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冷却液低温循环机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07:38: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低温循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冷却液低温循环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发展的愈来愈快,工件在生产中也变的越来越精密,所以在对工件降温时,一般都采用冷却液来对精密的工件进行降温,为了节约投入成本,目前常常会对使用过后的冷却液进行再次降温,使得冷却液能够在经过降温循环后投入后续使用,以此来降低不必要的浪费,目前的冷却液低温循环工作通常采用专用的冷却液低温循环机来实现,但是现有的一些冷却液循环装置的冷却循环效果不明显,且回收循环时容易往装置内部带入一些杂质,降温后的冷却液温度丧失较快,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冷却液低温循环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却液低温循环机,达到了对冷却液高效制冷的目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却液低温循环机,包括外壳和传冷单元;
5.外壳:其前表面下端开口处左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外壳的内腔中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前表面与密封门的后表面接触,外壳的底壁面中部通过安装座设有压缩机,外壳的后壁面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冷凝器,安装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蒸发器,冷凝器出液口处设有毛细管,毛细管的出液口贯穿安装板的上表面并与蒸发器的进液口相连,压缩机的出液口通过软管与冷凝器的进液口相连,蒸发器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的进液口相连;
6.传冷单元: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上端,传冷单元设有与毛细管相匹配的避让孔;
7.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设置于外壳的前表面上端右侧,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压缩机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能够最大面积的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了对冷却液高效制冷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冷却液低温循环的效果,避免降温后的冷却液快速的丧失温度,能够对冷却液起到过滤的作用。
8.进一步的,所述传冷单元包括铜板、空心铜柱和铜筒,所述铜板设置于外壳的内腔上端,铜板上表面均匀设置的开口内均设有空心铜柱,横向为一组的空心铜柱上均贯穿设置有竖向均匀分布的铜筒,大大提高了冷却液低温循环的效果。
9.进一步的,所述传冷单元还包括保温棉,所述保温棉设置于外壳与安装板两者之间形成的整体夹层内,最下端的保温棉上设有与毛细管相匹配的避让孔,起到保温的作用。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右表面上端设有抽液泵一,抽液泵一进液口处设置的传输管依次贯穿最右端的保温棉右壁面和外壳的右壁面并延伸至外壳内部,外壳的右表面中部设有抽液泵二,抽液泵一和抽液泵二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达到了高效加液抽液的目的。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右表面上端前端通过装配座设有滤筒,滤筒的上端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盖板,滤筒的内部填充有滤料,滤筒外弧面上端出液口处设置的胶管依次贯穿最右端的保温棉右壁面和外壳的右壁面并延伸至外壳内部,滤筒的下端面进液口处通过塑料管与抽液泵二的出液口相连,对冷却液起到过滤的作用。
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前表面中部设置的安装口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后端探头位于外壳的内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方便进行调控。
13.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前表面左侧设有显示屏,显示屏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的输出端,能够使得工作人员直观的获得冷却液的温度信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冷却液低温循环机,具有以下好处:
15.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调控压缩机运作,压缩机运作将内部的冷媒压缩成高压饱和的液体,然后排入冷凝器内进行散热冷凝,之后经冷凝器排入毛细管内,再由毛细管进行节流减压降温,最后气液混合的冷媒进入到蒸发器内,此时的高压冷媒则会立即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而不断汽化,从而使得铜板、空心铜柱和铜筒周围的冷却液持续降温,而此时冷媒则变成低压气态的形态重新进入压缩机内,如此循环往复,铜板、空心铜柱和铜筒三者搭配能够最大面积的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了对冷却液高效制冷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冷却液低温循环的效果,最后通过抽液泵一抽至储存场所,保温棉则避免降温后的冷却液快速的丧失温度,起到保温的作用,而温度传感器则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冷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外壳、2密封门、3压缩机、4冷凝器、5毛细管、6蒸发器、7 plc控制器、8传冷单元、81铜板、82空心铜柱、83铜筒、84保温棉、9抽液泵一、10抽液泵二、11滤筒、12盖板、13滤料、14安装板、15显示屏、16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冷却液低温循环机,包括外壳1和传冷单元8;
