滤件140弹出污水槽150。可以理解的,设置弹性部的目的在于便于用户更快的取放过滤件140,所以弹性部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制。
68.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分隔部142包括相连接的外周板1421和过滤板1422,分隔部142伸入污水槽150后,外周板1421与污水槽150的内壁连接,过滤板1422分隔污水槽150,且过滤孔141开设在过滤板1422上。具体地,分隔部142沿清洁滚筒120径向上的截面可以为“u”形,其包括相连接的外周板1421和过滤板1422,过滤孔141可以开设在过滤板1422或者外周板1421上。通过设计分隔部142为“u”形,使得分隔部142可以更好的过滤大颗粒的垃圾。
69.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7,清洁设备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内的污水箱170和污水管道180。污水箱170的腔体通过污水管道180和污水腔152连通,污水腔152内的污水可以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挤入污水箱170,用户可以通过将污水箱170自壳体110上拆卸后,排放污水箱170内的污水。
7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7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