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20:38: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池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电池作为电子产品的重要组件,为电子设备提供所需的电量,电子设备通常设有电池槽,更换电池时将电池从槽内取出即可。现有电池的安装结构多为:在电池槽的一端设有弹簧,另一端设有凹槽口,安装时,先将电池一端抵住并压缩弹簧,再将电池另一端垂直于电池槽槽面按压入电池槽内;拆卸时,从凹槽口处将电池的一端抠离电池槽,从该端部取出电池。
3.现有电池安装结构虽然简单,但操作过程容易导致弹簧扭曲,长时间使用后弹簧弹力松弛甚至出现弹簧脱落的现象,影响电池安装牢固度;而为了延长电池安装结构的使用寿命,有时会将弹簧的弹力及尺寸设计得较大,导致安装或拆卸电池时非常吃力。
4.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安装结构。
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7.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包括电池安装座,所述电池安装座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槽口设有电池推出键,所述电池推出键包括电池推出键、联动组件和卡块,所述卡块凸出所述电池槽的内壁面,并与安装到位的电池的一端外侧壁的卡槽卡接,按压所述电池推出键后,所述联动组件带动所述卡块缩入所述电池槽的内壁中;所述电池槽的底部侧壁设有若干弹性顶块,所述弹性顶块与安装到位的电池另一端的端面抵接。
8.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推出键的键面朝向所述电池槽的槽口,且所述卡块邻近所述槽口。
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横移件、摆动件和第一弹簧,所述横移件的端部设有斜槽,所述摆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安装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斜槽滑动连接,且该端的下表面设有所述卡块,所述第一弹簧设于所述横移件和所述摆动件之间,当按压所述电池推出键时,所述摆动件的端部沿着所述斜槽方向上移,并压缩所述第一弹簧。
10.进一步的,所述摆动件与所述斜槽连接的一端设有滑动轴,该滑动轴在所述斜槽内滑动;所述摆动件与所述电池安装座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转轴,所述摆动件以所述固定转轴为轴心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卡块对应设于所述摆动件的上下两侧。
12.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的底部侧壁设有若干矩形孔,所述弹性顶块的顶端通过所述矩形孔穿入所述电池槽内、与电池的端面抵接。
13.进一步的,在所述矩形孔的外侧、所述弹性顶块的底端设有第三弹簧,该第三弹簧
一端抵住所述弹性顶块,另一端抵住所述电池安装座。
14.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块通过导向杆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座上。
1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
16.优选的,所述电池槽的横截面呈正三角形,且每一边设有一个所述弹性顶块。
1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在于:
18.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槽底部的弹性顶块与电池端面抵接,安装和取出电池时,不存在扭曲弹簧的问题,长久使用后,弹性顶块依旧保持良好的弹性力,从而在按压电池推出键后,可快速、自动弹出电池;且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安装结构,无论在安装还是取出电池的过程中,操作简单、省力。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未安装到位的剖面图;
23.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已安装到位的剖面图;
25.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联动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27.在图中,1、电池安装座;11、电池槽;12、矩形孔;2、电池推出键;21、联动组件;211、横移件;2111、斜槽;212、摆动件;2121、滑动轴;2122、固定转轴;213、第一弹簧;214、第二弹簧;22、卡块;3、弹性顶块;4、第三弹簧;5、导向杆;6、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讲解说明。同时声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0.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31.如图1~图7所示,一种电池安装结构,包括电池安装座1,电池安装座1设有电池槽11,电池槽11的槽口设有电池推出键2,电池推出键2包括联动组件21和卡块22,卡块22凸出电池槽11的内壁面,并与安装到位的电池6的一端外侧壁的卡槽卡接,按压电池推出键21后,联动组件21带动卡块22缩入电池槽11的内壁中,从而使得卡块22脱离电池6的外侧壁的卡槽;而电池槽11的底部侧壁设有若干弹性顶块3,弹性顶块3与安装到位的电池6另一端的
