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灯具固定装置及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2022-08-04 00:56: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及吸顶灯。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吸顶灯通常包括底盘、光源及面罩,在安装时,大多需要先将面罩拆下,将底盘固定安装在墙体或天花板上,再进行光源的接线安装,最后再将面罩安装在底盘上,安装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及吸顶灯,可以解决现有吸顶灯安装不稳定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其包括设置于安装基础的固定座及与固定座机械及电性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配置为可结合灯具,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面向连接座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弹片和朝向连接座方向凸出设置于所述弹片一端的限位凸起,所述第一主体部的外缘沿第一主体部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部;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二主体部的外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部相匹配的结合部;所述连接座配置为可带动灯具一起相对于固定座转动,并导致第二主体部相对所述第一主体部旋转,直至所述结合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配接,且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之间卡接连接,实现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机械连接。
5.可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安装部一一对应,所述弹性元件与相邻所述安装部沿所述第一主体部径向间隔排布;所述结合部与所述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结合部与相邻所述限位槽沿所述第二主体部径向间隔排布;所述结合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的配接以及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的卡接连接同步完成。
6.可选的,所述结合部朝向所述第一主体部一面凸出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突出于所述第二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主体部一面。
7.可选的,所述结合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部连接,所述加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结合部叠置。
8.可选的,所述第一主体部上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弹性元件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为槽体或孔体,所述弹片的一端内接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弹片的另一端悬空,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弹片的悬空端。
9.可选的,所述限位凸起凸出于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二主体部一面。
10.可选的,所述限位凸起的相对两侧面中,一侧面为坡面,另一侧面为立面。
11.可选的,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一面设置有环形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沿所述安装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件,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安装件固定安装于安装基础。
12.可选的,所述第一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二主体部一面中部凸出设置有插接部;所述第二主体部朝向所述第一主体部一面设置有用于收容所述插接部的收容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组配,所述收容腔套设于所述插接部以形成对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组配的导向。
13.可选的,所述固定座还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插接部内,所述插接部朝向所述第二主体部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接线端子的输出端朝向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座还包括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组配,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电导通,实现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固定座之间的电气连接;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一端位于所述收容腔的开口端内侧。
14.可选的,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一为正极接线端子,一为负极接线端子;对应地,所述导电端子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中,一为与所述正极接线端子相匹配的正极导电端子,一为与所述负极接线端子相匹配的负极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形状均为圆环形。
15.可选的,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为三个,一为正极接线端子,一为负极接线端子,一为接地端子;对应地,所述导电端子的数量为三个,包括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和第三导电端子,所述第三导电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相匹配,所述第三导电端子的形状为针状。
