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脱连接结构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12:20: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机械连接结构的技术领域中,两个连接端需要连接在一起,连接结构经常容易脱落。特别是在井下施工过程中,工具之间需要相互连接,以球座适配器与坐封工具的相互连接为例,适配器推筒内螺纹和坐封工具外螺纹连接,通过三颗紧定螺钉固定,受井下复杂工况的影响紧定螺钉可能掉落,进而使得适配器推筒内螺纹从坐封工具外螺纹上退出,造成落井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脱连接结构,以提高工具之间连接的防脱效果。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脱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和限位环;
5.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凹槽;
6.所述第二连接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所述第二连接端的周向上设有至少两个防脱孔;
7.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防脱孔处的周向上,所述限位环上至少设有一个与所述防脱孔匹配的限位孔;
8.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防脱孔与所述凹槽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环的内表面内;所述第二限位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防脱孔与所述凹槽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
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在安装防脱连接结构时,限位孔为一个,防脱孔为两个,其中一个用于安装第一限位件,另一个用于安装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连接端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其中,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端的防脱孔处的周向上;限位环上的限位孔对准第二连接端上的一个防脱孔,让第一限位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防脱孔与所述凹槽抵接,由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环的内表面内,转动限位环,使限位环上的限位孔对准第二连接端上的另外一个防脱孔,将第二限位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防脱孔与所述凹槽抵接,使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内。当防脱孔大于两个时,第一限位件为多个,首先需要将全部的第一限位件安装完毕后再安装第二限位件。安装完成后,在连接结构工作过程中,当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发生轻微松动的时候,与第二限位件连接的第二连接端和限位环相对于第一连接端产生一个整体转动,此时第一限位件受限位环内表面约束,第二限位件未大幅退出,第二限位件和第一限位件始终位于第一连接端的凹槽内,确保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不会脱落;在连接结构工作过程中,当第二限位件发生严重松动脱落的时候,同理,第一限位件也会发生松动的情况,由于第一限位件
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环的内表面内,第一限位件松动后其另一端就会与限位环的内表面抵接,从而限制了限位环的转动,使第一限位件不会转动到限位孔处,同样也限制了第一限位件的一端从第一连接端的凹槽内完全脱落出来,这时,第一限位件也是始终位于第一连接端的凹槽内,也确保了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不会脱落。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1.进一步,所述限位孔为一个,所述防脱孔为多个。
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只设置一个限位孔,在安装的时候先逐一安装防脱孔中的第一限位件,最后安装第二限位件。
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4.进一步,所述防脱孔包括第一防脱孔和第二防脱孔,所述第一限位件穿过的所述防脱孔为所述第一防脱孔,所述第二限位件穿过的所述防脱孔为所述第二防脱孔;
15.所述限位孔包括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另一端所在的所述限位孔为所述第二限位孔,其余的所述限位孔为所述第一限位孔;
16.所述第一防脱孔和所述第一限位孔数量相等均为多个,且分别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限位环的周向上按相同位置分布;所述第二防脱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数量相等;当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一防脱孔在周向上一一对应时,所述的第二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防脱孔在周向上错开。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确保多个第一限位件的安装可以一次性安装完成,最后再安装第二限位件,提高了安装效率。
1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9.进一步,所述第二防脱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数量均为多个,且分别在所述第二连接端和所述限位环的周向上按相同位置分布。
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一次性安装第二限位件,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效率。
2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22.进一步,所述凹槽为周向凹槽。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相互周向转动。
2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25.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
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连接端相互螺纹连接,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和防脱效果。
2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28.进一步,所述防脱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都为螺钉。
2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纹的连接方式,便于两个连接端的安装和拆卸。
3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31.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头位置具有l型凹台,所述防脱孔位于所述凹台处。
3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防脱孔位设置在凹台处,便于安装。
3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34.进一步,所述限位环内表面上设有容纳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另一端的容纳腔。
3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进一步提高了防脱效果。
3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脱组件,包括推筒和座封工具,所述推筒和所述座封工具通过上述的防脱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座封工具具有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推筒具有所述第二连接端。
37.本防脱组件的有益效果是:推筒和座封工具通过这样的防退结构安装完成后,由于限位环不会发生周向旋转,第一限位件一直位于限位环内,确保第二连接端与第一连接端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38.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脱连接结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2是实施例一的一个方向上的视图;
