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制作方法

2022-08-02 22:35: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是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


背景技术:

2.传统建筑楼板在施工时一般是先支模,到布置钢筋,最后倒入混凝土,这样施工出来的混凝土楼板虽然强度比较高,但是存在保温性能欠佳、施工周期长、施工噪音大、产生的建筑垃圾过多、污染严重、施工成本高等缺点。现代的装配式建筑在施工时存在:运输困难、构件过大、吊装难度大、建设成本高等缺点。本发明就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该技术特点在于:减少支模环节、减少建设成本、吊装简单、提升建筑保温性能、建设速度快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提供装配速度快、吊装容易、减小建筑荷载、节能环保的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
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主要由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丝网、成品钢筋网、内凹圆口、钢筋拉钩、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上层钢筋网、插接钢筋、连接钢筋、连接板组成;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底层结构是由多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和连接板拼接而成;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上层结构是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中间布置有成品钢筋网;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上面设置有内凹圆口;应用时先将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和连接板组合拼接在梁侧边的模板上,通过插接钢筋和连接钢筋将所有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连接在一起,然后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上侧布置上层钢筋网,最后在上层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就可以实现完成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建设工作。
5.所述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是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底层结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侧边的上侧是向内倾斜面,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侧边的底侧是延伸板,延伸板是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向外延伸结构,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进行拼接时,就是在延伸板的侧边位置进行拼接;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中间布置有成品钢筋网,成品钢筋网的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两端均从向内倾斜面穿出,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两端都设置有钢筋弯钩,用于增加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抗拉强度;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是相互垂直布置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上面设置有内凹圆口,用于增加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与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的连接强度;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上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丝网,用于增加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抗弯强度,减小运输和吊装时的破损率。
6.所述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和连接板可以选用普通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材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材料可优选泡沫混凝土以提升房屋建筑的保温性能,同时减小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重量方便运输和吊装。
7.所述的连接板是一种成品的混凝土板,连接板主要用于填充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无法满铺建筑楼板时产生的空隙;连接板的上面和下面均设置有连接丝网,用于增加连接
板的抗弯强度;连接板的厚度与延伸板的厚度相同;当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无法满铺在建筑楼板上时,可以利用连接板的侧边与延伸板的侧边进行拼接,用于填补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与梁、柱子或其他建筑构件之间的空隙。
8.所述的丝网可以选用金属或纤维材质,每个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上面和底面均设置有丝网,增强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抗弯强度;设置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上面的丝网简称上层丝网,上层丝网的网格较大,这样可以减小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与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连接时的影响;设置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底层的丝网简称底层丝网,底层丝网的网格较小,提高后期刮腻子时的粘结能力。
9.所述的内凹圆口是内凹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上面的圆口,每一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上设置有多个内凹圆口;内凹圆口设置在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垂直交叉的位置;内凹圆口的深度达到成品钢筋网以下位置;如图12-15,可以采用日字型布置、田字型布置、对角点布置或满铺布置的方式,将内凹圆口布置到成品钢筋网的交叉位置;通过内凹圆口可以让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与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连接的更加稳固;内凹圆口的设置可以为成品钢筋网与上层钢筋网提供连接支点,从而形成特殊的弦支结构,提高楼板的稳定性。
10.所述的钢筋拉钩设置在内凹圆口里面,钢筋拉钩的底钩钩在成品钢筋网上;钢筋拉钩的上钩,悬空设置在内凹圆口里面,方便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吊装和运输,同时可以增加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与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连接的稳定性。
11.所述的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是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上层楼板结构;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是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和连接板的基础上,布置好上层钢筋网后,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12.所述的连接钢筋的两端均设置有弯钩,连接钢筋主要用于将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连接在一起;当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间距较大时,或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中间夹着梁或连接板时,可采用连接钢筋进行连接,将连接钢筋的弯钩就钩在两个相邻钢筋弯钩上,即可实现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的连接。
13.在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间距较大时,或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中间夹着梁或连接板时,两个相邻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所对应的成品钢筋网与向内倾斜面接触的位置可设置钢筋斜角,用于为钢筋弯钩提供一个弹力,方便安装连接钢筋。
14.所述的插接钢筋是应用在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相互拼接时,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成品钢筋网是相互错开的,这时两个相邻成品钢筋网的钢筋弯钩会相互交叉形成一个长形的交叉洞,将插接钢筋穿插在长形的交叉洞,然后利用铁丝将插接钢筋与相邻的钢筋弯钩捆绑在一起,即可实现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之间的连接。
15.应用先搭建好柱子和梁的模板,然后搭接好支撑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脚手架,然后将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满铺在脚手架上;将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延伸板搭接在模板上;当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满铺在脚手架上时需要采用连接板来进行填补;利用连接钢筋和插接钢筋将将相邻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钢筋弯钩连接起来,然后布置上层钢筋网,然后在上层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最后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和找平,即可实现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安装和浇筑工作。
16.附图说明:图1: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平面图;