16.可选的,所述固定座还包括用于遮盖所述接线端子的端子盖和用于承载所述接线端子的端子下盖,所述接线端子设置于所述端子下盖上,所述端子盖盖设于所述插接部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一端。
17.可选的,所述连接座还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模块,所述驱动板套设于所述收容腔外壁,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驱动板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气连接。
18.可选的,所述驱动板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板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一面盖设有盖板,所述控制模块设置于所述盖板远离所述驱动板一面。
19.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顶灯,所述吸顶灯包括灯体和如前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所述灯体包括底盘和面罩,所述面罩与所述底盘盖合而在内部限定出灯腔,所述灯腔内侧设置有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上的光源板;所述连接座可拆卸地与所述底盘结合,所述光源板与所述连接座的控制模块电连接。
20.可选的,所述光源板面设置有多个透镜,所述透镜内设置有与所述光源板电连接的发光元件。
21.可选的,所述面罩外缘环绕设置有边框所述边框内表面与所述面罩外缘紧密贴附以密封所述灯腔。
22.可选的,所述底盘表面开设有组装孔,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组装孔与所述底盘结合。
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及吸顶灯,固定座和连接座在组配时,连接座通过第二主体部上的结合部与固定座的第一主体部上的安装部配接,以实现固定座和连接座的快速组配,组装方便,通过在第一主体部上设置弹性元件,在第二主体部上设置于弹性元件相匹配的限位槽,当固定座和连接座通过结合部与安装部的配接组配时,弹性元件与限位槽的卡接连接形成防退结构,可对连接座进行固定,防止连接座从固定
座上脱落,保证组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是图2的仰视图;
28.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中固定座的爆炸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图5的仰视图;
31.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中连接座的爆炸示意图;
32.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吸顶灯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吸顶灯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吸顶灯中灯体的爆炸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灯具固定装置;
37.100、固定座,110、第一主体部,111、第一环壁,112、安装部,1121、固定孔,113、容置腔,114、弹片,115、限位凸起,115a、第一侧面,115b、第二侧面,120、安装板,121、凹口,122、安装件,1221、竖直段,1222、水平段,1223、固定通孔,130、插接部,131、连接孔,140、供电模块,141、接线端子,1411、按压端子,1412、铜弹片,142、端子盖,143、端子下盖;
38.200、连接座,210、第二主体部,211、第二环壁,212、结合部,212a、凸起部,212b、加强件,213、限位槽,220、收容腔,221、挡盖,230、导电端子,231、第一导电端子,232、第二导电端子,233、第三导电端子,240、驱动模块,241、驱动板,242、驱动组件,250、盖板,260、控制模块;
39.300、吸顶灯,310、灯体,311、底盘,311a、组装孔,312、面罩,320、光源组件,321、光源板,322、透镜,330、边框,340、装饰条。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4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具固定装置,固定座和连接座在组配时,连接座通过第二
主体部上的结合部与固定座的第一主体部上的安装部卡接连接,以实现固定座和连接座的快速组配,组装方便,通过在第一主体部上设置弹性元件,在第二主体部上设置于弹性元件相匹配的限位槽,当固定座和连接座通过结合部与安装部的配合组配时,弹性元件与限位槽的卡接连接形成防退结构,可对连接座进行固定,防止连接座从固定座上脱落,保证组装的稳定性。作为典型应用,所述灯具固定装置可用于吸顶灯的快速安装。
42.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7,所述灯具固定装置1包括:固定座100和连接座200。固定座100设置于安装基础(图中未示出),固定座100与连接座200之间机械及电性连接,所述连接座200配置为可结合灯具,例如吸顶灯。
43.固定座100包括第一主体部110,参照图1~图4,第一主体部110的外缘设置有第一环壁111,第一环壁111的外表面内凹形成安装部112,安装部1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2的数量为四个,沿所述第一环壁111的周向等距间隔排布,第一主体部110表面开设有容置腔113,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置腔113为孔体,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容置腔113可为槽体,具体地,容置腔113的形状为沿第一主体部110周向设置的弧形孔,容置腔113内设置有一弹性元件,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的数量与安装部112的数量相对应,一安装部112对应一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包括弹片114和凸出设置于弹片114一端的限位凸起115,弹片114为弹性杆体,弹片114的形状为沿第一主体部110周向设置的弧形,弹片114位于容置腔113内,弹片114一端内接于容置腔113,所述弹片114的另一端悬空,限位凸起115凸出设置于悬空端。