40.图3是图2中aa方向上的剖视图;
41.图4是实施例一装配时连接处第一状态的剖视图;
42.图5是实施例一装配时连接处第二状态的剖视图;
43.图6是实施例一装配时连接处第三状态的剖视图;
44.图7是实施例一装配时连接处第四状态的剖视图;
45.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脱连接结构实施例一的第一连接端结构示意图;
46.图9是实施例二装配时连接处第一状态的剖视图;
47.图10是实施例二装配时连接处第二状态的剖视图;
48.图11是实施例二装配时连接处第三状态的剖视图;
49.图12是实施例二装配时连接处第四状态的剖视图;
50.图13是实施例二装配时连接处第五状态的剖视图;
51.图14是实施例二装配时连接处第六状态的剖视图。
5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53.1、第一连接端,11、凹槽,2、第二连接端,3、限位环,41、第一限位件,42、第二限位件,5、防脱孔,51、第一防脱孔,52、第二防脱孔, 6、限位孔,61、第一限位孔,62、第二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5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5.本实用新型防脱连接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至图8。
56.一种防脱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端1、第二连接端2和限位环3;第一连接端1具有凹槽11;第二连接端2套设在第一连接端1上,第二连接端 2的周向上设有至少三个防脱孔,包括两个第一防脱孔51和一个第二防脱孔52,所述第一限位件41穿过的所述防脱孔为所述第一防脱孔51,所述第二限位件42穿过的所述防脱孔为所述第二防脱孔52;限位环3套设在第二连接端2的第一防脱孔51和第二防脱孔52处的周向上,限位环3上设有三个与防脱孔匹配的三个限位孔,包括两个第一限位孔61和一个第二限位孔62,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另一
端所在的所述限位孔为所述第二限位孔62,其余的所述限位孔为所述第一限位孔61;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穿过第一防脱孔51与凹槽11抵接,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位于限位环3的内表面内;第二限位件42的一端穿过第二防脱孔52 与凹槽11抵接,第二限位件42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限位孔62内。
57.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防脱孔51和两个第一限位孔61,并且分别在第二连接端2的周向上和在限位环3的周向上按相同的位置分布;当两个第一限位孔61与两个第一防脱孔51在周向上一一对应时,如图4所示,第二限位孔62与第二防脱孔52在限位环3的周向上错开。在图示中,两个第一限位孔61和两个第一防脱孔51都位于图示的左右两侧下方,因为其在限位环3的周向上是按相同位置分布的,所以可以分别一一对应,这时,第二限位孔62和第二防脱孔52都位于图示的上方位置,是相互错开的。
58.在安装防脱连接结构时,第二连接端2套设在第一连接端1上,其中,限位环3套设在第二连接端2的防脱孔处的周向上;如图4所示,让限位环 3上的两个第一限位孔61对准第二连接端2上的两个第一防脱孔51,让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穿过第一防脱孔51与凹槽11抵接,这样同时安装两个第一限位件41,第一限位件41安装完成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位于限位环3的内表面内,转动限位环3,如图6所示,使限位环3上的第二限位孔62对准第二连接端2上的第二防脱孔52,将第二限位件42的一端穿过第二防脱孔52与凹槽11抵接,使第二限位件42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限位孔62内,安装完第二限位件4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安装完成后,在连接结构工作过程中,当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发生轻微松动的时候,与第二限位件42连接的第二连接端2和限位环3相对于第一连接端1产生一个整体转动,此时第一限位件41受限位环3内表面约束,第二限位件42未大幅退出,第二限位件42和第一限位件41始终位于第一连接端1的凹槽11内,确保第二连接端2与第一连接端1不会脱落;在连接结构工作过程中,当第二限位件42发生严重松动脱落的时候,同理,第一限位件41也会发生松动的情况,由于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环3的内表面内,第一限位件41松动后其另一端就会与限位环3的内表面抵接,从而限制了限位环3的转动,第一限位件41不会转动到第一限位孔61处,同样也限制了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从第一连接端1的凹槽11 内完全脱落出来,这时,第一限位件41也是始终位于第一连接端1的凹槽 11内,也确保了第二连接端2与第一连接端1不会脱落。
59.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凹槽11为周向凹槽11。便于第一连接端 1和第二连接端2相互周向转动。
6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设在第一连接端1 上。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端2设置为内螺纹,第一连接端1设置为外螺纹,两个连接端相互螺纹连接,进一步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和防脱效果。
6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脱孔51和第二防脱孔52都为螺纹孔,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都为螺钉。通过螺纹的连接方式,便于两个连接端的安装和拆卸。
6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端2的端头位置具有l型凹台,第一防脱孔51 和第二防脱孔52都位于凹台处。如图3所示,将第一防脱孔51和第二防脱孔52设置在凹台处,即是将限位环3套设在凹台处,这样便于安装。同时,也便于是第二连接端2的外表面和限位环3的外表面平齐。
63.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孔62和第二防脱孔52也可以设置为多个,且在限位环3
的周向上按相同的位置分布;即是确保在安装第一限位件41 的时候可以同时安装,第一限位件41安装完成后旋转限位环3使得第一限位孔61和第一防脱孔51错开,并且使第二限位孔62和第二防脱孔52对齐 (一一对应),确保第二限位件42可以同时安装,这样进一步提高了防脱的可靠性。
6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参见图9至图14,与实施例一相比,其区别在于包括一个限位孔6和三个防脱孔5,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穿过所述防脱孔5与所述凹槽11抵接,所述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环3的内表面内;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一端穿过所述防脱孔5与所述凹槽11抵接,所述第二限位件4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限位孔6内。
65.本实施例安装过程示意图如图9至12,首先是将限位孔6与图示下方的一个防脱孔对齐,如图9所示,然后安装对应的第一限位件41,如图10所示;然后旋转限位环3,使得限位孔6与图示下方的另外一个防脱孔5对齐,如图11所示,安装第二个第一限位件41,安装完成两个第一限位件41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然后再旋转限位环3,使得限位孔6与图示上方的防脱孔5对齐,如图13所示,安装第二限位件42,安装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14所示。
66.在具体实施例中,限位环3的内表面上设有容纳第一限位件41的另一端的容纳腔,即是在限位环3的内表面靠近第二连接端2的外表面方向上设置有容纳腔。这种设置即使第一限位件41和第二限位件42发生了松动的情况,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会落入容纳腔内,从而限制了限位环3的转动,第一限位件41不会转动到限位孔6处,限制了第一限位件41的一端从第一连接端1的凹槽11内完全脱落出来,这时,第一限位件41也是始终位于第一连接端1的凹槽11内,也确保了第二连接端2与第一连接端2不会脱落。进一步提高了防脱效果。
6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脱组件,包括推筒和座封工具,推筒和座封工具通过上述的防脱结构连接,座封工具具有第一连接端1,推筒具有第二连接端2。
68.推筒和座封工具通过这样的防退结构安装完成后,确保推筒和座封工具不会脱落。
6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