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稳定型智能跳绳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13:23: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稳定型智能跳绳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跳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稳定型智能跳绳。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问题,科学进行身体锻炼备受关注。跳绳,在环摆的绳索中完成跳跃动作,是老少皆宜的全身性有氧运动。跳绳除了拥有运动的一般益处外,更有很多独特的优点。跳绳单位时间消耗的热量高于其他种类的运动,对锻炼心肺功能,提高耐力,提高身体协调性,促进青少年长高,保持健美身姿等都有较大的帮助。
3.通过跳绳进行身体锻炼,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无需额外的开销,简单易行,是人们广泛采用的一种运动方式。人们在进行跳绳时,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锻炼,需要关注跳绳个数、持续时间等运动参数。
4.现有技术的智能跳绳一般通过在绳子和内层之间设置金属卡扣,通过金属卡扣来带动内层电路板一起旋转计数,但是金属卡扣在工作时容易压住绳子,甚至会断开,导致无法有效带动内层电路板旋转,造成计数不稳定的情况,影响用户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稳定型智能跳绳。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稳定型智能跳绳,包括主手柄、副手柄和绳体,所述主手柄和副手柄通过绳体连接,所述绳体和主手柄之间通过转动头连接,所述主手柄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所述主手柄包括面壳,面壳内设置有第一内壳,所述第一内壳内转动连接有第二内壳,所述转动头固定于第二内壳的一端,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第二内壳内;所述第二内壳内一体成型有卡接台,所述卡接台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绳体上固定有一卡接环,所述卡接环卡接固定于卡接槽内。
7.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主控mcu、电源供电电路、计数检测电路、转动角度测量电路和开关机触发电路,所述电源供电电路、计数检测电路、转动角度测量电路和开关机触发电路分别连接于主控mcu。
8.优选地,所述面壳外侧均匀设置有防滑槽。
9.优选地,所述绳体包括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内设置有矩形柔性线路板,所述矩形柔性线路板上焊接二十三颗3535型号的led灯珠,矩形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控制电路板。
10.优选地,所述计数检测电路包括三个霍尔传感器,三个霍尔传感器连接于主控mcu,所述第一内壳侧部固定有磁铁,所述三个霍尔传感器与磁铁位于同一平面内。
11.优选地,所述第二内壳内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连接于电源供电电路。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壳的底部设置有开关机按键,所述开关机按键连接于开关机触发电路。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壳包括第一左内壳和第一右内壳,所述第一左内壳和第一右内壳通过螺丝固定。
14.优选地,所述第二内壳包括第二左内壳和第二右内壳,所述第二左内壳和第二右内壳通过螺丝固定。
15.优选地,所述卡接台一体成型于第二左内壳内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稳定型智能跳绳工作时,随着绳体的摆动带动第二内壳转动,第二内壳则带动内部的控制电路板转动,实现稳定计数,以卡接环的形式在增强连接关系可避免卡扣形式产生的断开或者不稳定,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绳体设置更加轻便,可一定程度减少损耗。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智能跳绳的主手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智能跳绳的主手柄第一爆炸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智能跳绳的主手柄第二爆炸图;
20.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智能跳绳的控制电路板电路框架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稳定型智能跳绳的主控mcu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限于指定视图上的相对位置,而非绝对位置。