44.连接座200包括第二主体部210,参照图1以及图5~图7,所述第二主体部210的外缘设置有第二环壁211,第二环壁211的外表面凸出设置有与所述安装部112相匹配的结合部212,结合部212的数量与安装部112的数量相对应,一安装部112对应一结合部212,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的卡接连接使得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组配,第二主体部210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弹性元件相匹配的限位槽213,具体到本实施例中,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组配时,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卡接连接以固定连接座200,具体地,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的卡接连接形成防退结构,当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的卡接出现松动时,防退结构可保证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之间组配的牢固性,防止连接座200从固定座100上脱落。
45.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2为开设于第一环壁111上的槽体,结合部212为凸出设置于第二环壁211上的凸块,在其他实现方式中,安装部112位凸出设置于第一环壁111上的凸块,结合部212位开设于第二环壁211上的槽体。
46.其中,参照图5,所述结合部212朝向所述第一主体部110一面凸出设置有凸起部212a,所述凸起部212a突出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10朝向所述第一主体部110一面,凸起部212a的设计,可进一步增强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之间卡接连接的稳固性。
47.参照图7,所述结合部212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10之间设置有加强件212b,所述加强件212b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体部210连接,所述加强件212b的另一端与所述结合部212叠置,加强件212b与第二主体部210之间通过螺钉形成可拆卸连接,加强件212b与结合部212的层叠设置,可增强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之间卡接连接的稳固性。
48.在进行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的组配时,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对位后,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并未直接卡接,而是通过旋转连接座200使得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卡接连接以实现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的组配,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2与结合部212的卡接连
接以及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的卡接连接同步完成,即,安装部112与结合部212卡接使得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组配的同时,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形成卡接连接,从而实现对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之间的双重固定,保证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之间装配的牢固度,防止连接座200脱落。
49.为保证安装部112与结合部212的卡接连接以及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的卡接连接同步完成,本实施例中,安装部112与相邻的弹性元件的限位凸起115沿第一主体部110的径向间隔排布,安装部112与限位凸起115一一对应,安装部112位于限位凸起115外侧,所述结合部212与所述限位槽213一一对应,所述结合部212与相邻所述限位槽213沿所述第二主体部210径向间隔排布。
50.当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组配时,为保证第二主体部210与第一主体部110之间紧密贴合无缝隙,所述弹片114位于第一主体部110所在平面内,所述限位凸起115位于第一主体部110朝向所述第二主体部210一面所在平面的上方,即,限位凸起115凸出设置于第一主体部110朝向所述第二主体部210一面,从而使得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组配时,限位凸起115嵌合至限位槽213内,弹片114位于容置腔113内,第一主体部110与第二主体部210的相对面可紧密贴合。
51.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限位凸起115的相对设置的两侧面,即第一侧面115a和第二侧面115b中,一个为坡面,另一个为立面,从而形成限位凸起115的三角形截面结构或直角梯形截面结构。具体到本实施例中,第一侧面115a为坡面,第二侧面115b为立面,限位凸起115的截面结构为三角形,在其他实现方式中,限位凸起115的截面结构为直角梯形,第一侧面115a为立面,第二侧面115b为坡面。坡面和立面的结构设计,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限位配合形成的防退结构,可通过立面作为防退面,保证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之间卡接连接的稳定性,由于弹片114为弹性件,导致使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分离所需要的力小于使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分离所需要的力,因此,当需要将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相分离时,可通过弹片114的弹性结合第一侧面115a的坡面结构,使得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顺利分离,方便对灯具固定装置1的清洁、维护。
