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20:55: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的技术领域,是一种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


背景技术:

2.随着现代社会对环境卫生要求越来越高,垃圾箱成为了保持环境干净整洁过程中不可缺失的清洁工具,为了便于人们投放垃圾,现在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具有自动开关垃圾投放口功能的垃圾箱,然而具有上述功能的垃圾箱一旦遭遇停电或自动装置故障时,垃圾箱的投放口无法打开,从而导致垃圾箱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自动开关垃圾投放口的垃圾箱在面对自动装置故障或停电时,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包括机箱、投料筒,机箱一体连接在投料筒的左侧外壁上,在投料筒上端口的左侧铰接有能密封投料筒上端口的密封盖,在机箱的右箱壁上设置有与密封盖铰接位置相对应的活动口以供密封盖的启闭,密封盖的左侧边缘一体连接有一段延伸部,延伸部通过活动口內伸至机箱内,在机箱内安装有电动推杆、plc控制器,电动推杆上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与延伸部的位置上下对应,外伸的活塞杆与延伸部之间设置有拉绳,拉绳的一端与延伸部固定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与电动推杆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活动口处的机箱上还安装有感应器,感应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以传递感应信号,plc控制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以控制电动推杆的伸缩运行,在密封盖的上端面上安装有提手。
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投料筒的上端口为左高右低的斜向坡口,密封盖的外形与投料筒的上端口相对应。
6.进一步的,在机箱内水平安装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与电动推杆活塞杆相对应的推杆通口,plc控制器与电动推杆位于隔板的下方。
7.进一步的,在机箱的外壁上固设有至少一个的灭烟槽。
8.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采用铰链装置、拉绳、电动推杆、plc控制器、传感器组成的自动装置来实现密封盖的自动打开与关闭,这套自动装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即便发生故障或者断电,也能通过提手将密封盖轻易地开启与关闭,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9.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10.附图1是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1.附图2是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使用状态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12.图例:1、机箱,2、投料筒,3、密封盖,4、活动口,5、延伸部,6、电动推杆,7、plc控制
器,8、拉绳,9、感应器,10、提手,11、隔板,12、灭烟槽,13、配电箱,14、地埋垃圾箱。
具体实施方式
13.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4.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15.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2所示,该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包括机箱1、投料筒2,机箱1一体连接在投料筒2的左侧外壁上,在投料筒2上端口的左侧铰接有能密封投料筒2上端口的密封盖3,在机箱1的右箱壁上设置有与密封盖3铰接位置相对应的活动口4以供密封盖3的启闭,密封盖3的左侧边缘一体连接有一段延伸部5,延伸部5通过活动口4內伸至机箱1内,在机箱1内安装有电动推杆6、plc控制器7,电动推杆6上的活塞杆竖直朝上且与延伸部5的位置上下对应,外伸的活塞杆与延伸部5之间设置有拉绳8,拉绳8的一端与延伸部5固定连接,拉绳8的另一端与电动推杆6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活动口4处的机箱1上还安装有感应器9,感应器9与plc控制器7电连接以传递感应信号,plc控制器7与电动推杆6电连接以控制电动推杆6的伸缩运行,在密封盖3的上端面上安装有提手10。
16.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一般是与地埋式垃圾箱配套使用,地埋垃圾箱14为密闭的箱体结构,在地埋垃圾箱14的上端面上固设有至少一套的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投料筒2的下端口与地埋垃圾箱14的内部相连通,配电箱13固设在地埋垃圾箱14的上端面上,配电箱13与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电连接以提供电源。
17.电动推杆6的初始状态为活塞杆外伸状态,当投放垃圾的人进入到感应器9的感应范围内后,感应器9会将感应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7,此时plc控制器7就会控制电动推杆6运行,使电动推杆6上的活塞杆内缩,通过拉绳8,会产生一个下拉密封盖3动延伸部5的动作,在此过程中,密封盖3在拉力作用下逐渐打开,直至完全开启到最大位置,整个开启时间持续a秒钟,在密封盖3完全开启后,plc控制器7会暂停b秒钟,在此过程中,电动推杆6的活塞杆一直保持之前的内缩状态,也就是使密封盖3保持开启状态一段时间,以确保足够的投放垃圾时间,在经过b秒钟后,plc控制器7又控制电动推杆6逐渐外伸,逐渐放松拉绳8,此时密封盖3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完全关闭,整个关闭过程持续c秒钟,然后等待下一次的投料。也就是说密封盖3在一个投垃圾的周期内会完成三个动作,即密封盖3的开启、停顿、关闭三个动作,这三个动作的时间可以通过plc控制器7预先进行设置。感应器9(如红外传感器,只有当活体靠近时,才会进行感应)、plc控制器7、电动推杆6都为现有公知的技术。
18.当本装置因为故障或者其它原因处于断电状态时,由于拉绳8是柔性的,扔垃圾的人可直接通过提手10就能将密封盖3掀开,不影响垃圾的投放,所以本装置相比现有技术,能够从容应对自动装置故障与没电的状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19.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地埋式垃圾箱投放口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进一步的,如附图1、2所示,投料筒2的上端口为左高右低的斜向坡口,密封盖3的外形与投料筒2的上端口相对应。
20.将投料筒2的上端口设计成斜向坡口的好处是,一可以降低投扔垃圾时的高度,更方便地投扔垃圾,二是可以提高密封盖3上端面的可视性,因为密封盖3上一般都喷涂有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等这样的图案、标志,斜向设置可以进一步方便人看清相应的标志,进而方便人进行按类投放,更有利于垃圾的分类回收。
21.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在机箱1内水平安装有隔板11,隔板11上设置有与电动推杆6活塞杆相对应的推杆通口,plc控制器7与电动推杆6位于隔板11的下方。
22.设置隔板11的主要作用就是对电动推杆6与plc控制器7进行保护,避免一些不自觉的人通过机箱1上的活动口4向内投放异物,从而导致机箱1内的电器元件损坏的问题,在机箱1的外壁上设置有可供清理或维修机箱1内部的操作门。
23.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在机箱1的外壁上固设有至少一个的灭烟槽12。
24.设置灭烟槽12可以存储烟头,降低带火的烟头直接进入到地埋垃圾机箱1内的概率,进一步完善本装置的功能,现在人的素质普遍较高,抽完的烟头一般都会扔到垃圾桶内,如果垃圾桶上设置有类似于烟灰缸的结构,如灭烟槽12,大部分人也都会主动扔到指定位置。
25.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