2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6.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稳定型智能跳绳,包括主手柄、副手柄和绳体90,所述主手柄和副手柄通过绳体90连接,所述绳体90和主手柄之间通过转动头92连接,所述主手柄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60。
27.所述主手柄包括面壳,所述面壳外侧均匀设置有防滑槽,利于手握时防滑。所述面壳内设置有第一内壳10,所述第一内壳10内转动连接有第二内壳20,所述转动头92固定于第二内壳20的一端,所述控制电路板60位于第二内壳20内。
28.所述第二内壳20内一体成型有卡接台211,所述卡接台211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绳体90上固定有一卡接环80,所述卡接环80卡接固定于卡接槽内,增强了绳体90与第二内壳20的连接稳定性,工作时,随着绳体90的摆动带动第二内壳20转动,第二内壳20则带动内部的控制电路板60转动,实现稳定计数,以卡接环80的形式在增强连接关系可避免卡扣形式产生的断开或者不稳定,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
29.所述绳体90包括硅胶套,所述硅胶套内设置有矩形柔性线路板,所述矩形柔性线路板上焊接二十三颗3535型号的led灯珠,矩形柔性线路板连接于控制电路板60。由于该款led灯珠内置智能ic,所以只需要两根电源线(vcc和gnd)和一根信号(sig)就可以实现二十三颗led灯珠全彩色控制,可以大幅减少信号线根数。通过调整led灯珠间距,可以实现led在视觉暂留现象下以不同的水平分辨力w呈现。
30.所述控制电路板60包括主控mcu、电源供电电路、计数检测电路、转动角度测量电路和开关机触发电路,所述电源供电电路、计数检测电路、转动角度测量电路和开关机触发电路分别连接于主控mcu。所述主控mcu采用n52810型号芯片。所述芯片内部射频信号连接匹配相关的阻抗的天线,可将蓝牙信号增强。
31.所述计数检测电路包括三个霍尔传感器,三个霍尔传感器连接于主控mcu,所述第一内壳10侧部固定有磁铁40,所述三个霍尔传感器与磁铁40位于同一平面内。当磁铁40环绕经过霍尔传感器的垂直上方,霍尔传感器的输出脚会经历从一个低电平切换到高电平的过程,三个霍尔传感器分别位于控制电路板60的正面的两侧和反面的中间,当磁铁40依次环绕经过三个霍尔传感器,主控mcu检测到这一行为,则认为跳绳转动了一圈。
32.所述第二内壳20内设置有电池70,所述电池70连接于电源供电电路。所述电源供电电路包括充电保护子模块、降压控制子模块和大功率输出子模块。当使用type-c给智能跳绳充电时,充电保护子模块可以提供一个恒温充电的环境,起到过温自动调节充电电流的作用。一般一开始充电的时候芯片温度会升高,导致充电电流会随着温度的升高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当通过充电保护子模块,可以使得充电电流趋于稳定,达到恒温充电的效果。由于二十三颗led灯珠形成的led灯串需要比较大的功率,一般的主控mcu无法满足,大功率输出子模块可满足led灯串5v电压的需求,又能满足大电流的需求,同时支持主控mcu控制,主控mcu通过io口的电平来实现大功率的开启与闭合,从而降低功耗。降压控制子模块,主要将电池70的电压稳定降到3.3v,并提供给主控mcu。所述电池70采用聚合物锂电池,该款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长时间放置工作温度范围广,并且有良好的封口性和稳定的放电电压。
33.所述转动角度测量电路包括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x轴与智能跳绳手柄头尾连成的直线平行,这意味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y轴与z轴构成的平面与手柄垂直,通过采集三轴加速度传感器三轴的原始数据,加以滤波和算法处理,得到具体的角度值。
34.所述第一内壳10的底部设置有开关机按键41,所述开关机按键41连接于开关机触发电路。当系统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长按开关机按键41并保持4秒即可启动系统;当系统处于开启状态时,通过长按开关机按键41并保持4秒的时间即可关闭系统;其中开关机按键41未按下时,开关机按键41与主控mcu连接的信号电路保持高电平的状态,当开关机按键41按下时,开关机按键41与主控mcu连接的信号电路保持低电平的状态。
35.所述第一内壳10包括第一左内壳11和第一右内壳12,所述第一左内壳11和第一右内壳12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内壳10内部两端分别设置有轴承槽30,所述第二内壳2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轴承50,轴承50设置于轴承槽30内,用于转动。所述第一右内壳12侧部开设有磁铁槽121,所述磁铁40固定于磁铁槽121内。
36.所述第二内壳20包括第二左内壳21和第二右内壳22,所述第二左内壳21和第二右
内壳22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卡接台211一体成型于第二左内壳21内侧。
3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稳定型智能跳绳工作时,随着绳体90的摆动带动第二内壳20转动,第二内壳20则带动内部的控制电路板60转动,实现稳定计数,以卡接环80的形式在增强连接关系可避免卡扣形式产生的断开或者不稳定,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绳体90设置更加轻便,可一定程度减少损耗。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