图2: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轴测图一;图3: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轴测图二;图4: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剖面透视图;图5: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剖面透视图;图6: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连接钢筋位置详图;图7: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纵向插接钢筋位置详图;图8: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的剖面详图;图9: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剖面详图;图10: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与梁连接位置剖面详图;图11: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和连接板合用的剖面详图图12内凹圆口“日字型布置”方式示意图;图13内凹圆口“田字型布置”方式示意图;图14内凹圆口“对角点布置”方式示意图;图15内凹圆口“满铺布置方式”示意图。
17.图中标记:1-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a-延伸板;1b-向内倾斜面;2-丝网;2a-上层丝网;2b-底层丝网;3-成品钢筋网;3a-横向钢筋;3b-纵向钢筋;3c-钢筋弯钩;3d-钢筋斜角;4-内凹圆口;5-钢筋拉钩;6-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7-上层钢筋网;7a-插接钢筋;8-连接钢筋;10-连接板;10a-连接丝网;9-梁;9a-模板;11-柱子。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发明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包括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丝网(2)、成品钢筋网(3)、内凹圆口(4)、钢筋拉钩(5)、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6)、上层钢筋网(7)、插接钢筋(7a)、连接钢筋(8)、连接板(10),其特征在于: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底层结构是由多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和连接板(9)拼接而成;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上层结构是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6);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中间布置有成品钢筋网(3);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上面设置有内凹圆口(4);应用时先将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和连接板(10)组合拼接在梁(9)侧边的模板(9a)上,通过插接钢筋(7a)和连接钢筋(8)将所有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连接在一起,然后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侧布置上层钢筋网(7),最后在在上层钢筋网(7)上浇筑混凝土,就可以实现完成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建设工作。
19.所述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是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底层结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侧边的上侧是向内倾斜面(1b),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侧边的底侧是延伸板(1a),延伸板(1a)是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向外延伸结构,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进行拼接时,就是在延伸板(1a)的侧边位置进行拼接;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中间布置有成品钢筋网(3),成品钢筋网(3)的横向钢筋(3a)和纵向钢筋(3b)的两端均从向内倾斜面(1b)穿出,横向钢筋(3a)和纵向钢筋(3b)的两端都设置有钢筋弯钩(3c),用于增加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抗拉强度;横向钢筋(3a)和纵向钢筋(3b)是相互垂直布置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上面设置有内凹圆口(4),用于增加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与后浇
钢筋混凝土顶板(6)的连接强度;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上侧面和底面均设置有丝网(2),用于增加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抗弯强度,减小运输和吊装时的破损率。
20.所述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和连接板(10)可以选用普通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泡沫混凝土)材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混凝土材料可优选泡沫混凝土以提升房屋建筑的保温性能,同时减小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重量方便运输和吊装。
21.所述的连接板(10)是一种成品的混凝土板,连接板(10)主要用于填充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无法满铺建筑楼板时产生的空隙;连接板(10)的上面和下面均设置有连接丝网(10a),用于增加连接板(10)的抗弯强度;连接板(10)的厚度与延伸板(1a)的厚度相同;当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无法满铺在建筑楼板上时,可以利用连接板(10)的侧边与延伸板(1a)的侧边进行拼接,用于填补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与梁(9)、柱子或其他建筑构件之间的空隙。
22.所述的丝网(2)可以选用金属或纤维材质,每个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面和底面均设置有丝网(2),增强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抗弯强度;设置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面的丝网(2)简称上层丝网(2a),上层丝网(2a)的网格较大,这样可以减小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与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6)连接时的影响;设置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底层的丝网(2)简称底层丝网(2b),底层丝网(2b)的网格较小,提高后期刮腻子时的粘结能力。
23.所述的内凹圆口(4)是内凹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面的圆口,每一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内凹圆口(4);内凹圆口(4)设置在横向钢筋(3a)和纵向钢筋(3b)垂直交叉的位置;内凹圆口(4)的深度达到成品钢筋网(3)以下位置;如图12-15,可以采用日字型布置、田字型布置、对角点布置或满铺布置的方式,将内凹圆口(4)布置到成品钢筋网(3)的交叉位置;通过内凹圆口(4)可以让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与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6)连接的更加稳固;内凹圆口(4)的设置可以为成品钢筋网(3)与上层钢筋网(7)提供连接支点,从而形成特殊的弦支结构,提高楼板的稳定性。
24.所述的钢筋拉钩(5)设置在内凹圆口(4)里面,钢筋拉钩(5)的底钩钩在成品钢筋网(3)上;钢筋拉钩(5)的上钩,悬空设置在内凹圆口(4)里面,方便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吊装和运输,同时可以增加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与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6)连接的稳定性。
25.所述的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6)是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上层楼板结构;后浇钢筋混凝土顶板(6)是在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和连接板(10)的基础上,布置好上层钢筋网(7)后,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楼板。
26.所述的连接钢筋(8)的两端均设置有弯钩,连接钢筋(8)主要用于将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连接在一起;当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间距较大时,或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中间夹着梁(9)或连接板(10)时,可采用连接钢筋(8)进行连接,将连接钢筋(8)的弯钩就钩在两个相邻钢筋弯钩(3c)上,即可实现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之间的连接。
27.当在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间距较大时,或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中间夹着梁(9)或连接板(10)时,两个相邻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所对应的成品钢筋网(3)与向内倾斜面(1b)接触的位置可设置钢筋斜角(3d),用于为钢筋弯钩(3c)提供一个弹力,
方便安装连接钢筋(8)。
28.所述的插接钢筋(7a)是应用在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相互拼接时,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之间的成品钢筋网(3)是相互错开的,这时两个相邻成品钢筋网(3)的钢筋弯钩(3c)会相互交叉形成一个长形的交叉洞,将插接钢筋(7a)穿插在长形的交叉洞,然后利用铁丝将插接钢筋(7a)与相邻的钢筋弯钩(3c)捆绑在一起,即可实现两块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之间的连接。
29.应用时先搭建好柱子(11)和梁(9)的模板(9a),然后搭接好支撑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脚手架,然后将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满铺在脚手架上;将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延伸板(1a)搭接在模板(9a)上;当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满铺在脚手架上时需要采用连接板(10)来进行填补;利用连接钢筋(8)和插接钢筋(7a)将将相邻的成品钢筋混凝土底板(1)的钢筋弯钩(3c)连接起来,然后布置上层钢筋网(7),然后在上层钢筋网(7)上浇筑混凝土,最后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震动和找平,即可实现一种半装配式混凝土楼板的安装和浇筑工作。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