52.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参照图2和图4,第一主体部110远离所述第二主体部210一面设置有环形安装板120,所述安装板120外缘与所述第一环壁111内表面紧密贴附,所述安装板120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部112相对应的凹口121,凹口121内壁所述凹口121内设置有安装件122,所述安装件122包括依次连接的竖直段1221和水平段1222,形成安装件122的l型截面形状,安装件122的竖直段1221贴附所述安装部112的外侧壁,安装件122的水平段1222覆盖所述安装部112的底面外壁,所述安装部112底面开设有固定孔1121,所述安装件122的水平段1222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1121相对应的固定通孔1223,在进行固定座100与安装基础(例如屋顶或天花板)时,固定座100通过所述安装板120固定安装于安装基础(图中未示出),螺丝依次穿过固定孔1121和固定通孔1223以将第一主体部110和安装板120固定于安装基础。
53.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第一主体部110朝向所述第二主体部210一面中部凸出设置有一插接部130,插接部130朝向第二主体部210一端开设有连接孔131,所述第二主体部210朝向所述第一主体部110一面内凹形成用以收容所述插接部130的收容腔220;当所述连接座200与所述固定座100组配时,所述收容腔220与所述插接部130相套接以形成对所述连接
座200与所述固定座100组配的导向。具体地,在进行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的组装、装配时,将收容腔220套设于插接部130外壁,从而实现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的准确对位,对位完成之后,可旋转连接座200至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卡接连接,完成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之间的组配,缩短组配时间,提高组配效率。
54.作为另一实现方式,固定座100还包括供电模块140,供电模块140设置于插接部130内,参照图4,供电模块140包括接线端子141、用于遮盖所述接线端子141的端子盖142和用于承载所述接线端子141的端子下盖143,接线端子141的数量为3个,一为正极接线端子,一为负极接线端子,一为接地端子,每个端子包括按压端子1411和设置于按压端子1411上的铜弹片1412,每个按压端子1411上连接一铜弹片1412,分别对应零线、火线和地线,接线端子141装设于端子下盖143后设置于插接部130内,端子盖142盖设于插接部130的开口端,端子盖142上开设有接线孔。在其他实现方式中,接线端子141的数量为两个,一为正极接线端子,一为负极接线端子。
55.对应地,参照图5~图7,连接座200还包括导电端子230,导电端子230设置于收容腔220内,导电端子230的数量为三个,包括第一导电端子231、第二导电端子232和第三导电端子233,第一导电端子231和第二导电端子232中,一为与正极接线端子相匹配的正极导电端子,一为与负极接线端子相匹配的负极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233与接线端子相匹配,第一导电端子231和第二导电端子232的形状均为耦合器,形状为圆环形,第三导电端子233为铜pin针,形状为针状,第三导电端子233、第二导电端子232和第一导电端子231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形成同心圆结构。
56.连接孔131的形状与第三导电端子233、第二导电端子232和第一导电端子231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形成同心圆结构相对应的同心环结构,当所述连接座200与所述固定座100组配时,收容腔220套设于插接部130外壁,第三导电端子233由同心圆的圆心处伸入插接部130内并与接地端子(对应地线)连接,第一导电端子231和第二导电端子232分别插入对应的圆环内,第一导电端子231与正极接线端子连接,第二导电端子232与负极接线端子连接,从而实现所述导电端子230与所述接线端子141之间的电导通。
57.其中,参照图6和图7,所述连接座200还包括驱动模块240、盖设于所述驱动模块上的盖板250和设置于所述盖板250远离所述驱动模块240一面的控制模块260,具体地,所述驱动模块240包括环形驱动板241和设置于所述驱动板241上的驱动组件242,所述驱动板241套设于所述收容腔220外壁,收容腔220远离第二主体部210一端开设有接线通孔,驱动组件242通过接线通孔与位于收容腔220内的导电端子230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60通过所述驱动模块240与所述导电端子230电连接。
58.同时,参照图8~图1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顶灯300,所述吸顶灯300包括灯体310和如前所述的灯具固定装置1。
59.所述灯体310包括底盘311和面罩312,所述面罩312与所述底盘311盖合而在内部限定出灯腔(图中未示出),所述灯腔内侧设置有光源组件320,所述光源组件320包括设置于所述底盘311上的光源板321和设置于所述光源板321表面的多个透镜322,所述透镜322内设置有与所述光源板32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图中未示出);所述面罩312外缘环绕设置有边框330,所述边框330内表面与所述面罩312外缘紧密贴附以密封所述灯腔;所述底盘311表面开设有组装孔311a,所述连接座20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组装孔311a内,所述光源板
321与所述连接座200的控制模块260电连接。边框330对灯腔的密封,可形成对底盘311与面罩312之间空隙的密封,防止蚊虫进入灯腔。
60.具体地,所述光源板321形状为环形,由4块板首尾相接拼接形成,光源板321上的透镜322的总数为168颗,所述发光元件为led灯珠,所述底盘311远离面罩312一面设置有装饰条340。
61.所述吸顶灯300的组装方式为:
62.将固定座100固定安装于天花板,具体地,先将供电模块140内的接线端子141通过端子盖142上的接线孔与市电电连接,然后通过螺丝依次穿过固定孔1121和固定通孔1223以将第一主体部110和安装板120固定于天花板上;
63.将连接座200的控制模块260与光源板321电连接,然后将连接座200的第二主体部210固定连接于底盘311的组装孔311a,实现连接座200与灯体310的组装;
64.将连接座200的收容腔220套设于固定座100的插接部130外壁,实现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的对位,同时实现导电端子230与供电模块140之间的电导通;
65.使连接座200相对固定座100旋转,直至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卡接,完成连接座200与固定座100的组配,而结合部212与安装部112卡接的同时,限位凸起115与限位槽213完成限位配合。
66.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灯具固定装置及吸顶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