端面抵接,当卡块22脱离电池6外侧壁的卡槽时,快速将电池推出。
3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安装电池6时,将电池6顺着电池槽11插入,插到电池槽11的底部时,电池6端面压缩侧壁上的若干弹性顶块3,直至电池推出键2的卡块22与电池6的卡槽卡接,且卡接时听到声响,例如“咔嗒”声;拆卸电池6时,按压电池推出键21后,卡块22缩入电池槽11的内壁中,在弹性顶块3的弹性力下,推动电池6的端面使得电池6自动弹出。
33.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安装结构中,电池槽底部的若干弹性顶块与电池端面抵接,安装和取出电池时,不存在扭曲弹簧的问题,长久使用后,依旧保持良好的弹性力,从而在按压电池推出键后,可快速、自动弹出电池;且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安装结构,无论在安装还是取出电池的过程,操作简单、省力,例如安装时,仅需顺着电池槽的方向推入电池,直至电池槽的内壁上的卡块与电池的卡槽卡接即可;再如拆卸时,仅需轻轻按压电池推出键,卡块缩回电池槽内壁,电池即被推出。
34.电池推出键21的键面朝向电池槽11的槽口,方便用户直接按压电池推出键21,且键面设有提示符或文字,例如键面上可设置“push”字样,提示用户按压该处;而电池推出键2的卡块22邻近槽口设置,可以使得电池推出键2整体结构紧凑,不易变形,卡接的效果更牢。
35.如图2和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槽11的底部侧壁设有若干矩形孔12,弹性顶块3的顶端通过矩形孔12穿入电池槽11内、与电池的端面抵接;在矩形孔12的外侧、弹性顶块3的底端设有第三弹簧4,该第三弹簧4一端抵住弹性顶块3,另一端抵住电池安装座1。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弹性顶块3的第三弹簧4设于电池槽11的外部,仅其顶端伸入电池槽11内,避免占用电池槽11内部空间,可缩短电池槽11的长度,实现整体电池安装结构紧凑。
36.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顶块3通过导向杆5设置在电池安装座1上,导向杆5限定了弹性顶块3的移动方向,可进一步避免弹性顶块3歪斜,再通过若干数量的弹性顶块3共同作用,确保对电池的快速推出效果。
37.在本实施例中,电池槽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当电池槽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时,还能够防止电池槽11内部的电池6翻滚,电池6能够牢牢地安装于电池槽11中。
3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电池槽11的横截面呈正三角形,且每一边设有一个弹性顶块3,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既使得电池槽内部保持优良的弹性力,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电池安装座的造价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39.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联动组件包括横移件211、摆动件212和第一弹簧213,横移件211的端部设有斜槽2111,摆动件212的一端与电池安装座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斜槽2111滑动连接,且该端的下表面设有卡块22,第一弹簧213设于横移件211和摆动件212之间,当按压电池推出键2时,摆动件212的端部沿着斜槽2111方向上移,并压缩第一弹簧213;释放电池推出键2后,在第一弹簧213的弹力下将摆动件212顶出,卡块22复位。
40.摆动件212与斜槽2111连接的一端设有滑动轴2121,该滑动轴2121在斜槽2111内滑动;摆动件212与电池安装座1连接的一端设有固定转轴2122,摆动件212以固定转轴2122为轴心转动。斜槽2111倾斜的具体方向为:上端部靠近电池推出键,下端部远离电池推出键;摆动件212的滑动轴2121沿着斜槽2111向上滑动,同时沿着固定转轴2122转动,向上压
缩第一弹簧213。
41.第一弹簧213与卡块22对应设于摆动件212的上下两侧,既增加了卡块22的位移量,也有效利用了第一弹簧213的弹力,从而确保按压电池推出键时卡块的灵敏度。
42.在横移件211的下方设有第二弹簧214,实现横移件211的自动回复状态,当按压电池推出键2时,横移件211向电池槽内移动,并压缩第二弹簧214,而摆动件212的滑动轴2121在斜槽2111内向上滑动;当释放电池推出键2时,第二弹簧214将横移件211推出,摆动件212的滑动轴2121在斜槽2111内向下滑动。
43.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4.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