21.外壳1:外壳1对其附属机构单元提供安装支撑场所,其前表面下端开口处左侧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门2,外壳1的内腔中部设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的前表面与密封门2的后表面接触,外壳1的底壁面中部通过安装座设有压缩机3,外壳1的后壁面下端通过螺栓连接有冷凝器4,安装板14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蒸发器6,冷凝器4出液口处设有毛细管5,毛细管5的出液口贯穿安装板14的上表面并与蒸发器6的进液口相连,压缩机3的出液口通过
软管与冷凝器4的进液口相连,蒸发器6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与压缩机3的进液口相连,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7调控压缩机3运作,压缩机3运作将内部的冷媒压缩成高压饱和的液体,然后排入冷凝器4内进行散热冷凝,之后经冷凝器4排入毛细管5内,再由毛细管5进行节流减压降温,最后气液混合的冷媒进入到蒸发器6内,此时的高压冷媒则会立即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而不断汽化,而此时冷媒则变成低压气态的形态重新进入压缩机3内,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制冷;
22.传冷单元8: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上端,传冷单元8设有与毛细管5相匹配的避让孔,传冷单元8包括铜板81、空心铜柱82和铜筒83,铜板81设置于外壳1的内腔上端,铜板81上表面均匀设置的开口内均设有空心铜柱82,横向为一组的空心铜柱82上均贯穿设置有竖向均匀分布的铜筒83,传冷单元8还包括保温棉84,保温棉84设置于外壳1与安装板14两者之间形成的整体夹层内,最下端的保温棉84上设有与毛细管5相匹配的避让孔,铜板81、空心铜柱82和铜筒83三者搭配能够最大面积的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了对冷却液高效制冷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冷却液低温循环的效果,保温棉84则避免降温后的冷却液快速的丧失温度,起到保温的作用;
23.其中:还包括plc控制器7,plc控制器7设置于外壳1的前表面上端右侧,plc控制器7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压缩机3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7的输出端,调控各个电器元件运作。
24.其中:外壳1的右表面上端设有抽液泵一9,抽液泵一9进液口处设置的传输管依次贯穿最右端的保温棉84右壁面和外壳1的右壁面并延伸至外壳1内部,外壳1的右表面中部设有抽液泵二10,抽液泵一9和抽液泵二10的输入端均电连接plc控制器7的输出端,液泵一9与抽液泵二10搭配设置达到了高效加液抽液的目的。
25.其中:外壳1的右表面上端前端通过装配座设有滤筒11,滤筒11的上端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盖板12,滤筒11的内部填充有滤料13,滤筒11外弧面上端出液口处设置的胶管依次贯穿最右端的保温棉84右壁面和外壳1的右壁面并延伸至外壳1内部,滤筒11的下端面进液口处通过塑料管与抽液泵二10的出液口相连,首先工作人员通过抽液泵二10往外壳1与安装板14两者之间形成的上端腔体内加入冷却液,在此过程中冷却液会流经滤筒11内部,并通过滤料13进行过滤,最后在通过滤筒11的出液口处排入外壳1与安装板14两者之间形成的上端腔体内,对冷却液起到过滤的作用。
26.其中:外壳1前表面中部设置的安装口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6,温度传感器16的后端探头位于外壳1的内部,温度传感器16的输出端电连接plc控制器7的输入端,温度传感器16则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同步给plc控制器7,方便进行调控。
27.其中:外壳1的前表面左侧设有显示屏15,显示屏15的输入端电连接plc控制器7的输出端,通过显示屏15显示出实时温度信息,从而能够使得工作人员直观的获得冷却液的温度信息。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却液低温循环机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工作人员通过抽液泵二10往外壳1与安装板14两者之间形成的上端腔体内加入冷却液,在此过程中冷却液会流经滤筒11内部,并通过滤料13进行过滤,最后在通过滤筒11的出液口处排入外壳1与安装板14两者之间形成的上端腔体内,在此之后由相关工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7调控压缩机3运作,压缩机3运作将内部的冷媒压缩成高压饱和的液体,然后排入冷凝器4内进行散热冷
凝,之后经冷凝器4排入毛细管5内,再由毛细管5进行节流减压降温,最后气液混合的冷媒进入到蒸发器6内,此时的高压冷媒则会立即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而不断汽化,从而使得铜板81、空心铜柱82和铜筒83周围的冷却液持续降温,而此时冷媒则变成低压气态的形态重新进入压缩机3内,如此循环往复,铜板81、空心铜柱82和铜筒83三者搭配能够最大面积的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了对冷却液高效制冷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冷却液低温循环的效果,最后通过抽液泵一9抽至储存场所,保温棉84则避免降温后的冷却液快速的丧失温度,起到保温的作用,而温度传感器16则实时检测冷却液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数据同步给plc控制器7,经plc控制器7整合后通过显示屏15显示出实时温度信息,从而能够使得工作人员直观的获得冷却液的温度信息,方便进行调控。
29.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plc控制器7核心芯片选用的是plc单片机,具体型号为s7-200,压缩机3、抽液泵一9、抽液泵二10、温度传感器16和显示屏15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压缩机3可选用型号为nek6212z的压缩机,抽液泵一9和抽液泵二10均可选用型号为tl-b10-a/2的抽液泵,温度传感器16可选用型号为rst5900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屏15可选用型号为aml-frd400b25014的显示屏,plc控制器7控制压缩机3、抽液泵一9、抽液泵二10、温度传感器16和显示屏15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